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老師職稱論文字數(shù)(2)
初級老師職稱論文篇二
孩子,讓老師傾聽你的聲音
[摘要]本文闡述了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接納和平等――生命與生命之間的平等。二是專心和敏銳――全神貫注,思維敏銳。三是鑒賞和鼓勵――欣賞學生的獨特性。四是合作與提高――參與學生的成長,師生共同提高。
[關鍵詞]傾聽 傾聽原則
《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書對未來教師角色作了這樣的描述:現(xiàn)在教師的職責已經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教師必須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互相了解、影響、激勵、鼓舞。要適應這一轉變,教師角色需要由單一的傳授者轉化為學生發(fā)展的促進者,由一味地擔當操作者轉化為研究者。
在新課程實施中,學生的學習方式正由傳統(tǒng)的接受式學習向探究式學習轉變,這就要求教師的基本角色必須從傳授知識的角色向教育促進者的角色轉變。教師的角色不再以信息的傳播者、講授者或組織良好的知識體系的呈現(xiàn)者為主,其主要職能已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yōu)閷W生發(fā)展的促進者 。教師作為促進者,他的角色行為應體現(xiàn)在幫助學生決定適當?shù)膶W習目標,并確認和協(xié)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和發(fā)展認知能力;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提供各種便利,為學生服務;教師要建立一個接納的、支持性的課堂氣氛;教師能與學生分享他們的感情和想法。
教師要真正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一個展示自我、適于探究的空間,從行為上,他就應為學生的出場做好鋪墊,為學生提供舞臺,要從“說話的強者”變?yōu)榉e極的“傾聽者”。從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需要,領悟學生生命的存在。
那么教師如何學會傾聽呢?
一、接納和平等――生命與生命之間的平等
傾聽的第一要義在于接納,教師對學生訴說的接納,就要給學生表達的機會,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意見和看法,鼓勵學生富有個性的表達方式和內容,耐心地聽其不很簡練、不很清晰、不很連貫的表述并給予支持。而對學生的接納是基于對學生的理解與尊重,即教師必須以平等的態(tài)度看待學生。只有平等的對待學生,才能真正接納,只有接納才能真正體現(xiàn)出師生的平等。例如,一位老師講授課文《坐井觀天》,為了培養(yǎng)同學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以《青蛙跳出井口了》為題進行說話寫話訓練,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很高,有的說,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了無邊無際的大海,體會了大海的雄壯;有的說,青蛙看到高高的山峰和一眼望不到邊的田野,美麗的鮮花,青蛙陶醉了;有人竟說,青蛙坐上飛機去環(huán)球旅行了。這時有一位同學說:“青蛙從井里跳出來,它到外面看了看,覺得還是井里好,它又跳回井里。”學生大笑。老師打斷他,問:“是井里好,還是井外好?”老師隨口說:“我看你是一只青蛙,坐井觀天。”在批閱作業(yè)時,老師看到了那位同學續(xù)寫的故事:青蛙跳出井口,它來到小河邊,看到的是被污染的河流,水上漂著死魚,一只老青蛙正和它說話,就聽到一聲慘叫,一柄鋼叉已刺穿了那只老青蛙的身子。外面的世界太可怕了,它急忙又跳回井里。老師被震撼了,在那位學生的作業(yè)工整寫下一句話:“對不起,老師是一只青蛙。”
二、專心和敏銳――全神貫注,思維敏銳
好的教師應當是思維敏銳的傾聽者。教師傾聽時,既不能只說不聽,也不能一言不發(fā),或是總點頭,微笑。在適當?shù)臅r候,教師也應該以適當?shù)姆绞竭M行插話。他還要從學生的發(fā)言中聽出其確切的言下之意,要努力理解發(fā)言者見解中的關鍵點。教師可以就有關的經歷或經驗做出回應,使學生減少距離感。
三、鑒賞和鼓勵――欣賞學生的獨特性
學生的表述隨時都有創(chuàng)造的火花閃現(xiàn),教師應在傾聽中予以捕捉并使之強化。在傾聽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找回自我,樹立自信,確立自我,使學生獲得適應新的學習方式的心理狀態(tài)。讓學生能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有選擇地學習,會討論與合作,在平等的條件下,通過師生的對話合作,實現(xiàn)教學過程中的自主學習。有一位老師講解看圖講故事,圖中的主人公是一只要到河岸上學的小白兔和對面要過橋來摘桃子的猴媽媽和猴寶寶,雙方都必須經過僅容一人通過的獨木橋,于是矛盾出現(xiàn)了:怎么過橋?是猴讓兔先過,還是兔讓猴先過?作為教師,希望學生能在思想上意識到“謙讓”的美德,遇到這種情況時一定要互相禮讓。但學生討論中,有的同學認為:猴媽媽只需擔著她的筐子走到橋中間,小猴和小兔分別跳入就近的筐子,待猴媽媽擔著筐子轉身180度后,小兔與小猴就分別到了橋的另一頭。學生的想法令老師興奮不已,在老師的鼓勵下,請兩組成員按“謙讓”、“聰明過橋法”不同的風格表演“過橋”的課本劇,全班同學都受到了教益。
四、合作與提高――參與學生的成長,師生共同提高
雅斯貝爾斯說:“人與人的的交往是雙方的對話和敞開,這種我與你的關系是人類歷史文化的核心??梢哉f,任何中斷這種我和你的關系是人類歷史文化的核心。可以說,任何中斷這種我和你的對話關系行為,均會使人類萎縮。”教育作為一種培養(yǎng)人的社會實踐活動是不允許有旁觀者的,它本身要求參與。教師作為一個引導者,既要注意傾聽,又要以一種伙伴的態(tài)度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之中,在活動中感悟學生的需要,在活動中幫助學生,在活動中生成自我,在活動中教學相長。教師在教學中不是講觀點,說結論,而是把自己融入到學生的學習過程之中,像學生中的一員一樣,參與提問題,想解決方法,教師與學生之間民主、平等,相互配合,互相啟發(fā),共同提高。如今的學生很善問,教師的知識內存已不能滿足他們的知識需求,所以,當今的教學絕不能只是“授魚”,必須是“授之以漁”。比如讓同學收集整理某一方面的資料,合作探究解決一些問題,教師可以傾聽他們的需要,指導參與,一起攻克難題。教師和學生接觸更密切,在課堂上,學生可以大膽質疑,大膽提問,而碰上不能肯定的問題時,教師也可以大膽的說:“我也不太清楚,咱們一起研究。”
孩子眼中的世界確有許多獨到之處,他們的許多見解極富獨創(chuàng)性,常令我們這些成年人耳目一新。作為教師,我們有責任傾聽他們的心聲,有責任保護他們奇妙的思想火花。
參考文獻:
[1]周小山.教師教學究竟靠什么――談新課程的教學觀.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76-77.
[2]揚花.你按照兒童的思維思考問題了嗎.人民教育,2002,(2):46.
看了“初級老師職稱論文字數(shù)”的人還看:
5.教師初級職稱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