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學習方法>各學科學習方法>語文學習>

蘇教版高一上冊語文期末試卷及答案

時間: 鳳梅1137 分享

  在做語文期末試卷的過程中,我們要掌握好重要的答題方法與技巧,有利于我們提高解題速度。以下是小編給你推薦的高一上冊語文期末試卷及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蘇教版高一上冊語文期末試卷

  一 閱讀60分

  (一) 閱讀下文,完成1-5題。(12分)

 ?、偈澄锸俏kU的,但食物更是美好的。

 ?、诘谝患蹲匀坏酿佡洝凡コ龊?,《舌尖上的中國》便成了新浪微博熱門關鍵詞,□□讓那些“不看電視很多年”的80后,紛紛鎖定每晚22:30的央視一套,坐等這部傳說中的“吃貨指南”。

 ?、鄹鋸埖氖沁@部紀錄片引發(fā)的“吃貨效應”。來自淘寶的數(shù)據(jù)顯示:5月14日開播至今,淘寶零食特產的搜索量高達400萬次,片中出現(xiàn)的毛豆腐搜索量甚至增長了48倍。有人在微博上爆料:第一集介紹云南火腿之后,某淘寶店產生33筆訂單,其中32筆是在節(jié)目播出當晚。據(jù)說,有不少吃貨是按圖索驥,邊看電視邊下訂單。有網友專門制作菜單,香菇灌湯包、西湖醋魚、蔥燒海參、剁椒魚頭等片中提到的食物悉數(shù)盡收;有網友提議開個相關食品實體店;有網友呼吁干脆組個美食旅行團走一路吃一路……《舌尖上的清華》、《舌尖上的北大》等各種“舌尖體”也開始在網上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

  ④播出效果這么火,《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卻表示“挺不適應”,“好多人理解的,跟我們原來想表達的,不是很吻合。”在陳曉卿看來,《舌尖上的中國》遠不止是一部“吃貨圣經”,而觀看《舌尖上的中國》也不應該只是“吃貨”的狂歡。

 ?、荨渡嗉馍系闹袊肥菄鴥鹊谝淮问褂酶咔逶O備拍攝的大型美食類紀錄片,但比起片中讓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畫面,這部紀錄片更為人所稱道的是它無處不在的人文關懷——這一點,在《舌尖上的中國》的海報上也有體現(xiàn)——既是筷子與肉,又是遠山近水與輕舟。美食,和美食背后的人與事,無不散發(fā)著濃郁的中國韻味。

  ⑥從繁華的東南沿海大都市到邊遠的大山深處的村落,去年3月,《舌尖上的中國》開始在全國大規(guī)模拍攝。一年多時間,央視紀錄頻道二三十人的團隊走南闖北,包括港澳臺在內,選取了60多個拍攝點,拍下了一道道美味佳肴,更記錄了一個個觸動人心的故事。陳曉卿說,中國人常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不同地區(qū)的人吃什么,這其中涵蓋著歷史和文化的因素。“從飲食的角度,能夠揭示出中國是個大一統(tǒng)的國家。”陳曉卿認為,《舌尖上的中國》更關心的正是人與食物的關系。

  ⑦對中國人而言,吃,大概是最能把所有中國人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事了?!渡嗉馍系闹袊防镏v了這樣一個故事:在浙江慈城有一對空巢老人,他們最開心的時刻,就是兒孫從寧波回來,為兒孫制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吃著年糕嘮家常。然而,短暫的團聚后,兒孫們各自開車離去,家里又剩下這對老人。“城市化迅猛發(fā)展的背景下,中國原有的大家族也在發(fā)生變化。我們希望通過吃食的故事,來展示普通中國人的人生況味。”陳曉卿說。

 ?、唷渡嗉馍系闹袊酚靡粋€個具體的人物故事串聯(lián)起祖國各地的美食生態(tài),這其中,有制作的技巧,有艱辛的勞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也有食物的演變過程,有方寸間的方桌廚房,也有廣袤的祖國山河……“《舌尖上的中國》這類片子其實是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片。因為愛中國飲食,所以更愛中國。”資深媒體人陳女士在微博上這樣寫道。“其實它講的不是美食,而是深入美食背后,講文化傳承,探討當今社會中人類該如何善待食物、如何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文化學者胡野秋這樣評價《舌尖上的中國》。

  (節(jié)選自吳曉東《〈舌尖上的中國〉:一個民族的情感共鳴》)

  1.聯(lián)系上下文,填入第②段中空格處最恰當?shù)囊豁検? )(2分)

