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論文大全>學科論文>心理健康論文>

教育心理學淺述論文(2)

時間: 堅烘964 分享

  教育心理學淺述論文篇二

  《淺談教育心理學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

  摘要:教育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已越來越受到重視,能夠在教學中很好地運用教育心理學理論,對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有著重大的意義

  關鍵詞:教育心理學;教學質量;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40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9-9166(2010)017(C)-0158-01

  教育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誕生,是以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學》(三卷本)的出版為標志的。在西方經(jīng)過100多年的發(fā)展,教育心理學已形成完整的學科體系。我國教育心理學學者在學習借鑒國外研究成果的同時,開展了科學構建中國教育心理學學科體系的探索,編寫出版了一批滿足不同教育對象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心理學教材。

  一、重視教與學的關系

  教育心理學的最初研究是從學生的學習開始的,縱觀西方教育心理學的發(fā)展歷史,從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教育心理學研究領域是從學習理論、認知主義和建構主義學習觀的不斷變化和發(fā)展,即從只關注學到關注教與學的綜合研究。教與學的綜合研究是教育心理學研究的趨勢,教與學的綜合研究是當前教育心理學研究的熱點,而且從教育心理學發(fā)展史來看,對某一熱點的關注在其尚未取得很大進展前,有一段較長的路要走,因此可以預料,對教與學的綜合研究是未來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必然趨勢,由此,人們逐漸認識到單純的重視教師的“教”或學生的“學”等于是把教育情景割裂開來,片面地強調最終會影響教學的效果。教師要對教學內容、學生特點、教學環(huán)境等諸因素熟知,并同時動態(tài)地理解學習過程、教學過程、評價或反思過程。只有充分調動教師與學生兩方面的積極性,才能促進教與學的情景互動,營造出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從而提高教育成效。

  二、培養(yǎng)學生的成就感

  心理學研究表明,沒有愉快的心情,學習就是沉重的負擔,興趣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最大動機。

  根據(jù)馬斯洛的需求動機理論,每個人都有安全的需求、被認可的需求,歸屬感的需求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求。自我實現(xiàn)作為人類需求的最高境界,對動機的激發(fā)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學習者的成功預期在學習動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了解學習者的學習目標,并使教學活動能幫助其達到目標。學習者內在的成就感比外部的獎勵能更強烈地激發(fā)其學習動機。在學習中,興趣既是求知心理向往的“導火線”,又是學習行為動力的“助推器”。在語言教學中,教師應善于從學習目標、教材及教法三個層面探索如何構建一種保持學生學習興趣的長效機制,使他們在不斷接觸新知識的過程中真正感到上課的必要性,樂趣和益處,慢慢從學之者變成好之者,從好之者變成樂之者。

  隨時讓學生有成就感,這一點很重要。在學習中,如果能找到成就感、自信,覺得是一種樂趣,我們就會對學習非常感興趣。這是一種互動的,如果我們老師能隨時給學生這種成就感,學生也會對我們所教的科目感興趣。比如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有一種懼怕心理,就是懼怕老師突然提問如果老師來個突然襲擊的話,結果是很難讓人滿意的。如果明確的告訴學生提問那部分內容,學生會認真的去準備,只要認真準備,大多數(shù)同學是可以回答的很好,當連續(xù)幾次之后,學生就有了自信心了,也就有興趣了。這時老師及時鼓勵表揚一翻,學生也會為爭取這種表揚,這種小小的成就感而努力。達到一種學習上的良性循環(huán)。

  三、提高教師的素質

  教學工作的另一主體是教師,教學質量的高低、教學效果的好壞主要取決于教師的素質,因此,要重視教師隊伍的建設,構建合理的隊伍結構。學校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所以對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成為一項迫切的任務。

  為使職業(yè)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可把教學經(jīng)驗不足、教育理論缺乏、具有潛力、精力充沛的青年教師,派到企業(yè)單位進行實踐鍛煉學習和學術深造,促成教師與企業(yè)工程師的互動交流,及時獲悉市場的信息,有利于高職院校教師能盡快掌握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方式和技能,使其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能盡快勝任高職教育崗位工作。

  教學中教師不但要熟悉教材,還要博覽群書,這樣在講臺上方可信手拈來,揮灑自如。教師應不斷學習、思索、更新,只有這樣,才會在教學中胸有成竹,才會有敏捷的職業(yè)思維,才能使課堂活潑輕松,語言妙趣橫生。當然,教師應及時掌握課堂節(jié)奏和課堂氣氛的配合,不能天南海北,海闊天空亂吹一氣。“磨盤千轉,不離軸心”,課堂教學不能脫離主題,趣味性教學不是茶余飯后的閑談,更不是街頭巷尾的野臺戲,那種漫無邊際、離題萬里的講課對提高課堂效率是有害無益的。

  四、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育心理學家認為,在學校教學眾多的社會環(huán)境因素中,師生之間及學生之間的關系是最為重要的。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新型的師生關系必須具備三個要素:真誠、獎賞和移情性理解。這就要求師生彼此坦誠相待,教師要贊揚學生的優(yōu)點,寬容學生的缺點,并能站在學生的角度同情、理解并尊重他們的思想和情感。從廣義上講,教師在課堂上所做的一切,乃至一言一語,一舉手一投足都在客觀上起到心理引導的作用。為了營造課堂教學中的積極“心理場”,首先需要教師不斷加強自身修養(yǎng),并不斷提高和完善知識結構。其次,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運用感染力的語言和豐富的表情(面部表情和體態(tài)表情)引導學生進入快樂學習的狀態(tài)。此外,激情也是一個優(yōu)秀教師必須具備的素質。

  總之,學習教育心理學并研究它對教學的影響和作用頗有必要。我們應在此基礎上批判地吸收各學派的合理內核并用于指導我國學生的。不斷改進教學和學習方法,因材施教,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河北科技師范學院數(shù)信學院

  參考文獻:

  [1]何培寧.有關教育心理學發(fā)展整合的思考.《安康學院學報》.2008年4月第20卷第2期.

  [2]張騫.論我國當前教育心理學發(fā)展的問題與對策.《貴州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2月第7期.

教育心理學淺述論文相關文章:

1.淺談教育心理學方面的論文

2.教育心理學淺談論文

3.淺談家庭教育心理學論文

4.淺談兒童教育心理學論文

2753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