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學科論文 > 毛概論文 > 《毛澤東思想概論》課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探索論文

《毛澤東思想概論》課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探索論文

時間: 謝樺657 分享

《毛澤東思想概論》課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探索論文

  毛澤東思想概論由于其往往被忽視甚至忘記的理論特點,即實踐性,歷史性,而為教改提供了一種新思路:打破原有教材偏重理論闡述的格局,把毛澤東思想放到具體的歷史情境中去考察,去闡述,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毛澤東思想概論》課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探索相關論文。內(nèi)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毛澤東思想概論》課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探索全文如下:

  【摘 要】《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下簡稱《毛概》)課是一門政治要求較高、理論性較強、內(nèi)容相對寬泛的一門大學生思政必修課。文章從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兩個方面對如何講好《毛概》課,使課程成為即能發(fā)揮課程育人作用又受學生喜愛的思政教育課進行了思考與探索。

  【關鍵詞】思政教育;課堂教學;教學方法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是大學的公共理論課之一,開設多年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對于如何上好這門課,讓學生聽得進,用得上,成為具有較強政治素質(zhì)、思想素質(zhì)和高度社會責任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一直在不斷地思考和積極地探索。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筆者在幾年的教學實踐中,努力嘗試各種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手段,取得了一定成效。

  教學過程包含了“教”與“學”兩個方面,“教”更側重于教師自身的素質(zhì)要求,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則包括政治思想素質(zhì)和政治理論修養(yǎng)及教學方法的掌握和運用。“學”更側重于學生的學習自覺性,自主性、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等方面。本文筆者主要論述作為思想理論課教師在《毛概》課教學中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的探索和初步的經(jīng)驗總結。

  一、教學思路

  毛概課是一門包涵了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生態(tài)、外交、軍事等方面內(nèi)容的理論性較強的課程,這就對任課教師提出了較高的理論修養(yǎng),但由于兩課教師專業(yè)只會局限于哲史經(jīng)政法等某一方面,在授課過程中,受學科的限制,很難脫離固有的專業(yè)思維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會偏重于某一方面的知識闡述,而忽略其他理論知識的分析與講解。

  然而,毛概課的教學要求教師對于各個理論運用要“游刃有余“,向?qū)W生講解要“深入淺出”,結合案例要“恰如其分“,因此,在進行教學方法改革之前,筆者認為必須首先要加強毛概課教師自身的理論學習,彌補知識上的不足,力爭在課堂教學中不會出現(xiàn)理論錯誤和知識偏差,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理論學習系統(tǒng)而深入。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加強理論自學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是一脈相承的理論體系,要上好毛概課需要深厚的理論功底,只有在認真研究這些思想理論的基礎上,才能把這些思想理論融會貫通,才能更好地把握他們之間承前啟后的精髓所在,才能在教學中使學生真正認識到毛概課學習的歷史意義。這就要求毛概課教師要認真研讀馬列主義的經(jīng)典著作,如《卡爾・馬克思傳》、《大國悲劇》、《毛澤東選集》、《毛澤東傳》、《毛主席詩詞》、《西行漫記》、《歷史選擇了鄧小平》、《鄧小平時代》、《江澤民傳》等。另外還要認真研究黨的重要歷史文件,尤其是在黨的成長發(fā)展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文獻,如中共中央《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鄧小平《對起草<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意見》以及江澤民、胡錦濤和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一些重要講話等。通過大量閱讀研究與這些理論相關的著作、文件、傳記、革命故事等,扎實地掌握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主要內(nèi)容,準確把握思想理論發(fā)展的邏輯性,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

  (二)更新時政學習

  毛概課是理論性極強的課程,然而,理論的學習最終落腳點仍在實踐的運用,這也是實事求是的體現(xiàn),是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精髓所在,同時也是大學生學習這門理論課的現(xiàn)實意義。如果毛概課教師只局限于理論的講解而忽略了理論與現(xiàn)實結合的課堂運用,那課堂的沉悶是必然,課堂的吸引力也將蕩然無存。所以,毛概課教師必須不斷更新時政學習,掌握理論發(fā)展的同時,還要掌握國家與社會及國際社會發(fā)展變化的實時動態(tài),把現(xiàn)實的發(fā)展和理論的內(nèi)涵很好的結合,使課堂內(nèi)容豐富鮮活,案例具體生動,從而增強理論的說服力和號召力。

  (三)加強學術交流

  教師要提升自身的理論素質(zhì)和教學水平,除了自主學習外,還要通過學術交流活動開闊視野,拓展思路,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以達到不斷深化理論修養(yǎng),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目的。

  二、教學方法

  (一)“問題導向法”

  “問題導向法”是指通過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學生問題,解決學生問題的方法。在當今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大量社會問題的產(chǎn)生使喜歡思考的大學生充滿疑惑,渴望尋找令人信服的答案,卻苦于不得方法。因而思政教師必須貼近學生的思想實際,了解他們思想中的難點、熱點,理論聯(lián)系實際,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解決困擾學生的思想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引導學生對理論進行深入的學習。

