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心理咨詢論文(2)
學校心理咨詢論文篇二
《合理情緒療法在學校心理咨詢中的運用》
【摘 要】本文是一例由于考試失敗而引發(fā)焦慮情緒的案例。來訪者是由于考試成績不理想,導致了焦慮等負面情緒。本案例通過運用合理情緒療法幫助該求助者走出了焦慮情緒。
【關鍵詞】合理情緒療法;學校心理咨詢;心理問題
學校學生經(jīng)常會遇到學業(yè)挫折等問題,并可能由此產(chǎn)生一些心理問題,學校心理咨詢?nèi)藛T就要對學生的具體問題以及結合學生個性特點、家庭等因素,有針對性的采用合理的方法進行輔導和咨詢。
一、合理情緒療法
合理情緒療法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埃利斯(A・ELLis)于20世紀50年代首創(chuàng)的一種心理治療理論和方法。
艾利斯宣稱:人的情緒不是由某一誘發(fā)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經(jīng)歷了這一事件的人對這一事件的解釋和評價所引起的。這就成了ABC理論的基本觀點。在ABC理論模式中,A是指誘發(fā)性事件;B是指個體在遇到誘發(fā)事件之后相應而生的信念,即他對這一事件的看法、解釋和評價;C是指特定情景下,個體的情緒及行為的結果。
該理論認為,使人們難過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對事件的不正確的解釋和評價。“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擾,而是被其對事情的看法所困擾。”
合理情緒療法的主要目標就是減低求助者各種不良的情緒體驗,使他們在治療結束后能帶著最少的焦慮、抑郁和敵意去生活,進而幫助他擁有一個較現(xiàn)實、較理性、較寬容的人生哲學。這個目標包含了兩層涵義,首先是針對求助者癥狀的改變,即盡可能地減少不合理信念所造成的情緒困擾與不良行為的后果,這稱為不完美目標;另一方面的涵義是著眼于使求助者產(chǎn)生更長遠、更深刻的變化。它不僅要幫助求助者消除現(xiàn)有癥狀,而且也要盡可能幫助他們減少其情緒困擾和行為障礙在以后生活中出現(xiàn)的傾向性,這稱為完美目標。
二、求助者的一般情況
求助者李某是一名某職業(yè)院校三年級學生,獨生子,無重大軀體疾病史,父母離異,求助者由母親撫養(yǎng)。母親無工作,父親工作并負責給撫養(yǎng)費求助者跟母親同住。
求助者母親比較嚴厲,對求助者要求嚴格,期望較高,但求助者學習成績一般,只考上了一所職業(yè)院校,在校期間學業(yè)水平也普通,個別專業(yè)課較差,期末考試未能通過,其母十分生氣,兩人之間發(fā)生了爭吵,為此求助者感到非常苦惱。向朋友傾訴后,被推薦來做心理咨詢。
根據(jù)求助者的主訴和心理測量的結果,發(fā)現(xiàn)求助者注意力、記憶力正常,但是情緒焦慮、沮喪,并有較強的內(nèi)疚感,心理健康狀態(tài)比較差。綜合分析所獲得的臨床資料,求助者的心理與行為表現(xiàn)屬于一般心理問題范疇。
三、病因分析:
根據(jù)合理情緒療法,咨詢師對求助者的病因進行了分析:
引發(fā)心理問題與行為問題的認知因素:
A:錯誤觀念――自己什么都不會做,做不好,所以不會有人喜歡自己。過分概括化,以偏概全。
B:對現(xiàn)實問題的誤解和錯誤評價――
考試沒有通過,母親說得是正確的,自己的確是一無是處。
社會性原因:
A:社會事件――沒有通過期末考試,跟母親產(chǎn)生爭吵。
B:生活環(huán)境――家庭的教養(yǎng)方式嚴厲,求助者性格內(nèi)向,傾向自責;
C:生活習慣――生活非常節(jié)儉,不敢亂花一分錢,害怕因此而增加母親的負擔。
四、由咨詢方法確定咨詢目標
根據(jù)合理情緒療法的原理,結合該求助者可以看出:由于該求助者家教嚴格,其母時常責備求助者,打擊了求助者的自信心,導致求助者認為自己什么都不會做,所以不會有人喜歡自己。因此一遇到事情做不好,就歸結為自己的失敗。強烈的挫折感和內(nèi)疚感,導致了她情緒上的不良狀態(tài)。
合理情緒療法理論強調(diào)情緒的來源是個體的想法和觀念,旨在通過純理性分析和邏輯思辨的途徑來改變求助者的非理性觀念,以幫助她解決情緒和行為上的問題。根據(jù)求助者目前典型的心理和行為異常的嚴重的程度,以及她的年齡階段和文化程度,采用合理情緒療法對求助者是比較適合的。
根據(jù)以上診斷分析,通過與求助者協(xié)商,確定咨詢目標:
(一)具體目標與近期目標:
1、探詢不良行為的誘因,認識自責和自卑心理的危害。
