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畢業(yè)論文 > 藝術類論文 > 美術 >

讓兒童的水墨畫充滿生命色彩(2)

時間: 曹紅芳1 分享

  二、課堂教學的內容整合
  新課標著眼于現(xiàn)代社會生活與學生學習生活貼近的教學要求,但教材是普遍意義上的思想體現(xiàn),一種整體化的導向,它不能很好的著眼于每一個地區(qū)、學校、班級。教師必須努力開發(fā)美術課程資源,憑借教材的優(yōu)勢,開展豐富多彩的兒童水墨畫課堂實踐活動,達到教師、學生和教材的相互關系的最優(yōu)化,充分使兒童水墨畫課堂達到美術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兩個“本位”的高度。這也是課堂教學設計藝術創(chuàng)造性的教育功能美。如可以把書上的內容作為欣賞內容,挑選學生熟悉又感興趣的事物來作為學生的練習題材。這一點可以從學校的特色美學教育中得到啟發(fā),一個學校以“繩子”作為學生手工的材料,就有各種各樣的“繩子”的手工制作出現(xiàn)在這個校園的各個角落;以“稻草”為學校的創(chuàng)作素材,就會有各種各樣的“稻草人”、“稻草玩具”、“稻草動物”、“稻草籃子”等等,一個個,一堆堆,置放在學校相應的地方;以“泥巴”為材料來追求一種藝術美的創(chuàng)造,“長城”的創(chuàng)造就出來了……可以說,特色就是這樣出來的。學校特色如此,美術教師的成功如此,兒童水墨畫的教學也是如此。從一個“點”出發(fā),帶動學校“面”的發(fā)展。
  三、課外美術活動
  新課標要求我們開發(fā)教學資源,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lián)系,提倡引導學生把美術學習與其他學科的學習以及生活經驗、周圍環(huán)境相聯(lián)系,鼓勵教師積極開發(fā)當?shù)氐拿佬g課程資源。農村學校的孩子的見識較少,對外部世界了解不多,老師要細心觀察,以學生的自身水平為本,去挖掘,填充教育教學內容,使學生在“豐厚的資源文本”中得到全方位的碰撞,并拓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保钗?br/>   美術教師可以組織一些和教材相對應的課外活動,活動過程、內容樸素,實在,貼近學生生活(在大自然中,親身體驗觀察自然界中藍天白云、青山綠水、花草蟲鳥、瓜果蔬菜等等各種形態(tài)、色彩的景象,感受、發(fā)現(xiàn)其中的漂亮)。
  如在教學《有形的世界》一課時,有位老師就讓學生走出教室,來寫生校園內各類普通的房子,在寫生中引導觀察,并要求學生用減法方式減去不入畫的部分,補充一部分,使構圖完美、意境更充實。要學生用夸張變形的手法表現(xiàn)高的更高、矮的更矮。然后再根據(jù)主觀感受用水墨畫的形式來表現(xiàn)情趣,加強藝術的感染力。那這樣的教學之后跟進兒童水墨畫教學,無非是在美術課堂上給他們提供了一個更好的作畫資源和素材了。其實這些東西就在他們身邊,只是他們從來不會去好好的注意,更不用說好好的去作畫了。
  2.鄉(xiāng)土味
  兒童的美術學習不是為了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為畫家,而更重要的是要讓每一個孩子都受到良好的藝術熏陶和渲染,讓他們在藝術的殿堂里徜徉時能夠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從而提升孩子的素養(yǎng)、氣質、能力、道德等等。  我們應該讓學生的兒童水墨畫表現(xiàn)突顯“鄉(xiāng)土情、人文情”。 如本校的兒童水墨畫學習中就有一塊“愛家鄉(xiāng)、畫家鄉(xiāng)”的主題活動?;顒又饕峭ㄟ^學生對家鄉(xiāng)山水、人文景觀的觀察、寫生、感受來讓孩子進行兒童水墨畫的創(chuàng)作。這兩張就是“印象家鄉(xiāng)” 的學生作品。它就是平時的水墨畫教學中通過“愛家鄉(xiāng),畫家鄉(xiāng)”活動機制形成的一張作品。
3.時代風貌
  每一個時代,每一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美術內容和藝術表現(xiàn)。我們的美術教育教學必須適應時代要求,展現(xiàn)時代風貌。因此,在追求本土特色的同時,我們也要讓我們的孩子聞到時代氣息。如:浦江書畫節(jié)、紹興的“三月三文化節(jié)”等文化氛圍有著濃烈的時代性。本校的美術老師的一次“紹興書畫節(jié)”之行的活動,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本人還把活動的圖片都放到學校的電子大屏幕上循環(huán)播放,全校的學生都能享受到和畫面中的同學一樣快樂,羨慕的目光一下子就聚集到一起了。
  又如:以“迎奧運”為題材的兒童水墨畫比賽活動現(xiàn)場。身邊有很多有關于“迎奧運”的資源可以供學生參考,學生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知識水平、技能層次來進行類似題材的創(chuàng)作。這些就是學生自我創(chuàng)作的比賽現(xiàn)場,可見,很多學生都是興趣盎然的。
  4.競爭味
  李力加教授說過,在平時的教育實踐中,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切可表達和展示才能的機會,讓他們通過活動產生強烈的成功感并樹立自信心,讓活動成為一種蕩漾著激情和人性的活動,一種能充分體現(xiàn)自身的存在與價值的過程,也是一種發(fā)掘本性的教學機制。如利用學校各個活動室,走道、臥室、飯廳等的墻壁布置展示學生的作品。組織學生參與廣場文化和社區(qū)活動,在現(xiàn)場作畫過程中體驗一種成功感和自豪感。為學生舉辦各種畫展,參加各種繪畫比賽。
  著名優(yōu)秀教師李正火也說過,教學就像孕育生命一樣是一個孕育的過程。這些活動就是母體,學生就是胚胎。活動中,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讓學生在欣賞作品中有啟示,就是促進學生個性化、社會化的成長,更孕育一種競爭意識。不僅僅是美術學習,而是一種心理的、生理的要求,提升學生向更高的方向攀登,讓這種競爭意識深入學生的心中,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的熱情持續(xù),讓孩子的學習持續(xù),讓孩子的主動性持續(xù),個性和本性得到了完美的平衡。
  藝術不僅是情感的表達,也是對人類情感的滋養(yǎng)。“以人為本”的顯示關注與飽含情感的終極關懷,是藝術的應有之義。“在浮躁喧鬧的氛圍中,能夠沉下心來,潛心研究‘情感’的藝術,是真正的時尚。
  無論是課堂還是活動,兒童的水墨畫學習都應該是靈動的,充滿生命力的。因此,從事藝術不僅僅是選擇了一個飯碗,更要有對人,對自身,對整個人類的一種“慈悲”的情懷。我們應該在我們的教學中,打造一堂無墻的靈性課堂。
  
  【參考文獻】
  (1)《美術課程新課標》
 ?。?) 李正火 《文瀾新月》
2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