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體育運動>武術>太極拳>

太極拳的內(nèi)勁與發(fā)勁要怎樣練習

時間: 方婷698 分享

  太極拳的內(nèi)勁與發(fā)勁,對于初學者來說還是有很大作用的,學好了,也就算是入了門。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太極拳的內(nèi)勁與發(fā)勁。歡迎閱讀!

  太極拳的內(nèi)勁

  一 拳中之內(nèi)勁,是將人散亂于外之神氣,用拳中之規(guī)矩,手足身體動作,順中用逆,縮回于丹田之內(nèi),與丹田元氣相交,自無而有,自微而著,自虛而實,皆是漸漸積蓄而成。其理無非動中縮勁,使氣合一歸于丹田。以修內(nèi)勁為宗,不求奇異之形、驚人之式,則修習之法必能簡約。內(nèi)家明勁、暗勁、化勁隨氣機飽滿卒級而上,由公尺勁,進而為尺勁,再進而為寸勁分勁,周身一氣。是不加力而力自彰的自然之力。

  養(yǎng)氣的人擅長豎勁,因為氣沉到足,一踩地力由脊發(fā),可打雙手勁;練氣的人擅長橫勁,內(nèi)氣出入丹田,貫通手足,丹田勁就是腰力,腰帶手足合一,就是身力,一搭手身力一橫就可以輕易破開對方的手,滾動進去力如巨蟒,是因為手力抗不住腰力之故,橫勁的好處是大吃小,因為腰比手粗。豎勁的好處是意在先,因為能發(fā)豎勁,表示氣已沉至足,槍聲一響就可以蹬地跑出,氣若不沉,還須先沉身蓄力方可跑出,用橫勁破勢,是得心應手。用豎勁攻敵,是勢如炮竹。而萬一橫勁遇阻,硬行不得,就迂回轉圈再進橫勁,就又是纏絲勁。

  縮谷道使丹田之氣經(jīng)過聚煉,達到一定能量,通過縮谷道,使氣通過此處,上行于后督脈,過此關以便達到小周天的運行,體內(nèi)陰陽二氣的和合,產(chǎn)生出內(nèi)勁,此勁發(fā)放出去,似驚雷,威力無比,卻又不傷肝。提肛幫助腰馬合一,能令全身結構連為一體。同時也有助于腿部肌肉在馬步時放松,從而使整個身體達到高度警戒和完備的狀態(tài)。

  入門以先修外家為尚,此指筋骨肌肉力道勁道之鍛練,有此基礎未來入了內(nèi)家,先有勁道力氣且外形強健,身手敏捷,奠基之后,猶有內(nèi)功一法,在松靜中求養(yǎng),此時周身越自然越好,無拘則自然易入道。直入內(nèi)功者非不可行,只修者非直線成長,其關卡甚多。故古之學武者無論內(nèi)外家都必然先修外功技藝,幾年后再入內(nèi)功,內(nèi)功成熟圓融即是內(nèi)家,茍有道心再參道門。內(nèi)家功夫不一定得有外家硬功練法才能打人,凡認為不練硬功不能打人的,均是未得內(nèi)家心法者。

  二走架重心只在一只腳,所有活動全由腳底涌泉帶動,全身全部松掉,此時是全身舒服暢快,氣機騰然,做的好時,有時置身空山靈雨,每腳踩出去有如踏在水中,發(fā)勁全部動力,只在腳底涌泉,走化腰胯帶動,全身放松不施絲毫之力。應敵時,敵若推之,則把力量導引道腳底涌泉,如泥牛入海,應拳擊腳踢,則迅速欺身向前,如發(fā)箭沖進對方門戶,在對方力量還沒發(fā)出(還在根節(jié))就將對手發(fā)放出去,如果對方能守,只要有任何接觸面,即用此接觸面將對方發(fā)出。重心完全放在一之腳上,左右旋轉,起落鉆翻,如龍卷風,如水之漩渦,氣沉入腳涌泉,以重心在左腳為例,身體向下向左鉆下,乃接地之力,身體向右向上,乃吞天之氣,此時全身力量只放在一只腳底涌泉,故其酸楚無比,很吃功夫,由于全身松透至極,故打人發(fā)人,如水如風,無形無象,無有招式,對手在毫無感覺不見招式下,如被風刮起,被水沖走。經(jīng)內(nèi)功訓練后,走架已不重外形的規(guī)矩,而重內(nèi)在氣機鼓蕩的感應。

