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考試網(wǎng) > 學歷類考試 > 高考頻道 > 高考科目 > 高考歷史 >

高考歷史論述題訓練

時間: 劉惠0 分享

  審題對于論述題的解答是否成功起著關鍵作用。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推薦的高考歷史論述題訓練,僅供大家參考!

  高考歷史論述題訓練及參考答案

  1.閱讀下表內容,回答問題。

  有人據(jù)表內容得出的歷史結論是王朝更替是簡單的重復,而有人則認為是螺旋式上升。評關于王朝更替的某一種觀點。(12分)(要求:圍繞材料中的觀點展開評論,觀點明確,史論結合。)

  【參考答案】 見書

  2.(12分)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貨幣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媒介。貨幣的興衰彰顯了一個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實力,在很大程度上印證了“國家興,貨幣興;國家亡,貨幣亡?!?/p>

  在人類的經(jīng)濟畫卷上,沒有哪個細節(jié)能夠與貨幣脫離瓜葛。黃金、白銀、英鎊、馬克、美元、歐元、日元、人民幣……當英鎊以勢不可當?shù)牧α酷绕?,并在貨幣爭鋒中獨占鰲頭時,英國被改變,世界的格局也被改變。在世界貨幣的舞臺上,有無數(shù)個角色上演著沉與浮的故事……然而,盛宴總會結束,經(jīng)過兩次世界大戰(zhàn)與一次經(jīng)濟打蕭條,英鎊黯淡退場了,美元以勢不可當之勢崛起。直到今天,我們的世界還是美元時代.

  ——摘自宋泓均高強《貨幣變局:下一秒,誰將改變世界》

  如果中國經(jīng)濟不出現(xiàn)致命的差錯,人民幣在未來世界經(jīng)濟與金觸市場中的格局中必將成為主導貨幣之一。未來世界金融市場的格局不出意外應該是多貨幣主導的格局,在這個格局中人民幣與美元預計會成為兩大貨幣,歐元、日元、印度盧比等由于不同原因,恐怕難以與人民幣與美元相匹敵。即使新金融秩序創(chuàng)造出新的基準“世界貨幣”,人民幣與美元也必將成為兩大核心貨幣,但近期內人民幣應該繼續(xù)執(zhí)行資本項目封閉下的不可自由兌換政策,且不應參與貿易保護主義下的貶值競爭.

  ——張寧《人民幣——未來的世界貨幣?》

  評析材料關于世界貨幣主導格局變化的觀點。(12分)(要求:圍繞材料中的某一種或兩種觀點展開評論,觀點鮮明,史論結合)

  參考答案:觀點一、美元主導論。(3分)

  理由:(1)一方面美國有超強的科技、軍事、經(jīng)濟的實力;(3分)

  (2)另一方面,美國有較為完備的政治制度、國內較穩(wěn)定;(3分)

  (3)短期內還沒有哪一個國家或地區(qū)能夠撼動美國的位置。(3分)

  觀點二、人民幣必將成為主導貨幣之一。(3分)

  理由:(1)中國是一個政治上統(tǒng)一的國家,一個穩(wěn)定的社會是中國經(jīng)濟穩(wěn)定發(fā)展的必需條件。(3分)

  (2)中國目前經(jīng)濟總量已經(jīng)位居世界第二,而且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3分)

  (3)中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國家保持宏觀政策的自主性等。(3分)

  觀點三、人民幣與美元成為兩大核心貨幣,共同主導世界貨幣。(理由略)

  注意:(1)如果考生的觀點是:我同意材料中的觀點或我同意作者的觀點,不得分;一定要有明確的觀點。

  (2)理由即史實論證部分,可以有其他史實,只要能為其觀點服務而且合理,均可酌情給分。

  3.(2012年3月東北三校聯(lián)考)(12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 文化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權力的分布。歷史上,一個文明權力的擴張通??偸峭瑫r伴隨著其文化的繁榮,而且這一文明幾乎總是運用它的這種權力向其他社會推行其價值觀、實踐和體制。羅馬的權力在古典世界的有限范圍內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近乎普世的文明。19世紀以歐洲殖民主義為表現(xiàn)形式的西方權力和20世紀美國的霸權把西方文化推廣到了當代世界的大部分地區(qū)。歐洲殖民主義已經(jīng)結束,美國的霸權正在衰落。隨著本土的、植根于歷史的習俗、語言、信仰及體制的自我伸張,西方文化也受到侵蝕。現(xiàn)代化所帶來的非西方社會權力的日益增長,正導致非西方文化在全世界的復興。

