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狀元家長的教育方法
每一年的高考都會出現(xiàn)高考狀元,這些考生的成績是毋庸置疑的,在這個狀元的背后,考生們最多的還是說到了自己的家長,那么高考狀元的家長有什么教育的方法呢?為此總結了一些高考狀元家長的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
一:重視做人的教育。孩子人格的好壞,直接受父母的影響。高考狀元中許多人坦言,高考的成功來源于良好的家教帶來的精神力量。家長對他們的教育基本都是:物質條件并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要有一種人生的信念。
二:有溫暖、理解和民主的家庭氛圍。曾是陜西理科狀元的史方舟,高三重新劃分重點班的時候,他是惟一一位從普通班考進重點班的學生,但他在重點班學習了一段時間后,激烈的競爭,緊張的同學關系,眾人關注的目光都讓他覺得與自己的性格格格不入。他向父母提出了退出重點班的想法,父母充分尊重了他的意見。一模二模后,史方舟說什么也不愿意參加三模四模,父母又一次尊重了他的意見,不但沒有硬逼著他參加模擬考試,還在高考前帶他出去玩了幾天。家長的充分理解,給史方舟營造了一個溫暖的家庭氛圍,終于成就了一位狀元。
三:相信孩子,讓孩子獨立思考和做事。高考狀元的生活自理能力一般都很強,從小父母就不嬌慣他們,而是能自理的事都讓他們自己做,遇到問題也是在引導的基礎上讓他們獨立思考,而不是馬上幫他們解決,逐漸鍛煉了他們獨立做事和思考問題的能力。
四:孩子犯錯時,指導和鼓勵而不是呵斥和暴力。高考狀元的家長在孩子犯錯誤時,幾乎都是幫孩子分析問題,當孩子學習出現(xiàn)困難時,鼓勵孩子克服困難并給孩子一定的幫助、指導,而不是訓斥和打罵孩子。
五:讓興趣成為孩子的老師。高考狀元無一例外,學習都是自己學的,不是家長硬逼的。家長從小就注意對他們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從不像有些父母非讓孩子畫畫、彈琴等,按照家長的意愿去學,而是讓孩子自己選擇感興趣的學,對學習始終保持一種熱愛心理,同時注意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所在,有意引導孩子進行相關學習。
六:給孩子灌輸一個理念——對自己負責。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了,盡心了,不管結果如何,都應該問心無愧。不能存有為家長、為老師讀書的想法,應該讓孩子明白,一個人只有對自己負責了,才可能對他人、對社會負責。
七: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習慣大于分數(shù),習慣重于分數(shù),習慣高于分數(shù)。如,從小就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做事專注的習慣,有意識地讓他養(yǎng)成在某一段時間內做一件事的能力。一開始,訓練時間可以比較短,也就是兩三分鐘,然后逐漸延長到了5分鐘、10分鐘;給孩子玩玩具時,只給他一件;給他看畫報時,只給他一本,給孩子創(chuàng)造養(yǎng)成專注習慣的氛圍。再如,讓孩子養(yǎng)成“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
狀元的學習計劃
1、他們熱衷的不是學習,而是思考
安徽狀元說“享受學習才是最高境界”。理科狀元們往往都熱衷邏輯與推理;文科狀元們都愛閱讀,善表達,和不同的人聊天也能成為他們的愛好之一。
這種善于思考、渴望知識的習慣則源于父母在幼時的啟發(fā)。如安徽狀元孫萌的媽媽說“如果是一個場景,我們就盡可能帶孩子去體驗,讓孩子‘有感而發(fā)’,而不是胡編亂造”。
2、學霸也離不開愛的滋養(yǎng)
學霸們的背后并沒有一群舉著鞭子的虎媽狼爸。狀元們都這樣形容自己的父母——“寬松、信任、像朋友一樣”。
