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學習方法>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學習教學方法策略

時間: 於寶1274 分享

語文學習無外乎是積累與運用,積累是學習語文的低級階段,而運用語言才是高級階段。我們所要努力達到的也就是學會運用語言的高級階段。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男W語文學習教學方法策略,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學習教學方法策略

■目 錄■

小學語文學習教學方法策略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小學語文教學難點的突破方法

小學語文學習教學方法策略

(一)練在”符合課標“的語言模塊處

隨文練筆如果缺乏明確的訓練目標與序列,如果不注意依據(jù)課標的年段要求,結合文本的語言特點合理篩選,很容易出現(xiàn)重復、拔高等現(xiàn)象,學生的練筆興趣也會受到影響。因此,讀寫結合就應該練在”符合課標“的語言范式處,讓學生”習教材之例“。

如語文新課標中五、六年級的教學要求提出: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jié),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這里提到了細節(jié)描寫,那么五六年級的老師就可以在教材中挖掘類似的語言模塊,在充分閱讀理解課文之后,尋找模塊規(guī)律,遷移練筆。如教學《老人與海鷗》,有位教師是這樣設計的:

十多年來,老人就是和海鷗如親人一般,當我們回顧這十多年來的點點滴滴,那一幕幕場景仿佛就在眼前……

那一天,天下著傾盆大雨,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一天,太陽炙烤著大地,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一天,老人患了重病,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你選擇其一,抓住老人的言行把句子寫完整吧!

這樣的設計,細化了老人與海鷗相處的鮮活的生活場景,有利于學生進行細節(jié)描寫,而細節(jié)描寫恰恰是小學生作文中的難點。這種閱讀教學與習作訓練有機結合,使”作文“指導無痕,又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值得學習。

(二)練在典型句段處

1、言語形式的仿寫

現(xiàn)行義務教育教材里的文章大多文質兼美,閱讀教學時,讓學生把最精彩的句子或段落積累起來,讓學生反復誦讀,在品味好詞好句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開展隨文練筆,仿寫佳句,從中體會到作者謀篇布局、遣詞造句的匠心所在,悟出表達方式的真諦,這將使學生終身受益。言語形式的仿寫,包括句式仿寫與段式仿寫。句式仿寫對象為比喻句式、擬人句式、排比句式等具有形式感又具有較強表現(xiàn)力的句式。

段式仿寫對象為總分句段、并列句段、承接句段等一些形式感較強、表達效果獨特的句段。如《伯牙絕弦》一課的教學中,教師抓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和”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這一句,學生體會知音的含義,感悟伯牙和鐘子期的真摯友情。在此基礎上,設計這樣的小練筆,仿照課文句式寫一寫:”伯牙鼓琴,志在------- 。鐘子期曰:“善哉, ------兮若-------”

生:伯牙鼓琴,志在青山 。鐘子期曰:“善哉,巍巍兮若青山 ”

伯牙鼓琴,志在煙雨 。鐘子期曰:“善哉,茫茫兮若煙雨 ”

伯牙鼓琴,志在大海 。鐘子期曰:“善哉,茫茫兮若大海 ”

伯牙鼓琴,志在春雨 。鐘子期曰:“善哉,綿綿兮若春雨 ”

伯牙鼓琴,志在楊柳 。鐘子期曰:“善哉,依依兮若楊柳 ”

伯牙鼓琴,志在白雪 。鐘子期曰:“善哉,皚皚兮若白雪 ”

……

這樣的隨文仿寫,學生信手拈來,水到渠成。學生在言語的訓練同時,領悟到了伯牙琴藝已達到了出神入化、爐火純青的境界,也感悟到了鐘子期具有極高的音樂鑒賞力,同時還真正理解了“知音”,真切地感悟到伯牙與鐘子期之間真摯的友情。這樣,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典型句式的遷移訓練不但實現(xiàn)了對課文中經(jīng)典語句的有效吸納,使學生在模仿中創(chuàng)生出自己獨特的言語,讓學生切切實實地提升了語言表達能力,而且還提升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言語材料的仿寫

所謂“言語材料的仿用”,就是一種“移植”,即將課文情境中的某些言語材料提取出來,用來表現(xiàn)其他生活情境。這種言語“移植”對學生語言學習的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移植”過程是兩種情境疊加狀態(tài)下,對言語材料的理解與判別;其次,“移植”過程也是兩種情境比較狀態(tài)下,對言語材料的調適與重組。這是學生對課文言語的內化過程、建構過程,其積累意義遠大于傳統(tǒng)的讀讀、背背。

例:人教版課標本第8冊第26課《全神貫注》一問描寫羅丹如癡如醉地修改雕像的那些語句極其生動,極富積累、運用價值。對此,我設計了如下讀寫訓練:學了《全神貫注》這篇課文,羅丹全神貫注地修改塑像的情景已深深地印在你的腦海里了吧?你能不能選用課文中的相關語句來描繪一下自己或同學全神貫注地讀書或寫作業(yè)的情景?