  正如約瑟夫·奈意識到的那樣,世界上正在發(fā)生硬權力的廣泛分散,主要國家“已不能像過去那樣運用它們的傳統(tǒng)權力資源來達到其目的”。因此軟權力“與硬的指揮權力同樣重要”。然而是什么使文化和意識形態(tài)具有吸引力呢?當它們被看作是根植于物質上的勝利與影響時,它們就是有吸引力的。

  ——摘編自薩繆爾·亨廷頓《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評述材料中關于文化分布與權利分布關系的觀點(12分)

  (要求:圍繞材料中的一種或兩種觀點展開討論:觀點明確,史論結合。)

  【參考答案】

  觀點:

  (1)文化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權力的分布。(4分)

  (2)文化的分布是軟權力(精神文明)和硬權力(物質文明)共同作用結果。(3分)

  (3)文化的分布根植于物質上的勝利和影響。(2分)

  論述:分別以古羅馬時期、19世界歐洲殖民主義、20世界美國霸權、現(xiàn)代非西方社會權力四個時期的特點進行描述,史實正確即可得分。(每個時期2分)

  4.伏爾泰眼中的中國(15分)

  旅行者們,尤其是傳教士們,都認為到處看到的是專制制度。這些人從表面現(xiàn)象判斷一切:看到一些人跪拜,便認為他們是奴隸,而接受人們跪拜的那個人必定是1.5億人生命財產的絕對主宰,他一人的旨意便是法律??蓪嶋H情況并非如此。„„人類肯定想象不出一個比這更好的政府:一切都由一級從屬一級的衙門來裁決,官員必須經(jīng)過好幾次嚴格的考試才被錄用。„„如果說曾經(jīng)有過一個國家,在那里人們的生命、名譽和財產受到法律保護,那就是中華帝國。

  中國人最深刻了解、最精心培育、最致力完善的東西是道德和法律。兒女孝敬父親是國家的基礎。在中國,父權從來沒有削弱。„„一省一縣的文官被稱為父母官,而帝王則是一國的君父。這種思想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把這個幅員廣大的國家組成一個大家庭。

  他們的孔子不創(chuàng)新說,不立新禮;他不做受神啟者,也不做先知。他是傳授古代法律的賢明官吏。我們有時不恰當?shù)亍景阉膶W說】稱為“儒教”,其實他并沒有宗教,他的宗教就是所有皇帝和大臣的宗教,就是先賢的宗教??鬃又皇且缘赖抡佌伕嬲]人,而不宣揚什么奧義。

  世界上曾有過的最幸福、最可敬的時代,就是奉行孔子的律法的時代。

  ——節(jié)選自伏爾泰《風俗論》

  問題:(3)你如何評價伏爾泰對中國文化的解讀?(15分)‘

  【參考答案】見書

  5.(2012年3月河南鄭州質檢)(12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美洲作物之引種中國大多發(fā)生在明清時期,其中既有玉米、番薯、馬鈴薯這樣重要的糧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類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番石榴、番荔枝等蔬菜果樹,也有煙草、陸地棉這樣的嗜好作物和農被原料,總數(shù)接近30種……在不長的時間中獲得了相當快的發(fā)展,不少在今天的作物構成中占據(jù)舉足輕重的地位。……美洲作物的傳播與發(fā)展……適應了人們對營養(yǎng)和享受多方面的需要……

  ——王思明《美洲作物的傳播及其對中國飲食原料生產的影響》

  材料二 新舊大陸物種的交流當然也包括中國的瓷器、絲綢、茶及一些農作物,諸如茶樹、柑橘、櫻桃等輸入美洲。歐洲人的飲料一下子豐富起來,他們飲用從中國和印度輸入的茶、來自阿拉伯的咖啡和用來自美洲的可可加工成的巧克力。隨著熱飲的盛行,購置中國瓷制的飲具、炊具成為歐洲家庭的時尚。

  說到全球化的啟動,人們往往過分強調了新舊大陸文明的碰撞和交流,忽視甚至無視了舊大陸之間文明交流的加強。其實舊大陸之間不同文明的碰撞和交流也是極重要的內容,尤其是:歐洲和中國思想文化的交流。