  A.因而 B. 甚至 C.于是 D. 同時

  2.根據(jù)文意,請寫出第③段中“舌尖體”一詞在文中的含義。(2分)

  3.原文中有下面文字,應該把它添加在第 段后,文章表達才比較完整清晰。(2分)

  原文:“做紀錄片,文化的東西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光講吃,不就跟美食欄目一樣了?這個片子是帶著對食物的敬意來做的,希望觀眾能從中國人對美食的熱愛品讀到中國人對生活的熱愛,看到中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fā)展。”陳曉卿說。

  4.對本文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作為一部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價值就在于傳播了中國源遠流長的美食文化。

  B.第④段中,面對播出效果的火爆,《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表示“挺不適應”,意在表現(xiàn)陳導對待名利榮譽的淡定從容。

  C.《舌尖上的中國》的海報設計富有創(chuàng)意,也體現(xiàn)了這部紀錄片的濃郁的中國韻味。

  D.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片中浙江慈城的一對空巢老人精心制作年糕,盼等兒孫回家團聚的故事也再次印證了這一點。

  5.據(jù)報道,第65屆戛納電影節(jié)組委會主席南尼•莫萊蒂曾特意點名觀看了《舌尖上的中國》片花。綜觀全文,請你推斷是哪些原因引發(fā)了他觀看這部影片的興趣。(4分)

  (二)閱讀下文,完成第6-10題。(15分)

 ?、汆l(xiāng)村是我永遠的家園。在我全部的生活中,鄉(xiāng)村是最重要的。

  ②雖然走進了城市,不可能與土地日日“肌膚相親”,但我始終以農民的眼光審視鄉(xiāng)村。鄉(xiāng)村是城市的母體,城市是鄉(xiāng)村的延續(xù)。鄉(xiāng)村里有狗吠雞鳴牛哞,有薄薄的晨霧和裊裊的炊煙,有靜靜地流淌的小河,在茂密的小草尖上,晶瑩的露珠閃耀著太 陽的光彩。

  ③走進田野,一株株茂盛的高粱、谷子或玉米,就是我們的兄長。閃著光芒的鋤探進植物的根部,根系蔓延,鋤的鐵質就通過異常發(fā)達的根系蔓延到了整個土地,廣闊的原野處處閃耀著鐵質的渾厚和沉重,所以我們收獲的每一粒糧食都包含著鐵質。鐵質沿著血管流動,扎根于我們的每一處神經,所以我們的脊梁才如 此堅挺。

  ④糧食的存在,使鄉(xiāng)村有了充分的存在理由。一茬一茬的莊稼,一茬一茬的人生,在鄉(xiāng)村的藍天下顯得格外亮麗。已經死去多年的大樹仍然直直地挺立,黑枯的樹干直指青天,鄉(xiāng)村中許多的構思和想象都緣自樹干的啟迪。鐮刀閃著鐵質的鋒利,農民的夢想始終與莊稼有關,一頭牛與一架犁在土地上探尋,渾黃或者黝黑的土壤蘊涵著無窮的能量,只要播下種子,幻想就不可阻擋地蓬勃起來了。土地時刻迸發(fā)出鐵質的響聲。

 ?、萃恋仞B(yǎng)育了 莊稼,也養(yǎng)育了整個鄉(xiāng)村的人。鄉(xiāng)人們的性格和作為,任何時候都充滿著鐵質,歡喜時會無所顧忌地暢心大笑,發(fā)怒時會打上一架,或者跑到村街上高聲地地罵一陣;悲哀時會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場,然后又執(zhí)著地走進田野,走進勞作,一切都毫無遮掩。嫉惡如仇,旗幟鮮明,高昂的氣概和高亢的聲音,比得過任何煩瑣深奧的說教。他們不怕風,不怕雨,不怕雷鳴閃電,他們不怕胼手胝足,他們吃得下千般 苦,受得住萬般罪;他們常說“沒有吃不了的苦,沒有受不了的罪”,年景的豐歉和日子的艱辛都是歲月的點綴;他們從不怨天尤人,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沿著太陽的方向走進田野,走進莊稼地里,走進鄉(xiāng)村深處的每一個細節(jié),使鄉(xiāng)村的每一刻都充充實實和鏗鏘有聲。哪怕只是一聲勞動的號子,也如雷鳴一般響亮;哪怕只是向前邁出一步,也如山一般穩(wěn)重;哪怕只是一個耕種的姿勢,也都是鄉(xiāng)村的經典動作。鄉(xiāng)村,處處鐵質,鐵質處處。

