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習(xí)啦 > 學(xué)習(xí)方法 > 各學(xué)科學(xué)習(xí)方法 > 語文學(xué)習(xí) >

高考語文文言文詞類活用基礎(chǔ)知識整理

時間: 於寶21274 分享

  詞類活用的考點有很多種,文言文的古詞運用非常的多樣,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呖颊Z文文言文詞類活用基礎(chǔ)知識整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考語文文言文詞類活用基礎(chǔ)知識整理

  使動用法

  使動用法,是指“動詞具有‘使賓語怎么樣’的意思?!?/p>

  ①使動用法中的謂語動詞本來就是動詞,有的是由形容詞、名詞變來的。

  由于原來的詞類不同,活用作使動的時候,它們所表示的語法意義也不完全相同?!?/p>

  (一)動詞的使動用法

  所謂動詞的使動用法,顧名思義,就是“主語所代表的人物并不實行這個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而是賓語所代表的事物實行這個動作。”

 ?、谠诠糯鷿h語中,不及物動詞常有使動用法。例:

  1、焉用亡鄭以陪鄰?(《燭之武退師》)

  亡,使……滅亡 。

  2、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吞二周而亡諸侯。(《過秦論》)

  亡,使……滅亡。

  3、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滕王閣序》)屈,使……委屈;竄,使……逃竄。

  4、后秦?fù)糈w者再,李牧連卻之。(《六國論》)

  卻,使……退卻。

  5、近以鐘罄置水中,雖大風(fēng)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石鐘山記》)

  鳴,使……鳴叫。

  6、以五年為期,必復(fù)之,全之。(《病梅館記》)

  復(fù),使……恢復(fù);全,使……保全。

  7、寧許以負(fù)秦曲。(《廉頗藺相如傳》)

  負(fù),使……承擔(dān)。

  8、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廉頗藺相如傳》)

  歸,使……回去。

  9、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鴻門宴》)

  從,使……跟從。

  10、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齊桓晉文之事》)

  朝,使……朝見。

  11、項伯殺人,臣活之。(《鴻門宴》)

  活,使……活下來。

  12、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伶官傳序》)

  興,使……興盛;亡,使……滅亡

  (二)、名詞的使動用法

  所謂名詞的使動用法,就是“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為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

  1、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滕王閣序》)

  下,使……放下來。

  2、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鴻門宴》)

  王,使……做大王。

  (三)、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所謂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就是“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的性質(zhì)或狀態(tài)”。例:

  1、其達士,潔其居,美其服,飽其食,而磨厲之于義。(《勾踐滅吳》)潔,使……潔凈;美,使……美麗;飽,使……溫飽。

  2、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過秦論》)

  弱,使……削弱。

  3、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過秦論》)

  弱,使……變?nèi)酢?/p>

  4、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gòu)怨于諸侯。(《齊桓晉文之事》)

  危,使……危險。

  5、臣請完璧歸趙。(《廉頗藺相如傳》)

  完,使……完整無缺。

  6、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觸龍說趙太后》)

  尊,使……尊貴。

  7、昔者夫差恥吾君于諸侯之國。(《勾踐滅吳》)

  恥,使……受恥辱。

  8、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報任安書》)

  辱,使……受辱。

  意動用法

  所謂意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認(rèn)為賓語怎樣”的意思。這種意動用法只限于形容詞和名詞的活用,動詞本身沒有意動用法。

  (一)、名詞的意動用法

  名詞用作意動,是把它后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

  課本中有這些句子:

  1、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師說》)

  師,以……為老師。

  2、侶魚蝦而友麋鹿。(《前赤壁賦》)

  侶,以……為伴侶;友,以……為朋友。

  3、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師說》)

  師,以……為老師。

  (二)、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形容詞用作意動,是主觀上認(rèn)為后面賓語具有這個形容詞的性質(zhì)或狀態(tài)。例: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鄒忌諷齊王納柬》)

