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文學論文
現(xiàn)代文學論文
撰寫畢業(yè)論文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現(xiàn)代文學論文的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現(xiàn)代文學論文篇1
試析莫言小說中的酒神精神
摘要:酒神是尼采美學思想中的核心思想之一,酒神精神實質(zhì)上就是對人類生命極限的肯定。酒神精神作為一種審美精神和美學思想,對中國文學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其中尤以莫言最為突出。在此以莫言的兩部小說為例,分析酒神精神在他作品中的具體表現(xiàn)。
關(guān)鍵詞:酒神精神生命強力性愛狂歡
酒神原為古希臘的神祗,尼采在《悲劇的誕生》中認為“酒神狄俄尼索斯象征主觀情感的放縱,酒神精神是人類自古有之的大創(chuàng)造,大破壞的精神”。尼采認為酒神精神追求的是解除個性化束縛,復歸原始自然的體驗,是一種大醉的狀態(tài)。此時,人與人之間的一切界線被打破,人性走向自然、原始、自由的狀態(tài)。莫言對酒神精神一直是情有獨鐘的,他的小說一直致力于酒神精神的追求。其中《紅高粱家族》和《透明的紅蘿卜》在其所有表現(xiàn)生命意志力的作品里最具代表性。
一、高昂的生命強力
《紅高粱家族》追溯了家族祖先蔑視禮法與規(guī)范而遵循生命法則的故事,著重表達了他們在情愛與國仇家恨方面所表現(xiàn)出的生命態(tài)度與酒神精神。小說中體現(xiàn)酒神精神的一個鮮明意象就是紅高粱,紅高粱作為顯示酒神精神的意象之所在,在小說中有幾次集中的體現(xiàn)。第一次集中體現(xiàn)在羅漢大爺憤砍騾腿。羅漢大爺在騾子的刺激下,隱藏于身上的酒神精神終于爆發(fā)了,把對狗漢奸的仇恨都發(fā)泄在兩頭不認主人的騾子身上。第二次集中體現(xiàn)在“我爺爺”等人的抗日壯舉上。“我爺爺”在沒有冷麻子隊伍的支持下,仍帶領(lǐng)幾十個兄弟去伏擊日軍,這是高密東北鄉(xiāng)人沉睡的酒神精神的蘇醒。經(jīng)過殊死的搏斗,個體生命的毀滅、解體與高粱地融為一體,與整個自然融合,這正是高昂的生命強力的體現(xiàn)。
如果說《紅高粱家族》中的酒神精神表現(xiàn)為激烈、奔放的生命強力的話,在《透明的紅蘿卜》中,這種生命強力以另一種形式呈現(xiàn)出來,含蓄卻堅韌。小說人物黑孩從第一次出場開始,身上就籠罩著濃郁而淡漠的悲劇色彩。他從小就失去了母親,父親出走后,他的后娘一喝醉了,他就要挨打、挨擰、挨咬。走出家門,他又被社會歧視、忽略。生活冷酷與苦難壓制著他生命的活力,然而黑孩卻默默地承受著,從不抱怨,從不哭泣。黑孩這樣默然地對待自己的人生悲苦,無視自己的悲劇命運,正是典型的酒神精神式的悲劇。對人生悲劇的忍耐和接受,突出表現(xiàn)了黑孩生命的強力。他的生命越是顯現(xiàn)的脆弱,他生命的張力就越是強大,他用生命本身的力量來戰(zhàn)勝生命的痛苦,他在痛苦中也會感覺到生命的歡樂。而面對痛苦、險境和未知的東西,精神愈加歡欣鼓舞,這正是酒神精神與生命強力意志的充分體現(xiàn)。