 ?、捺l(xiāng)村是農民的部落。城里人已經厭煩的事情,鄉(xiāng)人們還在喜歡或者也早已厭煩,喜歡的是一種沒有丟失的鄉(xiāng)村質樸,厭煩的是曾經生活在鄉(xiāng)村里的城里人的矯作。城里人始終都在吃著鄉(xiāng)村的糧食,但缺少了鄉(xiāng)村的鐵質,鐵質似乎已被城里人丟失殆盡。是否要尋找鄉(xiāng)村的鐵質,應該是我們思考的問題。

 ?、哙l(xiāng)村是我們生存的依托,也是城市生活的依據(jù),沒有了鄉(xiāng)村就沒有城市。是否有人為城市的一天天的侵蝕鄉(xiāng)村而沾沾自喜呢?如果缺少了鄉(xiāng)村,缺少了鄉(xiāng)村鐵質,我們將會更加頹廢,城市也將因此而變得莫名其妙地失去方向。因此,不論生活在鄉(xiāng)村還是城市里的人們,都永遠不能忘記鄉(xiāng)村的鐵質,它是我們永遠的支撐,我們永遠的方向。

  6.在第3、4、5段中,作者形象地說明了“鐵質”所具有的特質,請分點簡要概括。(3分)

  7.第6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8.“我”已“走進了城市”,為什么還說“鄉(xiāng)村是我永遠的家園”?(3分)

  9.下列對文章賞析不當?shù)膬身検? ) ( )(4分)

  A.開篇“鄉(xiāng)村是我永遠的家園。在我全部的生活中,鄉(xiāng)村是最重要的”的好處是開門見山,直接抒發(fā)了作者對鄉(xiāng)村的熱愛之情。

  B.在第三段,作者運用比喻的手法,把粱、谷子、玉米等農作物比作了自己的兄弟,細致入微地描寫了它們正在健康成長的模樣。

  C.本文運用了比喻、比擬、排比等修辭方法,生動表現(xiàn)出“我”對鄉(xiāng)村無比親切的感受。

  D.本文著重闡述了鄉(xiāng)村與城市的辯證關系,提醒每個出身農村的城里人不要忘記鄉(xiāng)村鐵質。

  E.本文語言暢達,富有表現(xiàn)力,整散結合,把作者對鄉(xiāng)村的情感表達得質樸而又動人。

  10.從全文看,第6段中“我們思考的問題”應該不僅僅限于“是否要尋回鄉(xiāng)村的鐵質”,還應該包含其它內容,請寫出其中的一點并就此談談你的思考。(3分)

  (三)默寫 (5分)

  【任選5空,超過5空,按前5空評分】

  11.(1) 鷹擊長空, ,萬類霜天競自由。(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2)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 。(《詩經•蒹葭》)

  (3) ,英俊沉下僚。(左思《詠史》)

  (4) ,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

  (5)青樹翠蔓 , ,參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記》)

  (6) ,更吹落,星如雨。(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四)閱讀以下作品,完成第12-15題。(6分)

  山 中

  王 勃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注]本詩大概作于王勃被廢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間。

  12.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我們在初中學過他的一首五言律詩是《 》。(1分)

  13.下列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詩人以“萬里”對“長江”,是從地理概念上寫遠在異鄉(xiāng)、歸路迢迢的處境;以“將歸”對“已滯”,是從時間概念上寫客旅久滯、思歸未歸的狀況。

  B. “況屬”二字,起著承接、遞進的作用,在上兩句的基礎上,再展開一個更為闊大的畫面。

  C.三四兩句寫詩人在山中望見的實景,含有草木搖落的悲秋之境。

  D.全詩語言清新明快,結構嚴謹,意境闊大,余韻耐人尋味。

  14.南宋沈義父在《樂府•指迷》中說:“結句須要放開,含有余不盡之意,以景結情最好。”請分析本詩最后一句以景結情的藝術效果。(3分)

  (五)閱讀下文,完成第15-18題。(13分)

  ①未幾,成歸,聞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兒,兒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為悲,搶呼欲絕。夫妻向隅,茅舍無煙,相對默然,不復聊賴。日將暮,取兒藁葬。近撫之,氣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復蘇。夫妻心稍慰,但幾神氣癡木,奄奄思睡。成顧蟋蟀籠虛,則氣斷聲吞,亦不復以兒為念。自昏達曙,目不交睫,東曦既駕,僵臥長愁。忽聞門外蟲鳴,驚起覘視,蟲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鳴輒躍去,行且速。覆之以掌,虛若無物手裁舉,則又超忽而躍。急趨之,折過墻隅,迷其所在。徘徊四顧,見蟲伏壁上。審諦之,短小,黑赤色,頓非前物。成以其小,劣之。惟彷徨瞻顧,尋所逐者。壁上小蟲忽躍落襟袖間。視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長脛,意似良。喜而收之。將獻公堂,惴惴恐不當意,思試之斗以覘之。