下面是一篇學生的課堂練筆,言語學習的價值可見一斑:

黃瓊葉坐在窗前,捧著一本書全神貫注地看著。有時,她的眼睛里會閃著異樣的光,似乎書讓她明白了一個道理,令她十分興奮;有時,她會不時地癡癡地微笑,似乎看到了一個精彩的片段,令她產(chǎn)生共鳴;有時,她嘴里不住地嘰里咕嚕的,好像在跟書中的主人公對話……她越看越入迷,像喝醉了酒似的,整個世界對他來講好像已經(jīng)消失了。

(三)練在語言拓展處

拓展性練筆就是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語言表達形式之后,讓他們運用剛從文中學到的某種語言形式或者某些有特色的語言,去轉換、豐富、發(fā)展課文內容。這樣做,一來可以通過練筆的方式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也能促進學生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地去感受、理解、欣賞、運用文本,更重要的是拓展積累了學生的相類似的語言,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

我們來看一位老師執(zhí)教三上《花鐘》第一自然段的片段:

教師把文本中描寫9種花開放的語言寫成了詩歌的形式,出示在課件中,請同學們讀讀自己喜歡的句子。當一生朗讀了描寫了牽?;ǖ木渥雍?,教師又緊接著追問學生:還有哪些同學也喜歡這個句子?你們?yōu)槭裁聪矚g這個句子呢?

生:因為它寫出了牽牛花的樣子很好看,像小喇叭。

生:這個句子用了擬人的方法來寫,所以讓人覺得特別美。

師:哦,老師也覺得這個句子寫得很漂亮。那么我們再來看課文中一個沒有用擬人手法寫的句子:下午一點,萬壽菊欣然怒放。讓我們試著邊讀邊閉上眼睛想象一下萬壽菊開放的樣子。(學生邊讀邊微微點頭)

師:能嗎?這個句子沒有用到擬人的方法,但是它的哪個詞語讓我們感受到了萬壽菊的美麗?

生:“欣然怒放”讓我們看到了萬壽菊開得很茂盛,很好看。

師:“欣然怒放”是什么意思?我們來看看圖,欣賞萬壽菊開放的樣子。

師:那么這個句子寫得好嗎?一起來讀讀。(生齊讀句子)兩個句子都寫得很美,現(xiàn)在我們可不可以把這兩個句子變一變呢:牽?;ㄐ廊慌?,萬壽菊吹起了黃色的小喇叭。

生:這樣寫不行。萬壽菊的花朵不像小喇叭。

師:老師這兒有兩幅圖,我們能不能說它們吹起了小喇叭?請同學們介紹一下這兩種美麗的花朵。(生觀看兩幅圖----迎春花、荷花)

生:夏風徐徐,荷花站在荷葉上,張開了粉紅色的笑臉。

生:夏天到了,美麗的荷花仙子露出了害羞的笑臉。

生:金燦燦的迎春花在陽春三月里,睜開了亮晶晶的雙眼,悄悄地觀察著美麗的世界。

師:多妙呀!你看,我們只有根據(jù)各種花的樣子,再用上合適的想象,才能把句子說好?,F(xiàn)在,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中的9個分句,感受這9種各具姿態(tài)的花兒的美麗。(學生有聲有色地朗讀句子)

師:請你仿照課文的樣子,寫一寫不同時間開放的三種花。(課件出示一些圖片)

精妙的讀寫結合在于教師在課堂中能靈動地把握學生的課堂生成順勢利導,在層層推進式的教學中,注意“讀”和“寫”的有機融合。此文的讀寫結合點在于文中對于9種花各具特色的描寫。教師根據(jù)文本的特點,借勢學生“喜歡擬人句”,使學生逐漸走進表達的境界----抓住事物的特點,形象地描寫不同花兒開放的樣子。為了讓學生體會到這層習作特色,教師鋪設了兩個臺階。第一個臺階,讓學生體會擬人句的表達方法,感到句子有趣、有味。但教師并沒有就此結束,又順勢比照:寫萬壽菊一句沒有用到擬人手法,美不美?這一招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學生通過熱議,終于明白“寫文章用修辭手法不能亂用,要根據(jù)事物的特點來寫”。難怪,學生在仿寫迎春花和荷花的時候,都寫出了不少精彩之筆。