  ——計翔翔、周百鳴《地理大發(fā)現(xiàn)探幽》(二)

  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從文明史觀的角度談談你對全球化的認識。(12分)

  【參考答案】新航路開辟擴大了人們的視野,第一次建立起全球性的聯(lián)系,通過貿易、傳教等活動,商品、人員、物種實現(xiàn)了世界范圍的流動,包括文化在內的不同文明之間交流逐漸頻繁;物質文明的交流,正如材料所述的物種的交流,改變了人們的社會經(jīng)濟生活;精神文明的交流,特別是中國與歐洲思想文化的交流,促進了西方現(xiàn)代文明的成長;在世界各種文明的碰撞、交流融合中,世界各地聯(lián)系進一步加強,全球化不斷發(fā)展。

  6.(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9世紀上半期,工業(yè)文明以及引發(fā)的一系列社會問題,成為時代關注的焦點,工業(yè)文明給人類帶來的究竟是災難還是福祉,是以平等為主導的發(fā)展,還是以自由為優(yōu)先的行進,很多思想家在思想領域展開了批判與辯護的激烈交鋒。

  在工業(yè)革命中成長起來的一支龐大的雇傭勞動者,對于他們而言,工業(yè)文明帶給他們的只是苦難與痛楚,他們成為這種體制的直接犧牲者。因此,工人階級以及他們的理論家也最早展開了對工業(yè)文明的激烈批判。……工人階級從切身經(jīng)歷中認識到:社會現(xiàn)實中勞動產品全部歸屬于資本家,導致了財富分配不平等,究其原因是因為勞動權利的喪失。因此,他們從自然法理論出發(fā),要求獲得勞動成果的權利,認為這是人的天賦權利。英國一些思想家、政治改革家科貝特、伍勒韋德等人堅決抨擊現(xiàn)實社會的不平等。

  在對工業(yè)文明的一片批判聲中,一批思想家也走上前臺,發(fā)出了另一種聲音,他們堅決為現(xiàn)有的工業(yè)制度和社會體制辯護吶喊,這批思想家主要為英國經(jīng)濟學家亞當·斯密、大衛(wèi)·李嘉圖、馬爾薩斯、法國社會學家圣西門、孔德等人。他們一致認同,只有工業(yè)文明,只有資本主義的經(jīng)濟自由,才能增進國家的財富,帶來社會的進步,實現(xiàn)理想的“文明社會”。

  ——摘編王斯德主編《世界通史-第二編 工業(yè)文明的興盛——16—19世紀的世界史》

  評材料中關于工業(yè)文明的觀點。(12分)

  (要求:圍繞材料中的一種或兩種觀點展開評論;觀點明確,史論結合。)

  【參考答案】

  觀點一:工業(yè)文明給社會帶來災難。(觀點3分)理由:工業(yè)文明給廣人的勞動者帶來苦難,社會分裂為兩大對立的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或出現(xiàn)社會的貧富分化);生產力發(fā)展了,但工人階級喪失勞動權利,產品分配不平等,人權受到侵犯;工業(yè)文明帶來環(huán)境的破壞;伴隨著工業(yè)文明的西方殖民擴張,給亞非拉人民帶來了災難。(史論結合,言之有理,按等次可給1—6分)(思維層次較高,整體表述規(guī)范,條理清楚,按等次給1—3分)

  觀點二:_業(yè)文明給社會帶來福祉。(觀點3分)理由:’_I二業(yè)文明帶來資本主義的自由經(jīng)濟和市場競爭;生產力的發(fā)展,能增進國家財富,帶來社會進步;工業(yè)文明推進了城市化進程,它的擴展,改變了世界的面貌。(史論結合,言之有理,按等次可給1—6分)(思維層次較高,整體表述規(guī)范,條理清楚,按等次給1—3分)

  觀點三:工業(yè)文明給社會帶來的利弊共存。(觀點3分)理由:利,主要表現(xiàn)為促進生產力和自由經(jīng)濟的發(fā)展,增進國家財富,帶來社會文明的進步:弊,主要表現(xiàn)為給廣大的勞動者帶來苦難,造成社會的不平等和國家地區(qū)發(fā)展的不平衡。(史論結合,言之有理,按等次給1—6分)(思維層次較高,整體表述規(guī)范,條理清楚,按等次給

