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畢業(yè)論文 > 教育類論文 > 學科教育 > 高中生物科技小論文

高中生物科技小論文

時間: 斯娃805 分享

高中生物科技小論文

  在新形勢下的高中生物教學的主要教學模式就是啟發(fā)式教學,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還對生物教學的發(fā)展起著推動作用。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科技小論文,供大家參考。

  高中生物科技小論文范文一:高中生物教學中若干難點分析

  摘要:本文根據(jù)“行為主義”、“認知主義”、“人本主義”、“建構主義”四種學習理論提出將教學難點分為心理抵觸型、認知偏差型、邏輯推導型和建構缺失型四種類型,通過對黃梅一中的部分學生進行訪談調查,對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3《穩(wěn)態(tài)與環(huán)境》中的知識點進行了難易級別的判別,對難度值排序在前10位的知識點進行了難點成因的分類,針對不同類型難點提出了有效突破教學難點的策略。

  關鍵詞:生物教學;難點分析;心理抵觸;認知偏差;邏輯推導;構建缺失

  在高中生物教學實踐中,教與學都存在著一些不易達到目標的難點。對教學難點及其形成原因進行深入解析,尋找有效的突破對策,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信心,提高學習效率和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有關教學難點的解析與突破對策,很多教師和研究者都進行過探討,但從理論上系統(tǒng)分析教學難點的成因,并根據(jù)不同的成因進行突破對策的選擇,仍然是教學研究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本文在學習理論發(fā)展中提出的“行為主義”、“認知主義”、“人本主義”、“建構主義”的框架下,對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3《穩(wěn)態(tài)與環(huán)境》中的教學難點進行了梳理和分類,同時通過對黃梅一中的部分學生進行訪談調查,對相關難點問題的難度、成因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相應的突破對策。

  1基于學習理論的難點成因分析

  在行為主義者看來,學習就是通過提供特定的刺激,引起特定的行為反應,再對反應給予及時反饋,從而建立有效的刺激—反應聯(lián)接[1]。認知主義學習理論則認為,學習不僅僅是刺激與反應,還有一個內在的加工機制。學習就是已有的認知結構和新的知識混合重組成為新的認知結構的過程[2]。人本主義者認為,人皆有天賦的學習潛力,只需設置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他們就會學到所需要的一切;學生只有主動、自發(fā)全身心地學習才會產(chǎn)生良好的效果[3];建構主義則更加強調知識的主觀性一面。在建構主義者看來,學習是根據(jù)自己的信念和價值觀對客體或事件進行解釋的過程,是一種主動的建構意義的過程[4]。上述四種學習理論實際上分別解釋了學習過程中不同階段的特點:行為主義理論主要解釋了發(fā)生在刺激-反應階段的學習特點;認知結構理論則反映了信息被內在加工階段的特點;人本主義者強調了在學習過程中人的主觀能動性的作用;建構主義者則進一步深化了對人的主動建構作用的認識。在現(xiàn)有的難點分析研究中,較多的是從教師主觀條件和教學客觀條件中尋找成因[5-9],存在著對知識自身特質重視不夠的問題。如果我們將四種學習理論看成是學習過程的四個階段的理論,那么根據(jù)上述學習理論,我們提出對生物學教學過程中的難點可以歸納為四種:發(fā)生在刺激-反應階段的難解之處,可稱為心理抵觸型難點;發(fā)生在認知階段的難解之處,可稱為認知偏差型難點;發(fā)生在主觀思維階段的難解之處,可稱為邏輯推導型難點;發(fā)生在建構知識學習階段的難解之處,可稱為建構缺失型難點。所謂心理抵觸型難點,是指學生在初次接觸新概念、新原理、新方法時,由于知識背景、思維定勢的局限所產(chǎn)生的,對新刺激的反應不到位,形成心理抵觸。生物現(xiàn)象,本來是多姿多彩、具體形象、可觀可觸的,但生物學概念、原理、方法,一般都是比較抽象的,初次接觸這些概念、原理、方法,難免出現(xiàn)心理抵觸。所謂認知偏斜型難點,是因為生物學中普遍存在綜合性、層次性、復雜性特點,有時還有明顯的地域性特點,學生在理解生物學概念、原理和方法時,難免出現(xiàn)不全、不準、不精的現(xiàn)象,容易產(chǎn)生認知偏差。所謂邏輯推導型難點,是因為生物學原理,既有描述性的原理,也有基于數(shù)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知識的推理性原理,需要學生能夠進行合理推測、推理。這些推理,有些是嚴格的邏輯推理,有時需要的是定性的推論,也有些知識需要具備一定的形象思維能力去進行想象。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能力的訓練不足,就容易形成學習障礙。所謂建構缺失型難點,是因為生物學現(xiàn)象從宏觀到微觀,從外部形態(tài)到代謝過程,能感知卻又不能全部感知,有邏輯卻又不是純邏輯,知識體系的建構既要有豐富的感性認識,也要有合理地邏輯推理,既要有細致入微的觀察能力,又要有清晰的歸納總結能力,才能建構起屬于學習者自己的知識體系。這樣形成的學習難點,我們稱之為建構缺失型難點。以上對難點成因的分類,是基于知識點自身的特質,根據(jù)學習過程不同階段而提出的分類體系。在一定程度上,它是難點之所以成為難點的本質性原因。按照這樣的分類體系對難點進行歸類,有助于形成具有一定創(chuàng)新意義的難點突破理論。

