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異家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立體化途徑探析論文
大學階段是青年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日趨完善的重要階段,面臨紛繁復雜和日益變化的各種環(huán)境,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環(huán)境問題研究,優(yōu)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環(huán)境,規(guī)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環(huán)境中消極因素,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 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離異家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立體化途徑探析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離異家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立體化途徑探析全文如下:
摘 要:大學時期是學生形成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人生階段,由于離異家庭大學生自卑、壓力大、敏感、內向等性格特征的影響,他們在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時很容易偏離正常的軌道,出現(xiàn)認識上的偏差。因此,本研究力圖探析離異家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立體化氛圍及途徑,用適當?shù)乃枷胝谓逃緩綆椭麄冎匦聵淞⒄_的思想觀念、政治觀念及道德觀念,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
一、引言
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我國離婚率持續(xù)上升,而高校中離異家庭的大學生人數(shù)也隨之逐年增多。部分離異家庭的學生進入大學后,不能很好地適應新環(huán)境,使他們成為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弱勢群體。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為大學生思想品德方面的質量提供了有利保障,包括了世界觀教育、政治觀教育、人生觀教育、法制觀教育和道德觀教育等方面重要內容[1]。
二、離異家庭大學生群體的典型特征
(一)自卑
一方面,進入大學后每個大學生有更多自己獨立思考的空間,離異家庭的大學生由于過早失去來自父母雙方的關懷,長期處于一種父母之間關系不融洽的環(huán)境,使得他們的內心極其壓抑,這也導致了這類大學生有較強的自尊心。盡管離
婚率呈上升的趨勢是社會的進步,是人們追求婚姻自主及捍衛(wèi)人權的具體體現(xiàn)[2],但一直以來社會投向離婚家庭的眼光多數(shù)是持有偏見的,使得離婚家庭的孩子多數(shù)認為父母離婚是不光彩的,他們不愿意讓別人知道他的家庭情況,害怕別人因此而看不起他,離異家庭大學生自卑心里產生的原因之一便源于此。另一方面,父母離異后,家庭的經濟情況必然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而大多數(shù)離異家庭的大學生在經濟上是比較困難的。他們剛剛進入大學的校門,融入集體的生活,難免會不自覺與周圍同學在物質上產生比較,這時他們又會因此而陷入自卑的心里。
(二)心里壓力及負擔過大
很多父母在自己的婚姻破裂后內心會產生一定的創(chuàng)傷,他們會在離異后把孩子當成自己生活的唯一目標和動力,對他們非常嚴格,這樣會使孩子的心理負擔過重,壓力過大,讓離異家庭大學生在學業(yè)上承受著很大的負擔與壓力;經濟上,比起正常的家庭來說,父母離異后一方來撫養(yǎng)孩子顯得更加困難,一些懂事的孩子看到父母一方為自己操勞,很想盡早為父母減輕一些經濟上的負擔,這就致使離異家庭大學生在經濟方面也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及負擔。
(三)性格敏感與多疑
家庭環(huán)境的變化使得一直處于自卑情緒的他們很容易將一些簡單的問題想復雜,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常常表現(xiàn)得不自信,不信任身邊的同學朋友,對別人說的話總是很敏感,常常誤解他人的言語。性格的敏感與多疑導致了他們人際交往上的失敗,更加劇了他們自卑的心理,形成一個惡性的循環(huán)。
(四)焦躁
與正常家庭的大學生相比,離異家庭大學生由于得不到他們想要的有父母關懷的完整家庭,也得不到一種安定溫馨的生活,這種心理上的失落在進入大學過集體生活后,因為有身邊同學作比較而顯得更加嚴重了,這種嚴重的心理上的失落便讓他們滋生了焦躁的情緒。
(五)內向
離異家庭孩子由于長期缺乏父愛或母愛,不能感受到家庭帶來的溫馨與幸福,反而一直生活在一種父母無止境的爭吵中,這讓他們經常感到孤單與失落,加之前述的自卑感,一系列因素致使離異家庭大學生性格變得孤僻內向,不愿與人交流。
三、離異家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問題
思想政治教育過程是思想政治教育者通過某些形式、手段向教育對象傳導符合我國社會發(fā)展所要求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guī)范等內容,使其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的過程[3]。離異家庭大學生群體本身具有很典型的特征,導致離異家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其特殊性。
(一)自我教育中的被動低效
離異家庭大學生典型性格特征的形成與自身的思想方式有著非常直接的關系,這就突出顯示了自我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多數(shù)離異家庭大學生群體長期處于一種低落、消極的情緒中,使得受教育者在自我教育中處于一種被動的角色,且自我教育的效果也不佳。
(二)實踐鍛煉中的消極情緒
