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范文 > 讀書范文 > 寫作范文 > 不斷加強黨的建設的意義(2)

不斷加強黨的建設的意義(2)

時間: 鐘敏785 分享

不斷加強黨的建設的意義

  不斷加強黨的建設的意義范文三

  從黨的歷史看群眾路線教育對加強黨的建設的重大意義 群眾路線是毛澤東思想的三大靈魂之一。群眾路線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一部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也是一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歷史。其成功的經(jīng)驗之一,就是在黨的建設中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教育,以保持共產(chǎn)黨人的政治本色。 群眾路線教育推進了黨的思想路線的確立 黨成立伊始,即以實現(xiàn)工農(nóng)群眾的利益為己任。為此,黨非常重視民眾工作,如黨的一大綱領提出,“把工農(nóng)勞動者和士兵組織起來”;黨的二大《關于共產(chǎn)黨的組織章程決議案》明確指出:“我們既然是為無產(chǎn)群眾奮斗的政黨,我們便要‘到群眾中去’要組成一個大的‘群眾黨’”;強調(diào)“黨的一切運動必須到廣大的群眾里面去”。

  毛澤東等黨的早期領導人“到群眾中去”,積極推動工農(nóng)群眾投身大革命的洪流中。秋收起義之后,毛澤東為初創(chuàng)的紅軍確立的三大任務之一便是“做群眾工作”。土地革命斗爭中,毛澤東身體力行,“到群眾中去”做深入仔細的調(diào)查研究,從制定《井岡山土地法》到寫作《尋烏調(diào)查》,中國共產(chǎn)黨人在實際斗爭中逐步形成了“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思想路線。

  1930年5月,毛澤東在《反對本本主義》一文中尖銳批判了“‘開口閉口’拿本本來”的形式主義,指出“為什么黨的策略路線總是不能深入群眾,就是這種形式主義在那里作怪。” “一切從實際出發(fā)”體現(xiàn)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精神實質。從這個意義上講,群眾路線不僅如劉少奇在七大修改黨章的報告中所說是黨的政治路線、組織路線,實際上也是黨的工作路線、認識路線。群眾路線教育為黨確立正確的思想路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方法。 群眾路線教育推進了黨的中心工作 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后,面對民族危亡的嚴峻形勢,毛澤東在瓦窯堡會議上提出了“組織千千萬萬的民眾,調(diào)動浩浩蕩蕩的革命軍”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策略。從“喚起工農(nóng)千百萬”到“千千萬萬”“浩浩蕩蕩”,這是群眾路線在新形勢下的新要求,促進了黨的戰(zhàn)略重心乃至組織方式的及時轉變,為堅持并贏得抗日戰(zhàn)爭凝聚了巨大的民族力量。

  延安整風運動,是中國共產(chǎn)黨加強自身建設的一次成功實踐。通過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作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實現(xiàn)了全黨空前團結統(tǒng)一,為中國共產(chǎn)黨成為抗日戰(zhàn)爭的中流砥柱創(chuàng)造了前提條件。 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在勝利的曙光初現(xiàn)的時候,我們黨和毛澤東同志表現(xiàn)出了前所未有的政治清醒。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提出“兩個務必”,作出“六條規(guī)定”共產(chǎn)黨人以更加緊密聯(lián)系群眾的思想認識、工作方式,凝聚全國各族人民同甘共苦,并最終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也迎來了執(zhí)掌全國政權的“大考”。群眾路線教育成為黨成功實現(xiàn)中心工作的強大推進器。 群眾路線教育夯實了黨的組織基礎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chǎn)黨開始從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斗的黨,變?yōu)轭I導人民掌握國家政權、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并長期執(zhí)政的黨。為了更好地履行執(zhí)政黨的歷史使命,黨非常重視黨員的素質提升和黨的基層組織建設。