二、性愛的酒神式狂歡
尼采用日神和酒神隱喻了人性中的兩種原始本能,一種是迫使人“趨向幻覺”的本能,一種是迫使人“趨向放縱”的本能。而性愛沖動正是人類最原始的本能,也最能體現(xiàn)酒神精神的自由追求。
《紅高粱家族》中,酒神精神在愛情方面表現(xiàn)為性愛的酒神式狂歡。“我爺爺”與“我奶奶”敢愛敢恨,不顧禮俗,大膽地在高粱地里野合,以自己的生命強力追求自己向往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在“我爺爺”和“我奶奶”野合的高粱地里,“高粱梢頭,薄氣裊裊,四面八方響著高粱生長的聲音”,這是他們體內(nèi)酒神精神的爆發(fā)。正是為了追求自由的愛情,為了張揚蓬勃旺盛的生命力,達到酒神的性愛狂歡,“我爺爺”和“我奶奶”在高粱地里奏響了一首性愛狂歡曲,彰顯了生命的“原生力”。
在《透明的紅蘿卜》中,酒神精神通過黑孩懵懂原始的異性沖動表現(xiàn)出來,從兒童的角度表現(xiàn)人性的欲望,更能顯示酒神精神的性愛狂歡。小說中黑孩感情上的酒神精神是通過兩個意象呈現(xiàn)的。一個是黑孩對那條手絹的珍惜。他偷偷把手絹藏在橋洞里,他的心情是復雜的,他不想把手絹放在身上弄壞了,又怕放到別的地方被別人發(fā)現(xiàn),在這種復雜的心情下,是一種潛意識的隱性的異性沖動讓他如此地在乎菊子,如此在乎這條手絹。另一個意象是黑孩對那個蘿卜的幻想。為什么黑孩對這樣一個蘿卜出現(xiàn)幻覺呢?因為這是菊子洗的蘿卜,那樣一個具體又抽象,真實又虛幻的蘿卜,就像是黑孩的感情一樣,那是一種朦朧的,源于身體的性的向往和呼喚。這里的手絹和透明的紅蘿卜正是一個男孩心里最初最原始的生殖沖動和象征,這也是人類最古老而原始的欲望。莫言通過黑孩懵懂的異性沖動,表現(xiàn)了人性的原始的本能欲望,體現(xiàn)了酒神精神的本能追求。
讀莫言的作品可以讓人深切地體會到酒神那種迷狂,不拘世俗道德規(guī)范,尋求自由自在的生命原欲的特點。莫言對酒神精神的極力追求與張揚是多元化的,既有《紅高粱家族》中的自由奔放的生命強力,也有《透明的紅蘿卜》中的堅韌與內(nèi)斂的生命意志力。在對酒神精神的追尋中,顯示了他的與眾不同,在多元的審美表達中,表現(xiàn)了生命原欲沖動與高昂的生命強力,張揚了中國文學中的酒神精神,體現(xiàn)了生命力本體之美。
參考文獻:
[1] 莫言.透明的紅蘿卜[J].中國作家.1985.2.
[2] 莫言.紅高粱家族[M].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
[3] 周國平.《悲劇的誕生》:尼采哲學的誕生[J].云南大學學報.2004.1
[4] 蘇振興.論尼采哲學中的酒神精神與悲劇精神[J].廣西右江民族師專學報.2004(1)
[5](德)尼采.悲劇的誕生[M].楊恒達,譯.華文出版社,2008.
[6] 閆蘭娜,李書萍.論莫言小說中的酒神精神[J].作家評論.2009.5.