  吸氣入丹田,同時神貫注氣走滿入全身脹如氣球。蓄存氣不出,神感覺全身外面皮膚接觸空間之氣流或溫度。吐氣身體感覺體內(nèi)萎縮向丹田,而氣體由各毛孔泄出??阵w無氣尚未進氣,要感覺體內(nèi)有萬千氣流在體內(nèi),亂闖鉆探各部位。不要管呼吸,注意力在呼吸上,其式必空,主要是式要整。

  拳術驚炸力和穿透力基礎都是整勁,練整勁中長力氣,并非是為了練力氣而去練力氣,為練勁而去練勁,就把勁練拙了,這樣練出來的勁用處不大。練拳拼命的發(fā)勁,練拳太猛力,容易傷害自己身體,只要一動起來渾身都有那個意思,就起到作用了。剛勁與用拙力求迅猛是兩碼事,練剛勁也要順乎自然,在輕松、和諧中按照技法要求,逐漸去追求上下內(nèi)外、完整一氣所形成的剛勁。體會把勁含在身上練拳的感覺。多看孫祿堂先生的照片,多體會拳中的意和勁。練拳要明拳理和含義,不然和做體操沒區(qū)別。練內(nèi)家拳可以治好近視眼。

  三 一是運動中的整體力。二是整體爆發(fā)力,即發(fā)力者中心線不位移,而將對方擊倒或擊出丈外。三是渾圓爆發(fā)力,即含生物電的擊力。這種力在整體爆發(fā)力的基礎上再加上電擊性,專門擊打對方體內(nèi)深處,包括大腦中樞神經(jīng)。凡被此力擊打過的人,當即昏懵,如遭電擊,雙頰蒼白,綿軟無力。交手者,絕大多數(shù)均一個照面便被擊垮,不能再戰(zhàn)。

  內(nèi)功最基本的就是根勁和放松:放松之后出根勁,有了根勁更放松。放松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自信,做自己得心應手的事就會放松。人要是腰腿有力,跳得遠,蹦得高,動作快了,別人一拳打來,要躲要打隨心所欲,心情當然不緊張了,一放松就解放了腦,人就健康,思想和心態(tài)也變化,內(nèi)功讓人沉著,思維敏捷,用在打斗中遠比力量更有效,也更可貴。內(nèi)家功夫里“硬碰硬”招法訣竅就是,一定要用上根勁,碰撞時骨頭一轉,看是兩個人碰骨頭,其實是我小小打了他一下。骨頭一轉就把橫向的來力變成了縱向的力通過骨架傳走了,縱向承力再大骨頭都不會斷的。對方骨頭若是不動,只有吃打傷了。

  腿之根在胯,內(nèi)家高手勁路打通,外形不動,身勢一沉腳就上去了,根本不須擺腿加速,力量還大得很。最關鍵是這種踢腿法,可以近踢身前,遠踢丈外,任何距離都發(fā)得出勁,讓人無法阻擋。不懂內(nèi)勁的人發(fā)腿很難用上力,即使有力也只在腿腳最終擺開掄圓的時候,在此之前的一段時間,對手膽大的上步一堵就完了。內(nèi)家發(fā)腿在未起腳之前就完成了加速的過程。想去堵內(nèi)家踢腿的人,再近都正好撞到槍口上。外家拳人才,全靠在實戰(zhàn)中把勁路打通。實戰(zhàn)時,心到手不到,天生腰腿有力的人一急就把根勁找到了。根勁打通,手的速度和力量如有神助,干什么都心想事成,功夫上身后,心中不知覺地生出豪氣,遇事臨敵眼毒神聚、毫不慌亂,每每有英雄之舉。

