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畢業(yè)論文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日本文化日語方面論文

日本文化日語方面論文

時間: 秋梅1032 分享

日本文化日語方面論文

  日本通過對本國的文化的宣傳來加大日語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日語脫胎于中國的漢字,經過多年的發(fā)展已經完備。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日本文化日語方面論文的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日本文化日語方面論文篇1

  淺析日語寒暄語表達中的日本文化

  摘 要: 寒暄在人們的社會交往中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是人類社會的普遍行為,但其具體內容和表達方式卻因各民族的生活方式、語言習慣與社會心理不同而各異。分析日語寒暄語表達的獨特性可以管窺到日本民族的深層社會文化。

  關鍵詞: 日語寒暄語 語言特征 文化

  人們在交談中離不開寒暄語,日語寒暄語是日本人際交往中必不可少的表達方式。作為日語學習者,我們必須掌握日語寒暄語,以實現與日本人的順利交流。日語的“挨拶”一詞源于古代漢語。在唐、宋時期佛教盛行,禪宗和尚們?yōu)榱宋虻?常常進行一對一的問答,這被稱為“挨拶”。

  佛教傳入日本以后,“挨拶”一詞便在日本扎下了根。“挨拶”一詞的含義較廣,日本語言學家渡邊友左在《國語學研究事典》中所下的定義是:“人們?yōu)榕c他人建立親和的社會關系,或為維持、加強已經建立起來的社會關系而進行的社交、社儀性行為之一。”由此可見,“挨拶”是以語言行為為主的包括某些動作的社會行為方式。所謂動作,可以想象到的如見面或分別時的點頭、握手、鞠躬、擁抱和親吻等。

  “挨拶”還是一種手段,其目的是用以建立、維持和加強人們之間的親和關系。事實上,所謂“挨拶”行為,是存在于整個人類社會的普遍現象,因為任何社會、任何民族,兩個人或兩個以上的人彼此相見時,總需要以語言或非語言方式相互確認對方的存在,增進感情,建立和維持和諧的人際關系,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它是社會生活的“潤滑劑”。寒喧雖然是人類社會的普遍行為,但其具體內容和方式卻因各民族的生活方式、語言與社會心理不同而各異。譬如中國人喜歡握手,日本人喜歡鞠躬,西方人則更習慣于擁抱,諸如此類都有很深的社會淵源。在語言表達上,更是互不相同,例如,中國人見面時說“幸會”“你好”,而日本人則說“早安”“晚安”,甚至于以“今天好冷啊”“又下雨啦”之類有關天氣的情況來打招呼。所有這些,都與各民族的歷史、社會文化乃至人的心理特征密切相關。本文試從文化的角度對日語寒暄語表達作考察。

  一、日語寒暄語表達體現了日本人強烈的集團主義歸屬心理

  集團主義文化是日本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地理位置來看,日本是個島國,四面環(huán)海。山地和火山占國土面積的74%。國土面積狹小,資源缺乏,地震、火山等地質災害頻發(fā),自然環(huán)境惡劣,與外界交流很少,外來影響很難進入日本,而且日本列島內部的各地域之間相對隔絕的環(huán)境使日本人有了同甘共苦、團結互助、居安思危和競爭的意識,形成了高度統(tǒng)一的民族集團意識。日本是一個集團主義意識很強的社會。由于歷史和地理的緣故,日本人對其所在的集團形成了“家”的意識,具有很強的歸屬感。在家靠家庭,在社會靠企業(yè),而企業(yè)靠國家。所以歐美人說,整個日本就像一家官民合辦的股份公司。

  日語日常寒暄語表達也反映了這一點。日本人在離家出門時,通常對家人說:“いってきます(我走了)。”而家里人則說一聲:“いってらしゃい(你走呀)。”外出回來的人在進門時要說:“ただいま(我回來了)。”