(四)練在補白想象處

補白是對文本的發(fā)展和超越。在閱讀教學中巧妙地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補白”,既可拓展文本,真正實現(xiàn)“用教材教”,又可使學生的語言和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發(fā)展。學生進行想象補白的過程,既是學生由感悟和品味語言文字向真情流露情感轉化的過程,又是學生與文本、作者產(chǎn)生共鳴的過程。在與文本自由對話的過程中,學生能充分享受到自主創(chuàng)造的快樂,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

如有位教師在執(zhí)教《地震中的父與子》一課時是這樣教學的:

師:當父親看到那個昔日充滿孩子們歡聲笑語的教學樓變成一片廢墟的時候,父親的內心頓時-------

生:父親的心中充滿了驚恐、害怕、絕望。

師:但是此時此刻父親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的那句話--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正是有了這句話的支撐,父親才一直不停地挖呀挖--“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攔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學生齊讀句子)父親挖8小時是多長時間?同學們每天在學校待多長時間?我們來算一算。(學生猛然感覺,8小時比自己待在學校一天的時間還要多)

師:這8小時中,你會做些什么?

學生有的說,我們上語文課、體育課等等。有的說,我們跟同學們一起玩耍。還有的說,我們還在一起吃飯。在課間的時候做游戲。

師:但是這8個小時里,這位父親在做什么?他的兒子這8個小時里可能在做什么?

生:父親一直不停地挖呀挖。他的兒子只能躲在那個角落里。

生:父親就跪在廢墟上,用雙手一直在挖,嘴里不停地叫著“阿曼達”的名字。

生:此時此刻的阿曼達可能蜷縮在角落里,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父親的救援。

師:是什么支撐著這位父親8個小時里一直在挖呢?這期間他碰到什么困難?他的兒子在想什么呢?12個小時過去了!當黑夜籠罩大地的時候,父親在做什么?他的兒子又會做些什么,想些什么,他可能對他的伙伴說些什么呢?請你動筆在作業(yè)本上寫一寫。

悲痛欲絕的父親一直不停地挖著……8小時過去了,父親心想:____,阿曼達心里想:____;12個小時過去了,父親____,阿曼達____;天已經(jīng)越來越黑了,此時父親____,阿曼達____;24小時過去了,四周變得寂靜無聲,父親____,阿曼達____;36小時了!____。

好一個高明的讀寫融合!教師找到了本文中最具語言張力和震撼力的一處文字,進行讀寫結合,這是教師的獨具慧眼。此處的語言,教師沒有平鋪直敘式讓學生有感情朗讀結束,而是找到“讀”和“寫”之間最重要的聯(lián)系點--揣摩人物的內心世界,感受人物的心理變化。這樣的教學設計既是教師引領學生品味語文文字,揣摩人物的內心世界,又是在引領學生學會描寫人物的心理變化表達人物的精神世界,豐滿人物的外在形象。如此環(huán)環(huán)相扣式的教學,使讀和寫于無痕中相輔相成。

(五)練在情節(jié)發(fā)展矛盾處

教材中有許多敘事的課文是由一個個情節(jié)組成的,情節(jié)總是由發(fā)生、發(fā)展、高潮和結果這幾部分,抓住情節(jié)發(fā)展過程中的矛盾之處,使之成為一個個訓練的“點”,既抓住學生學習的興趣,又是對課文內容和語言進行有效的轉化。如《挑山工》,為什么挑山工所走的路比游人長一倍,而所用的時間卻并不長?在這里設問,能夠造成學生思維的起伏跌宕,讓他們學會分析和解決問題。

文本出現(xiàn)內容矛盾往往能激發(fā)讀者思考的欲望,往往是文中主人公內心的掙扎,顯現(xiàn)人物的復雜心理。老師要抓住此處,讓學生換位思考,了解主人公內心,從正反兩方面進行內心表達?!陡F人》一課中桑娜善良、淳樸,不顧自家的貧困,收養(yǎng)西蒙的兩個孤兒。在抱孩子一刻,文本有這樣一句“她自己不知道為什么這樣做,但是她覺得非這樣做不可?!边@句話是桑娜內心感受,矛盾的心理,我設計這樣說話練習:桑娜不知道為什么這樣做,是因為 _____,