  四 橫勁是一種全體擰轉的裹合勁,起手時有橫,入手時有橫;身起時有橫,身落時還有橫;足進時有橫,足退時也有橫。周身橫勁為先天之橫,太極稱為周身掤勁,練內(nèi)家拳即可得周身一丹田,即周身一太極,可護體,兼以虛實虛靈之用,即變成極善沾粘。吞吐以胸腰,進退以步,此即善化善護之功。氣動即軔,指相互間之運動,即使不動,敵人快速打來,碰著身間架骨棱,亦如中鐵骨鐵壁,周身亦如皮革(高者),若以此軔勁拳掌臂足,揮向刺向敵手,稍近即可傷之。絕勁,稱為寸勁、抖勁、急剛勁、冷脆勁。絕勁的主要來源在于龜尾之急劇轉抖和丹田之氣的集聚吐發(fā),抖絕在臀。翻浪勁理很簡單,波浪拍岸的勁力很強,但它的勁源并不在其表面,而是起源于大海底部的運動,活躍轉化于海洋中層,進而作用于表面,其理就在于此。寸勁不只是外家以掌根沉按人傷人,而是以柔掌發(fā)人,已周身整勁且神氣純,能震身猛抖而發(fā)跌人。更上即為分勁,功夫火侯更純故,微顫不見猛烈之形,跌人更妙,故曰沾粘顫。此勁打的是陰陽返復勁,其發(fā)人能讓人雙足同時離地。抖震勁可在一接手以內(nèi)勁破開對方的手直取要害,而且抖勁還有防守功用可以將來力滑開。

  內(nèi)家功夫以松柔為本,混身肌肉一緊就松,十秒里有九秒都是松的,如閑庭信步,越戰(zhàn)越勇,打個通宵都不累。松是很難練的,腰胯上的肌肉,沒練到時,感覺不到,怎么能讓它松。脊椎上有很多肌肉,特別是腰下部和髖關節(jié)附近的肌肉,在練到之前根本不知道他們的存在,練到之后才知道原來那里也是可以動的,而且還力大無窮,內(nèi)功的力量全是從那幾塊脊椎上來的。人體是個大彈簧,就是說的那幾塊脊椎上的肌肉。這幾塊骨頭有了開合,動起來了,人就能生出膽色,碰著老虎都敢咬一口。

  龍形搜骨,發(fā)勁講求骨力,髖部也就是腰椎、骨盆上的肌群丹田、中節(jié)能夠發(fā)力,腰胯關節(jié)可以開合。周身骨架筋經(jīng)貫通,丹田力可以順達周身各個部位,沒有內(nèi)耗,勁路打通。丹田區(qū)域的肌肉,平時人們根本感覺不到它們的存在,除非扭傷了腰,但練到之后就會體會到人身上這幾個最死的關節(jié)里蘊含著最強的力量,那是原始的野獸之力、真正的本能之力?;⒈家u獵食時那種驚人的速度、力量和協(xié)調(diào)性,都是從這幾個部位發(fā)動的。有了這種力量作后盾,文人學士也敢沙場一搏。形意拳講龍虎二氣,這龍跟虎,最強的就是脊椎和腰胯,身上有龍虎之能,膽色怎能不壯。

  五 丹田發(fā)力,腹腔隔膜以下、骨盆以上的這個球狀空腔,得像皮球那么富有彈性(筋膜之功),像鋼球那么堅固(骨架之功),所以內(nèi)家一脈,首重丹田開合,所謂“一年打死人”,就是因為從一開始就強化訓練這個部位。有丹田之開合,才有全身骨節(jié)協(xié)調(diào)一致的開合,有了內(nèi)開合,才能談到胸背、四肢的外開合,沒有丹田開合帶動全身內(nèi)變,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出滔滔不絕的翻浪力。如果不得法,容易把勁掛到胳膊腿上,不易往內(nèi)里深入。