  其突出之點就是加強黨的群眾路線教育。 1951年3月,在第一次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劉少奇強調(diào):“一切黨員都必須為人民群眾服務,使黨與人民群眾建立很好的關系,認真地了解人民群眾的要求和意見并及時地向黨反映,把黨的政策向人民群眾作宣傳解釋。”隨后開展的整黨建黨,提高了廣大黨員的無產(chǎn)階級覺悟和馬列主義水平,擴大了黨的隊伍,純潔了黨的組織,糾正了命令主義、官僚主義作風,增強了黨的戰(zhàn)斗力。 作為執(zhí)政黨,中國共產(chǎn)黨十分冷靜地看到存在的問題,如鄧小平在八大修改黨章的報告中尖銳指出的那樣:“在黨的組織和國家機關的許多工作人員中,正在滋長著形形色色的官僚主義的傾向。”并為此“必須采取一系列的具體措施”加以解決。劉少奇強調(diào):“必須在黨的教育系統(tǒng)中,在黨員的教育材料中,在黨的報刊中,進行黨的群眾路線的教育。”黨始終注意把黨的組織基礎植根于人民群眾之中,早在1945年,毛澤東就在《關于重慶談判》的報告中十分形象地說道:“我們共產(chǎn)黨人好比種子,人民好比土地。我們到了一個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結合起來,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群眾路線教育促進了黨的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在人民群眾中“生根、開花”。

  群眾路線教育推進黨的優(yōu)良作風的養(yǎng)成 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中國共產(chǎn)黨形成了自己區(qū)別于其他任何政黨根本標志的優(yōu)良作風。毛澤東在七大報告中將其概括為三大作風,即: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密切聯(lián)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 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必須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是為了使理論符合實際,以更好地聯(lián)系群眾和服務群眾;因此密切聯(lián)系群眾對于理論聯(lián)系實際、批評和自我批評具有至關緊要的地位與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歷次代表大會都秉承延安整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把群眾路線教育擺在十分突出的地位。黨的十二大提出“加強黨在工人、農(nóng)民、知識分子中的工作,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聯(lián)系。”

  黨的十四大要求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把黨的根本宗旨、優(yōu)良作風和群眾路線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黨的十六大強調(diào)“把加強和改進群眾工作貫徹到黨的建設和政權建設的各項工作中去。”黨的決定,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nèi)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群眾路線教育推進黨的制度建設的落實 新時期黨的建設的一大特點,就是愈加重視黨的制度建設。早在1980年8月18日,鄧小平就在《關于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的講話中深刻指出:“我們過去發(fā)生的各種錯誤,固然與某些領導人的思想、作風有關,但是組織制度、工作方法方面的問題更重要。”所以,黨的十三大明確宣布: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在黨的建設上走出一條不搞_運動,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設的新路子。2012年12月4日,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審議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八項規(guī)定,率先垂范,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以良好黨風帶動政風民風,真正贏得群眾信任和擁護。

  群眾路線教育推進黨的反腐倡廉斗爭的展開 1927年黨的五大選舉成立了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1937年10月在延安發(fā)生了“黃克功事件”。為此,毛澤東指出:黃克功“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如為赦免,便無以教育黨,無以教育紅軍,無以教育革命者,并無以教育做一個普通的人。” 從建國初期處決劉青山、張子善,到改革開放以來先后對一批腐敗高官堅決懲處,彰顯了黨堅決反對危害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鮮明態(tài)度和始終保持共產(chǎn)黨人純潔性的政治追求。

  2013年1月,在十八屆中紀委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明確表示: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人民群眾還有許多不滿意的地方,要堅定不移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引向深入。 總之,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安身立命之本。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既是黨加強自身建設成功歷史經(jīng)驗的深刻總結,更是推進黨的偉大事業(yè)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必然選擇。

  看了不斷加強黨的建設的意義范文還看了:

1.黨建工作重要性心得

2.從嚴治黨對企業(yè)未來發(fā)展的意義

3.黨的群眾路線領導講話

4.2016兩學一做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題庫

5.不斷加強黨性修養(yǎng)

10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