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語文學習>語文教案>

小學二年級語文《囫圇吞棗》精選教案

時間: 李斯1287 分享

  《囫圇吞棗》課文向?qū)W生傳達學習時不能生吞活剝,對所學的知識不理解,不加分析地籠統(tǒng)接受。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男W二年級語文《囫圇吞棗》精選教案,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小學二年級語文《囫圇吞棗》精選教案一

  教學目標:

  ★抓住人物對話,讀懂故事內(nèi)容。

  ★談話交流,領(lǐng)悟故事背后的深刻道理。

  ★學習默讀課文,做到默讀不出聲,不指讀,邊讀邊想。

  教學流程:

  一、回顧舊知。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一篇成語故事,它的名字叫做……

  教師板書課題:囫圇吞棗,提醒大家注意“棗”字。

  誰能為我們講講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

  指名參照給出的提示,完成主要內(nèi)容的概括。

  二、提出質(zhì)疑

  在你的自主學習過程中,你一定有一些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請大家現(xiàn)在小組內(nèi)交流,組內(nèi)能解決的組內(nèi)解決,不能解決的由組長歸納整理在問題紙上,我們班上解決。

  1、小組內(nèi)提出質(zhì)疑,組長歸納整理。

  2、全班交流問題。教師進行歸納整理,制定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問題預設(shè):

  A什么是囫圇吞棗?

  B年輕人為什么要“囫圇吞棗”呢?(他是在什么情況下想出這個辦法的?)

  C年輕人為什么會鬧出這樣的笑話?

  三、圍繞質(zhì)疑,深入理解。

  A、什么是囫圇吞棗?

  今天我們要學一種新的讀書方法:默讀(說一說什么是默讀)

  請大家用默讀的方法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什么是“囫圇吞棗”?

  B、年輕人為什么要“囫圇吞棗”呢?(他是在什么情況下想出這個辦法的?)

  引導學生從主人與年輕人的對話中體會文章內(nèi)容。

  找到主人的話語,讀一讀,從主人的話中,你讀懂了主人要表達什么意思嘛?

  主人為何要這樣勸告年輕人呢?(引導學生抓住年輕人吃東西的動作描寫來體會)

  為了年輕人的健康,主任客氣地說:(生接讀主人的話)

  年輕人聽到主人這樣說,他是什么反應(yīng)?(愣住了)。

  假如你是那個年輕人,你為什么愣住,此時,你會想些什么呢?

  從年輕人的想法來看,你認為他聽懂主人的話了嗎?

  面對怎么吃梨和棗,年輕人想出了一個什么辦法呢?

  出示語段:“哈哈,我有辦法了,……這豈不是兩全齊美嗎?”(指名朗讀)

  練習將“這豈不是兩全齊美嗎?”換一個說法。說說對“兩全齊美”的理解。

  年輕人所說的“兩全齊美”的辦法,具體指怎么做呢?有哪兩個方面的好處呢?(出示課件)

  討論:這個辦法真的就兩全齊美嗎?

  在場的人聽了他的想法后,有什么反應(yīng)呢?理解“前仰后合”的意思。

  師過渡語:剛才我們通過對第二自然段的學習清楚了年輕人為什么要“囫圇吞棗”呢?(學生簡單回答)在這一段中作者主要采用了主人和年輕人的(對話)向我們講述了這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同學們想不想扮演一下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表演一下呢?

  下面就請同學們在小組內(nèi)練習分角色朗讀。組長安排好角色,一會兒,我們要進行小組展演。

  小組內(nèi)分角色表演。

  小組展演,其他小組給出評價。

  討論:

  1、在年輕人說完后,在場的人都笑得“前仰后合”,他們在笑什么?

  2、年輕人為什么會鬧出“囫圇吞棗”這樣的笑話呢?

  如果你在場,你想對年輕人說些什么呢?

  四、課堂小結(jié)。

  年輕人不進行分析理解,只顧著主人的勸告想出“囫圇吞棗”的辦法,真是可笑。大家要記住,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在想辦法解決問題時,一定要(多動腦筋,對知識,對情況多加分析與理解。)

  五、布置作業(yè)

  1、向父母講述文中的故事

  2、閱讀其他的成語故事。

  小學二年級語文《囫圇吞棗》精選教案二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2.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囫圇吞棗”的由來。

  3.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二)能力目標

  1.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開展小組討論,理解、感悟課文。

  2.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識字。

  (三)情感目標

  通過這個成語故事,使學生明白:學習時不能生吞活剝,對所學的知識不理解,不加分析地籠統(tǒng)接受。

  教學重點:

  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開展小組討論,理解、感悟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囫圇吞棗”的由來。

  教學媒體:

  錄音機、字詞卡片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游戲:成語接龍

  2.引出課題

  師:你們知道的成語真不少,其實每個成語都有一個故事,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有趣的成語故事,你們想聽嗎?

