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學習方法>小學學習方法>一年級方法>一年級語文>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第4課春到梅花山教學設(shè)計(2)

時間: 嘉馨975 分享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第4課《春到梅花山》教學設(shè)計2

  教學內(nèi)容

  4、春到梅花山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5個字只識不寫,認識5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開的興旺景象,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機勃勃的大自然。

  教學重點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緊扣文中的詞句,把觀察、想象、朗讀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感悟意境美和語音美培養(yǎng)其語感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錄音磁帶。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步驟

  目標達成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二、引導看圖

  三、初讀課文

  四、初步理解課文

  五、教學生字

  六、指導書寫

  激趣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把課文讀順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結(jié)合課文插圖,對課文內(nèi)容有個大體的了解

  從筆畫、筆順和間架結(jié)構(gòu)等方面選擇側(cè)重點,揭示規(guī)律,教給方法,培養(yǎng)書寫能力

  1、通過上一篇課文的學習,我們知道春姑娘來到了小池塘,她給小池塘帶來了五彩的世界。今天,春姑娘又打扮一新,來到了梅花山帶來了什么呢?

  2、板書課題,生跟寫。

  1、出示幻圖片,引導觀察。

  1、自讀課文。

  要求;田邊讀課文邊畫出不認識的生字詞,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再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畫上小節(jié)號。

  3、生按要求讀課文,師巡視指導。

  4、出示生字詞:

  (1)自讀,有什么音值得注意?然后正音。

  (2)讓學生開火車讀,個別讀,集體讀。

  5、指名把生詞帶入課文中,再讀課文。

  要求:畫出難讀句子,練習把句子讀通順。

  6、出示長句子,指導讀好停頓。

  7、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評議。

  1、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思考:春天到了梅花山,梅花山上怎么樣?

  1、出示生字卡,齊讀生字詞。

  2、自學課后生字筆順表,記憶筆順。

  3、啟發(fā):你們有什么辦法來記憶這些生字呢?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老師作重點提示:

  寒、挨、息:重點指導記憶。

  1、怎么才能把這些生字寫正確、美觀呢?(重點指導)

  2、師范寫“還、自、息、挨”,生描紅、仿寫。

  3、生描紅、臨寫剩余的生字,師巡視指導。

  回憶,回答問題

  跟寫課題

  觀察圖片

  自讀課文

  再讀課文

  按要求讀課文

  檢查生字詞

  開火車讀,個別讀,集體讀

  把生詞帶入課文中,再讀課文

  讀好停頓

  邊聽邊思考問題

  齊讀生字詞

  自學課后生字筆順表,記憶筆順

  描紅、仿寫

  描紅、臨寫剩余的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

  二、細讀課文

  三、交流賞讀

  復習鞏固

  讓學生整體感受梅花的形、色、質(zhì)、味,從而用朗讀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情感

  以“引讀”為基本手段,指導學生邊讀邊想,結(jié)合上下文、圖片和生活實際來理解詞語和課文內(nèi)容

  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悟

  1、開火車讀生字詞。

  (一)細讀第1自然段。

  1、梅花是什么時候開放的?課文第幾自然段告訴我們的?

  2、指名讀第1自然段。

  3、聽了以后,覺得梅花開得怎樣?書上哪幾句寫出了梅花的美麗。

  4、自己有感情練讀課文,同座位互相討論交流。(朗讀、評議、再讀)

  (1)出示第二句話,多媒體播放:梅花挨挨擠擠開放的畫面。

  (2)看到這畫面,你覺得梅花怎樣?然后有感情地朗讀。

  (3)比較句子。

  那梅花,散發(fā)出清香。

  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瑩透亮,散發(fā)出淡淡的清香。

  (4)讀一讀,你喜歡哪一句?為什么?指導有感情朗讀第3句。

  (二)細讀第2自然段。

  1、盛開的梅花是那樣的吸引人,所以人們喜歡(生讀……)

  一到休息日便怎么樣呢?(生讀……),梅花山成了(生讀……)

  2、讀后,你覺得人們對待梅花的態(tài)度怎樣?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呢?

  3、第一句中的“便”可以換成另外的詞嗎?

  4、小朋友,這么多的人來到了梅花山,看了美麗的梅花后,會怎么說?

  5、指導有感情朗讀第2自然段。

  1、這篇課文向我們介紹了早春時節(jié),梅花山的梅花盛開時的動人景象和人們游覽、觀賞梅花山的盛況。誰愿意為大家做一下梅花山的導游,給大家介紹一下呢?配樂朗讀或表演朗讀。

  開火車讀生字詞

  讀第1自然段

  有感情練讀課文,同座位互相討論交流

  有感情地朗讀

  有感情朗讀第3句

  回答問題

  說話訓練

  有感情朗讀第2自然段

  配樂朗讀或表演朗讀

  教學流程圖

  導入——引導看圖——初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教學生字——指導書寫——復習——細讀課文——交流賞讀

  板書設(shè)計:

  4、春到梅花山

  盛開 片片彩云

  梅花

  挨著 透亮、清香

  喜愛

  人們 涌動 人流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第4課《春到梅花山》教學反思

  一、課題導入新意

  教學伊始,讓學生吟誦贊美梅花的詩句,這一導入形式妙在:課堂內(nèi)外的溝通,體現(xiàn)了極強的“大語文”意識,讓學生課外收集的資料、積累的材料在課內(nèi)交流,激發(fā)了學生進一步在課外收集、積累的興趣。這種課前交流、吟誦的形式代替了教師的提問與講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真正學習的主人,同時拓寬了學生對梅花相關(guān)知識得了解,豐富了學生喜愛梅花的情感。

  二、作業(yè)設(shè)計“于無疑處生疑”

  《新課程標準》指出:“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guān)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本課的教學中,如何體現(xiàn)這一精神呢?在教學結(jié)尾處,我首先引導學生“于無疑處生疑”,激活學生的思維,喚起他們的探究意識;接著讓學生分組、查找、研究,頗有“研究性學習”的味道。教學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突出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拓寬了語文學習的時空,讓學生在綜合性的學習活動中提高了語文素養(yǎng)。

猜你感興趣:

1.一年級語文下冊第四課古詩兩首教學設(shè)計

2.《春到梅花山》教學反思4篇

3.一年級語文下冊第4課古詩兩首

4.蘇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

5.蘇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總計劃

6.一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四教學設(shè)計

2997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