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習(xí)啦>論文大全>畢業(yè)論文>英語論文>外語翻譯>

文化翻譯與文化“傳真”論文

時間: 謝樺657 分享

  文化翻譯既要考慮歷史、社會背景,又要注重那些有同有異,大同小異,同中有異的詞語,譯者要保持清晰的思維,既要注重文化深層的蘊(yùn)含,又要了解語言表層含義的異同之處。
今天學(xué)習(xí)啦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文化翻譯與文化“傳真”外語翻譯相關(guān)論文。具體內(nèi)容如下,歡迎參考閱讀:

  摘 要: 本文闡述了文化、語言、翻譯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論證了文化翻譯的理論基礎(chǔ)。本文認(rèn)為:文化翻譯是在文化研究的大語境下來考察翻譯,即對文化以及語言的“表層”與“深層”結(jié)構(gòu)進(jìn)行研究,探索文化與翻譯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和客觀規(guī)律;文化“傳真”意指文化翻譯的基本準(zhǔn)則,即要求譯語從文化義的角度準(zhǔn)確地再現(xiàn)原語文化所要傳達(dá)的意義、形式及風(fēng)格。翻譯中“文化傳真”度的把握也是本文探討的重點。
  Abstract: The paper studi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 by explor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culture,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 is discussed in the broad context of research on culture. This includes an analysis of the surface and deep structures of culture and language, and the examination of the internal contact between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as well as the objective laws pertaining to their interaction. Facsimile of culture refers to the basic criterion of translation, one which requires that the meaning, form and style of the source language be precisely expressed in the translation from the angle of culture. In addition, the paper explores the extent to which a facsimile of culture could be achieved in translation.

  關(guān)鍵詞: 文化翻譯;文化“傳真”;文化“傳真”的度

  Key words: Translation of culture; facsimile of culture
論文正文:

文化翻譯與文化“傳真”

  文化翻譯是指在文化研究的大語境下來考察翻譯,即對各民族間的文化以及語言的“表層”與“深層”結(jié)構(gòu)的共性和個性進(jìn)行研究,探討文化與翻譯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和客觀規(guī)律。

  1.文化翻譯與文化“傳真”

  文化“傳真”在此意指文化翻譯的基本原則。它要求譯語要從文化義的角度準(zhǔn)確地再現(xiàn)原語所要傳達(dá)的意義、方式及風(fēng)格。換言之,就是把原語的“形”、“神”在譯語中原計原味地體現(xiàn)出來。由此可見文化“傳真”的研究是翻譯中的關(guān)鍵部分。翻譯之所以不那么容易,乃是因為語言反映文化,承載著豐厚的文化內(nèi)涵,并受文化的制約。一旦語言進(jìn)入交際,便存在對文化內(nèi)涵的理解和表達(dá)問題。這就要求譯者不但要有雙語能力,而且還有雙文化乃至多文化的知識,特別是要對兩種語言的民族心理意識、文化形成過程、歷史習(xí)俗傳統(tǒng)、宗教文化以及地域風(fēng)貌特性等一系列互變因素均有一定的了解。正是以上這些互變因素,英漢民族的語言文化體現(xiàn)出各自特有的民族色彩。比如《紅樓夢》中有這么一句話“……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嫡親的孫女似的?!币话阏J(rèn)為,嫡親的孫兒、孫女的血緣上要親過外孫、外孫女。王熙鳳這句話無疑是指林黛玉氣質(zhì)不凡,就像賈母的孫女一樣,借此來討得賈母的歡心。如果將這句話譯成“She doesn’t take after your side of the family, Grannie. She’s more like a Jia.”這樣便有貶損賈母娘家之嫌。諳熟中國傳統(tǒng)的楊戴伉儷將這句話譯為“She doesn’t take after her father, son-in-law of our old Ancestress, but looks more like a Jia.”該譯文使鳳姐的言外之意表達(dá)得貼切到位,把中國這種封建家庭的傳統(tǒng)意識忠實地傳達(dá)給了讀者。

  有時即便對某成語典故的文化含義有所了解,但在翻譯中不能根據(jù)語境靈活處理,也有可能達(dá)不到“傳真”的效果。比如“a dog in the manger”常被直譯為“狗占馬槽”,但用在下面的兩例中似乎就不合適了。

  例一:Let me have the skates. You don’t know how to skate. Don’t be a dog in the manger.