  圈內(nèi)打人,圈外推人,所謂圈內(nèi),即盤骨發(fā)力范圍,所謂圈外,即盤骨發(fā)力范圍以外。力量的終極來源, 就是盤骨,古說腰胯只是籠統(tǒng)的講法, 實則只指盤骨。就是用盤骨來打你,這個部位,一女流只要懂得開胯,以盤骨的收束,開張以致旋動來發(fā)力,帶動通身骨骼出擊,那么纖纖玉手一掌打死你不奇。盤骨的發(fā)力, 外表上看不到, 所以對手被打得折肢斷臂, 仍不知何事。成人的盤骨,尤其是男人,已經(jīng)硬化,其構合縫隙的軟骨, 也已鈣化, 連成一起, 所以成年後才學太極, 不易開胯。兩年而能開胯,已經(jīng)算快。學懂用盤骨運動來發(fā)力,還同時要學脊骨的節(jié)節(jié)用力, 節(jié)節(jié)貫通。由盤骨帶動脊骨, 再帶動四肢筋骨發(fā)勁。

  真正的內(nèi)家發(fā)力,內(nèi)壓集中點在腹部,以髖關節(jié)帶動下半身、腰椎骨節(jié)帶動上半身的運動帶動全身的運動。關鍵在于腹部的摶氣,腰腹肌均衡收緊,內(nèi)壓增大,給腰椎的內(nèi)動提供一個有力的內(nèi)在支撐。尾椎的驚乍,以骨盆為輪,脊椎為軸的發(fā)力,腰、腹、股肌肉搓動骨盆,力量沿脊椎上升,傳至兩手。整體的感覺是勁力從尾錐或是叫襠內(nèi)像龍卷風一樣升起來,兩腿的筋被抽緊,兩只腳不得不抓住地,否則就要被這股力量給帶的騰起來。這樣練下去,直到力量大的十趾再也抓不住地為止,就會出現(xiàn)《神運經(jīng)》上的飛騰之功,或叫輕功。像鬼魅一樣飄忽、野獸一樣協(xié)調(diào)的身法。內(nèi)家暗腿就是指開發(fā)出這種力量后,貼著地走就是步,腳一離地就是腿,力量來源于腰際。所以有前輩能做到手足打法互換。但這種用力方式,對身體的綜合要求極高,首先是周身筋膜(胸背腰腹襠胯)的拉伸量,再有就是骨節(jié)間關節(jié)囊的韌性強度,要達到內(nèi)在的骨架貫通。隔膜要下沉,襠胯要上翻,腰椎要拉開、后倚,形成丹田的中空內(nèi)實,就像兩胯之間夾了一個充足氣的大皮球,這個球又抱著肋骨。這樣髖關節(jié),腰椎的運動才會有可支撐,力量才能上肩背,貫四梢,身法運動才能涵上勁。

  招法會因人而異,不切實用,故強調(diào)找勁、發(fā)勁,做到自然合諧,才能使外形合順,勁從中來,內(nèi)質中和,氣自然生,四肢百骸氣質歸一,摒除后天拙力。任何門派真?zhèn)鞴Ψ蚨际且粴馑?,?nèi)勁所成,此為本。至于應用手法,有了完整圓融之內(nèi)勁,簡單手法即可成極高妙之手法。按規(guī)矩操練,逐步找出上下相隨、內(nèi)外合一的先天真勁。使人身散亂之氣,納入丹田,運之周身,成為完整一氣。以身體中心為活動起點,能使整體力量連貫運作,使身體每一部份都擁有整體力量,使對手與自己身體任何一點接觸,都受到整體力量的反擊。當整勁沒有練到自如的水平時,實戰(zhàn)時就要放棄練拳時練習整勁的要領,怎么好打怎么打。

