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瓟?shù)墓πc作用 赤瓟藥物簡介
赤瓟是形態(tài)性狀 多年生蔓性草本。莖被長毛,少分枝;卷須單一。赤瓟?shù)墓πc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整理赤瓟?shù)墓πc作用的資料,歡迎閱讀。
赤瓟?shù)墓πc作用
【出處】出自《黑龍江中藥》。
【拼音名】Chì Páo
【英文名】Manchurian Tubergourd Fruit, Fruit of Manchurian Tubergourd
【別名】氣包、赤包、山屎瓜、赤雹、屎包子、山土豆、赤包子。
【來源】
藥材基源:為葫蘆科植物赤瓟?shù)墓麑崱?/p>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hladiantha dubia Bunge
采收和儲藏:果實成熟后連柄摘下,防止果實破裂,用線將果柄串起,掛于日光下或通風(fēng)處曬干為止。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止潮濕霉?fàn)€及蟲蛀。
【原形態(tài)】攀緣草質(zhì)藤本。全株被黃白色長柔毛狀硬毛。根塊狀,莖稍粗壯,上有棱溝。葉柄稍粗,長2-6cm;葉片寬卵狀心形,長5-8cm,寬4-9cm,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心形,邊緣淺波狀,兩面粗糙,脈上有長硬毛。卷須纖細(xì),被長柔毛,單一?;ù菩郛愔?雄花單生,或聚生于短枝的上端,呈假總狀花序,有時2-3朵花生班干部民梗上,花梗細(xì)長;花萼筒極短,近輻狀,裂片披針形,向外反折,具3脈,兩面均被長柔毛;花冠黃色,裂片長圓形,長2-2.5cm,寬0.8-1.2cm,具5脈,上部向外反折,外面被短柔毛,內(nèi)面有短的疣狀腺點(diǎn);雄蕊5,其中1枚分離,其余4枚兩兩稍靠合,有退化子房半球形;雌花單生,花梗細(xì);花萼、藥冠同雄花;退化雄蕊5,子房長圓形,密被長柔毛,花柱無毛,自3-4mm處分3叉,柱頭膨大,腎形,2裂。果實長卵狀長圓形,長4-5cm,徑2.8cm,先端有殘存的花柱基,基部稍變狹。,表面橙黃色,或紅棕色,有光澤,被柔毛,具10條明顯的縱紋。種子卵形,黑色,平滑無毛,長44.5mm,寬2.5-3mm,厚1.5mm,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300-1800m的山坡、河谷及林緣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陜西、寧夏、甘肅、山東等地。
【性狀】干燥果實呈卵圓形、橢圓形至長圓形,常壓扁,長約3-5cm,直徑約1.5-3cm。橙黃色、橙紅色、紅色至紅棕色。表面皺縮,有極稀的白色茸毛及縱溝紋,頂端有殘留柱基,基部有細(xì)而彎曲的果柄。果皮厚1mm左右,內(nèi)表面粘連多數(shù)黃色長圓形的小顆粒,系不發(fā)育的種子,中心有多數(shù)扁卵形、棕黑色的成熟種子,新鮮時質(zhì)軟而粘。氣特異。味甜。
【鑒別】性狀鑒別 本品呈卵圓形、橢圓形至長圓形,常壓扁,長3-5cm,直徑1.5-3cm。表面橙黃色、橙紅色、紅色至紅棕色,皺縮,有極稀的茸毛及縱溝紋,先端有殘留柱基,基部有細(xì)而彎曲的果柄,果皮厚約1mm;內(nèi)表面粘連多數(shù)黃色長圓形的小頂粒(系不發(fā)育的種子),中心有多數(shù)扁卵形、棕黑色的成熟種子,新鮮時質(zhì)軟而粘。氣特異,味甜。
【性味】味酸;苦;性平
【功能主治】理氣;活血;祛痰;利濕。主反胃吐酸;肺癆咳血;黃疸;痢疾;胸脅疼痛;跌打扭傷;筋骨疼痛;閉經(jīng)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5-10g;或研末。
【各家論述】
1.《東北藥植志》:順氣,調(diào)氣。
2.《黑龍江中藥》:治扭腰岔氣,胸脅疼痛。
3.《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祛痰,止嘔。
赤瓟形態(tài)特征
