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坐月子不能吃什么
秋季天氣多變,稍微不注意就容易引發(fā)疾病。尤其是對于秋季坐月子的產婦來說,更是如此。那秋季坐月子有哪些食物不難吃的?下面學習啦小編分享了秋季坐月子不能吃的食物,一起來了解吧。
秋季坐月子不能吃的食物
一、生冷食品
尤其是在是夏天,產婦多數想吃一些冰涼開胃的食物,如涼拌、冰鎮(zhèn)西瓜、雪糕、冰凍飲料和涼飯等,但是新媽咪的脾胃功能還沒有完全恢復,過于冰冷的飲食會損害產婦脾胃功能的恢復,而且過多的生冷食物易致淤血滯留,可引起新媽媽腹痛、產后惡露不絕等。但是,新鮮的水果,不包括在“禁忌”之內。水果,有促進食欲、幫助消化與排泄的作用,不必因“太涼”而不食用。而且一般在室內放置的水果不會涼到刺激新媽媽消化器官而影響健康的程度。
二、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辛辣味道的食物,指的是八角、茴香、大蒜、辣椒等調味料。該類食物可影響產婦胃腸功能,引發(fā)產婦內熱,口舌生瘡,并可造成大便秘結或痔瘡發(fā)作。
三、忌服用人參
有的新媽咪產后就馬上食用人參,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人參雖然是補元氣的佳品,能夠促進血液流動,提高抵抗力。這對剛剛生完孩子的新媽媽十分不利。因為分娩過程中,內外生殖器的血管多有損傷,服用人參,有可能影響受損血管的自行愈合,造成流血不止,甚至大出血。
因此,新媽咪在分娩后的兩個星期以內,不宜再服用人參,分娩兩周以后,惡露基本已經排出干凈,而新媽媽的傷口已經愈合,此時服點人參,有助于新媽媽的體力恢復。但也不可服用過多。人參屬熱,會導致新媽媽上火或引起嬰兒食熱。新媽媽食用多種多樣的食物,來補充營養(yǎng)是最好的辦法。
四、忌食過咸食物
在產后,女性的身體依然存在很多在懷孕期間積聚下來的多余的水分。如果產后食物含鹽較多,就會加重產婦體內水鈉潴溜的情況,易造成浮腫,甚至誘發(fā)高血壓病。但也不可忌鹽,因產后尿多、汗多,排出鹽分也增多,需要補充一定量的鹽。
五、忌吃味精
新媽咪應忌吃大量的味精,味精會通過母乳傳給小寶貝,味精中的谷氨酸鈉有可能會導致小寶貝缺鋅。一般而言,成人吃味精是有益無害的,而嬰兒,特別是12周內的嬰兒,如果哺乳期間的媽媽在攝入高蛋白飲食的同時,又食用過量味精,則不利。因為味精內的谷氨酸鈉就會通過乳汁進入嬰兒體內。
六、忌吃巧克力
巧克力可以預防產后抑郁,但是產婦還是少吃巧克力為妙。巧克力含有大量的糖分,但是其他營養(yǎng)元素卻是不足的,大量食用會導致產婦發(fā)胖。研究還證實,如果過多食用巧克力,對哺乳嬰兒的發(fā)育會產生不良的影響。這是因為巧克力所含的可可堿,會滲入母乳并在嬰兒體內蓄積,能損傷神經系統(tǒng)和心臟,并使肌肉松弛,排尿量增加,結果會使嬰兒消化不良、哭鬧不停、睡眠不穩(wěn)。
七、忌吃紅糖
新媽咪千萬不要以為紅糖有很多益處,就一直猛吃,認為越多越好,這樣做是不對的。因為過多飲用紅糖水,不僅會損壞新媽媽的牙齒,而且紅糖性溫,如果新媽媽在夏季過多喝了紅糖水,必定加速出汗,使身體更加虛弱,甚至中暑。此外,喝紅糖水時應煮開后飲用,不要用開水一沖即用,因為紅糖在貯藏、運輸等過程中,容易產生細菌,有可能引發(fā)疾病。
秋天坐月子要注意滋補適宜
1、產后飲食不宜大補
滋補過量的媽媽易患肥胖癥,從而引發(fā)多種疾病。媽媽肥胖還可以造成乳汁中脂肪含量增多,最終導致嬰兒的肥胖或腹瀉。