2、增強自信,改變不良認知,減輕焦慮和內(nèi)疚感。
(二)最終目標與長期目標:在達到上述目標的基礎上,最終尋求促進求助者的健康和發(fā)展,達到人格的完善。
五、咨詢過程
(一)第一次咨詢
目的:1)了解基本情況;2)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 3)確定主要問題;4)探尋改變意愿;5)進行咨詢分析。
方法:會談、心理測驗
過程:1)填寫咨詢登記表,詢問基本情況;介紹咨詢中的有關事項與規(guī)則;介紹雙方的責任權利與義務。
2)了解求助者的成長過程,收集臨床資料,進行常規(guī)的精神檢查,以確定是否系合理情緒療法的適應癥。
3)確定咨詢目標,并就什么是心理咨詢、心理咨詢能否幫助他進行了溝通。
4)反饋測驗結果,并作出初步問題分析,該求助者已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即知道自己“為什么會這樣”。
(二)第二次咨詢
目的:分析問題產(chǎn)生原因,改變不良認知
方法:合理情緒療法
過程:首先,咨詢師讓求助者回憶自己的種種不良情緒,幫助她剖析這些不良情緒產(chǎn)生的原因。通過談話回憶自己生活環(huán)境變化的對比、分析,尋找導致情緒不良的根源。
其次,幫助求助者分析,今天的你和你過去的你外部環(huán)境上都沒有發(fā)生什么大的轉變,而情緒和感覺卻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的原因不是自己真的什么都做不好,也不是母親的責備,而是對自己的看法產(chǎn)生了變化。
再次,向她講解合理情緒理論的主要精髓是“產(chǎn)生不良情緒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信念而并非是事情本身”,讓她知道要想改變目前的不良情緒體驗,必須從自身的認知上入手,在她聽懂了合理情緒療法的基本原理后,再教給她與不合理信念辯論的方法。從而幫助她做認知上的改變。
(三)第三次咨詢
目的:1) 鞏固咨詢效果;2) 改變不良行為;
方法:會談、合理情緒療法
過程:該求助者在第三次來訪,需要從改變她常見的不合理信念入手,幫助她學會以合理的思維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維方式。
四)第四次咨詢
目的:鞏固效果改變錯誤認知、維持正確的認知與正常的行為,并將這種能力運用于生活的其他方面,學習建設性行為,達到自我實現(xiàn)。
方法:會談、合理情緒訓練、心理測驗
過程:
1)咨詢師引導,讓合理的思維取代錯誤的認知。
2)恢復其社會功能。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良好運轉,使求助者克服了自卑,自信心得以恢復,與人的交往開始向好的方向發(fā)展。
關于如何進行自我調(diào)節(jié)的建議:
在產(chǎn)生某種痛苦情緒的時候,首先要學會能夠靜下心來審視自己的不合理信念。第二,想想自己的那些不合理信念使自己有了哪些情緒困擾,為什么會這樣。第三,自己與自己的不合理信念進行辯論,從而放棄這些不合理的信念。第四,當再次遇到由不合理信念產(chǎn)生不良情緒狀態(tài)時,要有意識地去應用相對的合理信念來進行思維,更換自己的心情。
六、咨詢效果的評估
根據(jù)求助者的自我評估、周圍朋友的反饋,以及心理測驗的結果來看,咨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求助者的情緒好了許多,也樂觀開朗了很多,跟母親吵架后不再獨自難過,學會了合理傾訴和應對。也沒有那么多對自己的負面想法,自信心增強了,學習成績也進一步上升。
心理咨詢的方法有很多,對于在校學生來說,他們的認知水平比較高,采用例如合理情緒療法等認知療法的效果比較好。此外,還應根據(jù)求助者的個人特點、心理健康水平和具體問題等,慎重的選擇治療方法,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2005年8月民族出版社國家職業(yè)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
[2]1994年5月北京大學出版社錢銘怡編著《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
看過“學校心理咨詢論文”的人還看了:
5.大學心理學論文
學校心理咨詢論文(2)
上一篇:電大教師心理健自我維護論文
下一篇:學校心理學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