攀援草質(zhì)藤本,全株被黃白色的長柔毛狀硬毛;根塊狀;莖稍粗壯,有棱溝。葉柄稍粗,長2-6厘米;葉片寬卵狀心形,長5-8厘米,寬4-9厘米,邊緣淺波狀,有大小不等的細(xì)齒,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心形,彎缺深,近圓形或半圓形,深1-1.5厘米,寬1.5-3厘米,兩面粗糙,脈上有長硬毛,最基部1對葉脈沿葉基彎缺邊緣向外展開。卷須纖細(xì),被長柔毛,單一。雌雄異株;雄花單生或聚生于短枝的上端呈假總狀花序,有時2-3花生于總梗上,花梗細(xì)長,長1.5-3.5厘米,被柔軟的長柔毛;花萼筒極短,近輻狀,長約3-4毫米,上端徑7-8毫米,裂片披針形,向外反折,長12-13毫米,寬2-3毫米,具3脈,兩面有長柔毛;花冠黃色,裂片長圓形,長2-2.5厘米,寬0.8-1.2厘米,上部向外反折,先端稍急尖,具5條明顯的脈,外面被短柔毛,內(nèi)面有極短的疣狀腺點(diǎn);雄蕊5,著生在花萼筒檐部,其中1枚分離,其余4枚兩兩稍靠合,花絲極短,有短柔毛,長2-2.5毫米,花藥卵形,長約2毫米;退化子房半球形。雌花單生,花梗細(xì),長1-2厘米,有長柔毛;花萼和花冠雌雄花;退化雌蕊5,棒狀,長約2毫米;子房長圓形,長0.5-0.8厘米,外面密被淡黃色長柔毛,花柱無毛,自3-4毫米處分3叉,分叉部分長約3毫米,柱頭膨大,腎形,2裂。果實卵狀長圓形,長4-5厘米,徑2.8厘米,頂端有殘留的柱基,基部稍變狹,表面橙黃色或紅棕色,有光澤,被柔毛,具10條明顯的縱紋。種子卵形,黑色,平滑無毛,長4-4.3毫米,寬2.5-3毫米,厚1.5毫米?;ㄆ?-8月,果期8-10月。[2]
赤瓟藥物簡介
版本一
藥品名稱:赤瓟
拉丁名 Thladiantha dubia Bge
別名 氣包
分類 葫蘆科植物
藥用部位 果實
主產(chǎn)地 分布東北、華北及川西高原等地
采制 采收:果實成熟后連柄摘下,防止果實破裂,用線狀果柄串起,掛于日光下或通風(fēng)處曬干為止。加工: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止潮濕霉?fàn)€及蟲蛀
性味歸經(jīng) 酸苦,平
功能主治 功能:降逆,理濕,和瘀。主治:治黃疸,痢疾,反胃吐酸,咳血胸痛腰部扭傷
版本二
【藥 名】:赤瓟
【拼 音】:CHIBO
【英文名】:Manchurian Tubergourd Fruit
【來 源】:為雙植物藥葫蘆科植物赤瓟?shù)墓麑崱?/p>
【功 效】:降逆止嘔,祛痰止咳,行氣化瘀。
【主 治】:治反胃吐酸,肺結(jié)核咳嗽、吐血胸痛,腰部扭傷。
【性味歸經(jīng)】:酸,苦,甘,平?!稏|北常用中草藥手冊》):“酸苦,平。”入胃、肝、肺、腎經(jīng)。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或研末服,3-9克。
【別 名】:氣包(《東北藥植志》)、赤包、山屎瓜(《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東北、華北等地。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果實成熟后連柄摘下,防止果實破裂,用線將果柄串起,掛于日光下或通風(fēng)處曬干為止。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止潮濕霉?fàn)€及蟲蛀。
【拉丁名】:藥材Fructus Thladianthae Dubiae原植物赤瓟Thladiantha dubia Bge.
【考 證】:出自《黑龍江中藥》。
【生藥材鑒定】:干燥果實呈卵圓形、橢圓形至長圓形,常壓扁,長約3~5厘米,直徑約1.5~3厘米。橙黃色、橙紅色、紅色至紅棕色。表面皺縮,有極稀的白色茸毛及縱溝紋,頂端有殘留柱基,基部有細(xì)而彎曲的果柄。果皮厚1毫米左右,內(nèi)表面粘連多數(shù)黃色長圓形的小顆粒,系不發(fā)育的種子,中心有多數(shù)扁卵形、棕黑色的成熟種子,新鮮時質(zhì)軟而粘。氣特異,味甜。
【選方】①治反胃吐酸、吐食:赤包一至三錢(干品),研末沖服。(《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谥畏谓Y(jié)核咳嗽、吐血,黃疸,痢疾便血:赤包(干品)一至三錢,研末沖服。(《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看了“赤瓟?shù)墓πc作用”的人還看了:
1.白前的功效與作用
2.大烏泡的功效作用
3.腐竹的功效和作用
4.咖啡的功效與作用
5.白篙的功效作用
6.米飯的功效與作用
7.冰的功效與作用
8.白醋的作用與功效
9.鹽的作用與功效
10.面條的功效和作用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