  ②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yǎng)一蟲,自名“蟹殼青”,日與子弟角,無不勝。欲居之以為利,而高其直,亦無售者。徑造廬訪成,視成所蓄,掩口胡盧而笑。因出己蟲,納比籠中。成視之,龐然修偉,自增慚怍,不敢與較。少年固強之。顧念蓄劣物終無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納斗盆。小蟲伏不動,蠢若木雞。少年又大笑。試以豬鬣毛撩撥蟲須,仍不動。少年又笑。屢撩之,蟲暴怒,直奔,遂相騰擊,振奮作聲。俄見小蟲躍起,張尾伸須,直龁敵領。少年大駭,急解令休止。蟲翹然矜鳴,似報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雞瞥來,徑進以啄。成駭立愕呼,幸啄不中,蟲躍去尺有咫。雞健進,逐逼之,蟲已在爪下矣。成倉猝莫知所救,頓足失色。旋見雞伸頸擺撲,臨視,則蟲集冠上,力叮不釋。成益驚喜,掇置籠中。

  15.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含義(4分)

  A.如被冰雪( ) B.成以其小,劣之 ( )

  C.取兒藁葬( ) D.顧念蓄劣物終無所用( )

  16.下列各組加點詞語中意義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2分)

  A.亦不復以兒為念 成以其小劣之

  B. 掩口胡盧而笑 因而化怒為悲

  C.成視之,龐然修偉 成然之

  D.審諦之,短小,黑赤色 屢撩之,蟲暴怒

  17.翻譯下列句子。(4分)

  (1)覆之以掌,虛若無物,手裁舉,則又超忽而躍。

  (2)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yǎng)一蟲,自名“蟹殼青”,日與子弟角,無不勝。

  18.選文第2段“斗雞”這一情節(jié)寫得很精彩,請結合文中具體內容作賞析。 (3分)

  (六)閱讀下文,完成第19-22題。(9分)

 ?、偬K州府治東,舊有學,廢為文信國①祠。祠之西數(shù)十步,有僦屋半間以居者,補履先生也。人持敗履往,則為補治,得錢以自給。先生少未嘗讀書,目不識字,以補履所入,從人問字,識一字則饋以一錢,后遂能遍讀群書。門內橫白板三四尺,置亂書雜舊物其上,其屋壁間亦多古書。以是從之游者,慕其好學,皆稱之曰“補履先生”。

  ②其讀書略觀大意,未能深造也,然一言感觸,輒黽勉服膺,大要以不欺為本。與人言輒引之于善,娓娓然若懸壺泄水也。里中童子有來就學者,不問修脯④,往往多至二三十人,然不加督責,任之而已。以故未久輒散去,散則補履如故。

 ?、圩淠昶呤形?。姓錢名近仁,昆山人。

  (取材于清代汪縉《補履先生傳》)

  注:①文信國:即文天祥,曾封為文信公,故稱文信國。僦:租賃。黽勉服膺:牢記在心勉勵奮進。④修脯:舊時稱送給老師的禮物或酬金。

  19.稱“補履者”為“先生”,從文中看,是因為 (1分)

  20.對“與人言輒引之于善,娓娓然若懸壺泄水也”一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和人說話,總是把人帶入向善這個話題,娓娓動聽,口若懸壺。

  B.和人說話,就要把人帶入向善這個話題,滔滔不絕,口若懸壺。

  C.與人交談,總是圍繞著引人向善這個中心,娓娓動聽,口若懸壺。

  D.與人交談,總是圍繞著引人向善這個中心,滔滔不絕,口若懸壺。

  21.“補履先生”被視為 “市井奇人”,綜觀全文,概述他 “奇”的具體表現(xiàn)。(3分)

  22.有人說在讀書越來越功利化的今天,重讀“補履先生”的故事顯得更具有現(xiàn)實意義。你是否贊成這一說法,為什么?(3分)

  二 寫作 40分

  23.根據(jù)以下題目,寫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

  題目:這很有意思

  蘇教版高一上冊語文期末試卷答案

  一 閱讀60分

  (一) 閱讀下文,完成1-5題。(12分)