  譯文:把冰鞋給我,你不會滑冰,不要狗占馬槽。(此句中劃線部分應(yīng)該譯成“不要占著茅坑不拉屎”為妥。)

  例二:There you are the dog in the manger! You won’t let him discuss you affairs, and you are annoyed when he talks about his own.

  譯文:你狗占馬槽!你不讓他談你的事,可他講他自己的事你又惱了。(此句中劃線部分應(yīng)譯為“你不干還不讓別干!”才達(dá)意。)

  英漢兩民族的宗教信仰不同,自然也會體現(xiàn)在語言方面。英語中出現(xiàn)的文化主要是____文化《圣經(jīng)》在整個西方文明的形成和發(fā)展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與之相應(yīng)的是在我國影響極為深遠(yuǎn)的佛教文化。兩種文化在思維習(xí)慣上、語言表達(dá)形式上,詞匯意象和含義上,都有著自己的特色,故翻譯時特別要引起注意。例如Hawkes把《紅樓夢》中的“阿彌陀佛”竟然譯成”God bless my soul”,把上帝拿來代替佛教的無量壽佛,這很可能讓西方人以為中國人也信奉上帝。這樣的譯文大大地削減了中國文化內(nèi)涵。又如“天誅地滅”這一成語運(yùn)用“天”、“地”作為最高權(quán)力的象征,但它只能適用于深受天道觀影響的中國,故不能用反映基督____的”God”取代。某些含異域感情色彩的詞語的翻譯也是一個難點。

  由上可見,“文化翻譯”的的確確是在“文化研究的大語境”下做翻譯,而文化“傳真”是做好文化翻譯的關(guān)鍵。

  2、翻譯中文化“傳真”度的把握

  文化“傳真”不僅僅指忠實原語,而且是在考慮異域文化的前提下尋求一種最佳的翻譯方法。至于什么是它的“度”還沒有固定的定規(guī)可循,所以如何準(zhǔn)確地把握它的尺度還有待譯者經(jīng)過長期的磨礪和探索。筆者擬就雙語轉(zhuǎn)換的“度”這個問題從以下三個方面談?wù)勛约耗w淺的認(rèn)識。

  2.1 探究詞語的歷史、社會背景意義及文化內(nèi)涵,準(zhǔn)確把握文化“傳真”

  文化翻譯既要考慮歷史、社會背景,又要注重那些有同有異,大同小異,同中有異的詞語,譯者要保持清晰的思維,既要注重文化深層的蘊(yùn)含,又要了解語言表層含義的異同之處。
2.1a 擺脫性忌諱和性壓抑的民族心理制約

  不同民族的社會風(fēng)尚,倫理道德的異同,有時也使原文難以予以忠實傳譯。比如在法國,男女間一旦可以親吻嘴唇,那就幾乎等于可以同床共枕了。所以為了照顧民族習(xí)慣,怕有傷使用譯文語言國度的風(fēng)化,法國人在翻譯英國小說時,將英國式父女親嘴改為法國式父女擁抱。顯然這是有異于原意的改寫,不能達(dá)到“傳真”效果。

  《羅密歐與朱麗葉》中有這么一句話:He made you a highway to my bed, But I, amaid, die maiden-widowed.