  2人教版必修3《穩(wěn)態(tài)與環(huán)境》中的難點分析

  2.1知識點難易程度的調查分析

  《穩(wěn)態(tài)與環(huán)境》主要介紹了生態(tài)學的的基本內容,涉及到細胞、個體、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等生物的各個層次。對教材涉及的知識點進行歸納,劃分出52個知識點。將這52個知識點羅列在調查問卷中,并在這些知識點后附上一般、較難、很難三個難度級別,并分別賦予三個分值(分值分別為0.3、0.6、1),要求被調查者對每個知識點相應的難度做出選擇,用分值乘以選項人數(shù),再用參加總人數(shù)平均,得到用(0,1)區(qū)間的分值表示的52個知識點的難易程度判別結果。問卷調查于2014年10月在黃梅一中進行。選擇已經(jīng)學過本書內容的高二年級和高三年級的理科班學生發(fā)放問卷,高二年級共發(fā)放問卷150份,回收有效問卷113份,有效率75.3%;高三年級共發(fā)放問卷150份,回收有效問卷108份,有效率72%。從總體情況看,學生對本書內容難度的判別,難度值的區(qū)間位于“一般”到“較難”之間,表明了大多數(shù)學生不認為這些知識點“很難”。按照知識點難度值排序,我們列出了平均難度值排在前10位的知識點(表1)。就本書六章的內容而言,學生們給出了最難的內容是第二章“動物與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就本文歸納出的知識點而言,有關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過程的知識是最難的。

  2.2難點成因分析

  如表1所示,“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的過程”排在難度值第一位。是什么原因?按照學習過程四階段理論來分析這一知識點的特征。人類自身就生活在特定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因此,高中階段的學生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指向都有各自的體驗,加上大眾媒體不時出現(xiàn)類似“生態(tài)”、“系統(tǒng)”之類的詞匯,所以,理解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概念基本不存在刺激-反應階段的障礙。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含義未必能夠被學生完整、準確認知,所以,會有部分學生出現(xiàn)認知不夠的現(xiàn)象。了解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首先要知道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概念,即生物群落和無機環(huán)境構成的整體。從而推導出研究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的過程要從食物鏈入手,在這個過程中,知識從大概念到具體知識,知識遷移的跨度大,學生的思維容易打結,產(chǎn)生推導障礙。“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的過程”中涉及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概念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構成,新陳代謝中能量的變化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如何將這些知識點建構成一個體系,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和原理”是排在第二的難點知識,在初中學生已經(jīng)初步學習了該內容,而且在變異傳染病的新聞時不時傳出的今天,如何提高自己的免疫力的討論充斥著學生的耳朵。家長對學生健康的關心,讓學生對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不存在刺激-反應階段的障礙。但免疫系統(tǒng)原理具體是怎樣的,不能被學生完整、準確的感知,所以學生會出現(xiàn)認知不夠的情況。了解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需要對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出發(fā),即結構到功能,這是簡單的邏輯,因此不存在推導困難。免疫系統(tǒng)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免疫活性物質組成。每個組成有各自的作用,形成了三道防線。因此免疫系統(tǒng)原理的建構對于高中生有難度。據(jù)此,將平均難度值排在前10位的知識點的難點進行了歸類(表2)。從表2可知,難點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是認知偏差,即對概念、原理的理解不全面、不準確,最容易成為難點,其次是建構缺失,即難點容易出現(xiàn)在建構知識體系的環(huán)節(jié)上。