2、禁食寒涼、辛辣
生冷多傷胃,寒涼則血凝,惡露不下,會引起產后腹痛、身痛等諸多疾病。產后失血傷津,多陰虛內熱,故蔥、姜、大蒜、辣椒等辛辣大熱的食物應忌食。如果進食辛辣的食物,不僅容易引起便秘、痔瘡等,還可能通過乳汁影響嬰兒的腸胃功能。
秋季坐月子的注意事項
1、很多老人認為,坐月子不能刷牙,其實刷牙是可以的,不然一個月不刷牙,不但有口臭,牙齒也會壞掉,產婦每天應刷牙一兩次,可選用軟毛牙刷輕柔地刷動。每次吃過東西后,應當用溫開水漱漱口。只要體力允許產后第2天就應該開始刷牙,最好不超過3天。
2、坐月子可以洗頭嗎?很多女性關心秋季坐月子能否洗頭、洗澡的事情。一般來說,產后一周可以洗頭、洗澡,但必須緊持擦浴,不能洗盆浴,以免洗澡用過的臟水灌入生殖道而引起感染。6周后可以洗淋浴。
3、坐月子時要排產后惡露。最好每天使用溫開水清洗外陰部,勤換護墊并保持會陰部清潔和干燥。不然下體感染引起婦科病,就自己受罪了。
秋天坐月子吃什么最有營養(yǎng)
1、黃魚參羹
大黃魚肉、水發(fā)海參各125g,火腿末10g,雞蛋40g。
肉湯280g,料酒、精鹽各5g,熟豬油、植物油各15g,蔥末3g,干團粉2g,味精1g,胡椒粉0.5g。
將火腿末蒸熟。將大黃魚肉及水發(fā)海參切成小方厚片。將雞蛋打入碗中,攪拌均勻。鍋內放油,燒至5-6分熱時,放入蔥末爆香,隨即加入料酒、肉湯、海參片及黃魚片、胡椒粉,煮開后放入精鹽、味精略煮,緩慢倒入雞蛋,待全熟時倒入水團粉勾成薄芡離火,倒入碗中,淋上熟豬油,撒上火腿末即可食用。
功效:益氣養(yǎng)血、養(yǎng)肝明目、補腎填精、和肝理氣。能為秋季產婦身體康復提供必需的營養(yǎng)成份,且含維生素較為豐富,對于嬰兒維生素缺乏癥有預防作用。
2、糟魚肉圓湯
青魚中段400g,肥瘦豬肉200g,蛋清1份,冬筍、水發(fā)冬菇各25g,豆苗15g。
精鹽、味精、干姜粉各5g,料酒、蔥汁、姜汁各50g,雞油10g,香糟100g。
青魚洗凈,切成5cm長、2cm寬的長方塊,盛在體內,加少量精鹽拌勻,腌半小時,隨即將香糟用料酒調稀后,傾入魚塊內拌和,腌2小時待用。冬筍切成5cm長,0.5cm厚的片狀。冬菇去蒂,洗凈泥沙。
肥瘦肉剁成肉末,放在碗內,加入精鹽、味精、蔥姜汁、蛋清拌勻攪上勁,再加入干姜粉拌和待用。將砂鍋置于爐上,傾入清水(約750g),隨即將魚塊洗后,和筍片、冬菇一起下鍋,加入精鹽、味精,待燒開后,端鍋離火,將拌好的肉泥做成肉圓,一面做一面放入鍋內,制畢后起鍋再置爐上,用小火滾燒5分鐘左右,撇去浮沫,放入豆苗燙熱后,淋入雞油,即可起鍋食用。
功效:養(yǎng)血益氣、滋陰生津、清熱除煩、健脾通乳、利水消腫,對于產后婦人有良好補益作用,若兼產后有水腫,食之有促進水腫消除之效。本品重要特點在其營養(yǎng)成份較為全面均衡,葷素兼顧,食之不會導致營養(yǎng)成份偏倚。
3、紅燒甲魚
甲魚500g,火腿25g,香菇10g
姜片、蔥段、料酒各15g,大蒜片、太白粉、醬油、豬油各25g,味精1.5g,精鹽1g,花生油40g,香油5g
先將甲魚仰放在砧板上,待其頭伸出時,迅速用左手捏住甲魚的頸部,將頸全部拉出,右手持刀,從頸根部下刀放血,然后去頭洗凈,放入開水中略燙一下,拿出用小刀刮去全身粗皮和裙邊上的黑膜,再用水洗凈,放回開水鍋中煮至裙邊能削下甲殼時再去除內臟、氣管、喉管、爪甲,切成3cm見方的小塊,裙邊切成3cm見方的薄片。