  內(nèi)家高境,周身一如,周身一丹田,周身一太極。勝敗不在招式,只內(nèi)勁飽滿否,問都問不動,才算入門。內(nèi)家功夫本一,任何門派真?zhèn)鞴Ψ?,都是一氣所成,?nèi)勁所成,應用手法有了完整圓融之內(nèi)勁,簡單手法即可成極高妙之手法。內(nèi)勁飽滿圓融故出手變化莫測,形意一動即如虎撲羊,一雄獅瞬間撲向鬣狗,一撲及地,鬣狗已頸椎折斷。

  六  化槍為拳,人的骨架就是大槍,特別是脊椎,經(jīng)過內(nèi)功訓練,如同白蠟桿般堅韌、充滿彈性,腰胯肌肉力在此完成蓄發(fā),轉化為高頻殺傷的彈抖力,如同槍法里的絕技金雞亂點頭,腰胯勁傳導到槍頭,化成槍花。但這必須借助大桿的彈性,硬木棍挽不出槍花來。得把從腳底到頭頂心、從腰到手的筋骨結構練的像白蠟桿子,發(fā)勁也是循著槍訣,沾實始吐力,這才是形意直勁的真意。孫祿堂先生晚年的照片挺拔如槍桿,有些人總覺得形意重拳和頻率不能兼顧,是內(nèi)功未到,難得真?zhèn)?,雖然腰胯肌肉能使上力,但還有關節(jié)還在打軟,力量在傳遞過程中從關節(jié)漏掉了,發(fā)勁做不到冷彈脆快,只好憋一口氣在胸口或丹田,去掄、推、搡、撞。骨力在實戰(zhàn)中的運用實際與兵器無二,這身骨頭就是十八般兵器。形意是槍拳,太極、八卦是刀劍拳,通臂、披掛是鞭子拳。循著用兵器的竅門去琢磨,各種勁訣就通了。

  練拳得抓住核心,抓住骨盆、脊椎來練,不要管手腳,立丹田、較丹田、翻浪勁、抖絕勁就是從這里面出。天長日久,脊椎敏感了,就明白什么叫“全身是一條大龍了”,也知道什么叫背后敏感了,才能對敵。骨盆有了感覺,各種丹田功就沒有奧秘可言了,不過就是各種腰腹筋肉的鍛煉而已。這兩個地方出了感覺,就不想掄拳頭了。對拳里的蹭勁就有了體會,見了人就想往人身上蹭,這就是骨力。

  骨勁在身上而不外顯,自身身體既是拳頭,骨架生棱,骨力如刀劍。變化皆在骨架上。形意以槍化拳,槍就是化在了自身的骨架上。純以骨架傳勁走勁。身體骨架即是刀槍劍,是最佳最好的傳勁工具,不是發(fā)勁工具。既然是傳勁,自然是越結實越好。骨架結實就在一個整上,全身整合,周身關節(jié)無斷之處,一透到地,即是最佳,但凡身上有一處不能松透之處,即不可能有如此之整。真正的整,是周身無時無處不是處在自然的整之狀態(tài),整勁是指由整的架子傳過來的勁。最后打成一個整,打出來整勁等等說法仍然還是在跟自己較勁,全浪費在自己身上了。槍“滑”桿“抖”槍之說,滑者主直勁,勁在脊椎,帶周身直進。抖者主螺旋轉勁,勁在腰胯,帶周身擰轉。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直勁者,直進也,孫存周前進一丈,后退八尺即是如此之功,用以傷人,疾打疾進,其威可怖。抖者,轉勁也。腰胯左轉右轉不斷相連即成抖。所謂胯骨即是大轉子,道理在此。直勁,勁在脊椎,曰龍勁,取“龍形搜骨”之意。抖勁,勁在腰胯,曰虎勁,取虎腰胯之功。