 ?、偈澄锸俏kU的,但食物更是美好的。

 ?、诘谝患蹲匀坏酿佡洝凡コ龊?,《舌尖上的中國》便成了新浪微博熱門關鍵詞,□□讓那些“不看電視很多年”的80后,紛紛鎖定每晚22:30的央視一套,坐等這部傳說中的“吃貨指南”。

  ③更夸張的是這部紀錄片引發(fā)的“吃貨效應”。來自淘寶的數(shù)據(jù)顯示:5月14日開播至今,淘寶零食特產的搜索量高達400萬次,片中出現(xiàn)的毛豆腐搜索量甚至增長了48倍。有人在微博上爆料:第一集介紹云南火腿之后,某淘寶店產生33筆訂單,其中32筆是在節(jié)目播出當晚。據(jù)說,有不少吃貨是按圖索驥,邊看電視邊下訂單。有網友專門制作菜單,香菇灌湯包、西湖醋魚、蔥燒海參、剁椒魚頭等片中提到的食物悉數(shù)盡收;有網友提議開個相關食品實體店;有網友呼吁干脆組個美食旅行團走一路吃一路……《舌尖上的清華》、《舌尖上的北大》等各種“舌尖體”也開始在網上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

  ④播出效果這么火,《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卻表示“挺不適應”,“好多人理解的,跟我們原來想表達的,不是很吻合。”在陳曉卿看來,《舌尖上的中國》遠不止是一部“吃貨圣經”,而觀看《舌尖上的中國》也不應該只是“吃貨”的狂歡。

 ?、荨渡嗉馍系闹袊肥菄鴥鹊谝淮问褂酶咔逶O備拍攝的大型美食類紀錄片,但比起片中讓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畫面,這部紀錄片更為人所稱道的是它無處不在的人文關懷——這一點,在《舌尖上的中國》的海報上也有體現(xiàn)——既是筷子與肉,又是遠山近水與輕舟。美食,和美食背后的人與事,無不散發(fā)著濃郁的中國韻味。

 ?、迯姆比A的東南沿海大都市到邊遠的大山深處的村落,去年3月,《舌尖上的中國》開始在全國大規(guī)模拍攝。一年多時間,央視紀錄頻道二三十人的團隊走南闖北,包括港澳臺在內,選取了60多個拍攝點,拍下了一道道美味佳肴,更記錄了一個個觸動人心的故事。陳曉卿說,中國人常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不同地區(qū)的人吃什么,這其中涵蓋著歷史和文化的因素。“從飲食的角度,能夠揭示出中國是個大一統(tǒng)的國家。”陳曉卿認為,《舌尖上的中國》更關心的正是人與食物的關系。

 ?、邔χ袊硕裕?,大概是最能把所有中國人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事了?!渡嗉馍系闹袊防镏v了這樣一個故事:在浙江慈城有一對空巢老人,他們最開心的時刻,就是兒孫從寧波回來,為兒孫制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吃著年糕嘮家常。然而,短暫的團聚后,兒孫們各自開車離去,家里又剩下這對老人。“城市化迅猛發(fā)展的背景下,中國原有的大家族也在發(fā)生變化。我們希望通過吃食的故事,來展示普通中國人的人生況味。”陳曉卿說。

  ⑧《舌尖上的中國》用一個個具體的人物故事串聯(lián)起祖國各地的美食生態(tài),這其中,有制作的技巧,有艱辛的勞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也有食物的演變過程,有方寸間的方桌廚房,也有廣袤的祖國山河……“《舌尖上的中國》這類片子其實是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片。因為愛中國飲食,所以更愛中國。”資深媒體人陳女士在微博上這樣寫道。“其實它講的不是美食,而是深入美食背后,講文化傳承,探討當今社會中人類該如何善待食物、如何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文化學者胡野秋這樣評價《舌尖上的中國》。

  (節(jié)選自吳曉東《〈舌尖上的中國〉:一個民族的情感共鳴》)

  1.聯(lián)系上下文,填入第②段中空格處最恰當?shù)囊豁検? )(2分)

  A.因而 B. 甚至 C.于是 D. 同時

  2.根據(jù)文意,請寫出第③段中“舌尖體”一詞在文中的含義。(2分)

  3.原文中有下面文字,應該把它添加在第 段后,文章表達才比較完整清晰。(2分)

  原文:“做紀錄片,文化的東西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光講吃,不就跟美食欄目一樣了?這個片子是帶著對食物的敬意來做的,希望觀眾能從中國人對美食的熱愛品讀到中國人對生活的熱愛,看到中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fā)展。”陳曉卿說。