但是她覺得非這樣做不可,又是因為 _________。

從學生的表達中讓我感受到學生把這看似矛盾的的語言化為了對桑娜的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贊美。

(六)練在續(xù)編改寫處

學生一般都喜歡讀故事性很強的課文。學完這類課文,可讓學生改寫或者續(xù)編故事,學生很有與作者一比高下的感覺,定會躍躍欲試。而這樣的練習,一來可以讓學生懂得合理想象,二來能讓學生在應用語言地同時加深對語言的理解。如續(xù)寫《凡卡》的結尾,以《凡卡寄信以后》為題練筆,讓學生展開連續(xù)想象,順作者寫作旨意寫出凡卡種.種可能發(fā)生的遭遇。

學了小說《窮人》,既可以《拉開帳簾------》為題,仿照課文描寫心理活動的方法,寫出漁夫矛盾復雜的心理活動,讓學生推理想象,續(xù)編文尾。在教學古詩《游園不值》圍繞原作的中心:“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痹黾訉Υ禾斓牟鷻C和頑強的生命力的描寫,把四句古詩擴充為四段話,改寫為一篇優(yōu)美的寫景文章。這樣不僅加強了對原詩的理解,而且增強了對美的感受和鑒賞。

返回目錄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有一條鮮明的教學理論:以學定教。這一基本理念將教學活動牢牢定位于學,學生學先于教,即以學生的預習活動啟動教師的教學活動。每一教學過程是從學生的自學開始的,教師則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施教,有學有教,不學則不教。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教師“注入式”教學為“啟發(fā)式”教學??梢姡A習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推動學生不斷進取的“前奏曲”。預習是上好語文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也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必要途徑。本學期我對學生進行了課前預習的研究。

1、在教學中,我根據(jù)自己的語文教學經(jīng)驗,再結合班上的學生實際情況,主要采用了常規(guī)預習和重點預習。

所謂常規(guī)預習,即學生上課前,都必須解決讀、畫、查。

讀:學生自讀,基本達到熟練、連貫,對于課文內容有一個整體印象。畫:讀中把自己不理解、理解不透徹的字、詞、句、段畫出來。查:查閱工具書和有關資料,將畫出的疑點結合課文嘗試解答,這些要求是學生每課前必須預習的,不必老師布置。老師只要作一些檢查測試,了解學生掌握情況就可以了。

所謂重點預習,即根據(jù)所學課文的不同體裁和知識的不同類型,有針對性地進行預習,除常規(guī)預習外,老師要在課前對學生布置自己去探討解決一些問題。比如:講《橋》一課前給學生布置如下預習題:(1)文中寫了哪些人物?他們之間有什么關系?(2)說說老漢的品格?(3)橋在文中只是現(xiàn)實生活中用于交通的橋嗎?(4)“橋”的內涵是什么?(5)本文為什么以“橋”為題?說說課文的結尾有什么特點?

預習的開始,布置的問題簡單些,隨著閱讀的深入,提出問題的難度不斷加大,讓學生帶著問題認真讀文,這樣學生就能通過預習逐步掌握各類文章的規(guī)律,進而提高自學能力。讓他們先扶著老師伸出的探路拐杖,逐步走向自學之路。

2、課前預習的其它方式

課前預習,除了上述的常規(guī)預習和重點預習還可以根據(jù)學習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歸類式預習、合作式預習、開放式預習等。歸類式預習是指對于同一體裁、篇章結構相似,寫作方法相同的文章,教師可先以一篇作為范例指導如何預習,然后再引導學生舉一反三,融會貫通,自主預習其他文章。指導預習的范例則起到種子、酵母的作用。歸類式預習的形式多種多樣,可從課題、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重點段落、中心句和中心詞等方面進行歸類,再設疑解答,既提高了語文學習的效率,又使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鍛煉。合作式預習一方面指對于一些在預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難題、困難,學生之間可互相切磋、交流;另一方面指針對一些有深度、有難度的課文,讓學生合作分工,從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預習方式,結合自己的情感體驗來共同完成預習任務。合作式預習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開放式預習是指讓學生到不局限于課本、工具書以外的大課堂中去尋訪、解疑。學生在預習實踐中,培養(yǎng)了自身搜索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另外課前預習要有一定的指導原則。