  7.(2008年海南單科26題)(12分)根據(jù)材料與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天下已平,(漢)高祖乃令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重租稅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時……市井之子孫亦不得仕宦為吏。

  ---- 《史記》

  工商雜色之流,假令術逾儕類(同輩之人)……止可厚給財物,必不可超授官秩,與朝賢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 《舊唐書》

  古者官民一家也,農商一事也……商籍農而立,農賴商而行,求以相輔,而非求以相病,則良法美意,何嘗一日不行于天下哉。---- (宋)陳亮:《龍川集》

  士之子恒為士,商之子恒為商。嚴氏之先,則士商相雜,(嚴)舜工又一人而兼之者也。然吾為舜工計,宜專力于商,而戒子孫勿為士。蓋今之世,士之賤也,甚矣!

  ---- (清)歸玄恭:《歸莊集》

  評述中國古代商人社會地位的變遷。(12分)

  (解析)本題以商人的社會地位變遷為線索展開的,考查學生通過對抑商到“工商皆本”的社會地位的變化,進一步闡述對社會的影響,應堅持站在生產力的發(fā)展方面看問題,才能更好地對商人的社會地位和“重農抑商”的政策有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本題是開放性的題目,要注意觀點正確文字通順,邏輯嚴謹。(評述題,先述后評)

  評分標準:本題為開放性試題,采取分項評分辦法。分項評分項目:觀點、論證、表述。

  第一等:11-12分。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能充分運用所給材料;對古代商人地位的變化及其原因分述完整,并作出總體性評價;文字通順,邏輯嚴謹。

  第二等:7-10分。要求:觀點正確,基本能夠運用材料說明問題;對古代商人地位的變化及其原因分述比較完整;文字通順,有一定邏輯性。

  第三等:4-6分。要求:觀點基本正確,材料和觀點尚能結合;對古代商人地位的變化及其原因有所說明;表述較為清楚。

  第四等:0-3分。要求:根據(jù)本題要求酌情給分。

  范文:(答案僅供參考)

  第一部分:分述地位變遷

  漢朝,嚴格限制商人的經(jīng)濟地位和政治地位。

  唐朝,商人經(jīng)濟地位有所提高,但政治地位低下。

  宋朝,農商并舉(并重),地位提高。

  清朝,商人社會地位甚至超過士,社會重視商人。

  第二部分:分述地位變遷的原因

  漢初經(jīng)濟殘破,為恢復發(fā)展農業(yè)。嚴格實行重農抑商政策。

  唐朝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繁榮,政府實行開明的政策(中唐以來,重農抑商政策有了某種松動)

  宋朝商品經(jīng)濟進一步繁榮

  清朝商品經(jīng)濟進一步發(fā)展,資本主義萌芽產生,拜金逐利的社會風氣。

  (注:以上兩部分可以按朝代順序逐條對應著寫,條理更清楚,更不容易丟分。)

  第三部分:總體評價

  商人社會地位提高是生產力發(fā)展,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的必然結果。

  重農抑商政策是違背經(jīng)濟發(fā)展客觀規(guī)律,雖在封建社會初期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長遠看不利于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所以農商并舉、農工商并重,社會各階層和諧共處,才最有利社會發(fā)展。

  清朝商人地位高于士,也不是正常的社會現(xiàn)象。

  8(2011年全國新課程卷41題)(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視為世界歷史中最引人入勝的歷程之一。這一進程始于民主與哲學在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出現(xiàn),繼之以中世紀歐洲的君主制和騎士制度,經(jīng)過文藝復興和大航海時代,結束于西歐和北美對全世界軍事、經(jīng)濟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亞洲的人們只有在遭遇歐洲探險或被殖民時才會被提到,他們的歷史也就是從歐洲的接觸和征服才開始的。

  然而,在過去的十多年中,一些歷史學家對上述概括提出了顛覆性的認識。他們認為在1500年前后的經(jīng)濟、科學技術、航海、貿易以及探索開拓方面,亞洲與中東國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領者,而那時歐洲剛走出中世紀進入文藝復興時期。這些歷史學家認為,當時的歐洲要遠遠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許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趕上并超過那些領先的亞洲國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較晚近才突然發(fā)生的,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歸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僅僅取決于歐洲本土上發(fā)生的事情。

  ——摘編自杰克·戈德斯通《為什么是歐洲?—世界史視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評材料中關于西方崛起的觀點。(12分)