  六部劍,顧到上下左右前后,無劍時手臂即是劍。手臂一出就要帶鋒,這是骨力透體的一種體現(xiàn)。用骨頭打人固然是一種修煉心法,也是一種挨打的感覺,被人拿骨刀捅了似的,這把劍是真劍,六面帶刃,手往那里一擺,六面顧到。不能只會往前打,左右上下來了就只會撥了,上下左右來了照樣打,走刀劍訣里的削、帶、砍。骨頭是帶刃的,不能只有拳頭有殺傷力,小臂也是武器。手臂是劍,劍刃就是小臂的螺旋,加了螺旋力的小臂打在身上,痛到骨髓。要練出隱藏的劍尖,一遇非常,可以八面出鋒。手臂上不帶鋒,手臂上掛不上勁不行。一開始練拳,是手臂掛在身子上,身體是不會動的;后來,是身子掛在手上,手臂小動,身體大動。這時手上才能掛上勁,才能支起三關。但這還不夠。最后渾身通透,無所謂哪里掛哪里,這才有成。練拳也是要四面八方的練,一個鉆拳出去,在練的時候,不是只沖敵人的下巴,全管。這樣才能隨機應變。有的拳師教徒弟,讓他們先傻練著,漸漸有體會后,教劍法時,再把這個四維上下的道理點透。

  明、暗、化勁

  明勁、暗勁、化勁都可以傷人,但形勢不同,效果有異。真正的以真氣作用發(fā)出的明勁,能使未練過硬功夫的人也能產(chǎn)生鐵砂掌般的威力。將一塊青磚立于桌面上,用手一揮,上半截粉碎,下半截紋絲不動。這絕不是本力大的人能夠做得到的。暗勁打人,有滲勁的效果。外面好好的,里面已經(jīng)傷著了,用手按一下西瓜,皮沒破,瓤全壞了?;瘎艅t能直接傷人氣血。明勁傷人筋骨,暗勁傷人五臟,化勁傷人神氣。也叫氣打,意打,神打。整勁的內(nèi)在基礎是打通任督二脈,暗勁的內(nèi)在基礎是打通帶脈。而化勁的基礎是打通大周天。

  明勁易骨,練精化氣。將人身中散亂之氣,收納于丹田之內(nèi),不偏不倚,和而不流,用九要之規(guī)模鍛煉,練至于六陽純?nèi)?,剛健之至,即拳中上下相連,手足相顧,內(nèi)外如一。明勁練之總以規(guī)矩不可易,身體動轉要和順而不可乖戾,手足起落要整齊而不可散亂。明勁用法起如鋼銼,落如鉤桿。起如風,落如箭,打倒還嫌慢,追風趕月不放松。足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梢要合全。氣連心意隨時用,硬打硬進無遮攔。打人如走路,看人如嵩草。

  真正練明勁之法,先站三體式片刻乃至半個時辰自感神氣圓滿,勁力通達,然后開架練拳。練時松中出力,自然舒和,以不憋氣,不使用拙力為要。初習者更不能求快,應一式一式地練,力求步穩(wěn)身正周身不失松和均勻,呼吸不失自然,胸腔不能緊張,發(fā)力要求松緊得當。而且每次練完后必散步拍打以消火氣。練時先要松開周身,氣沉丹田,不必強求呼吸運力之法,以自然為要,一舉一動須合乎規(guī)矩,整齊不亂,松肩垂肘,撥頂提肛,虛心實腹,松腰合胯,動作舒展圓活而又不失自然。如此練習一段時期,周身自然和順,勁力自然通達。此時即須在練習時意念微注意肘部,動作到位后即要根節(jié)松,梢節(jié)緊,以求慢慢將沉墜勁,即爆炸勁練出來。練習大約一兩年后,即可帶著練明勁,但要注意發(fā)力時只能發(fā)出四五分勁,慢慢逐漸加大發(fā)勁力度與次數(shù)。發(fā)力時根節(jié)一定要松,中節(jié)一定要沉、墜、裹,松中出力、以柔用剛、以緩用急。這樣練的好處是,較易體會丹田發(fā)力及勁力的陰陽變化,且絕無周身僵滯,頭暈目眩,火氣上升之苦。但須注意勁力雖柔,一定要做到松而不懈,和而不流,周身不失中正,姿勢尤須挺撥,不可軟塌。練明勁為外剛內(nèi)柔,要求外形發(fā)剛勁,內(nèi)意柔和自然。而練柔勁則要在周身和順后逐步做到外形雖柔,內(nèi)意卻是堅剛,一舉一動,圓活而沉實,動作到位后,不管發(fā)勁與否,總帶著剛的意識,心中稍微一動,便從丹田發(fā)抖摟之力。