  4.對本文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作為一部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價值就在于傳播了中國源遠流長的美食文化。

  B.第④段中,面對播出效果的火爆,《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表示“挺不適應”,意在表現(xiàn)陳導對待名利榮譽的淡定從容。

  C.《舌尖上的中國》的海報設計富有創(chuàng)意,也體現(xiàn)了這部紀錄片的濃郁的中國韻味。

  D.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片中浙江慈城的一對空巢老人精心制作年糕,盼等兒孫回家團聚的故事也再次印證了這一點。

  5.據(jù)報道,第65屆戛納電影節(jié)組委會主席南尼•莫萊蒂曾特意點名觀看了《舌尖上的中國》片花。綜觀全文,請你推斷是哪些原因引發(fā)了他觀看這部影片的興趣。(4分)

  (二)閱讀下文,完成第6-10題。(15分)

 ?、汆l(xiāng)村是我永遠的家園。在我全部的生活中,鄉(xiāng)村是最重要的。

  ②雖然走進了城市,不可能與土地日日“肌膚相親”,但我始終以農民的眼光審視鄉(xiāng)村。鄉(xiāng)村是城市的母體,城市是鄉(xiāng)村的延續(xù)。鄉(xiāng)村里有狗吠雞鳴牛哞,有薄薄的晨霧和裊裊的炊煙,有靜靜地流淌的小河,在茂密的小草尖上,晶瑩的露珠閃耀著太 陽的光彩。

 ?、圩哌M田野,一株株茂盛的高粱、谷子或玉米,就是我們的兄長。閃著光芒的鋤探進植物的根部,根系蔓延,鋤的鐵質就通過異常發(fā)達的根系蔓延到了整個土地,廣闊的原野處處閃耀著鐵質的渾厚和沉重,所以我們收獲的每一粒糧食都包含著鐵質。鐵質沿著血管流動,扎根于我們的每一處神經,所以我們的脊梁才如 此堅挺。

 ?、芗Z食的存在,使鄉(xiāng)村有了充分的存在理由。一茬一茬的莊稼,一茬一茬的人生,在鄉(xiāng)村的藍天下顯得格外亮麗。已經死去多年的大樹仍然直直地挺立,黑枯的樹干直指青天,鄉(xiāng)村中許多的構思和想象都緣自樹干的啟迪。鐮刀閃著鐵質的鋒利,農民的夢想始終與莊稼有關,一頭牛與一架犁在土地上探尋,渾黃或者黝黑的土壤蘊涵著無窮的能量,只要播下種子,幻想就不可阻擋地蓬勃起來了。土地時刻迸發(fā)出鐵質的響聲。

 ?、萃恋仞B(yǎng)育了 莊稼,也養(yǎng)育了整個鄉(xiāng)村的人。鄉(xiāng)人們的性格和作為,任何時候都充滿著鐵質,歡喜時會無所顧忌地暢心大笑,發(fā)怒時會打上一架,或者跑到村街上高聲地地罵一陣;悲哀時會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場,然后又執(zhí)著地走進田野,走進勞作,一切都毫無遮掩。嫉惡如仇,旗幟鮮明,高昂的氣概和高亢的聲音,比得過任何煩瑣深奧的說教。他們不怕風,不怕雨,不怕雷鳴閃電,他們不怕胼手胝足,他們吃得下千般 苦,受得住萬般罪;他們常說“沒有吃不了的苦,沒有受不了的罪”,年景的豐歉和日子的艱辛都是歲月的點綴;他們從不怨天尤人,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沿著太陽的方向走進田野,走進莊稼地里,走進鄉(xiāng)村深處的每一個細節(jié),使鄉(xiāng)村的每一刻都充充實實和鏗鏘有聲。哪怕只是一聲勞動的號子,也如雷鳴一般響亮;哪怕只是向前邁出一步,也如山一般穩(wěn)重;哪怕只是一個耕種的姿勢,也都是鄉(xiāng)村的經典動作。鄉(xiāng)村,處處鐵質,鐵質處處。

  ⑥鄉(xiāng)村是農民的部落。城里人已經厭煩的事情,鄉(xiāng)人們還在喜歡或者也早已厭煩,喜歡的是一種沒有丟失的鄉(xiāng)村質樸,厭煩的是曾經生活在鄉(xiāng)村里的城里人的矯作。城里人始終都在吃著鄉(xiāng)村的糧食,但缺少了鄉(xiāng)村的鐵質,鐵質似乎已被城里人丟失殆盡。是否要尋找鄉(xiāng)村的鐵質,應該是我們思考的問題。

