學習啦 > 體育運動 > 武術 > 太極拳 > 挖掘太極拳疏通經(jīng)絡健身法

挖掘太極拳疏通經(jīng)絡健身法

時間: 方婷698 分享

挖掘太極拳疏通經(jīng)絡健身法

  太極拳原本是武功和健身并重的,但從陳家溝傳出以后,其養(yǎng)生健身之法一直被忽視,盡管后來孫祿堂氏明確提出“拳與道和”,這本是太極拳養(yǎng)生健身之法的一大發(fā)展,但并未被廣大普通習練者真正理解。太極拳的健身之法有待挖掘。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給您介紹:挖掘太極拳疏通經(jīng)絡健身法。歡迎閱讀!

  挖掘太極拳疏通經(jīng)絡健身法一、太極拳傳播中健身之法被忽視或淡化

  太極拳從陳家溝傳出,是以武功為世人所矚目的。第一個把太極拳從陳家溝傳出的是楊祿禪,他由別人介紹到北京王府教拳,獲“楊無敵”得美譽。第二個把陳氏太極拳傳入北京者,是陳發(fā)科,北京乃“藏龍臥虎之地”,他如果不是武術高手,在北京也站不住腳。由于歷史的原因,傳播太極拳的歷代名家,史料對他們的記載,大都只談傳授其武功,而其養(yǎng)生健身的一面則被忽視或淡化甚至丟棄。

  解放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太極拳得到廣泛普及,廣大群眾習練太極拳的熱情空前高漲,雖然這些習練者的習練目標大多數(shù)是為了養(yǎng)生健身,但毋庸諱言,有許多追求健身而練拳的群眾,由于練習標準與目的的失誤,造成傷腿傷腰者很多。多數(shù)健身者花費巨大精力,堅持幾年、十幾年習練太極拳,其收益僅停留在活動肢體的膚淺層面上,與其花費的精力不符。事實表明,挖掘太極拳原有的養(yǎng)生健身之法,以滿足廣大基層群眾養(yǎng)生健身之需,實為太極拳界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


挖掘太極拳疏通經(jīng)絡健身法

  挖掘太極拳疏通經(jīng)絡健身法二、挖掘太極拳疏通經(jīng)絡健身法

  現(xiàn)在市場上多得不計其數(shù)的太極拳表演的錄像光盤,都只追求太極拳的形式美,不僅丟棄了其健身之道,也丟棄了其武功,是對太極拳原本功能的異化,應該稱其為“太極拳美化表演術”。因此導致多數(shù)練太極拳者,不知有疏通經(jīng)絡健身法。

  下文以“通背”這個拳勢為例,說明疏通經(jīng)絡健身法有待挖掘。當代流傳的陳、楊、武、吳、孫五派太極拳,都保留著“通背”之名,但今日之名稱各異,練法也不同,特別是都未充分闡明疏通任督二脈之法。陳氏之“閃通背”之名,傳播至今未變,但在傳播中人們多關注其“閃”字所描繪的氣勢,關注其制敵之法,無人關注陳鑫曾詳細說明的疏通任督二脈之法:楊氏和吳氏都改名為“扇通背”,但今日之傳人,所見者大多只知此“扇”字是描繪其架勢的形式,而不再有人談通任督二脈之法;武氏將“通”字去掉一筆改名為“三甬背”,并設計出其獨有的三個“通背”拳勢,從中可見武氏太極拳的創(chuàng)始人深明陳鑫的“督脈上下來回三過其背”之意,可惜他沒像陳鑫那樣說明通任督之法:孫祿堂在他所創(chuàng)始的孫氏太極拳中,把武氏的“三甬背”正名為“三通背”,并把武氏的“按式”、“青龍出水”、“翻身”等三個拳勢歸入“三通背”,同時又把他自己獨創(chuàng)的三個拳勢亦歸入“三通背”,其“三通背”之“三”字,不是計其數(shù),而是沿用其名,可見孫氏何等重視督脈來回多次“通背”之作用。但可惜難見今日之孫氏拳傳人,明確道出內(nèi)中奧妙。

  我們先祖發(fā)現(xiàn)了經(jīng)絡,并指明:“經(jīng)絡暢通,百病不生”。中醫(yī)用針灸、刮痧等方法疏通經(jīng)絡以治療疾病;道家用意念導引練“周天功”疏通經(jīng)絡以求長生;太極拳用意念加動作導引練“周天功”疏通經(jīng)絡以健身,此功法正有待挖掘。