  3教學難點的突破對策

  如何引導學生突破難點,是教學成敗的關鍵,根據(jù)難點分類提出以下對策:首先,心理抵觸型難點產(chǎn)生是因為純理論的知識,學生對學習內容沒有興趣或與舊知識抵觸,難以產(chǎn)生共鳴,那么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如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普遍的和最有效的方法是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理,讓學生對知識產(chǎn)生渴望,如風趣的語言,生活中鮮活的實例等。還有增強學生的成就感,讓學生通過學習獲得自信心和自強感??朔@個難點上主要設法消除學生心中的抵觸情緒,需要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和鮮活性。其次,認知偏差型難點產(chǎn)生是因為對知識把握的不準確、不全面,給人一種霧里看花的感覺。解決這種難點的關鍵在于將抽象化的知識通過實物模型或多媒體虛擬動畫直觀的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有直接的認識。直觀化、具體化的知識,學生才能對其有全面的把握。所以需要增加教學的直觀性。再次,邏輯推導型難點產(chǎn)生是因為在推導的時候要有嚴密的邏輯性,在推導的過程中,學生有一個步驟不清楚,不明白,就會對結論產(chǎn)生疑問,形成困擾。推導在于層層遞進,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不存在躍進。解決這種問題在于慢、在于細,一個步驟一個步驟的引導學生,反復的對每一步與學生互動,讓學生知道“我為什么從那出發(fā),為什么這樣做,要考慮什么因素”,使學生對結論知識“恍然大悟”,同時學生也接受了學科思維的鍛煉。所以需要加強課堂或課后的推導演練。最后,建構缺失型難點產(chǎn)生是因為知識量而復雜在或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一般其含有較多的前置知識,對學生的要求較高。學生對此準備不足,無法有效的建構。形象的來說,建構缺失型難點就是要搭積木,搭積木要有足夠的積木,每一塊積木放什么位置要清清楚楚。解決這種問題在于全面,準備充足了,才能建構出想要的結果。所以需要做好鋪墊,強化教學過程的綜合性和全局性。

  參考文獻:

  [1]隋美榮,高峰強,潘光花.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興衰及其啟示研究[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4,(1):4-7.

  [2]陳琦,劉儒德.教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劉晉紅.人本主義學習理論述評[J].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09,(05):109-111.

  [4]溫彭年,賈國英.建構主義理論與教學改革———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綜述[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05):17-22.

  [5]陶琪艷.論人教版高中生物教學重難點的突破[J].理科考試研究,2013,(15):79-81.

  [6]胡國賦.高中生物學教學難點的形成及化解[J].生物學教學,2006,(06):28-29.

  [7]李澤娜,李德紅.“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教學重點與難點突破策略與實踐[J].中學生物學,2011,(11):31-33.

  [8]易逢春.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難點突破初探[J].中學教學參考,2009,(32):103-104.

  [9]李筱.高中生物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0,(08):124-125.

  高中生物科技小論文范文二: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實踐

  自從素質教育提出以來,眾多的研究者和教育者投身教育改革,目前已取得了一定成效。素質教育要求以學生為主體,但是在教學實踐中,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比較差,其主體地位無法真正實現(xiàn),課堂效果難以保證。在這種情況下,合作學習被引入課堂教學并發(fā)揮作用。

  一、合作學習概述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約翰遜兄弟認為,“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小組學習為主要形式,目的在于促進學生合作,以此達到最佳學習效果的教學方法。”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陳琦對合作學習進行了系統(tǒng)的概述,即“合作學習是一種系統(tǒng)化、結構化的策略,由2-6名能力不同的學生組成一個小組,以互助、合作的方式從事學習活動,共同完成小組的學習目標,在促進個人學習能力的同時,提高小組成績。”