 ?、哙l(xiāng)村是我們生存的依托,也是城市生活的依據(jù),沒有了鄉(xiāng)村就沒有城市。是否有人為城市的一天天的侵蝕鄉(xiāng)村而沾沾自喜呢?如果缺少了鄉(xiāng)村,缺少了鄉(xiāng)村鐵質,我們將會更加頹廢,城市也將因此而變得莫名其妙地失去方向。因此,不論生活在鄉(xiāng)村還是城市里的人們,都永遠不能忘記鄉(xiāng)村的鐵質,它是我們永遠的支撐,我們永遠的方向。

  6.在第3、4、5段中,作者形象地說明了“鐵質”所具有的特質,請分點簡要概括。(3分)

  7.第6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8.“我”已“走進了城市”,為什么還說“鄉(xiāng)村是我永遠的家園”?(3分)

  9.下列對文章賞析不當?shù)膬身検? ) ( )(4分)

  A.開篇“鄉(xiāng)村是我永遠的家園。在我全部的生活中,鄉(xiāng)村是最重要的”的好處是開門見山,直接抒發(fā)了作者對鄉(xiāng)村的熱愛之情。

  B.在第三段,作者運用比喻的手法,把粱、谷子、玉米等農作物比作了自己的兄弟,細致入微地描寫了它們正在健康成長的模樣。

  C.本文運用了比喻、比擬、排比等修辭方法,生動表現(xiàn)出“我”對鄉(xiāng)村無比親切的感受。

  D.本文著重闡述了鄉(xiāng)村與城市的辯證關系,提醒每個出身農村的城里人不要忘記鄉(xiāng)村鐵質。

  E.本文語言暢達,富有表現(xiàn)力,整散結合,把作者對鄉(xiāng)村的情感表達得質樸而又動人。

  10.從全文看,第6段中“我們思考的問題”應該不僅僅限于“是否要尋回鄉(xiāng)村的鐵質”,還應該包含其它內容,請寫出其中的一點并就此談談你的思考。(3分)

  (三)默寫 (5分)

  【任選5空,超過5空,按前5空評分】

  11.(1) 鷹擊長空, ,萬類霜天競自由。(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2)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 。(《詩經•蒹葭》)

  (3) ,英俊沉下僚。(左思《詠史》)

  (4) ,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

  (5)青樹翠蔓 , ,參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記》)

  (6) ,更吹落,星如雨。(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四)閱讀以下作品,完成第12-15題。(6分)

  山 中

  王 勃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注]本詩大概作于王勃被廢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間。

  12.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我們在初中學過他的一首五言律詩是《 》。(1分)

  13.下列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詩人以“萬里”對“長江”,是從地理概念上寫遠在異鄉(xiāng)、歸路迢迢的處境;以“將歸”對“已滯”,是從時間概念上寫客旅久滯、思歸未歸的狀況。

  B. “況屬”二字,起著承接、遞進的作用,在上兩句的基礎上,再展開一個更為闊大的畫面。

  C.三四兩句寫詩人在山中望見的實景,含有草木搖落的悲秋之境。

  D.全詩語言清新明快,結構嚴謹,意境闊大,余韻耐人尋味。

  14.南宋沈義父在《樂府•指迷》中說:“結句須要放開,含有余不盡之意,以景結情最好。”請分析本詩最后一句以景結情的藝術效果。(3分)

  (五)閱讀下文,完成第15-18題。(13分)

 ?、傥磶祝蓺w,聞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兒,兒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為悲,搶呼欲絕。夫妻向隅,茅舍無煙,相對默然,不復聊賴。日將暮,取兒藁葬。近撫之,氣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復蘇。夫妻心稍慰,但幾神氣癡木,奄奄思睡。成顧蟋蟀籠虛,則氣斷聲吞,亦不復以兒為念。自昏達曙,目不交睫,東曦既駕,僵臥長愁。忽聞門外蟲鳴,驚起覘視,蟲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鳴輒躍去,行且速。覆之以掌,虛若無物手裁舉,則又超忽而躍。急趨之,折過墻隅,迷其所在。徘徊四顧,見蟲伏壁上。審諦之,短小,黑赤色,頓非前物。成以其小,劣之。惟彷徨瞻顧,尋所逐者。壁上小蟲忽躍落襟袖間。視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長脛,意似良。喜而收之。將獻公堂,惴惴恐不當意,思試之斗以覘之。