  明勁無論是在站樁時還是在走架練勢中,五指都極力撐開,掌心勞宮穴的吸力過大過實,拇指根部的關節(jié)向外撐第的勁力極大,因而所體現(xiàn)出來的勁力,也就勁大力足、僵滯不活。練中要逐步將這種僵力,換為圓活靈巧之勁,松肩,肘尖要下垂,并使前臂中的尺橈二骨蘊藏一定的內(nèi)勁,塌腕,勞宮穴宜內(nèi)含,其吸力不可過實過大,要使五指彎曲成弓形,自然地相分伸出,練時要慢慢,用時要快要猛。明勁是形意的剛勁不是蠻勁,是“明白”的勁,是懂得的勁,是按規(guī)矩練出的上下相連整齊內(nèi)外如一的勁,久練,自然會松,松中再出的勁才是真的剛勁,不是有多大勁使多大勁練出來的才是剛勁。練暗勁化勁后一樣有致命的剛勁,那是極柔后以至在虛無中發(fā)出的勁。

  暗勁易筋練氣化神。拳中所用之勁,是將形氣神合住,兩手往后用力拉回縮力,其意如拔鋼絲。兩手前后用勁:左手往前推,右手往回拉;或右手往前推,左手往回拉,其意如撕絲綿;又如兩手拉硬弓。要用力徐徐拉開之意。兩手或右手往外翻橫,左手往里裹勁?;蜃笫滞夥瓩M,右手往里裹勁,兩手往前推勁,如同推有輪之重物,往前推不動之意,又似推動而不動之意。兩足用力,前足落地時,足根先著地,不可有聲。然后再滿足著地,所用之勁,如同手往前往下按物一般。后足用力蹬勁,如同邁大步過水溝之意。明勁有聲,暗勁無聲。練之神氣要舒展而不可拘,運用要圓通活潑而不可滯。起似伏龍登天,落如霹雷擊地。起無形,落無蹤,起意好似卷地風。

  暗勁是以劈拳來練的,慢慢的,渾身上下象蟲子一樣蠕動,尤其是丹田的蠕動。手往回收蓄勁時,全身都松了下來,長期習練此式,自然丹田飽滿,內(nèi)氣充盈,全身放松。練時是以死步練習,逐漸過度到活步。純純粹粹是以丹田元氣來催化關節(jié),發(fā)力等等。一種以前從沒有過的內(nèi)勁漸漸在體內(nèi)生長出來,出拳一點貫性勁也不借用,完全是從后腿蹬起的丹田力氣,與人動手一出手,自己覺得沒有怎么用力氣,可是對方卻覺得受到很大的內(nèi)力沖擊。