  而在家的人則說:“お帰りなさい(你回來啦)。”這種“挨拶”不僅僅用于家庭成員之間,在學校、公司,在凡屬于同一群體的成員之間均普遍使用。“我走了”、“你走呀”之類是按照我們中國人的習慣而進行的翻譯,體現不出日語固有的語感,作為日語,是“去去就回來”和“去去就回來呀”之意。“去去就回來”意味著“我的離去時暫時的,不是脫離群體”;“去去就回來呀”則意味著對離去者的繼續(xù)承認,而不是推出群體之外。

  二、日語寒暄語表達體現了日本人謀求和諧的心理特征

  日本是單一民族,是一個使用單一語言的島國,在歷史上從未受到外來民族的侵略。國內雖然有過不少戰(zhàn)爭,但是就其規(guī)模和激烈程度而言無法和歐亞大陸的民族戰(zhàn)爭相提并論??梢哉f日本自彌生時代以來的兩千多年基本上過著安定有序的生活。而維持這種安定有序生活的基礎就是以和為貴的精神??梢哉f以和為貴、謀求和諧是日本民族文化的核心之一,極大地影響了日本人的性格和思維模式。它滲透到了日本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各個方面。“和”在語言交流方面表現得更為突出。日本人在餐前餐后,或是接受對方提供的一杯茶、一杯咖啡的前后,都要說一句“いただきます”和“ごちそうさま”。前者是“承蒙賞賜”,后者是“多謝款待”的意思。

  我們覺得一頓便餐或一杯茶不值得如此造作,是累贅。其實對于日本人來說,“此話并非只是感謝款待自己的主人,而是對使此餐成為可能的所有人的感恩戴德,也是對所有人付出的勞動所表示的謝意,這就如同歐美國家的人在飯前進行祈禱一樣”。①因為這樣的原因,很多日本人在自家,或一個人用餐時亦是如此。兒童從小便受到父母、老師的嚴格指導,懂得不知道珍惜別人勞動的人,便不能與他人和睦相處,進而是不知情理的人。

  對別人給予自己的好處表示感謝,或對自己給別人添的麻煩表示歉意,已成為“挨拶”的特色之一。例如,日本人經常在“挨拶”時言及已經過去的事情,一再地說“先日は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昨夜は失禮しました”等。這種“挨拶”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永遠建立在一個不間斷的時間線上,進而得到穩(wěn)定的發(fā)展,使人們之間的關系更融洽。

  三、日語寒暄語表達體現了日本人的自然意識

  日本人自古以來就在固定的土地上從事農耕稻作,在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環(huán)境中生活,雖然有時受到臺風、地震和火山的侵襲,但同時也從自然中獲得了不少恩惠。日本人從來沒有把自然界看作人類的對立物或天敵,而是把自然界當作人類的朋友和生活上的依靠。這種對自然界的親和意識在日本人中間是非常強烈的。

  一年四季,日本人把自然置于自己的周圍,去享受自然。在日語里,在日本人的“挨拶”中有關季節(jié)、氣候變化的語言占很大的比重。例如“暖かくなってきましたね(天氣暖和起來了)”“今日はあついですね(今天真熱啊)”等都是頻繁交換的“挨拶”。尤其是在書信中,關于季節(jié)氣候情況的描述,是問安部分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四季分明的自然環(huán)境,變化萬千的氣象,以及農耕民族特有的生產、生活方式培養(yǎng)了日本人對天氣的強烈關注。這種關注已經成為日本人日常“挨拶”的一部分。

  四、結語

  一個民族的語言特性是在一個相對固定的社會環(huán)境當中經過長期的發(fā)展形成的,因此語言活動能很好地反映出該民族的文化特征。根據以上寒暄語的分析,我們可以了解日本人的幾種民族性。概括而言,日本特有的自

  然 環(huán)境和 社會歷史孕育了這種特有的 語言特征。集團主義意識很強的日本人非常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并且注意和周圍的人保持和睦的關系,謀求社會內部的和諧。