  (要求:圍繞材料中的一種或兩種觀點展開評論;觀點明確,史論結合。)

  評分標準:(觀點是材料中的,或是你對材料觀點的判斷,史實都是教材中的)

  一等(12~10分)①緊扣評論對象,觀點明確; ②合理引用史實,進行多角度評論;③論證充分,一邏輯嚴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①能夠結合評論對象,觀點較明確;②引用史實,評論角度單一;③論證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①偏離評論對象,觀點不明確;②未引用史實;③論證欠缺說服力。,表述不清楚。 范文一:(答案僅供參考)

  觀點:我認為西方崛起是西方歷史發(fā)展的結果,非洲、拉美、亞洲是被西方文明征服的。

  史實:

  西方的崛起的開端是新航路開辟、資本主義興起。思想:經(jīng)過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資產階級人文主義和理性主義成為思想核心,民主科學思想逐漸深入人心。政治: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運動,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經(jīng)濟:工業(yè)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水平,又通過殖民擴張(外交)促使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所以西方的崛起是西方歷史發(fā)展的結果。

  當西方崛起的時候,亞非拉各國相對落后。比如中國明清時期是封建社會由盛轉衰時期,資本主義萌芽雖然產生,但發(fā)展緩慢,受以下因素阻礙:政治上專制主義達到頂峰;經(jīng)濟上自給自足的小農經(jīng)濟占統(tǒng)治地位;外交上閉關鎖國政策;思想上八股取士極大地束縛了人們的思想和創(chuàng)造力。所以亞非拉被殖民侵略,被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所以亞非拉是被西方文明征服的。

  范文二:(答案僅供參考)

  觀點:我認為西方的崛起主要是西方歷史發(fā)展的結果,但也受到其他文明成就的影響。

  史實:

  西方的崛起的開端是新航路開辟、資本主義興起。經(jīng)過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資產階級人文主義和理性主義成為思想核心,民主科學思想逐漸深入人心。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運動,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工業(yè)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水平,又通過殖民擴張促使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所以西方的崛起是西方歷史發(fā)展的結果。

  中國古代文明長期世界領先,對西方產生巨大影響。比如:

  經(jīng)濟上:中國古代農耕經(jīng)濟發(fā)達,綜合國力在清前期以前一直世界領先。

  政治上:古代的中央集權制度影響到歐洲,尤其是科舉選官制度影響近代西方文官制度。

  科技上: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傳到歐洲,對西方新航路的開辟、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為西方資產階級戰(zhàn)勝封建勢力創(chuàng)造了條件,促進歐洲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

  貿易上:中國古代陸上絲綢之路連接歐洲和中國,以及鄭和下西洋,都促進對外貿易的發(fā)展。中國是世界貿易的中心,傳播了中國先進的技術和文明。

  (注:如果只答西方或只答中國,最多給一半分數(shù)。西方史實和中國史實至少要各有3個角度也就是6方面史實才可以得滿分,如果少一個角度的史實就扣2分。如果只有一個觀點加一個史實,只能得三等文)

  9.(13分)

  傳統(tǒng)經(jīng)濟社會結構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隨著迷惘和陣痛。歷史學家陳旭麓認為,在這一過程中,“除了舊生產方式逐步解體所產生的苦難之外,還應當有新生產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機和朝氣。如果忠實于歷史唯物主義,就不能不承認:歷史的主題應當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遍喿x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們村里有一個老婆婆,年紀已經(jīng)七十多了。她天天紡棉,每天紡成幾兩棉紗。她很少停手的時候。到了晚上,我們還聽見她那紡車搖動的聲音。有一回,她對我們說:“我年輕時候,紡紗織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現(xiàn)在,廠里出的紗和布,又細又好,價錢又便宜。還有外國運來的紗和布,大鄉(xiāng)小鎮(zhèn)都有得賣。我的利息就遠不如從前了?!彼贿呎f,一邊仍舊搖動著她的紡車。

  ——葉圣陶等《開明國語課本》(1932年初版)

  材料二 我的家鄉(xiāng)余姚離寧波不遠。……老百姓現(xiàn)在已經(jīng)能夠適應新興的行業(yè),……任何變革都像分娩一樣,總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產婦隨即恢復正常,而且因為添了小寶寶而沾沾自喜。……女人已經(jīng)不再紡紗織布,因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們已經(jīng)沒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與鄰居吵架消磨光陰,有些則去念經(jīng)拜菩薩。……有些女孩則紡織發(fā)網(wǎng)和網(wǎng)線餐巾銷售到美國去,出息不錯。