  化勁即練神還虛洗髄之功夫也。是將暗勁練到至柔至順,謂之柔順之極處,暗勁之終。柔勁之終,是化勁之始。明勁暗勁,亦皆有劃勁。劃勁是兩手出入起落俱短,亦謂短勁。如同手往著墻抓去,往下一劃,手仍回在自己身上來,故謂之劃勁。練化勁者,與前形式無異,所用之勁不同。所練之時,將手足動作,順其前兩步之形式,皆不要用力,并非頑空不用力,周身內(nèi)外,全用真意運用耳。手足動作所用之力,有而若無,實而若虛。腹內(nèi)之氣所用亦不著意,亦非不著意,意在積蓄虛靈之神耳。呼吸似有似無。化勁練之周身四肢動轉,起落、進退皆不可著力,專以神意運用之。雖是神意運用,惟形式規(guī)矩仍如前二種。雖然周身動轉不著力,亦不能全不著力,總在神意之貫通耳。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拳打三節(jié)不見形,如見形影不為能,隨時而發(fā);一言一默,一舉一動,行止、坐臥、以致飲食、茶水之間,皆是用;或有人處,或無人處,無處不是用,所以無入而不自得,無往而不得其道,以致寂然不動,感而遂通。道藝之用者,心中空空洞洞,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而時出之。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心無其心,心空也;身無其身,身空也。忽然有敵人來擊,心中并非有意打他,隨彼意而應之。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無可無不可?;瘎懦删偷臉藴适牵孟笈c萬事萬物都有血緣關系,有耳聰目明返老還童之效。化勁階段就出了虎豹雷音,這是生命更新的聲音。到了化勁階段,打人也要用浪頭,但浪頭下后繼的勁道無窮盡,所以變化也無窮,打人跟變魔術似的,身形沒有邊,這是有了神變。

  第一層練拳術之呼吸,將舌卷回,頂住上腭,口似開非開,似合非合,呼吸任其自然,不可著意于呼吸,因手足動作合于規(guī)矩,是為調(diào)息之法則,亦即練精化氣之功夫也。第二層著意于丹田之內(nèi)呼吸也。又名胎息。第三層此呼吸雖有而若無,勿忘勿助之意思,即是神化之妙用也。明勁時呼吸來往宏大,自己能聽到聲音,暗勁呼吸仍然宏大,但已聽不到聲音,化勁雖以輕如鵝毛置于鼻端,呼吸出入不有微動,而做到內(nèi)胎息。

  明勁是小學功夫。進退起落,左轉右旋,形式有間斷。暗勁是大學之道。上下相連,手足相顧,內(nèi)外如一,循環(huán)無端,形式無有間斷。陰陽混成,剛柔相合,內(nèi)外如一,謂之化勁。如此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也。拳中內(nèi)外如一之勁用之于敵,當剛而剛,當柔則柔,飛騰變化,無入而不自得,無可無不可。

  耿誠信幼年練拳肝火太盛,血氣甚旺,往往與人無故不相和,視同道如仇敵,常常自煩自惱,此身為拙勁所拘,不知自己有多大力量。練初步明勁之功夫四五年之時,自覺周身之氣質,腹內(nèi)之性情,與前大不相同,回思昔年所作事,對于人所發(fā)性情言語,時時心中甚覺愧悔。此后習練暗勁又五六年,身中內(nèi)外之景況,與練明勁之時又不同。每見同道之人,無不相合。遇有技術在我以上者,無不稱揚之,此時自己心中之技術,還有一點吝嗇之心,不肯輕示于人。嗣又遷于化勁,習之又至五六年功夫,由身體內(nèi)外剛柔相合之勁而漸化至于無,至此方覺腹內(nèi)空空洞洞、渾渾淪淪,無形無象,無我無他之境矣。自此方無有彼此之分,門戶之見,遇有同道者,無所不愛?;蛴芯毩曃醇坝诘勒?,無不憐憫而欲教之。偶遇同道之人相比較者,并無先存一個打人之心在內(nèi),所用所發(fā)皆是道理,亦無入而不自得矣。

  易骨,骨髄飽滿,骨生棱,常人與之輕觸即如鐵石軔刀痛入骨髄,此腎氣飽滿象,其人內(nèi)勁必暗、必寸微動即可摧人;易筋,真?zhèn)鲀?nèi)家者整身以精氣神充滿一身如桶,此為身筋手臂大腿,以精氣充滿整手臂整腿都是無形之筋,周身如一體之韌,周身精氣充添全角如筋,故曰周身一太極,周身一丹田,其人沾人即跌,周身一如也;洗髄,周身精氣不只充沛更飽滿,至無微不至,其氣滲入骨髄,飽滿骨髄,更飽滿上丹田神室,破初關,過重關,由拳入道,而有神鬼靈感與超人之身法,騰挪變化,靈知如神,身形如鬼魅。

746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