  日語寒暄語的內涵非常豐富,沒有深刻的理解,就絕對不可能做到靈活準確地運用。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但由于歷史 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的不同產生了語言文化上的差異。我們研究討論這些語言與文化的深層 聯系,目的是要使語言的學習和研究并不只是把語言簡單地看成是一套用于人際關系交流的單純的系統(tǒng),而是要更多地了解這套語言的文化歷史背景,這樣我們對語言的理解才會是全面的、深刻的,同時在運用的 實踐當中,也可避免由于語言文化的差異而導致的誤會。

  注釋:

 ?、偎刃?水谷信子.外國人の疑問に答える日本語ノート1.ャパンタイムズ:56.

  參考文獻:

  [1]孫滿緒.日語和日本文化.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2]王秀文.日本語言、文化與交 際.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3]家永三郎.日本文化史.商務印書館,1992.

  [4]金田一春彥.《日本語》新(上、下).巖波書店,1988.

  日本文化日語方面論文篇2

  談外來語對日語及日本文化的影響

  摘要:外來語及外來文化對日語及日本文化的產生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借鑒日本兼容外來語及外來文化的經驗,不斷豐富完善本民族的文化,促進社會共同進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外來語;日語;文化

  當今世界由于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fā)展,極大地促進了國際文化貿易等方面的交流,這樣外來語作為一種人們相互溝通和交流的工具,廣泛地滲透傳播到各個國家和民族的語言之中,對人們的社會生活、工作和學習等方面都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我以為這大概就是外來語的現實存在和不斷廣泛傳播的一個重要原因吧,可以比較確切地說,外來語是各國和各民族之間架起的一座橋梁。近代日本廣泛吸收了來自西方和歐美國家的外來語,外來語在促進日本經濟高速發(fā)展的同時,也對日本的一些傳統(tǒng)文化產生較為深刻的沖擊和影響。

  正如眾所周知的那樣,外來語在日語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是日本人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筆者曾留學日本,當漫步在日本都市的街頭,會發(fā)現無論是超市的名稱或廣告標牌,用片假名標注的數不勝數,甚至一些地方將自己原本的地名也改用外來語來標記。鑒此,本文擬就外來語對日語及日本文化的影響作如下探討。

  一、外來語在日本的兼容與發(fā)展歷史

  引進外國先進文化和兼容本民族語言和文化的國度,這是當今時代日本民族語言和文化發(fā)展的一個總體趨勢??v觀歷史可以看出日本民族吸收使用外來語主要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在江戶時代之前,日本主要是學習和兼容移植中國經濟和文化。一批批遣唐使和學問僧多次輾轉朝鮮半島往來中國學習,尤其是大唐文化對日本民族的影響極為深刻,諸如中國的鐵器、青銅器、瓷器、漆器和一些農作物傳入日本,一方面使生產力比較落后的日本逐漸脫離了原始狀態(tài),另一方面部分政治和經濟制度的移入,也使其拜倒在光輝燦爛的中國文化的光環(huán)之下,因此可以說從語言文字到哲學理念,從制度綱領到日常生活,日本無不受到中華文明的巨大影響。

  第二,在明治維新之初,日本進而轉向對西方和歐洲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的文化全面開放和兼容,這時的外來語來自葡萄牙、德國、法國、意大利和英國,一直到明治時代,英語作為主要外來語種,廣泛滲透傳播到日語和日本文化之中,促成了日語、日本文化和西洋文化的充分結合,以至于“和魂洋才”口號的提出和英語國家的外來語在日語中數量的激增,使日本語言和文化得到了進一步的補充。

  第三,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作為戰(zhàn)敗國的日本第一次被美國占領和統(tǒng)治,這時的日本甘當美國的小弟弟。而美國占領當局則認為日本軍國主義的泛濫和對外的侵略戰(zhàn)爭,主要是受封建傳統(tǒng)的影響,必須要將其革除,使日本軍國主義的思想無法抬頭和存活下去。