  二、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采用合作學習的意義

  1.豐富教學形式合作學習主要采用小組形式,成員數(shù)量2-6名,成員能力相差各異,因此同傳統(tǒng)的小組分組存在區(qū)別,要求教師在實踐中優(yōu)化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滿足合作學習的需要。高中生物具有很強的實驗性和探究性,所以在分組時要保證公平、公正,參照多種標準對學生進行分組,使每小組的標準均等,為小組間公平競爭提供條件,同時組內成員因能力、分工不同而相互合作。2.凸顯教學的情感功能高中生物具有很強的探究性和抽象性,探究性可以促進學生探索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而抽象性又會打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傳統(tǒng)的高中生物教學方式,多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而對學生其他方面的發(fā)展卻不重視,教學過程側重于知識的灌輸,強迫學生學習及認知,因此,學習效果并不理想。而合作學習,講求小組成員間的合作,通過交流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探究能力,對高中生物課堂充滿歸屬感和成就感,同時,在小組成員溝通交流中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溝通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三、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采用合作學的方法

  1.選擇合適的內容

  學生合作學習的進行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教師應該為學生選擇合適的合作學習內容,可以在對教材整體把握的基礎上,結合生活現(xiàn)象,為學生設置合適的任務。合作學習注重合作探究,太簡單的內容不需要合作,獨立即可完成,太難的內容,合作也無法完成,因此應設置難易適中的內容。另外在生物教學中,有些問題的解答思路或答案不唯一,教師可以將這類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幫助學生開啟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相互合作,進行巧妙的解答?,F(xiàn)代學生的好奇心比較強,并愿意親自嘗試,不再單純的依賴于教師,一個問題的好壞主要在于有沒有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愿意進行挖掘、探究。目前學生在認知經(jīng)驗、學習能力及學習態(tài)度等方面存在著差異,所以教師在設計內容還要注意其層次性,滿足不同層面學生的需要。針對“遺傳基因”的學習,可以結合社會現(xiàn)象進行設置。比如:某地一名男孩多年前意外丟失,后經(jīng)家人努力找回,但男孩的父親在尋找孩子途中不幸遇難,孩子的爺爺根據(jù)孩子外貌判斷孩子不是自家孫子,請求司法中心鑒定。針對此情況,鑒定時可以選擇什么方法?有無其他方法鑒定?如果丟失的是女孩,用什么方法?學生需要從各個側面進行分析,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

  2.合理的進行課堂調控

  合作學習主要在課堂中進行,為保證合作學習的順利進行,高效的完成課堂任務,教師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應進行調控。一方面,合作學習進行之前,需要針對學生的情況,進行事前調控。指導學生認真傾聽,學會表達、贊賞和互助,針對不同的觀點可以進行“批判”,保證合作學習的有秩序進行;另一方面,教師雖然設置了學習內容,但是學生的合作過程是不受控制的,如果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偏差,教師需要及時調控,因此,教師要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針對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調整學習的內容,促進合作學習的正常進行;最后,為保證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教師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調控能力,是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擁有自主能力。在高一生物《從生物圈到細胞》中病毒的教授時,教師可以結合當前社會熱點進行設置。如2003年SARS到2015年韓國MERS,再到AIDS、禽流感、狂犬病毒等,給人類帶來巨大威脅,試想一下曾出現(xiàn)的還有哪些病毒?根據(jù)寄生宿主不同,將你總結的并素進行分類。學生比較樂意搜集資料,合作過程中可能會討論病毒的“題外”內容,此時教師要及時的發(fā)現(xiàn),進行實時的調控,將其帶回正軌。

  四、結語

  合作學習與個體化學習、競爭化學習不同,是一種合作的、相互促進的學習策略,可以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而且還可以促進學生溝通能力與合作能力的提升,因此,合作學習被認為是最有價值的教育策略之一。在高中生物的教學中引入合作學習策略,應注重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和調控能力,將合作學習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大。

高中生物科技小論文相關文章:

1.初中生物小論文

2.淺談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論文

3.高中生物教學論文

4.淺談初中生物小論文參考

5.淺談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yǎng)

6.高中生物教學反思范文

7.關于高中生物概念教學的探討論文

118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