  ——蔣夢麟《現(xiàn)代世界中的中國·民國初年》

  材料三 舊時婦女織成布匹,經(jīng)緯之紗,都出女手。自洋紗盛行,而軋花、彈花、紡紗等事,棄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紡織,今則洋紗、洋布盛行,土布因之減銷,多有遷至滬地,入洋紗廠、洋布局為女工者。雖多一生機,而風俗不無墮落。

  ——方鴻鎧等修,黃炎培等纂《川沙縣志》(民國二十六年版)

  (3)運用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論證陳旭麓先生提出的觀點。(6分)

  (要求:觀點理解準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范文:(答案僅供參考)

  觀點:我認為作者的觀點正確。舊生產方式解體雖然產生了苦難,但歷史的主題更主要的是新生產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機和朝氣。(2分,必須要兩點論與重點論統(tǒng)一。)

  史實:舊生產方式解體帶來的苦難:中國自鴉片戰(zhàn)爭之后,自給自足的小農經(jīng)濟逐漸瓦解,農民和手工業(yè)者紛紛破產(收入減少),沒有了謀生的手段,無所事事,世風日下,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任意兩點就可以得2分)

  新生產方式(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破土而出的生機和朝氣:如洋務運動,標志著中國工業(yè)化的開端(機器生產)。自給自足自然經(jīng)濟的瓦解客觀上有利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產生。(生產力1分,生產關系1分)

  10..董仲舒被歷代稱為“醇儒”,西漢后期著名學者劉歆稱董仲舒為“群儒首”,東漢班固稱董仲舒為“儒者宗”。但漢代《讖書》假孔子言:“董仲舒亂我書?!贬槍σ陨蠈Χ偈嫠枷氲脑u價談談你的看法。

  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12分)

  參考答案(一):邏輯1分

  觀點一:董仲舒是儒家思想重要代表人物,繼承和發(fā)展了儒學。2分

  史實:9分

  1、董仲舒主張大一統(tǒng)思想出自《公羊春秋》和孔子的政治觀。

  2、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被漢武帝采納確立儒家思想的正統(tǒng)地位。

  3、他提出君王必須遵循天道,實行仁政,否則降災異譴責和威懾,繼承了孔孟“仁政”主張。

  4、董仲舒主張君王施政以德為主,繼承孔子為政以德主張,仁、義、禮、智、信五常為人倫道德標準,繼承孔孟仁義主張。

  參考答案(二):邏輯性1分,

  觀點:我認為董仲舒不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更多是吸收各家思想。

  只是為鞏固中央集權和大一統(tǒng)需要而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2分

  史實:9分

  1、加強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吸收法家韓非子的主張。

  2、或假借陰陽五行家思想對儒學改造。天人感應,君權神授,天降災異.

  3、以刑輔德吸收法家,以法為綱,注重刑法作用,董仲舒思想實際體現(xiàn)為外儒內法。

  4、依據(jù)公羊春秋,融合黃老之學、陰陽家等各家思想。

  參考答案(三):邏輯性1分

  觀點三:我認為董仲舒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但吸收了陰陽家,黃老之學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思想體系。2分

  史實:(觀點一和觀點二的結合)9分

  11.(2012年3月河南六市聯(lián)考)(12分)美國著名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對20世紀的歐洲乃至整個人類社會的發(fā)展狀況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觀點。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在某種意義上說,20世紀歷史的進程意味著西方的衰落。倫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聞。它們也不再控制世界上的帝國。受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影響,傳統(tǒng)的歐洲體系的崩潰已成為不可改變的事實…… 歐洲除了在進入一個衰落的時期外,還在進入一個成功的時期:它的思想、技術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時候更迅速地傳遍全球。從根本上說,這意味著歐洲__——工業(yè)、科學和政治革命的傳播。……在戰(zhàn)后的年代里,越來越多的民眾積極地、自覺地卷入了西方化的進程。

  當今時代的希望和危險遠遠超過世界歷史上的任何時代。人類還從未看到展現(xiàn)在他們面前如此燦爛奪目的前景,但人類同樣也從未見識過潛伏在這種景象后面的蘑菇云。

  ——摘編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運用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論證材料中的觀點。