  師講故事(配樂)

  3.聽完了故事,你們想說點什么嗎?把你最想說的一句話講給大家聽聽。

  學生們各抒己見,談?wù)撀牶蟮囊娊狻?/p>

  二、初讀課文,理解詞義

  師:同學們的意見很多,也都很合理,可能有一部分同學對這個故事還不太了解,下面同學們親自來讀一讀這個小故事吧。

  師:在讀的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

  生:問同學、問老師、借助拼音、查字典等。

  教師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認讀生字、讀通課文。

  (學生按要求讀文識字。)

  1.查生詞

  (先出示帶有拼音的詞語,指名學生讀,然后去掉拼音,開火車讀。)

  2.理解詞義

  師:這些詞語你們都會讀了,那有沒有不懂的?

  學生提出不懂得詞語,共同理解。

  如:脾胃、益處、抓起、愣住、若有所悟、咽、嚼……

  教師鼓勵學生自己嘗試解決,并為學生提供多種方法,如:動作表演,表情表演、聯(lián)系生活實際、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圖片資料等。

  3.檢查讀文情況

  按自然段指名學生讀文,其他學生聽后評議。

  三、理解課文

  1.提出問題

  師:這些詞語你們理解的真好,詞語是組成文章的最小單位,我們只有讀懂了詞語,才能真正讀懂課文,現(xiàn)在請同學們再讀課文,邊讀邊想,看看你能讀懂什么?

  學生自由讀課文,用筆勾畫讀懂的地方。

  在教師引導下,學生暢所欲言,交流讀后的收獲。

  師:你們真了不起,老師還沒有講,你們就已經(jīng)讀懂了這么多,那還有沒有不懂的問題?

  學生大膽質(zhì)疑,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對于簡單問題,當時利用學生資源給予解決,與文章中心有關(guān)的或共性問題,教師板書在黑板上,以便引導學生共同解決。

  預設(shè)

  (1)年輕人聽了這家主人的話為什么愣住了?

  (2)年輕人想的辦法真的是“兩全其美”嗎?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決。

  (3)為什么在場的人都笑得前仰后合?年輕人哪里可笑?

  2.解決問題

  師生共同解決問題,理解“囫圇吞棗”的含義。

  隨即指導感情朗讀。

  師:你們表現(xiàn)的真棒,不但自己提出了問題,還解決了問題?,F(xiàn)在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想一想,學了這個成語故事,你的收獲是什么?

  學生讀課文后,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收獲。

  四、拓展延伸

  積累詞語

  師:這篇課文不但短小,但讀起來卻朗朗上口,現(xiàn)在同學們再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文中的成語,一會兒我們共同欣賞。

  五、指導書寫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并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

  4.學生獨立描紅書寫。

  小學二年級語文《囫圇吞棗》教學反思

  《囫圇吞棗》是冀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對于二年級的孩子們來說,這篇課文較長,生字也較多。讀起來可以說是有難度的。為了讓學生熟悉課文內(nèi)容,前一天留了預習的作業(yè),要求學生晚上把課文讀5遍以上,讀通順。把不懂的字詞畫下來,查字典弄明白。 我想,如果學生按著預習要求認真的去做,第二天的課講得也會順利多了。

  今天的語文課上,我先板書了課題,因為已經(jīng)布置了預習的任務(wù),所以,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囫圇是什么意思?課題為什么叫“囫圇吞棗”?我認為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孩子們卻給了我一個啼笑皆非的答案,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孩子們踴躍的舉手,叫起來一個后,大聲的回答說:“因為課文里有一個年輕人叫囫圇,他吃的棗,所以叫‘囫圇吞棗’!我問:“他這樣回答對嗎?”孩子們齊聲說:“對!”

  真是讓我哭笑不得,這就是回家預習的結(jié)果?是沒把作業(yè)當回事兒?

  我說:“下面,你們認真的讀一遍課文,告訴老師課文中哪里寫著年輕人的名字叫囫圇?!焙⒆觽兇舐暤淖x起來,讀完后,再問:“誰能告訴老師你是從哪句話看出年輕人的名字叫囫圇的?”王鑫偉站起來讀到:“吃棗只咽不嚼,這不成了囫圇吞棗了嘛!”原來如此,她們不是沒好好預習,而是理解上出了偏差,不明白囫圇是什么意思,就把它當成了人的名字。

  我說:“先不管這個答案對不對,拿出字典來,大家查一下囫圇是什么意思。”同學們查完后大聲說:“是完整的,整個的意思?!痹賳枺骸八侨说拿謫?”孩子們一起回答:“不是!”接著問:“根據(jù)它的意思想一下囫圇吞棗應(yīng)該是什么意思?”孩子們答:“是整個的把棗吞下去。”我再接著說:“那好,大家再仔細讀一遍課文,想想這個故事到底說了一件什么事兒?”孩子們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

  看來,孩子們的想法和我們的想法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他們的思維方式有時很簡單,有時很獨特,在引導他們理解知識時,我們不能以自己的思想為主導,要多想一想,孩子們會怎么想,多問一問,他們在想什么,根據(jù)他們的理解程度再去解決問題,這樣,我們的勁兒才能使在刀刃上。


相關(guān)文章:

1.最新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師總結(jié)5篇

2.小學二年級下語文期末復習測試題與資料

3.有關(guān)愛的教育心得體會 五篇

4.讀書與成長議論文800字作文

5.二年級復習小報

315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