  (二)“三七開”教學法

  “三七開”教學法是毛澤東創(chuàng)造的教學方法,這個方法今天同樣適用與當前的大學生思政教學。毛澤東在談到教學方法時曾指出:在教學方法上“教員要根據(jù)學生的情況來講課。教員不根據(jù)學生要求學什么東西,全憑自己教,這個法是不行的。教員也要跟學生學,不能光教學生?,F(xiàn)在我看要有一個制度,叫做三七開。就是教員先向?qū)W生學七分,了解學生的歷史、個性和需要,然后再拿三分去教學生。”毛澤東在這里提出要用大量的精力去了解學生需要什么。政治理論課不是行政命令,不能只是照著書本對理論、政策做強行的思想灌輸或空洞、抽象的理論講解。而是要進行說服教育,要和大學生關心的社會實際、自身實際相結合,通過理論指導、說服教育和真誠溝通解決他們的思想困惑和實際困難,做到有的放矢。因此,我們在教學前要開展學生情況調(diào)查,了解學生思想中的熱點、難點,并把具有代表性的想法歸納出來,使教學具有針對性,發(fā)揮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功能。

  (三)因類施教法(或稱差異教學法)

  因類施教法是指針對學生的專業(yè)特點,開展有針對性和差異性的案例教學,多講授與學生專業(yè)相關的政策和案例的教學方法。以醫(yī)科類院校為例,如在講以來的民生政策問題時,針對助產(chǎn)專業(yè),就講一些“單獨二孩”方面的政策和例子;針對美容和醫(yī)藥營銷方面,就將一些“醫(yī)療體制改革”方面的政策和例子。對于像護理、中醫(yī)骨傷等性別比例差異較大的班級,也要根據(jù)男女比例的多少分別例舉不同的例子,如在講到“新民主主義革命”這一章時,男生多的班級多講一些戰(zhàn)爭戰(zhàn)役方面的知識和案例,而對于女生多的班級,則多講一些生動感人的英雄故事或經(jīng)典傳奇;此外,對于不同類型的班級也要區(qū)別對待,如高職班盡量多用生動的案例和學生能理解和接受的口語進行教學,而普專班或本科生則增加一些理論講解和用一些專業(yè)術語進行授課。   (四)音樂教學法

  在毛概課教學中,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運用音樂教學法。具體講就是結合課程內(nèi)容的需要,將一些學生可能喜愛且有助于學生理解教學內(nèi)容的音樂或歌曲有意識地穿插于課堂上,以此來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緩解學生的情緒、釋放學生的情感、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從而增強毛概課的感染力和親和力,提升課堂效果,達到音樂育人的作用。如在講近代中國人民掀起的拯救民族危亡的愛國革命運動時,就會給同學們播放曾經(jīng)膾炙人口的一些歌曲《大號是中華》、《游擊隊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我們走在大路上》等,并適度講解歌曲反映的具體事件或背景和當時的影響力;介紹毛澤東時播放搖滾歌曲《毛主席語錄》、《東方紅》等;講到“一國兩制”時播放《大國民》、《鹿港小鎮(zhèn)》;講到改革開放時播放《春天的故事》等。

  (五)比較教學法

  在《毛概》課的教學實踐中,比較教學法也是比較常用的教學方法。通過對國內(nèi)外形勢、社會熱點和難點問題的分析,通過進行橫向的國際比較和縱向的歷史比較,使同學們了解和認識中國今天取得的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和當前所面臨的各種問題,從而增強了學生對黨、對國家和對社會主義道路的自信和驕傲,同時也激發(fā)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增強學生學習思政課、了解國際形勢、國家政策和社會時事的興趣,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互動式教學法

  互動課程教學是教學活動中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的一種辦法,這種教學在課堂上運用得好,課堂效果就會事半功倍。互動式教學能夠使毛概課的課堂更活躍,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激發(fā)學生自我學習、主動學習的興趣和能力。師生互動不但能夠喚起學生的參與熱情、情感體驗,而且能夠形成一種師生彼此尊重、寬容、課堂民主、和諧溝通的課堂氣氛?;蛹劝ㄕn內(nèi)的互動,也包括課外的互動和網(wǎng)上的互動?;拥姆绞桨ㄕn堂討論、主題發(fā)言、專題辯論、問題點評、案例分析、角色互換、師生互辯、師生網(wǎng)上交流等。互動法可以貫穿課程教學的始終,從而改變單一灌輸式的教學,提高抬頭率和聽課率。

  三、結語

  大學生思政教育是一個復雜艱苦而又長期的育人工程,它對大學生的教育成效又因思想教育的特殊性而無法達到立竿見影的教育效果,但是作為一門對大學生進行政治教育、社會責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思政課程,它又是人才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課程,因此,努力研究大學生思政課的教學方法,使課程真正發(fā)思想教育作用,成為大學生喜歡的思政課程,是我們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一項光榮使命。

  作者簡介:李生(1974- ),男,漢族,吉林梅河口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論教學與研究;孫志爽(1977- ),女,漢族,遼寧鐵嶺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論教學與研究。

相關文章

1.以問題為中心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設計思路探索論文

2.毛概課后思考題答案(1-9章)

3.2016熱點問題毛概論文

4.論新課標形勢下音樂教師教學思路的轉變論文

5.大學生毛概論文3000字

6.轉正定級自我鑒定范文3篇

513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