  挖掘太極拳疏通經(jīng)絡健身法三、太極拳原本武功和健身并重

  太極拳原本是武功和健身并重的。這可由陳鑫所著《陳氏太極拳圖說》得以證明,該書寫于1908至1919年(第一次出版是l933年)。書的前半部分可謂基礎理論,它講述了無極、太極、河圖、洛書、先后天八卦等,這些基礎理論與太極拳緊密配合,以易理說拳理。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還講了人體十二正經(jīng)和任督二脈及其上穴位,書中的多篇論文中有一篇《任脈督脈論》,此論是道家的“周天功”,即通過疏通任督二脈(小周天)進而疏通十二正經(jīng)和奇經(jīng)八脈(大周天)之論,功久后則“練之一刻則一刻周天……練之終身則終身周天”,形成了完整的太極拳疏通經(jīng)絡以健身的理論和方法。

  《陳氏太極拳圖說》這本書的后半部分,是一式一式地詳解陳氏太極拳,把前面的基礎理論分解在每一拳勢之中。在詳解《閃通背》這一拳勢時,列舉了中氣通過任督二脈上的各重要穴位,并講了導引任督二脈順逆運行三圈“以通背一勢,而督脈上下來回三過其背”??v觀《陳氏太極拳圖說》,無論從全書整體而論,還是從它所講的單個拳勢而言,都可見陳氏太極拳原本是武功和健身并重的。

  挖掘太極拳疏通經(jīng)絡健身法四、“拳與道合”與“周天功”

  由陳鑫的《任脈督脈論》、《閃通背》到孫祿堂的(三通背》和“拳與道合”之說,可見兩位大師不僅都精通太極拳,也都精通道學,不謀而合。

  拳與道合就是練拳與修道高度結(jié)合,它比《任脈督脈論》中所講的周天功更上一層樓,周天功是道家功法的基本功,僅是拳與道合的冰山一角。

  孫氏太極拳的進階步驟與丹道修煉進階步驟相同,拳與道合是孫氏太極拳的最高境界,但是這些都是形而上之學,很難在廣大基層群眾中全面推廣,而練拳的同時用意念加肢體動作來導引疏通經(jīng)絡,則有形有象,容易在廣大基層群眾中推廣。挖掘太極拳有效的健身之術,又能在廣大基層練拳群眾中推廣,這是極有價值的工作。

  經(jīng)過多年練拳和教拳的體悟與驗證,筆者認為,孫氏太極拳疏通經(jīng)絡之法的門徑在“開合手”,孫氏太極拳傳統(tǒng)套路97式中競有開合手13對,即26式,占總式數(shù)的四分之一還多,這不僅僅是銜接之法,更有其極重要的價值,它是練周天功的入手之法。其余每個拳勢都既是武功的母勢,也是周天功之母勢。

  練開合手同時練周天功具體操作如下:

  開手時胸開背合,同時吸氣、提肛、丹田內(nèi)收、命門后撐、腰向下沉塌、豎頸頂頭;合手時胸合背開,舌頂上腭、同時呼氣、放松所提之肛和頂頭及豎頸、松回命門和丹田,如果口內(nèi)生津要吞咽。

  如上操作,功久自然有內(nèi)氣由丹田出發(fā)下行繞過會陰,過長強、命門、經(jīng)頸、過頂、前下達人中,走完督脈:再由舌尖接通過“鵲橋”經(jīng)廉泉沿任脈而下回丹田,這就是練一次開合手,疏通一次任督二脈,道家稱此為小周天,開合手就是拳與道合的入手之法。恰與陳鑫的《閃通背)之法相合。

  由于督脈是諸陽脈之總督,任脈是諸陰脈之海,所以疏通任督二脈是疏通周身經(jīng)絡的提綱挈領之法。切記,萬不可用意導氣,功久氣足時,自然沿任督二脈周轉(zhuǎn)。功再久,特別是熟練孫氏太極拳的“九要”之“起鉆落翻”將很快形成大周天。功至此,則一運一周天,練之終身則終身周天。

  根據(jù)上述理論和方法,筆者提煉出簡便易行(只四個拳勢)的“太極拳疏通經(jīng)絡健身功法”,天天練之必有大益。日后有機會,愿將此法獻給廣大練太極拳的朋友,在練太極拳的同時疏通經(jīng)絡,更加健康。

57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