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創(chuàng)業(yè)指南>辦事指南>政策法規(guī)>

2017年電大公共政策概論網考(7)

時間: 嘉敏1004 分享

  三、判斷題

  1、學者羅伯特·達爾指出“公共政策”的意思與其字面意思相同,即為“公共”而制定的政策。( × )

  2、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包括導向功能、調控功能與分配功能。( √ )

  3、“政策”與“公共政策”之間的差別就體現(xiàn)在“公共”二字上。( √ )

  4、社會公共事務應該包括政治性公共事務、經濟性公共事務和法律性公共事務等。( × )

  5、伍德羅·威爾遜認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權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員執(zhí)行的法律和法規(guī)。( √ )

  6、美國學者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xiàn)五種。( √ )

  7、公共政策科學在西方經歷了創(chuàng)建、形成、自我批判反思和拓展新的研究方向等幾個階段。( √ )

  8、公共性是公共政策運行的出發(fā)點和歸宿。( √ )

  9、利益集團具有兩大特征:一是具有共同的利益和主張;二是影響而非主導公共政策的制定。( √ )

  10、司法機關是公共政策主體最重要的構成因素之一,其主要職責是制定法律和政策。( × )

  11、行政機關是立法機構所確立的國家意志的執(zhí)行者。( √ )

  12、在我國,司法權力機關的構成要素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 √ )

  13、亞里士多德認為,公民的身份意味著參政的權利。( √ )

  14、利益集團是“位于公民個人和國家龐然大物之間的緩沖器”,是國家和社會的鏈接紐帶。( √ )

  15、利益集團對公共政策的影響都是積極的。( × )

  16、非官方決策主體包括利益集團、政治黨派、大眾傳媒、思想庫和公民個人。( √ )

  17、風險性問題是指在解決此問題過程中存在很大的風險性,政策價值目標相互沖突,許多方面又都具有不可預測性,需冒很大的風險。( √ )

  18、實質性的問題是以公共問題為核心,并能快速地解決使之排除在政策議程之外的問題。( × )

  19、象征性的問題是對社會有重大影響的存在爭論的問題。( × )

  20、社會問題的“復雜動態(tài)性”強調,人們?yōu)檫m應自身直覺與環(huán)境變遷而選擇適應性策略策略的過程,是一種不斷反饋與無限循環(huán)的過程。( × )

  21、目標群體,就是那些受公共政策規(guī)范、管制、調節(jié)和制約的社會成員。( √ )

  22、目標群體對于某項公共政策的態(tài)度選擇有兩種形式,一是接受,二是不接受。( √ )

  23、按照地域原則劃分,一個國家的政策環(huán)境可簡單劃分為國內政策環(huán)境和國內政治法律環(huán)境。( × )

  24、政策環(huán)境是政策賴以產生和發(fā)展的先決條件,決定和制約著政策的特性和功能,居主導地位。( √ )

  25、政策主體、政策客體和政策環(huán)境三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相互依賴和相互作用的關系。( √ )

  26、公共政策一旦形成和實施,依然不會對環(huán)境產生反作用,從而導致環(huán)境的改善和重塑。( × )

  27、政策環(huán)境直接決定一國政府公共管理的生態(tài)性、適應性和適度化。( √ )

  28、政治文化是指一個社區(qū)成員對政治的認知、情感和評價,可具體表現(xiàn)為其對政治的態(tài)度、信仰、價值觀和政治參與的技能等。( √ )

  29、我國政治文化最基本的特征是集權型的政治文化。( √ )

  30、全球化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就是近年來電子政務的發(fā)展。( × )

  31、公共政策工具是在特定的政策環(huán)境下,政策主體選擇的、用以影響政策客體、實現(xiàn)政策目標的手段和途徑。( √ )

  32、政策工具是實現(xiàn)政策目標的基本途徑。( √ )

  33、政策工具是進行政府重塑的核心要點。( √ )

  34、志愿者組織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爭議的自愿性工具。( × )

  35、自愿性工具也叫指令性工具,它控制或者指導目標群體的行動。( × )

  36、補貼是指由政府或由政府指令的個人、公司或組織給予其他個人、公司和組織的各種形式的財政轉移。( √ )

  37、政策問題的論證可以分為一級論證、二級論證、多級論證和小論證。( × )

>>>下一頁是2017年電大公共政策概論網考

3603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