將香菇去根洗凈,火腿蒸熟切成薄片。鍋內加清水,燒開,將切好的甲魚放入沸水中氽一下提出,洗凈后放在大碗中,加入料酒、精鹽、豬油拌勻,上面放上火腿、香菇、大蒜、蔥段、姜片,置于蒸籠中蒸30分鐘左右。
在炒鍋中放入花生油、燒至七分熱時,放入蔥爆一下,先將蒸好的甲魚放入鍋內,加入醬油、雞湯燜10分鐘,再加入太白粉勾芡,起鍋時加入少許香油,即可裝盤食用。
功效:本食品能滋陰養(yǎng)血、填精益腎、大補五臟、健脾開胃、活血復元,對于產婦體質迅速恢復有積極作用。同時對于平素患有氣血不足、陰精虛乏、頭暈氣短、盜汗心驚、貧血等有治療作用,還有增加乳汁的功能。使母乳充足。
4、鮮滑魚片粥
優(yōu)質粳米、草魚凈肉各100g,豬肉200g,腐竹40g。味精1g,精鹽、姜絲、蔥、太白粉各5g,香菜10g,胡椒粉0.5g,麻油20g。
豬骨洗凈敲碎。腐竹用溫水泡軟。粳米淘洗干凈。將豬骨、粳米、腐竹放入砂鍋,加水(約1500g),先用大火燒開,改用小火慢熬1個半小時左右,放入鹽(3g),味精(0.5g),調好味,揀出豬骨。
草魚9(或鯇魚)洗凈,斜刀切成大片,厚以0.3cm為宜,用鹽、太白粉、姜絲、麻油拌勻,倒入滾開的粥內輕輕撥散,待粥再滾起,端離火位,用碗盛起,撒上胡椒粉、麻油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益氣、養(yǎng)血壯骨、生精下乳,富含營養(yǎng),除蛋白質、脂肪及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外,還富有鋁、磷、鐵,因而有良好的生血、壯骨作用,并能有效地促進乳汁的分泌。
5、鯽魚豆腐湯
鯽魚1條約250g,豆腐400g。黃酒5g,蔥花姜片各3g,精鹽2g,味精1g,食油30g
豆腐切5cm厚的薄片,用鹽沸水燙5分鐘后瀝干待用。鯽魚去鱗、腸雜,抹上酒,鹽漬10分鐘。鍋放爐火上,放入食油,燒至5分鐘,爆香姜片,將魚兩面煎黃,加水適量,用小火煮沸30分鐘,放入豆腐片,調味后勾薄芡,并撒上蔥花。
功效:鯽魚又稱喜頭魚,意即生子有喜時食用。鯽魚營養(yǎng)豐富,有良好的催乳作用,對母體身體恢復有很好的補益作用。配用豆腐,益氣養(yǎng)血、健脾寬中,豆腐亦富有營養(yǎng),含蛋白質較高,對于產后康復及乳汁分泌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6、奶油鯽魚
鯽魚1條(500g),熟火腿2片,豆苗15g,白湯500g,筍片25g。食鹽2g,蔥結1只,姜片2片,味精15g,黃酒15g,豬油50g。
將魚去鰓剖去內臟,洗凈,用刀在魚背上每1cm寬劃出人字形刀紋。把魚放入沸水鍋中燙一下?lián)瞥?,將皮、頭上血水、粘液燙掉,以去腥。
炒鍋置旺火上燒熱,用油滑鍋加入清豬油25g,燒至七分熱,放入蔥姜爆出香味。推入鯽魚略煎,翻身,灑入黃酒略燜,隨即放入白湯500g,冷水150g(放冷水的目的是色光好,解腥),豬油25g,蓋牢鍋蓋滾3分鐘左右,使湯白濃,調至中火燜3分鐘,燜出魚眼凸出,白木色,放入筍片、食鹽、味精、調回旺火又滾至湯呈乳白色,加入豆苗略滾,揀掉蔥姜,起鍋裝碗。筍片、火腿齊放在魚上面,豆苗放兩邊。
功效:養(yǎng)血益氣、強筋壯骨、清熱明目,因含大量鈣、磷,對于骨質的發(fā)育有較好的作用,并能預防和治療嬰兒佝僂病、軟骨癥等。
秋季坐月子相關文章:
4.產后第一周食譜
5.產后2周食譜
6.坐月子點心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