  受到我國幾千年禮教文化干擾的前輩翻譯家朱生豪把此句譯為:他借你(軟梯)做牽引相思的橋梁,可是我卻要做一個獨守空閨的怨女而死去。此句中的“死”被悄悄地譯為得體得多的“相思”,因而產(chǎn)生了經(jīng)不起推敲的語病。在傳統(tǒng)的中國文化中,一個尚未出嫁的閨女怎能直截了當(dāng)?shù)卣f出要她的心上人“上我的床”呢?情感、價值觀發(fā)生了變化的90年代的翻譯家方平,沖破了性忌諱和性壓抑的民族心理束縛,把此句改譯為:他本要借你做捷徑,登上我的床,可憐我這處女,活守寡,到死是處女。方譯顯然更貼近原文的本意。

  2.1b 切勿被表層含義所迷惑

  例如“骨鯁在喉”是有話要說,非先吐之而后快,而“have a bone in one’s throat”則正好相反,是把骨頭卡了喉嚨作為不愿說話的借口。又如中國成語“知子莫如父”與美國的成語“It is a wise father that knows his child”似乎形式與意義上都很相近,其實涵義相反。漢語強(qiáng)調(diào)父親最了解孩子:英語卻用“It is (a wise father) that…”這種句型來反襯即使父親也不一定了解孩子。再看下面的諺語:The nearer the bone, the sweeter the meat. 有人把它譯成“越是貼骨的肉越香”,那就只會使人想到作為食品的肉類。這僅是對字面表層含義的理解,它真正的喻義是“slim people are more attractive than fat people.”請看下面的例句:

  A little skinny … for my taste, but like my ol’ dady used to say; the closer the bone, the sweeter the meat.

  譯文:就我的眼光來看……瘦了點,不過我老爹常說:愈不長肉愈俊俏。

  有些帶有宗教色彩的成語也值得注意。例如:Lick/Kiss the dust (《彌加書》第七章第17節(jié))不能冒失地譯成“五體投地”或“頂禮膜拜”。該成語深層喻義是“卑躬屈膝,忍受侮辱”,其貶責(zé)之意與漢語中的“胯下之辱”略有相同之處。

  以上譯語例子都是注意了詞語表層字面的含義,而忽略了受其文化特性制約的深層意味。

  2.1c 把握原文中人物的心理特征和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

  形神兼?zhèn)涞谋扔髟诿枥L人或物外觀的同時,也揭示人物的心理狀態(tài)的精神實質(zhì)。它寓神似于形似之中,使形似的比喻更具有實感。例如:He (Prebel) looked at the clock. The big second band was sweeping down like a guillotine. (Pat Frank) 此例中,秒針與鍘刀在外在相似點在于其下落迅速,內(nèi)在相似點在于兩物——時間和鍘刀——同樣無情,正在逝去,而他(Preble) 應(yīng)下決心的時刻卻在一秒一秒地逼近。又如:Beauty is but flower, which wrinkles will devour。外觀上,“beauty”和“flower”兩者都很美,但最終都會被吞噬,本質(zhì)上兩者具有mortality(必死性)這一特點。

  2.1d 找準(zhǔn)直譯、意譯、注釋三者的“契合點”,體現(xiàn)原語的文化風(fēng)貌

  例如:There is a mixture of the tiger and the ape in the character of a Frenchman.

  a. 法國人的性格混合有老虎和猿的成分。

  b. 法國人的性格既殘暴又狡猾。

  c. 虎惡狐狡,兼而有之,這就是法國人的性格。

  以上的譯文C是直譯和意譯融為一體的最佳體現(xiàn)。

  又如:It seemed strange that the various editors should permit such redundant flogging of dead donkey, unless perhaps they had a suspicion that after all the donkey might not be quite dead, and wished to make sure.

  譯文:奇怪的是,還有編輯竟允許一再鞭打死驢——重復(fù)已成定論的東西,除非他們也許懷疑驢子可能沒有完全斷氣,想證實一下。(此句中帶點的部分意譯,其它部分直譯。直譯保持了原有的表達(dá)方式,意譯體現(xiàn)其內(nèi)在含義。)