  (要求:圍繞材料中的一種或多種觀點進行論證,或對材料中多種觀點進行分析;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表述清楚。)

  【參考答案】

  12. (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868年,美國傳教士林樂知創(chuàng)辦并主編《中國教會新報》,后改名《萬國公報》。當時中國正在掀起洋務運動?!度f國公報》除了繼續(xù)宣傳宗教外,登載較多西方各國開礦、辦廠、采用新技術等經(jīng)濟和科技活動的近況。1890年,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擔任天津《時報》主筆,上任伊始,就寫了一篇文章,呼吁中國必須改革,他還多次發(fā)表社論,介紹日本明治維新成功的經(jīng)驗。1872年,英國人安納斯托·美查創(chuàng)辦《申報》。這份報紙是中國新聞史上第一家商業(yè)性報紙,它著重強調報紙的首要職能是傳事,即傳播新聞。……傳教士報刊中的西學,只是泛泛的介紹,淺薄浮華,沒有深度,不過是為了炫耀西方文明,吸引中國知識分子……《萬國公報》之所以能博得廣大士大夫知識分子的青睞,很難說不是因為其豐富的西學內容。

  ——摘編自《文史精華》2008年第10期

  據(jù)材料和所學知識,評述近代外國傳教士在中國辦報的活動。(12分)(要求:層次清楚、觀點明確、史論結合。)

  【參考答案】

  述:隨著資本主義侵略,西學東漸局面出現(xiàn)。外國傳教士創(chuàng)辦《萬國公報》,把宣傳宗教和介紹西方

  文明相結合。(2分)隨著侵略勢力加深和商品輸出,洋務運動開展,民族資本主義產生;國人對時局更多的關注,英國人安納斯托·美查了創(chuàng)辦《申報》。其傳播新聞時事,廣泛地介紹西學。(2分)西方侵略加劇,西學廣泛傳播;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進步知識分子渴望新知,探索救國救民之路。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擔任天津《時報》主筆,呼吁變法革新。(2分)

  評:消極性:擴大__文化影響,進行文化殖民擴張;在國人當中散布崇外、媚外、懼外的思想,引導國人按照的西方模式“改造”中國,加強對中國的控制,加深了中國的殖民地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國近代民族文化產業(yè)的發(fā)展。(3分)

  積極性:有利于西方文明的傳播,促進洋務運動的開展,推動了維新變法思想的傳播;刺激了民族文化產業(yè)經(jīng)濟的產生、發(fā)展;在教育、社會生活也有助于向近代社會轉型,客觀上促進了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3分)

  13.(1 2分)閱讀《清代全史》中的幾段材料:

  明朝中期后……棉花的種植遍及南北各地。水稻面積和產量大增。

  據(jù)《天工開物·乃服》載:當時有軋車、彈弓、翻車(繞線車)、調絲車、經(jīng)具、腰機、提花機等紡織工具和機械。

  ……(明)神宗時,呂坤在奏疏中說:“洮蘭之間小民,織造販貨以糊口,……棄業(yè)桑農而捻線者數(shù)百萬人,提花染色,日夜無休?!?/p>

  嘉定這一紡織手工業(yè)城市,“縣不產米,仰食四方,夏麥方熟,秋天自登,商人載米而來者舳艫相銜?!?“……北土廣樹藝,而昧于織,南土精織秀而寡于藝,故棉則方舟而鬻于南,布則方舟而鬻諸北。”棉花、蠶絲、棉布、絲綢都成為商品,這些商品的集散地成為繁華的市場。

  ……杭州人張瀚的祖先,成化末年有織機一張,從事紡織,所織布精良,“每一下機,人爭鬻之”,因此獲利甚多。后來織機發(fā)展到二十余張,“家業(yè)大饒”,成為雇傭“機工”的“機戶”了。

  請將引文中反映的社會現(xiàn)象加以概括、提煉、逐條列出,并說明上述經(jīng)濟現(xiàn)象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答案提示:社會現(xiàn)象:農業(yè)有較大發(fā)展;手工業(yè)技術提高,從事工商業(yè)者日益增多。糧食成為商品;商品經(jīng)濟活躍;資本主義萌芽出現(xiàn)。(6分) 聯(lián)系:農業(yè)、手工業(yè)的發(fā)展和交換的需要必然會促進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在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的基礎上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6分)

17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