離異家庭大學生由于性格上比較內向,對實踐活動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即使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但在活動的過程中由于自卑心里又可能會導致他們不能很好地展現(xiàn)出自己的才華與實力,因此他們不能通過豐富多彩的實踐鍛煉來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用實踐鍛煉的方法來對他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也就達不到了。
(三)咨詢輔導中的交流困難
咨詢輔導的基礎就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良好的人際關系和人際互動,而前述離異家庭大學生在處理人際關系時的敏感與多疑使得教育者與離異家庭大學生群體之間很難建立良好的互動,他們往往緊閉自己的內心,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很被動,而且不自覺地產生一種防衛(wèi)意識,阻礙了教育者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動。
四、對離異家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立體化途徑的探析
(一)“四箭齊發(fā)”――打造立體化思想政治教育氛圍
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是指影響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發(fā)展,影響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運行的一切外部因素的總和[3]。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要素之一,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可以營造一個輕松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圍,對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進行起到推動的作用,更能促進離異家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進行。
1.家庭氛圍
每個人出生后的第一個學校便是家庭,家庭對個人的思想品德、行為規(guī)范、性格特征有最重要的影響。離異家庭大學生生活的家庭環(huán)境雖不能像完整家庭那樣很溫暖、很和睦,但學校的教育者可以在了解他們具體的家庭情況后,針對不同情況主動積極與離異家庭大學生及其父母進行溝通,一方面告訴家長雖然父母離婚了,但是不要忽視對孩子的關愛,更加不要把雙方的怨恨發(fā)泄在孩子身上,讓他們了解到父母的關愛及其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要經常與孩子進行溝通;另一方面告訴孩子,讓他們正視父母離異這件事情,讓他們們理解父母,雖然父母離異了,但是對他的愛依然沒有改變,通過交流消除他們對父母的怨恨。綜合這兩方面,雖然父母離異了,但依然可以為離異家庭的大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比較和諧的家庭氛圍。 2.學校氛圍。
學校可謂是每個孩子的第二個“家”。由于學校的教育更具目的性與計劃性,如果能夠對癥下藥,為離異家庭大學生打造一個和諧溫暖的“家”的氛圍,那離異家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進行就更加順利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主動承擔起“家長”的職責,無論在生活上、學習上還是工作上,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讓他們感受到學校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3.社會氛圍
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者作為中介,為離異家庭大學生提供更多到社會上實踐的機會,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到社會實踐中,讓他們在這些社會實踐中認識更多的人,接觸更多的事,在提高他們處理事務能力的同時,讓他們在實踐中充分感受到集體的力量,友情的力量,營造一種積極向上,能為他們帶來正能量的社會氛圍。
4.群體氛圍
大學是集體生活,大學生更多的時間是與他們的室友與同學在一起,如果能讓身邊的同學與朋友將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感染到離異家庭的大學生,營造一種和諧的群體氛圍,無疑會促進離異家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二)“三管齊下”――深化立體化思想政治教育途徑
在和諧的立體化思想政治教育氛圍中對思想政治教育途徑進行不斷深化將為離異家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錦上添花。
1.加強自我教育
當離異家庭大學生的思想得到一定程度升華,他們便愿意去主動接受科學的理論、先進的思想觀念,積極地進行自我學習,自我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便在這種受教育者積極主動的內化活動中突顯出來。
2.深化實踐鍛煉
和諧的立體化思想政治教育氛圍鼓舞了離異家庭大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實踐鍛煉,在實踐鍛煉中,他們的思想覺悟和認識能力都會得到很大提升,也從這些實踐活動中形成一種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和道德觀,促使知與行的轉化,強化了思想政治的理論教育。
3.強化交流溝通
在和諧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圍中,離異家庭大學生與教育者、身邊的同學及朋友之間建立了良好的信任感,遇到困難與挫折時便會主動想傾訴,他們也愿意與他人進行交流,接受他人的建議和忠告,接受他人正確的引導和啟發(fā),使這些離異家庭的大學生更好地走出困惑,從而適應這個發(fā)展的社會。
離異家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立體化途徑探析相關文章:
5.高校戲劇活動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實現(xiàn)路徑探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