  ②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yǎng)一蟲,自名“蟹殼青”,日與子弟角,無不勝。欲居之以為利,而高其直,亦無售者。徑造廬訪成,視成所蓄,掩口胡盧而笑。因出己蟲,納比籠中。成視之,龐然修偉,自增慚怍,不敢與較。少年固強之。顧念蓄劣物終無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納斗盆。小蟲伏不動,蠢若木雞。少年又大笑。試以豬鬣毛撩撥蟲須,仍不動。少年又笑。屢撩之,蟲暴怒,直奔,遂相騰擊,振奮作聲。俄見小蟲躍起,張尾伸須,直龁敵領。少年大駭,急解令休止。蟲翹然矜鳴,似報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雞瞥來,徑進以啄。成駭立愕呼,幸啄不中,蟲躍去尺有咫。雞健進,逐逼之,蟲已在爪下矣。成倉猝莫知所救,頓足失色。旋見雞伸頸擺撲,臨視,則蟲集冠上,力叮不釋。成益驚喜,掇置籠中。

  15.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含義(4分)

  A.如被冰雪( ) B.成以其小,劣之 ( )

  C.取兒藁葬( ) D.顧念蓄劣物終無所用( )

  16.下列各組加點詞語中意義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2分)

  A.亦不復以兒為念 成以其小劣之

  B. 掩口胡盧而笑 因而化怒為悲

  C.成視之,龐然修偉 成然之

  D.審諦之,短小,黑赤色 屢撩之,蟲暴怒

  17.翻譯下列句子。(4分)

  (1)覆之以掌,虛若無物,手裁舉,則又超忽而躍。

  (2)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yǎng)一蟲,自名“蟹殼青”,日與子弟角,無不勝。

  18.選文第2段“斗雞”這一情節(jié)寫得很精彩,請結合文中具體內容作賞析。 (3分)

  (六)閱讀下文,完成第19-22題。(9分)

 ?、偬K州府治東,舊有學,廢為文信國①祠。祠之西數(shù)十步,有僦屋半間以居者,補履先生也。人持敗履往,則為補治,得錢以自給。先生少未嘗讀書,目不識字,以補履所入,從人問字,識一字則饋以一錢,后遂能遍讀群書。門內橫白板三四尺,置亂書雜舊物其上,其屋壁間亦多古書。以是從之游者,慕其好學,皆稱之曰“補履先生”。

 ?、谄渥x書略觀大意,未能深造也,然一言感觸,輒黽勉服膺,大要以不欺為本。與人言輒引之于善,娓娓然若懸壺泄水也。里中童子有來就學者,不問修脯④,往往多至二三十人,然不加督責,任之而已。以故未久輒散去,散則補履如故。

  ③卒年七十有五。姓錢名近仁,昆山人。

  (取材于清代汪縉《補履先生傳》)

  注:①文信國:即文天祥,曾封為文信公,故稱文信國。僦:租賃。黽勉服膺:牢記在心勉勵奮進。④修脯:舊時稱送給老師的禮物或酬金。

  19.稱“補履者”為“先生”,從文中看,是因為 (1分)

  20.對“與人言輒引之于善,娓娓然若懸壺泄水也”一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和人說話,總是把人帶入向善這個話題,娓娓動聽,口若懸壺。

  B.和人說話,就要把人帶入向善這個話題,滔滔不絕,口若懸壺。

  C.與人交談,總是圍繞著引人向善這個中心,娓娓動聽,口若懸壺。

  D.與人交談,總是圍繞著引人向善這個中心,滔滔不絕,口若懸壺。

  21.“補履先生”被視為 “市井奇人”,綜觀全文,概述他 “奇”的具體表現(xiàn)。(3分)

  22.有人說在讀書越來越功利化的今天,重讀“補履先生”的故事顯得更具有現(xiàn)實意義。你是否贊成這一說法,為什么?(3分)

  二 寫 作 40分

  23.根據(jù)以下題目,寫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

  題目:這很有意思

猜你喜歡:

1.高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

2.2016年高一語文上學期期中考試卷及答案

3.高一語文必修蘇教版試題

4.高一語文上冊期中聯(lián)考試題及答案

5.蘇教版高一語文古詩文默寫練習題含答案

蘇教版高一上冊語文期末試卷及答案

在做語文期末試卷的過程中,我們要掌握好重要的答題方法與技巧,有利于我們提高解題速度。以下是小編給你推薦的高一上冊語文期末試卷及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蘇教版高一上冊語文期末試卷 一 閱讀60分 (一) 閱讀下文,完成1-5題。(12分)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383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