  在美國中篇小說《街頭女朗瑪吉》中,有一句母親說女兒的話:An ‘after all her bringin’ –up what I tol ‘her an’ talked wid her. She goes the d’ bad, like a duck teh water. 這里L(fēng)ike a duck to water是個很貼切的比喻,很容易被中國人接受。于是孫致禮先生把全句譯為“我生她養(yǎng)她,叮嚀來囑咐去,她還是去做那傷風(fēng)敗俗的事兒,跟鴨子下水一樣有癮頭?!边@樣的形象直譯,即保持了異域文化色彩,又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還有些英語成語引喻了《圣經(jīng)》中的人物。如果采取直譯加注的話,就能把原文的喻義如實地展示出來。例如:as old as Methuselah, as rich as a Jew, as wise as Solomon?,斒咳隼?Methuselah)是《圣經(jīng)》中以諾之子,據(jù)說享年969年;古代猶太人多因高利貸盤剝蓄財,猶太人(Jew)就成了富人的代名詞;所羅門王(Solomon)是《圣經(jīng)》中記載的古代以色列王,以智慧著稱。

  直譯有時能保持原文的生動形象,補(bǔ)充或豐富漢語詞匯,使譯文新鮮有力,該譯法在政治用語上尤為多見,如:Lame duck——跛鴨(即將卸任而未重新當(dāng)選的官員);Dark horse——黑馬(原來不為人知,意外取勝的候選人或選手);a stick-and-carrot policy——大棒加胡蘿卜政策,等等。這種直譯法首先應(yīng)該考慮在漢語能夠接受的前提下進(jìn)行。

  2.1e 留神帶有異域感情色彩詞語的翻譯

  不同的民族對一些具有文化義的動、植物詞以及季節(jié)詞的屬性和特征的認(rèn)識往往有異同之處,故而產(chǎn)生了豐富的聯(lián)想,并出現(xiàn)了許多既有共性又有個性的隱喻現(xiàn)象,使英漢語中的某些詞語產(chǎn)生了褒貶、好惡、悲歡等濃郁的感情色彩。

  英漢習(xí)俗差異最典型的莫過于對某些動物的態(tài)度及其深層的文化內(nèi)涵。中國人十分喜愛貓,用“饞貓”比喻人貪嘴,常有親昵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cat“貓”被用來比喻“包藏禍心的女人”,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山羊”是個褒意詞,而英國人卻視“goat”為色鬼,淫蕩的人。莎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第二幕第四景中Mercutio譏諷老乳母為娼妓時,用了hare一詞:

  Romeo: What has thou found?

  Mercutio: No hare, sir.

  梁實秋先生把這段話譯為:

  羅: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墨:倒不是野雞,先生。

  hare本為野兔,俗語是娼妓之意,相當(dāng)于漢語中的“野雞”?!耙巴谩弊兂闪恕耙半u”,恰好又與“野妓”諧音雙關(guān),真可謂譯到好處。

  漢語中某些植物詞喻意也很深刻?!皸盍笨捎鳌帮L(fēng)塵女子”、“輕浮、無情的女子”以及妓院等,如“水性楊花”、“花街柳巷”、“尋花問柳”等。英語的willow卻是悲傷命運(yùn)的象征。柳樹的形象在莎士比亞的戲劇中,是和奧菲莉和黛絲泰蒙娜的悲慘命運(yùn)聯(lián)系在一起的,黛絲泰蒙娜在離開人世之前唱的正是柳樹之歌。

  中國文化往往將“悲、涼、傷、愁”與“秋”連在一起。秋風(fēng)一起,涼意頓生,便有“逢秋悲寂寞”,生出許多“幽怨悲愁”的情愫,如:蔣士“淚與秋河相似,點點注天東”;歐陽修的“夜靜風(fēng)竹敲秋韻,萬葉千起皆是恨”等名句。而英語的autumn卻正好相反,它不僅沒有“愁滋味”,而且常與“寧靜的秋日情調(diào)”聯(lián)系在一起,如“秋語、秋蛩”等;“秋聲”也常有歡樂之意。在翻譯中對這些色彩詞語得仔細(xì)斟酌,不留意便會出現(xiàn)“文化失真”現(xiàn)象。

  2.2 不要給“洋人”穿上“長袍馬褂”,原汁原味地體現(xiàn)文化“傳真”

  魯迅先生在談翻譯時特別強(qiáng)調(diào)要注意異國情調(diào),也就是所謂的洋氣。此處“洋氣”是指保存原語所蘊(yùn)含的異域文化特色,不要使英語說法帶上特有的中國色彩。