  在此情形下,美國的一些社會、文化、政治和經濟制度如洪水般的涌入日本,不僅科學技術、民主政治、經濟管理模式等都輸入到日本,就連日常的行為和一些生活方式也沖擊著整個日本,但令人驚奇的是日本對于美國全方位的改造和改良,表現出了良好的兼容和合作態(tài)度,既促進了日本本國生產力的快速發(fā)展,又促進了其社會的文明和進步。由此可見,外來語是日語和日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梢员容^準確地說,日本語言和文化基礎大都來自中國、近代文化西洋化、現代文化美國化。縱觀日本文化發(fā)展史可見,外來文化對日本文化的影響是及其深遠的。

  二、外來語在日本的使用現狀以及對日語的影響

  當我們了解了日本吸收外來語和外來文化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不能不敬佩日本人學習、借鑒和兼容異國文化的心胸和氣魄?,F今人類,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像日本一樣善于接納和采用外來語言以及外來文化的民族和國家是少之又少的文化現象。而一旦吸收了這些外來語和外來文化的精華,就會被日本社會和人們創(chuàng)造性的加以利用。

  首先是外來語的廣泛使用在現今日本社會已經流行為一種時尚的追求,外來語言在廣大人們心中已經生根、開花、結果,并成為日本社會歐美化、現代化的一種潛在的思想和意識行為,由此支配著人們的生活方式行動。加之媒體的推波助瀾,廣泛地使用各國的語言,傳播不同國家的文明和藝術之花,在日本的超市和街頭,各國的外來語使用隨處可見,有的甚至超過了日語自身的使用頻率,可以想象外來語對日語和日本文化的影響是極為深刻的。

  其次是在日常生活中,在日本不僅是傳播媒介在大量使用外來語,就連普通的衣食住行以及對外交流,外來語的使用都十分廣泛。比如日本老年人比較喜歡中國的書法和漢字,在我接觸過的絕大部分年齡在70~80歲之間的老年人,在給中國客人和朋友回信時,都會采用毛筆字來書寫,而且毛筆字寫得非常工整漂亮,看起來簡直就像一件難得的藝術品,這些就連當今的中國老人也未必都能做到,還真有點自愧不如的感覺,所以至今從我留學日本到現在雖然十多年過去了,但日本人用毛筆給我回復的信件我都像紀念品一樣完好的保存和珍藏著,這大概就是文化傳播的巨大魅力吧。

  那么現在的日本年輕人也就更加崇洋外國的文化色彩,尤其是高頻率的使用英語、法語、德語中的一些網絡用語,甚至將一些外來語和日語相結合產生出新的日常用語,比如說傳統(tǒng)日語中的“いいですか”(好嗎?可以嗎?的意思),就變成了現在年輕人中經常使用的“OKですか”。又如傳統(tǒng)日語中的“では さよなら”(那么,再見的意思),就變成了現在年輕人中經常使用的“じゃあ バイバイ”。再比如傳統(tǒng)日語中的“くつした”就變成了今天的“ソックス”,“ぎゅうにゅう”就變成了今天的“ミルク”等現象還有很多。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因兩代人甚至幾代人的日常生活習慣的不同,加之外來語的充分傳播在日本現今社會充分運用和發(fā)展起來的。

  再就是形成了特有的日本語言認知和文化思潮。人們都知道語言是人類相互交流的主要工具,它傳遞信息、表達思想、傳播文化、溝通感情,達到學其所長、共同發(fā)展,而現今的一些日本人對此看法卻不盡相同,很多日本人認為單靠語言的溝通和交流,還不能完整準確地達到交流思想和彼此的情感,語言上的某些不足是可以用心靈的相互感應來實現的。因此形成了這種特殊的語言認知??陀^地說,這種認知對日本來講是不無道理的。

  因為外來語和外來文化,曾多次沖擊日本民族和日本人的社會和經濟生活。這種外來語的巨大反作用力,在某種程度上又限制和制約了日本語的自身發(fā)展。特別是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先進文化和生產方式的傳入,促使日本經濟騰飛,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貿易體。這樣分析起來,日本人對語言的看法和認知不一樣也就不足為怪了。

