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初中學習方法 > 初二學習方法 > 八年級語文 >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材全解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材全解

時間: 妙純901 分享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材全解

  教材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確定八年級語文教學內容的廣度與深度,深入理解教學內容的語文實質。這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八年級上冊語文的教材全解,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材全解(一)

  1.七律·長征·課文精講

  【知識儲備】

  1.字詞積累

  等閑:平常、尋常。

  騰細浪:像小波浪一樣地翻騰。

  云崖(yá):高聳入云的山崖。崖,山石的陡立的側面。

  顏:臉,臉上的表情。

  2.作家作品

  毛澤東,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zhàn)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詩人,書法家。

  3.背景鏈接

  中國工農紅軍為北上抗日,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圍剿,保存自己的實力,于1934年10月從江西瑞金出發(fā),一路跋山涉水,翻過五嶺,突破烏江天險,四渡赤水,越過氣勢磅礴的烏蒙山,接著又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然后爬雪山,過草地,最后翻過岷山,于1935年10月到達陜北。在這短短的一年時間里,紅軍戰(zhàn)士長驅二萬余里,縱橫十一個省,完成舉世無雙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材全解(二)

  【文本解讀】

  一、謀篇立意

  《七律 長征》是一篇威武雄壯、氣勢磅礴的革命史詩。它生動形象地概括了紅軍長征的光輝戰(zhàn)斗歷程,熱情洋溢地歌頌了中國工農紅軍不畏艱險、英勇頑強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充分顯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力量無比頑強的生命力和戰(zhàn)斗力。

  二、文章脈絡

  首聯(lián):高度概括長征精神。

  頷聯(lián):表現(xiàn)紅軍的高大形象。

  頸聯(lián):抒發(fā)紅軍戰(zhàn)士的豪情狀態(tài)。

  尾聯(lián):寫長征的最后歷程。

  三、寫作方法

  1.高度的藝術概括性。

 ?、僬_處理個別與一般的關系,再現(xiàn)紅軍長征這一偉大的革命史實。

 ?、谡_處理敘事和抒情的關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夸張手法的巧用,也是這首詩的顯著特點。

  四、問題探究

  1.什么是詩歌的形象性?這首詩的形象性體現(xiàn)在哪里?

  詩要用形象思維。形象是一種飽含著某種思想感情的極富感染力的具象和境界,能夠使讀者沉浸其中,不由自主地喜愛它、欣賞它,從而獲得感情上的熏陶、精神上的滋養(yǎng)成及美的享受。

  《七律 長征》中作者用一系列形象化的詩句,勾勒了一幅幅畫面,表現(xiàn)了長征的艱難困苦。使人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既渲染了長征途中極端的艱難險陰阻,也表現(xiàn)了

  無產階級革命戰(zhàn)士的大無畏的壯志豪情。

  2.試分析“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這句詩中體現(xiàn)的藝術手法。

  這一聯(lián)既是寫山,也是寫紅軍對山的征服。五嶺、烏蒙本是客觀的存在物,但當它們進入詩人的視野,也就成

  了審美的對象。所以它們不再是單純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對象。“逶迤”、“磅礴”極言山之高大綿亙,

  這是紅軍也是詩人心中的山,極大和極小正是詩人對山的感知,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則愈顯紅軍長征之難;愈大則愈顯紅軍之勇敢,重在小則突出了紅軍對困難的藐視。通過兩組極大與極小的對立關系,詩人充分

  地表現(xiàn)了紅軍的頑強豪邁的英雄氣概。從藝術手法上說,這是夸張和對比。寫山是明線,寫紅軍是暗線,動靜結合,明暗結合,反襯對比,十分巧妙。

  3.怎樣理解這首詩中的中心句?

  中心句是“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這句話開門見山贊美了紅軍不怕困難、勇敢頑強的革命精神,這是全篇的中心意思,也是全詩的藝術基調。這是全詩精神的開端,也是全詩意境的靈魂。“不怕”二字是全詩的詩眼,“只等閑”強化、重申了“不怕”;“遠征難”包舉了這一段非凡的歷史過程,“萬水千山”則概寫了“難”的內外蘊涵。這一聯(lián)如高山墜石,滾滾而下,牽動著全篇,也籠罩著全詩。“只”加強了堅定的語氣,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它對紅軍藐視困難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強調,表現(xiàn)了紅軍在刀劍叢中從容不迫、應付自如、無往不勝的鐵軍風貌。首聯(lián)是全詩的總領,以下三聯(lián)則緊扣首聯(lián)展開,所以本詩的中心句也應是此句。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材全解(三)

  【練習解答】

  一 《七律 長征》這首詩為我們具體展示了紅軍在長征途中征服困難的威武雄壯的畫圖。請你各用一句話把每幅圖的主要意思概括出來,并選其中最喜歡的一幅說說感受。

  解答:關于這首詩展示的紅軍長征途中征服困難的威武雄壯的“畫圖”有哪幾幅,可以有多種答案,“課文簡析”中在分析“這首詩具有高度的藝術概括性”時,提供了兩種答案,關鍵要能從整體和局部兩個方面對這首詩敘述的典型場景和史實進行恰當的概括,具體文字的表述可以多樣化。

  談自己最喜歡的一幅圖,可以結合具體的詩句,從對典型場院景和事例(史實)的描述,對共產黨人和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險、藐視困難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的感情等方面來談自己的體會。

  二 朗讀詩句,討論問題。

  1.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把五嶺的“逶迤”、烏蒙的“磅礴”和“騰細浪”、“走泥丸”合在一起說,你覺得相矛盾嗎?為什么?

  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1935年10月,紅軍第二方面軍、第四方面軍正在行軍途中,還沒有越過岷山,這是歷史事實。那作者又為什么要在詩中把它說成是“三軍過后”?

  解答:1.把它們合在一起說看似矛盾,其實是一種反襯手法,作者把綿延不斷的五嶺和巍峨高大的烏蒙分別比做“細浪”和“泥丸”,極言其小,是為了突出表現(xiàn)紅軍敢于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高大形象和偉大氣魄。

  2.這是因為作者堅信紅二、紅四方面軍能戰(zhàn)勝天險、沖破敵人的圍追堵截,粉碎張國燾

  的陰謀分裂活動,完成長征的任務,與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從而充分表達了毛澤東同志對紅二、紅四方面軍廣大指戰(zhàn)員的殷切希望和無比信任。

  三 課外查找毛澤不評述長征的文章和描繪長征的詩詞不達意,就感興趣的話題寫一篇短文,在班內進行交流。

  解答:可參閱毛澤東《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的的報告》、《毛以東詩詞集》等,在此基礎上,拓寬閱讀面,瀏覽分析、評價、鑒賞毛澤東詩詞的論集、專著,如《毛澤東詩詞鑒賞》、《毛澤東詩詞探索》、《毛澤東和詩》、《毛澤東的詩詞藝術》等。在博覽的基礎上選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選題角度可以小一些),寫一篇短文。要有自己的見解,不要人云亦云;要有理有據,不要泛泛而談。

  四 背誦并用規(guī)范的正楷鋼筆字抄寫這首詩。

  解答:背誦時要去掉“背書腔”,要有感情,要抑揚頓挫。用正楷抄寫這首詩,不可潦草馬虎。


猜你感興趣:

1.八年級語文上冊教材分析

2.八年級上語文教材分析

3.八年級語文上冊課本

4.八年級上冊語文課本目錄

5.8年級上冊語文26課知識

1824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