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化因素對英文翻譯的影響(2)
時間:
張德學1由 分享
二 文化因素對英文翻譯的影響
1 思維方式方面
翻譯是語言的翻譯,而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迥然不同的自然、社會條件使人們在思維習慣和表達方式上自然不同。西方民族慣用抽象性、由一到多的分析型思維方式,句子常以主語和謂語為核心,統(tǒng)攝多個短語和從句,由主到次,但形散而意合。而東方民族的綜合思維方式,使得中國人注重整體和諧,強調“從多到一”的思維方式;句子結構上以動詞為中心,以時間順序為邏輯順序,橫向鋪敘,層層推進,歸納總結,形成“流水型”的句式結構。英漢民族熟悉和思維方式的不同決定了其在翻譯過程中句式選擇、遣詞造句、詞句省略等的不同。例如:
“It had been a fine,golden autumn,a lovely farewell to those who would lose thEir youth,and some of them thEIr lives,before the leaves turned again in a peacetime fall.”
如直接譯成:
“那是一個夸姣的金秋,在離別了那些可能丟失他們的青春甚至生命的人之后,樹葉才慢慢地落下?!?br/> 這種翻譯顯然受到了語言形式的拘束,譯句結構混亂、呆板、沒有條理性,且語言支離破碎。如將譯文譯成:
“那是個天色晴朗、金黃可愛的秋天,夸姣的秋色為那些青年們送別。待到戰(zhàn)后和平時期,黃葉紛飛的秋天再度來臨時,當日的青年們已經(jīng)失去了青春,有的甚至喪失了生命?!?br/> 就比較符合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不失為一段出色的翻譯。再如奧運口號“北京歡迎您!”表達了中國人民歡迎世界各國人民到北京的心情,我們常見的譯文為“welcome to Beijing!”翻譯中句式的改變,使用英語祈使句,恰當?shù)乇磉_出中國人期盼奧運的熱情。如譯為 “Beijing is welcome you”,則語氣過于清淡,效果大打折扣。
2 文化背景和社會習俗方面
不同的國家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背景差異對翻譯實踐產生很大的影響,并對翻譯實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族文化背景對語言的發(fā)展有極大的影響,每個民族的語言都會帶有各自歷史文化的痕跡。英漢民族的歷史發(fā)展不同,因而語言中沉積的文化內涵也不相同。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體現(xiàn)為歷史典故和習語;要譯好不同語言中的習語和歷史典故,就必須對該語言所反映的歷史文化有所了解。Cowboy在漢語中常譯為“牛仔”,所以很多人把“He runs a business as a cowboy”譯為“他像牛仔一樣管理企業(yè)。”其實“cowboy”在美國人心目中的真正形象是“獨來獨往、無拘無束、我行我素”。因此這句話應譯為,“他辦企業(yè)態(tài)度不誠實,缺乏經(jīng)驗技術,工作也大大咧咧?!睗h語中常說:“說曹操,曹操到”,曹操是中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但許多英語讀者就不知他為何人。不過英語中有類似的說法:“Talk of the devil,and he’s sure to appear.”
社會習俗更是如此,它影響和制約著翻譯的精確性。在英語國家對一個經(jīng)過長途旅行后的人可以說“You must be tired from such a long trip.”、“Did you have a good trip?”,表示“路上辛苦了”、“一路好嗎?”之類的問候。對正在進行或剛完成一項艱難任務的人,可以說“Well done,That was a hard job”。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因此在翻譯時,一定要考慮兩種文化間的差異,決不能望文生義,更不能機械地直譯。又如,bread and butter這兩樣東西在英語國家歷史悠久,面包是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日常的主要食品,所以在語言中的轉義也較多。如“bread and butter”還有“生計,謀生之道,靠山”等含義,美國《新聞周刊》評論家大衛(wèi)·安森說過:“As ever,politics,vulgarity and senti mentality were the bread and butterof the Academy Awards.”(政治、粗鄙和感傷一度成為奧斯卡獎的支柱。)
3 宗教信仰、宗教意識方面
宗教是人類思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由一個民族的宗教信仰、宗教意識所形成的。不同的宗教體現(xiàn)了不同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傳統(tǒng)。__認為,上帝創(chuàng)造了人,人來自塵土,又回歸塵土。如:
“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 beginningto breathe.”