現(xiàn)代文學論文篇2
論張愛玲小說中的服裝意象
摘要:張愛玲運用自己獨特的才思,把衣服從生活中寫進了作品里,并且使其成為作品精彩的一部分,對于文章結(jié)構(gòu)、人物的心理表現(xiàn)等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形成了張愛玲作品中奇妙的衣服建構(gòu)的世界。
關(guān)鍵詞:張愛玲;服裝意象
“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服裝在社會歷史、現(xiàn)實生活中,是被賦予了諸多精神內(nèi)涵的物質(zhì)載體,成為美學家眼中的“有意味的形式”。
對女性而言,服飾被賦予了更為豐富的審美蘊涵。毫不夸張地說,服飾建構(gòu)了女性感性世界最為生動的底色。她們通過色彩、線條的象征意義與衣料飾品的和諧搭配,賦予了服飾全新的內(nèi)涵。對于慣于生活在自己內(nèi)心世界的女人而言,衣服是她們細膩天性的表現(xiàn),鋪滿了她們獨有的世界。“對于服飾天生的眷戀、審視貫穿她們的整個生命歷程,形成其獨特的、迥異于男性的生命哲學。”
在張愛玲的諸多作品中,“衣服”是一個令人注目的意象。她把自己對衣服的喜愛、理解,糅合著才情,精心地編織進自己的小說中,使小說呈現(xiàn)出一派綺麗的衣服意象,真是琳瑯滿目而又獨樹一幟。扎西多在《正襟危坐說〈廢都〉》里隨性評價道:“貴族在中國斷了好幾代,錦衣玉食早說不上了,張愛玲之后好像小說家對衣服都沒了講究。”
張愛玲的文學小說世界,是一個充滿著各式各樣服裝的世界,或華美,或凋零,或美艷,或寥落,文如衣裳,事如衣裳。衣裳,也融合了俗世與世俗,反映著細膩獨特的女性的世界,悲歡離合,沉落起伏,構(gòu)成了張愛玲筆下氣象萬千的女性世界。她甚至匠心獨運地以衣服來喻生活:“生活是一襲華美的旗袍,上面爬滿了虱子。”
一、服裝作為結(jié)構(gòu)文章的載體
張愛玲小說中的服裝,在文章結(jié)構(gòu)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她把事件發(fā)展的線索,凝聚在衣服上,讓那一件件衣服作為推動故事進行和矛盾指向的見證。
《留情》中男女主人公的感情千瘡百孔,在生活細節(jié)中表現(xiàn)出了二人感情的不自然但又有所留情的境地。“郭鳳怕她的皮領(lǐng)子給潮了,待要把大衣脫下來,手里又有太多的累贅。米先生把她的皮包網(wǎng)袋,裝絨線的鑲花麻布袋一一接了過來,問道:‘怎么?要脫大衣?’……米先生道:‘我跟你一塊兒去。’郭鳳在她那松肥的黑皮領(lǐng)子里回過頭來,似笑非笑瞪了他一眼。”在這一小段中,圍繞著大衣的一脫一接,恰到好處地表現(xiàn)了男主人公對女主人公的討好與關(guān)心,為下文二人的和好、共同赴別家做客打下了情節(jié)與邏輯線索,因為,正是由于男主人公這討好地一接,令女主人公原諒了他。而下面描寫女主人公在皮領(lǐng)子里回頭這一舉動,不僅表現(xiàn)了她對男主人公仍帶著點怨氣的嗔怪,又寫出了她嬌媚、討人喜歡的小女人性。
在《金鎖記》中,張愛玲在開篇就成功地把姜家這一豪門衰落的信息透露給了讀者。兩個丫頭月色中圍繞衣著展開的一大段對話,不僅告訴了讀者這個大家族衰敗的開始,還自然而然地順著衣服的話題談下去,談出了女主人公曹七巧,談出了七巧的身世和在家中的地位。巧妙地從服裝而起,牽出了一大串對后文展開和讀者閱讀有用的信息。
在此,服裝成為了一種媒介,在文章的上下文和讀者之間穿針引線,恰到好處地點綴出了精彩華章而又和諧、勻美的渾然一體。
二、服裝對女性內(nèi)心個性的表現(xiàn)
對于張愛玲本人來說,她認為:“衣服是一種言語,隨身帶著的一種袖珍戲劇。”張愛玲通過對女性衣著的細致描繪,不露聲色地把人物的內(nèi)心個性、心境等細節(jié)表達得入木三分,甚至比直接的心理描寫還要妥帖、精彩。