有段話很好地詮釋了愛與成績的關系——“孩子成績差,多半是缺乏安全感,能量在內心沖突中消耗殆盡。
3、深受父母言傳身教的影響
孩子們很少提起父母對自己口頭上的教誨,說得更多的卻是爸媽行動上的感染。
安徽狀元董吉洋說:“偶爾我也會厭學,不想看書,爸媽注意到了,也不說什么,就把電視關掉,坐下來看書,看到他們在看書,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書了。”
4、好習慣跟“自小獨立”分不開
老人常說:“你攥得越緊就越累,放了它,就能釋然許多”。養(yǎng)育孩子也是這樣,學會放手,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比你想象中厲害得多。
幾乎所有的狀元爸媽們都提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一名清華學霸在采訪中說,是爸媽的尊重與放手讓我學會了遇事不逃,主動思考。
5、因材施教,挖掘孩子的閃光點
在采訪中,可以看到,一些被批判的教育方式,但卻因為用對了人,并沒有遭來孩子的反感。
廣東狀元張恒說自己從小就是個好強又自信的孩子,有時難免還會有點自滿。
“每當我取得一點成績的時候,爸爸雖然偶爾給予肯定和鼓勵,但更多的還是‘潑冷水’,及時提醒我的新漏洞,我把爸爸的這種教育方式戲稱為‘批評式教育’,我覺得很適合我。”
6、閱讀經(jīng)典,擴寬思維
小時候看世界名著,大了讀大家經(jīng)典,這是許多狀元在采訪中提到的閱讀之路。
北京語文高考取得148分的孫婧妍在文中說道:讀書多了,就會培養(yǎng)出語感。閱讀的培育也絕對離不開父母的引導,婧妍說父母從小就愛給她讀故事。
閱讀是將人類濃縮幾千年的科技、文化快速習得的最佳方式。閱讀的許多好處不言而喻:
能增長見識,去粗取精,形成具有正面導向性的三觀;
開拓視野,你不再局限與小小生活中的一隅,可以無拘無束地暢游古今中外,學識遍布四海,隨著讀書范圍的擴大,也會練就出廣博的心胸與遠大的理想和信念;
可以學會解決實際生活中問題的方法,也能在無形中為自己增加一抹書卷文藝的氣息。
7、狀元必備一本錯題集
96%的狀元并不贊成“題海戰(zhàn)術”,但99%的狀元都會有一本自己整理的錯題集。勤奮并不是獲取高分的金鑰匙,北京狀元梁思齊說平常自己用來放松的時間很多,但學習起來效率就很高,學習的時候若自己都有一定的計劃和安排,就不會漫無目的地什么都做。
做題不在量在質,其實題型就那么多,把盲點都找出來就無敵了。
8、作息規(guī)律,熱愛運動
中學生正處于生長發(fā)育時期,如果在這一時期作息不規(guī)律,經(jīng)常晚睡勢必會影響學習和身體發(fā)育。
以下場景大概是中學中最常見的現(xiàn)象:
每天早上特別是第一、二節(jié)課上課時,老師在臺上滔滔不絕,同學們在臺下呼呼大睡;
一到課間時間,教室里“倒下”一片或是一群人才匆匆去吃早餐;
還有一些同學屢屢因睡過頭而遲到,不光影響教學進度,也影響了自己的學習。
采訪中98%的狀元都表示自己從不熬夜,甚至備考時也是十一點就睡,保證充分睡眠,作息規(guī)律,平時也經(jīng)常運動。
9、比成績重要的東西還有很多
比起分數(shù),父母們更在意的是孩子對學習的態(tài)度,而除了學習之外,大部分爸媽都表示自己還有更為看重的東西。
安徽狀元丁雅琦的媽媽說:“只要孩子是善良的,能分辨是非,她的道路無論怎么選擇,我都絕對支持!”——這句話幾乎代表了采訪中大部分狀元爸媽們的心聲。比起分數(shù),這些爸媽更看重的是孩子的安全、健康、快樂、幸福感......
看了這么多共同點,相信家長們已經(jīng)有了一些反思和慶幸,其實無論孩子是否為高考狀元,我們家長的目的從來都是讓孩子擁有幸福感,而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正可以幫到我們實現(xiàn)這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