有些人譯為,“教師一直在創(chuàng)造中,當土地開始呼吸?!边@是由于他們不了解西方人的宗教信仰所致。因為,英語中的“creation”常指“上帝創(chuàng)造”,而“clay”常指“上帝創(chuàng)造的人”。這句話的譯文應該是:
“教師是創(chuàng)造的見證人,目睹生命呼吸成長?!?br/> 又如,“紅色”在漢文化中象征著“喜慶、吉祥、勝利、好運、受歡迎的東西”。而西方則因為耶穌甘愿被釘在十字架上流血犧牲,用生命來拯救世人以及中世紀教派之間的相互殘殺,使英民族文化中的“red”總是同流血、犧牲、殉難等不好的事情聯(lián)系起來,因此“red hands”譯為“沾滿鮮血的手”,“a red battle”譯為“血戰(zhàn)”。
4 生存環(huán)境方面
因為各民族所處地理位置、天然前提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等的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這不僅影響著各民族語言的表達方式,也直接影響著人們對同一事物不同的理解、語義聯(lián)想和情感,這就對翻譯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英國是一個島國,歷史上航海業(yè)曾一度領先世界;而漢民族在亞洲大陸生活繁衍,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土地。比喻“花錢浪費,大手大腳”,英語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漢語是“揮金如土”。李白《江上詠》中有“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贝颂幏g的樞紐就在于如何理解“西北流”。我國地形特征是西高東低,李白用“西北流”喻指功名富貴如過眼煙云,不可能與江河永流。這一比喻是基于我國的地理特征,但因為英美國家處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相異,如采用直譯法,很多英國人可能并不解其真正含義,這就要求翻譯“西北流”時應做適當?shù)淖兺?,于是譯成:
“But sooner could flow backward to is fountains;This stream,than wealth and honor can remain.”
這樣譯文頂用flow backward(倒流)的方式表達了原文中“西北流”所蘊含的“不可能”之意,但卻不能體現(xiàn)原文的工整對仗及中國的地域特征。
5 習語方面
習語的翻譯可算得上是難中之難了,因為習語不僅是一種語言現(xiàn)象,更是一種文化產物。如“黔驢技窮”可譯為英語中的習慣說法“at one’s wits end”,也可翻譯為“The proverbial donkeyin ancient Guizhou has exhausted its tricks,and it can do nothing more.”這種翻譯,既傳播了漢文化、保存了原汁原味,也符合英語讀者的閱讀習慣,達到使文化交流貫穿于語言交流的目的。如:“Love me,love my dog”,譯為“愛屋及烏”;“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a gain”,可譯為“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同樣英漢習語中有大量是由歷史典故形成的,這些習語結構簡單、意義深遠,往往是不能單從字面意義去理解和翻譯的。如漢語中的“名落孫山”、“葉公好龍”等;英語中的“meet one’s waterloo”(一敗涂地)、“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災難、麻煩、禍害的根源)等。
三 結語
總之,文化與翻譯關系密切,不可分割。翻譯離不開文化因素的影響,翻譯不僅是語言表面上的題目,更是文化層面上的題目。因為“翻譯實質上是文化翻譯”,終極目的除了傳遞原信息外,更要傳遞文化,促進文化間的交流和理解。在翻譯的過程中,譯者要讓目標文成功地表達源文的內涵,不但要求譯者有扎實的語言功底,而且還要熟悉和了解兩種語言的文化背景。因此歸根到底,語言的翻譯就是文化的翻譯,其根本任務不僅是翻譯文化,而且是翻譯容載或蘊含著文化信息的意義,達到中西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Eugene A.Nid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1993.
[2] 劉宓慶:《文化翻譯論綱》,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 譚載喜:《新編奈達論翻譯》,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9年版。
[4] 王婧媛:《淺談翻譯中的文化因素》,《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