  再加上日本本身是個由北海道、本州島、四國島、九州島所組成的島國,它四面環(huán)海,國土面積狹小,耕地很少,這些特點養(yǎng)成了島國的特有生活習慣,一旦大門洞開,外國先進的東西傳播進去,尤其是各國不同的語言和文化很好的被日本民族創(chuàng)造性的加以開發(fā)和利用,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正是社會進步和文明的一種大的發(fā)展趨勢,僅此而言,就很值得世界各國的學習、思考和借鑒。
  三、在兼容外來語及外來文化的基礎上,不斷傳承弘揚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

  我們知道,日本語言和文化在吸取各個國家和民族精髓的同時,也在根據自身的國情需要不斷發(fā)展自身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在其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日本對外來語和外來文化也不是盲目的接受,而是根據本國國情的需要有所選擇和利用,并將其與自己的民族文化融為一體,共同進步。

  雖然外來語及外來文化極大地促進了日本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成為經濟強國,但日本民族自身的文化并沒有被吞噬,反而形成和保留了自己的民族傳統(tǒng)和特色。如前所述,日本語言和文化包含了太多的國外元素和音符,歷經千年的歷史發(fā)展,可以說是古代的中國文字、語言和文化等為日本奠定了發(fā)展的良好基礎。

  日本人謙虛的學習中國以至后來學習西方文明和西方文化,這是日本民族和日本人的基本態(tài)度,日本人叫和魂洋才,我們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觀點來認識這叫“揚棄”,好的東西就認真學習并廣泛的兼容,使之我用。比如日本人的團隊精神、團隊理念、團隊意識以及大和民族的團結協(xié)作、不畏困難、艱苦創(chuàng)業(yè)、奮勇開拓創(chuàng)新、勇往直前的良好精神等都被很好的傳承下來,有效的發(fā)揚光大,進一步的促進了生產力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可能是日本社會長期森嚴的社會等級制度,忠君意識、報恩意識以及恥感意識來維系的這樣一種日本團隊文化,它是日本歷史和現實社會的最好傳承和結合,因為這有利于日本社會的進步和文明。再如同日本人的勤勞精神和忘我犧牲的工作態(tài)度、忠誠思想、進取和不斷創(chuàng)新的態(tài)度都是日本大和民族的文化之魂。從古代日本創(chuàng)造的宮廷音樂藝術、宗教文化、相撲文化、和服文化、賞櫻文化、料理文化,像壽司、刺身、天婦羅以及日本歌舞伎藝術,還有花道、茶道、書道、合氣道等,都充分體現了大和民族對其優(yōu)良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

  因此可以說,現今的日本語以及日本文化是在廣泛兼容和選擇利用外國先進的物質文化和經濟制度中不斷的豐富和發(fā)展起來的,這樣和大和民族文化相輔相成的結合在一起,融入到一起充分體現出日本民族在兼容和利用國外文化的特有個性和品質,這也許對日本民族來說是一個比較科學的發(fā)展機制吧。誠然,國與國之間的情況不同,這里只不過是僅就外來語對日語及日本文化發(fā)展的影響略談的一個側面而已,也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吧。

  以上三個方面總體歸納到一起,我們就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日本的現代文明既是本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良好傳承,又是外來民族優(yōu)秀文化充分利用的產物。兼容的外來語及外來文化的確對日本的文化語言及社會發(fā)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使其成為亞洲乃至世界文化的一朵奇葩,這是值得各國以及各民族在經濟社會文化發(fā)展中需要重視和借鑒的一種精神。

  參考文獻:

  [1]孫艷華.現代日本社會外來語的使用時態(tài)[J].日語學習與研究,2001,(3).

  [2]胡曉清.外來語[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8.

  [3]韓立紅.日本文化根文論[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日本文化論文”

2952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