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一文中,張愛玲描寫了個性截然不同的兩種女人。在對這兩種女人的描寫中,她巧妙地運用服裝的明顯對比,來表現(xiàn)這兩種女人的不同個性。代表紅玫瑰的王嬌蕊一出場便刺激著人們的眼睛:“她穿著一件曳地的長袍,是最鮮辣的潮濕的綠色,沾著什么就染綠了。她略略移動一步,仿佛她剛才所占有的空氣上便留著個綠跡子。……露出里面深粉紅的襯裙。那過分刺眼的色調(diào)是使人看久了要患色盲癥的。”多么大膽、富有刺激性與挑逗性的衣著!紅玫瑰王嬌蕊的個性也像她的這層外皮一般,潑辣、大膽,帶著果斷的性格來敢愛敢恨。張愛玲把紅玫瑰火一般的個性,都“縫”在她穿的衣服上了。那么,白玫瑰是怎樣的呢?“她立在玻璃門邊,穿著灰地橙紅條子的綢衫,可是給人的第一個印象是籠統(tǒng)的白。……風迎面吹來,衣裳朝后飛著,越顯得人的單薄。”如果說描寫紅玫瑰時像一團倏忽跳出的火焰,那么,這段對白玫瑰衣著的描寫,給人的感覺就一下子靜了下來,像一團輕煙,像一片白霧,像一股細流,更重要的是,像白玫瑰孟煙鸝沉靜、軟弱而又愚鈍的個性。
張愛玲把對生命的體驗、人性的了悟,注入到了衣服里。在她的眼中,衣服并不僅僅是物,也不僅僅是一種符號,而是包含了某些意味在其中。在她的筆下,衣服不是空洞的裝飾物,而成為了一種有意味的所指。
三、衣服中凝聚著女性的社會地位和命運
在張愛玲筆下的衣服世界中,不同的衣服,也蘊含了女人不同的社會地位和命運。
《傾城之戀》中的印度美女撒黑夷妮前后大相徑庭的著裝恰恰彰顯了她大起大落的社會地位和命運。“玄色輕紗氅底下,她穿著金魚黃緊身長衣,蓋住了手,只露出晶亮的指甲。領(lǐng)口挖成極狹的V形,直開到腰際,那是巴黎最新的款式……。”多么時尚、美麗!那時的她,是被人“眾星捧月一般簇擁著”的公主。然而,到戰(zhàn)事以后,“撒黑夷妮黃著臉,……身上不知從哪里借來一件青布棉袍穿著,腳下卻依舊趿著印度式七寶嵌花紋皮拖鞋”。在兩處美麗的文字中,我們看到了一個花瓶式的女人不可避免的悲劇命運。當花瓶有人供養(yǎng)時,她是被擺在美麗柜上高高在上的,而一旦失去供養(yǎng),花瓶便從高高在上的地位一落千丈,被拋入社會底層,美麗的衣服也隨之而去,身上的衣著變得丑陋寒酸,前后的明顯對比更加彰顯了這個花瓶女人可悲可憐的命運。
四、以服裝作喻,傳達情感
女性作家的作品往往更注重對主觀世界的關(guān)照。張愛玲的作品亦然,即便是在記事中仍不忘提醒著主人公的主觀情感。女作家細膩的情感和對服裝的迷戀又一次起了作用,在傳達人物某種情感時,張愛玲依然可以借助于服裝來巧妙地表達。
王佳芝久等鄺先生不至時,“一種失敗的預感,像絲襪上一道裂痕,陰涼地在腿肚子悄悄往上爬”。童年美好慵懶的時光是“童年的一天一天,溫暖而遲慢,正像老棉鞋里面,粉紅絨里子上曬著的陽光”。在這里,服裝意象成為了一種所指,飽含了晦澀、含蓄、豐富、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獨特情感體驗。這種用法,不僅增添了文本的可讀性,更是恰到好處地傳達了作者細微處的敏銳感受力,同時,為文本增添了深度和內(nèi)涵。以服裝作喻,更加體現(xiàn)了張愛玲服裝意象運用的獨特,以及她對服裝的癡迷,最重要的是,卓越的才華和獨到的感情表達能力。
張愛玲的一生與衣服有著不解之緣,在現(xiàn)實與作品、幸福與苦痛、人生的浮與沉之間,服裝凝結(jié)了她獨特的對世界、人生、人性的思考方式、審視方式與表達方式,糅合著聰慧與才情,給我們呈現(xiàn)出了一個五彩繽紛的用衣服建構(gòu)起來的世界。
參考文獻:
[1]劉川鄂.《傳奇未完:張愛玲1920~1995》北京十月文藝 出版社,2008年6月版
[2]袁仄,胡月.《百年衣裳》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0年8月第1版
[3]白繼兵.《論張愛玲的服飾世界》
[4]張愛玲.《傾城之戀》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9年3月版
[5]張愛玲.《張愛玲文集》安徽文藝出版社,1992年版
[6]張愛玲.《張愛玲文集》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