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畢業(yè)論文 > 教育類論文 > 中等教育 >

淺談如何提升高中化學校本課程的有效性

時間: 蔣振東1 分享
【摘 要】 從教育的最終目的來說,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必須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在使用校本教材時,必須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倡導采用實驗探究的模式及合理的評價機制,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
【關鍵詞】 校本課程 以學生發(fā)展為本 評價機制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更新,國家課程機制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學生個性教育的需要。把課程的開發(fā)權適當下放,推進課程實施的多樣化,成為教育發(fā)展的必然,因此,開發(fā)有中國特色的校本課程已是當務之急?;瘜W學科作為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中不可缺少的基礎自然科學,其基礎教育階段的高中化學校本課程的編寫和運用,便成為廣大教師一項光榮而艱巨的實踐任務。
“二期”課程標準提出了“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理念,但由于中國的特殊國情,高中化學教學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緊緊圍繞高考這一中心展開的,課程設置單一、僵化,教學中只注重知識的構建而與實際生活脫節(jié),只注重理論思維而與實驗脫節(jié),這樣學生的綜合能力就得不到提高。鑒于這種情況,我校以化學教研室為中心逐步完善高中化學校本課程,形成了一整套科學的課程實施方案。該方案本著“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以國家課程為基礎,充分發(fā)揮教師教學研究和學生課堂探究的主體作用,并在實踐中逐步趨于完善。具體的課程實施方案如下:
1 課程目標
1.1 全面深入,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教師面向全體學生,使所有學生能夠加入到課程實施中去。在實施方案的過程中,堅持全面的科學教育,使全體學生得到包括科學態(tài)度、科學知識和技能、科學方法和能力等在內的全方位教育;在給學生傳授化學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注意挖掘科學的人文價值,如科學的發(fā)展史、科學家探索真理的過程等,在課堂活動中傳授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
1.2 注重方法指導,讓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發(fā)展。教師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學習策略的指導,讓學生逐步掌握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同時積極創(chuàng)設條件,讓學生自主選擇課題,參與課題研究目標、方案的制定和研究方法的選擇。師生合作,設計探究式的學習活動,讓每個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發(fā)展;引導學生運用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等進行研究,在研究過程中不斷調整自已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策略。
1.3 寬松民主,關注學生情感。教師是課程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努力營造良好的探究氛圍,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自主選擇課題進行研究。培養(yǎng)學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辯能力和求異精神;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尊重每一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勇于嘗試,保護他們的積極性;特別關注內向的學生,盡可能為他們創(chuàng)造展示自己的機會。
2 課程內容
主要采用實驗探究的模式,從思維層次上的形象感受向抽象感受提升,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真正體驗到求知的過程、方法與快樂所在。“實驗探究”的教學模式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發(fā)下,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充當新知識探索者與發(fā)現(xiàn)者的角色,通過關注實驗的過程或者自己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際操作,去學習如何去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教學方法。其基本結構是“問題——方案設計——實驗事實——結論——應用”。另外,我們把諸多的與社會生活相關的化學問題帶入課堂,例如食鹽含碘量的測定,為什么要推廣酒精汽車,食品添加劑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等等。同時,讓學生能綜合應用多種科學知識,以跨學科的觀點和方法,從整體上認識和解決科學技術發(fā)展和現(xiàn)實社會中的問如:如何將化學與物理、生物、環(huán)境保護等學科中的基本知識有機地整合在一起等。
3 評價機制
3.1 多元化評價內容。評價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①參與學習的態(tài)度;②動手能力與探究技能;③交流與合作的能力;④質疑、問難的能力。
3.2 多樣化評價方法。我們采取以下三種評價方法:①學生自評,教師引導和幫助學生審視自己的學習,反思已經取得的成績以及不足,調控、認識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水平。同時教師也可以以此了解學生的心理,及時改進自己的教學。②合作評價,要求學生觀察、思考其他小組同學的方法,在評價他人的同時,接觸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觀點,學會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逐步養(yǎng)成尊重、理解、欣賞他人的態(tài)度,從而擴展自己的視野和胸懷,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③教師評價,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表現(xiàn)并加以記錄,對學生學習的成效做出較為全面、客觀的評價。
根據上述的評價內容和評價方法,教師制作相應的評價量化表,給予學生多次的評價機會,并將評價貫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為中。教師在評價中以鼓勵為原則,使學生不但敢想,更要敢說敢做,然后逐步提高會想、會說、會做的能力,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
該方案在實施的過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拓寬學生的視野、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等方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同時,一些問題也顯露出來,例如,實驗基礎設施不夠健全,學生認知及對待的認真程度不夠理想等。校本課程的完善,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很多問題亟待我們在實踐中解決。
校本課程的實施,打破了國家課程大一統(tǒng)的局面,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教育的校本主體性,也是對國家課程的有益補充。學生是民族的未來,所以我們也應認識到自己的任務、責任和化學教育教學所面臨的挑戰(zhàn)和機遇,積極主動地跟上新時代課程改革和深化素質教育的步伐,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真正讓校本課程、讓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