  2.2a 字面翻譯有時優(yōu)于意譯

  例如:as gentle as a lamb(像羊一樣溫和),as gay as a lark(像云雀一樣歡躍),as proud as peacock(像孔雀一樣驕傲),as ugly as a toad,(像癩蛤蟆一樣丑陋),as hard as flint(像燧石一樣堅硬),as like as two peas(像兩顆豆一樣相像)。這樣處理既傳達(dá)了形象,又為譯文增添了異國風(fēng)情。

  當(dāng)然刻意追求“洋味”和“形象”有時也適得其反。

  例如:With determination, with luck, and with the help from lots of good people, I was able to rise from the ashes.

  譯文:憑著我的決心,我的運(yùn)氣,還有許多善良人們的幫助,我終于得以東山再起。(此譯文中舍去了鳳凰焚身的形象。倘若一味強(qiáng)調(diào)原文的“形象”和“洋味”,直譯為“我終于人灰燼中獲得新生?!蹦蔷褪谷瞬恢屏恕?

  2.2b 避免把漢語鮮明的民族或地方色彩強(qiáng)加到譯文中去

  例如:英語成語(a region) flowing with milk and honey 來自《圣經(jīng)》,牛奶和蜂蜜是西方人熟悉的食品,這一成語如譯成漢語的“魚米之鄉(xiāng)”,雖然意思相近,但未免有些不倫不類了。故還是譯成“物產(chǎn)富饒之地”比較合適。又如:When Greek meet Greek, then comes the tug of war.此諺語源自古希臘城市對馬其頓國王腓及亞歷山大的頑強(qiáng)抵抗,以后常用來說明兩個勇士或兩支勇敢的軍隊發(fā)生戰(zhàn)斗時,打斗激烈的場面。有人把它譯成“張飛遇張飛,殺得滿天飛”。此句中張飛是我國的歷史人物,在英國并無其人,故不宜在譯文中出現(xiàn)。此句譯為“兩雄相遇,其斗必烈”更彼具“原味”些。

  2.2c 注意“洋味”中“土氣”的處理

  英譯漢時不僅要保持譯文中的“洋味”,而且還要特別注意“洋味”中的某些“土氣”,即那些通過語法或語音變異所表現(xiàn)的不規(guī)范語或者俚語。這種表達(dá)法可以用來渲染人物的個性,體現(xiàn)人物的文化層次以及所處的社會地位等。比如:

  “I kept it from her after I heard on it,” said Mr. Peggotty, “going on nigh a year. We was living then in a solitary place, but among the beautifullest trees,…”

  “起那時俺聽了消息后,”辟果提說:“瞞著她快一年了。俺們那時呆的地方挺背,前后八方的樹林子說不出的最漂亮,……”

  原文辟果提先生的話錯誤百出,說明他所受的教育不多,不是上流階層的人物。譯文盡可能地把表層結(jié)構(gòu)的這一特點做了如實傳達(dá)。假如把譯文中劃線部分改為“我聽到那消息后”,“我當(dāng)時住在一個僻靜的地方,周圍有十分美麗的樹……”這種譯文雖然通順,但有悖于原文,原有的“土氣”已喪失,不利于再現(xiàn)辟果提說話的口吻與神態(tài)。又如《苔絲》中有這么一句話:

  “O no-I wouldn’t have it for the world!” declared Tess. “And letting everybody know the reason-such a thing to be ashamedo’!”

  “不能,俺豁著死了,也不能那么辦!”苔絲驕傲地大聲說?!斑@樣的事情要是讓別人知道了,還不得把人臊死嗎?”

