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護理心理學應用的論文(2)
有關護理心理學應用的論文
有關護理心理學應用的論文篇二
《老年患者心理護理及有效溝通的體會》
【摘要】目的:探討如何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護理工作,使患者在積極配合治療的同時增加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促進康復。方法:根據患者的自身情況對我院的400名老年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工作和有效的溝通。結果:400患者對我院的護理滿意度達到100%。結論:根據老年患者的心理特點分析以及有效的溝通,了解老年患者心理需求,有利于臨床的護理工作。
【關鍵詞】 老年患者;心理護理;有效溝通
近年來,由于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老年人的數量不斷呈上升的趨勢。因此老年人的護理需求也越發(fā)的強烈。老年人由于年齡的增長機體逐漸出現一些生理方面的變化,例如視力下降、失眠、食欲下降,免疫力低下等。再加上健康和環(huán)境的變化,還會出現了悲觀厭世、不愿與人溝通等些心理方面的問題[1]。因此,充分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點,針對性地采取有效的溝通技巧顯得格外的重要。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2012年在我院入住的400名老年患者。其中男,256例,女,144例,年齡60~87歲。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73例,大專以下文化程度的306例,文盲21例。生活能自理的376例,生活不能自理的24例。
1.2 心理護理的概念:
所謂的心理護理就是根據心身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機制,經過心理護理,使患者得到心里上的滿足,能夠充分的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從而能積極地配合治療,爭取早日康復。
2 護理措施
2.1 老年人的心理癥狀及采取的措施
A 孤獨寂寞
多數的老年人由于離退休、喪偶,人際交往減少,家庭和社會地位的改變等,因此使老年人感到空虛寂寞,還會產生隔絕感或孤獨感的心理,進而感覺煩躁無聊。作為護理人員可以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與患者進行談心交流,談話時要認真聆聽,語氣和藹。多與患者共同分享過往的美好回憶和快樂。另外還可以安排一些有意義的活動,例如下棋、書法、繪畫、老年人健康知識講座等。幫助并鼓勵患者在活動中尋找一些生活中的樂趣,充實自己,從而提高生活和生命的質量。
B 焦慮、恐懼
由于大多數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病情比較復雜,再加上對環(huán)境的陌生和對疾病的不了解,心理上會產生恐懼、憂慮和不安,從而表現出冷漠或急躁的心理。作為與患者密切接觸的護理人員應給予精神上的支持和無微不至的照顧。
C 健忘、多疑
由于老年人自身的生理特點,普遍表現為記憶力下降,出現健忘的癥狀?;颊邔ψ约旱募膊∈株P心,稍有不慎,就會對各種治療和護理產生疑慮,擔心治療后的效果。護理人員應對出現這樣問題的病人給予理解,多于病人溝通,聊聊家常,增進與患者的關系。
2.2 語言是有效溝通的主要方式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六月寒”,良好的心理溝通能夠提高患者對生活和疾病的信心,促進康復。
A 加強護理人員的文化修養(yǎng)和專業(yè)技能的學習
護理人員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擴大知識面,豐富自己知識的內涵,才能善于運用良好的講話的方式和態(tài)度,充分了解老人心中的疑惑,從而使老人配合治療,提高老人的主觀能動性[2]。
B 耐心詢問、仔細觀察患者的需求
護理人員必須熟練掌握患者的各個方面的實際情況,才能靈活應用語言進行溝通,穩(wěn)定患者情緒、做好心理護理。
C 注意講話的方式和態(tài)度
盡量用詢問、建議和商量的語氣與老年患者進行溝通,使患者感到很親切,排除老人的陌生感與緊張感。在平常的各項護理工作實際中,要做到言談舉止適度,面帶微笑,注意吐詞要清楚,尤其注意要在言語方面尊重老人。在指導患者如何配合的同時,轉移其注意力,減輕不適感,操作后耐心詢問老人的感覺,為進一步治療、護理奠定良好的基礎[3]。
D 禮貌待人、尊重老年患者
心理護理的關鍵就是對老年患者的尊重、理解和愛護[4]。與文化層次較高的患者溝通時,可以適當多使用簡單的醫(yī)學術語;與文化水平較低的患者,特別是和來自農村和邊遠地區(qū)的患者進行溝通時,要做到語言通俗易懂,易于患者理解和接受。稱呼患者時,須按照患者的性別、年齡以及職業(yè)、文化程度等給予患者一個親切、恰當、易于接受的稱呼,讓患者能夠心情愉悅接受治療和護理,滿足患者的自尊心。
3 結果
400例老年患者中未發(fā)生護患糾紛,護理服務質量滿意度100%。
4 討論
近年來,隨著醫(yī)學模式的改變,護理學也發(fā)生了變革。因此,提高護理服務的優(yōu)質化水平,促進患者的康復,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越來越被人們重視[5]。針對老年患者這一特殊群體,伴隨著社會發(fā)展的不斷深入,人們的意識形態(tài)、生活方式不斷的發(fā)生變化,所帶來的一些新的社會問題時時刻刻地影響著老年人,造成部分老年人性格孤辟、倔強,性格幼稚。根據不同的病人采取相應的心理護理方法,能夠有效減少或消除老年人致病的心理因素,密切護患關系,促進病人康復[6]。必須幫助老年人改變不良的心理行為和生活方式,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及時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詢服務,不斷提高廣大老年人的生存質量和自身健康的群體水平[7]。從患者的角度出發(fā),充分理解老年人的心理、生理及個性特點,尊重老年人的生活傳統習慣和文化,采取適當的有效的溝通方式、方法和技巧,使老年患者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并積極主動配合接受治療和護理,對疾病有良好的認知和接受能力,增加對醫(yī)療和護理人員的信任,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避免護患糾紛的發(fā)生。作為護理人員應加強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樹立良好的公眾形象,把自己所學的各類知識融匯貫通,把這些融合在平時的溝通中,才能更好的為老年患者服務。
參考文獻
[1]趙輝.老年患者心理護理探討[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 (32):141-145.
[2]朱秀禎. 老年人常見心理問題和心理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23):5668.
[3]潘紅梅.老年人心理健康及護理現狀[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09,18(9):824-825.
[4]蘇金滿.心理護理在老年護理應用中的探討[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10,19(8):710-711.
[5] 孫愛國.老年人心理健康問題及心理護理[J]. 基層醫(yī)學論壇,2008,12(7):622-623.
[6]逄海峰,王艷艷,任長虹.淺談老年人的心理護理[J].吉林醫(yī)學,2008,29(18):1528-1529.
[7]姚荷娉.淺談老年人的心理護理[J].甘肅中醫(yī),2008,21(8):60-61.
看過“有關護理心理學應用的論文”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