1、教師要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的原則上,由易到難,由扶到放,進行課前預習指導。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前預習并不意味削弱教師的主導作用。相反,教師有目的地指導、精心設計預習題、有效地檢查評價措施都使教師的主導作用得到更充分發(fā)揮,其目的是使學生得到更切實的收獲。

2、教師根據(jù)材料和學生的特點所制定的課前預習內容要“具體化”,而學生課前預習的過程則要“精思化”、“求異化”。所謂“具體化”,不是指翻書式的預習,而是指預習內容要有可操作性,教師要給學生具體的預習提示,充分調動學生的耳、眼、口、手等器官。所謂“精思化”,是指課前預習的過程中,學生不是為了預習而預習,而是要學會思考,學會質疑,讓大腦充分運轉,使學生養(yǎng)成邊讀書邊思考的習慣。預習時,可把自己的想法、懷疑一一提出來,多問幾個為什么。聽課時,通過老師、同學們的討論發(fā)現(xiàn)自己的理解與討論結果相吻合,心中便有了成功的快感,這種快感就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引起思維興趣;當發(fā)現(xiàn)自己的理解與討論結果不符合時,在討論過程中就應集中追求解答問題的注意力,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一學期的教學實踐我發(fā)現(xiàn):課前預習的效果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對部分學生來說,課前讀書的作業(yè)對他們來說就不是作業(yè)。其實,課前預習如果能讀上三遍課文,很多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在探討如何提高課前預習這條道路上,我要繼續(xù)學習和探索。

返回目錄

小學語文教學難點的突破方法

一、重視讀。

要重視讀,要多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要有序讀,要遵循“練讀-試讀-品讀-演讀”、“讀通-讀順-讀懂-讀美”、“整體讀-分段讀-整體讀”的程序進行讀文和進行朗讀的訓練。讀的方式和方法不能太過單一,要多樣,要有交替,要有變化。

二、思路清。

小學語文教學的“思路”和“教路”一般為“導課-讀文-理解-升華-總結”。其中最大、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讀文-理解”,一般又遵循“整體-局部-整體”、“語言文字-思_想內容-語言文字”的規(guī)律。

為了在實際教學中易于操作,富于實效,除了“導課”和“總結”外,一般教學環(huán)節(jié)應控制在3-4個為宜。這樣,便于把握,便于記憶,便于操作。

三、問題精。

每篇課文的教學提問要注意整合,要注意抓“綱”,一般不超過3個提問為宜,這樣便于把握,便于記憶,便于操作。

教學問題要精心設計。一是表達要清楚,指向要明確;二是對學生的閱讀、思考和回答要有一定的啟發(fā)性;

三是要有利于不同層次、不同家庭背景、不同表達習慣的學生進行思考和回答。只有提問少了、精了,教學才能集中,主題才能鮮明,課文也才會有“整體感”。

四、講得少。

教學中教師容易拋開教材,拋開學生,滔滔不絕,一講到底。一定要注意克服,只在“導課、重點、難點、總結”處精講即可。教師要注意調整身份,做好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伙伴就行了。

主要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組織學生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協(xié)助學生總結學習成果方面發(fā)揮作用。教師的講,旨在激起興趣、啟發(fā)思維、引導方法、總結結論、賞識鼓勵。因此,要講得少,講得精,講得法。

五、訓練實。

每節(jié)課要做到“讀、講、練結合”,有讀、有講、有練。在“雙基”(拼、點、字、詞、句、段、篇、修等基礎知識和識、書、讀、聽、說、寫等基本能力)訓練上,一要有“點”,即要依據(jù)每篇課文的實際情況,選準幾個點進行訓練;二要有“面”,即要有“全面訓練”的思想,課與課、篇與篇相互補充,全面、平衡發(fā)展,總體上要符合“長期求全面,短期突出點”的要求。

在學生參與方面也要注意“有點”“有面”,如果先進行了“個別訓練”,在“個別訓練”的啟發(fā)、示范之后,還要進行“全員訓練”落實;如果先進行了“全員訓練”,在“全員訓練”的基礎上,還要進行“個別訓練”檢查、反饋。

教師要要根據(jù)具體課文特點、資源、學生的基礎等情況,每課堅持進行一些“雙基”的訓練,只有這樣的教學才“扎實”,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才能得到真正提高。

返回目錄


小學語文學習教學方法策略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建議

小學語文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課最有效的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特色教學方法有哪些

小學語文好的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的有效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方法與學好語文十大習慣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心得體會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指導

小學語文常用的高效教學方法

251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