  母親叫苔絲找一個跟她跳舞的男伴陪她上集去賣蜂窩。苔絲覺得這樣不成體統(tǒng),堅決不答應(yīng)。原文中for the world表示強(qiáng)調(diào),to be ashamedo是不規(guī)范的語言,張谷若先生的譯文使用“豁著死了”和“把人臊死”等俚語,不僅同原句語體相貼,而且符合農(nóng)村姑娘的語體口吻;同時也把苔絲淳樸、善良、羞澀的性格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

  2.3 恰當(dāng)使用漢語中的習(xí)語和規(guī)范語,以最佳的方式展視文化“傳真”

  文化翻譯實踐的過程,可以說是對原語文字與文化內(nèi)容進(jìn)行深刻剖析,得其義,悟其神,然后用錘煉過的譯語文字將其表達(dá)出來的過程。譯語不僅要保持前面所說的“原味”,而且必要時還要具有“本土味”,即采用規(guī)范的漢語和被中國人接受的習(xí)慣表達(dá)方式,否則同樣也達(dá)不到“傳真”效果。

  2.3a 具有本土味的表達(dá)法

  例如:The man is the black sheep of family.

  如果把該諺語譯成“那人是全家的黑羊”便會使人覺得莫名其妙,不知究意是何含義。該譯文有兩處錯誤:一是喻體在中國人心中的形象不明確;二是本體和喻體的相似點沒指出,若把劃線部分更換成“害群之馬”,喻意就一目了然了。

  還有些成語要轉(zhuǎn)換喻體才能被漢語接受,比如a lion in the way(攔路虎),like a hen n a hot girdle(像熱鍋上的螞蟻),The leopard cannot change his spots(狗改不了吃屎)等等。

  語言的相互借鑒可豐富兩種語言的表現(xiàn)力。漢語中已融入了許多由英語直譯過來的“洋味”很濃的詞語。從英文的角度來說,西方人也樂意收集一些他們沒有的異域表達(dá)法。比如“像同一個籠子里的公雞”直譯成英文like two cocks in the same cage是能被英美讀者接受的,如再加上一句地道的英文you’ll see the flying feathers, 中文的含意是“肯定會血戰(zhàn)到雞毛橫飛”,那么就更加形象逼真了。又如“竭澤而魚”是譯成to drain the pond in order to get all the fish,還是采用對應(yīng)英文的成語to 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為好,筆者認(rèn)為前者更為貼切。雖然它表面上似乎丟失了一點“洋氣”,但能體現(xiàn)該成語那具有濃郁漢語特色的“本土味”。

  2.3b 盡量使用規(guī)范的漢語,注意譯語中的“神韻”

  比如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培根的Of Studies一文的第一句話)譯成“讀書可以使人們從中獲得愉快的感覺,可以增添光彩及增長才干”,其意思雖然同“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長才”(王佐良譯)無大異,但與原文相比,神韻味道盡失,而且還破壞了原文表層結(jié)構(gòu)的三項式排比特點。

  漢語的四字結(jié)構(gòu)把各種語言要素和表現(xiàn)手段凝為一體,結(jié)構(gòu)嚴(yán)整,蘊(yùn)涵豐富,如能在譯文中恰當(dāng)使用,將會收到難得的修辭效果。

  例如:I suppose he will be awfully proud, and that shall be treated most contemptuously. Still I must bear my hard lot as well as I can…

  譯文:我猜他準(zhǔn)是傲氣凌人,不把我放在眼里,我有什么辦法呢?只能逆來順受了……(《名利場》)。(在該句中“凌人”是原意的引申,“逆來順受”和bear my hard lot基本上同義,如譯成“忍受我苦難的命運(yùn)”則大為遜色。)

  綜上所述,要準(zhǔn)確地把握好翻譯中文化“傳真”的度,就必須考慮這三個要素:不同語域的民族文化傳統(tǒng)、文化內(nèi)容和文化心理。從宏觀上,譯者要了解文化的蘊(yùn)含、翻譯的基本理論及技巧,在微觀上要仔細(xì)觀察以上“三要素”的差異并且加以對比和分析,從而找出“文化失真”產(chǎn)生的原因??傊?,只有在考慮異域文化的前提下把“信、達(dá)、雅”融為一體,使譯文“神、形”并茂,這樣才能確保文化“傳真”的實現(xiàn),才能真正地做好文化翻譯。

336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