  美,認(rèn)為……美麗。

  2、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秋水》)

  少,認(rèn)為……少;輕,認(rèn)為……輕。

  3、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yuǎn)矣,而恥學(xué)于師。(《師說》)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稁熣f》

  4.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師說》)

  恥,以……為恥。

  5、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廉頗藺相如傳》)

  羞,以……為羞恥。

  使動用法是使賓語怎么樣的意思。

  意動用法則是認(rèn)為賓語怎么樣,是主觀的看法,客觀不一定必然如此。

  名詞用作動詞

  除名詞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這兩種用法外,名詞在其他情況下還可以作謂語動詞。例:

  1、請勾踐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勾踐滅吳》)

  女,嫁女。

  2、晉軍函陵,秦軍氾南。(《燭之武退師》)

  軍,駐扎。

  3、越國以鄙遠(yuǎn),君知其難也。(《燭之武退師》)

  鄙,把……當(dāng)作邊邑。

  4、秦伯說,與鄭人盟。(《燭之武退師》)

  盟,結(jié)盟。

  5、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豆讶酥趪病?/p>

  衣,穿。

  6、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國也》)

  衣,穿;王,稱王。

  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勸學(xué)》)

  水,游泳。

  8、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滕王閣序》)

  襟,連帶。帶,環(huán)繞。

  9、與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

  師,學(xué)習(xí)。

  10、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師說》)

  師,學(xué)習(xí)。

  11、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六國論》)

  禮,禮遇。

  12、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屠慧褒始舍其址。(《游褒禪山記》)

  舍,蓋屋。

  13、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陽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者。(《游褒禪山記》)

  名,命名。

  14、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游褒禪山記》)

  名,說出。

  15、德何如則可以王?(《齊桓晉文之事》)

  王,稱王。

  16、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齊桓晉文之事》)

  衣,穿。

  17、魏其,大將也,衣赭色,關(guān)三木。(《報任安書》)

  衣,穿。

  18、秦王度之,終不可強奪,遂許齋戒五日,舍相如廣成傳舍。(《廉頗藺相如傳》)

  舍,安排住宿。

  19、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廉頗藺相如傳》)

  衣,穿。

  20、秦王與群臣相視而嘻。(《廉頗藺相如傳》)

  嘻,發(fā)出嘻的聲音。

  21、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廉頗藺相如傳》)

  刃,殺。

  22、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屈原列傳》)

  祖,效法。

  23、范增數(shù)目項王。(《鴻門宴》)

  目,看。

  24、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廟。(《伶官傳序》)

  函,用盒子裝。

  25、楚人一炬,可憐焦土。(《阿房宮賦》)

  焦土,成為焦土。

  26、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前赤壁賦》)

  下,攻下;東,向東。

  名詞用作狀語

  古代漢語中時間名詞可作狀語,普通名詞也可作狀語。

  普通名詞作狀語可以分為四種情況:

  (一)、表示方位或處所

  1、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廉頗藺相如傳》)

  前,上前。

  2、四方之士來者,必廟禮之。(第一冊《勾踐滅吳》)

  廟,在廟堂上。

  3、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勸學(xué)》)

  上,向上;下,向下。

  4、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yè),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臾之地,北收要害之都。(《過秦論》)

  南,向南;西,向西;東,向東;北,向北。

  5、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廉頗藺相如傳》)

  廷,在朝廷上。

  (二)、表示工具或依據(jù)

  1、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過秦論》)席,用席子。

  2、故令人持璧,間至趙矣。(《廉頗藺相如傳》)

  間,從小路。

  (三)、表示比喻

  1、天下云集響應(yīng),贏糧而景從。(《過秦論》)

  云,像云一樣。

  2、雄洲霧列,俊采星馳。(《滕王閣序》)

  霧,像霧一樣;星,像星一樣。

  3、常以身翼蔽沛公。(《鴻門宴》)

  翼,像翅膀一樣。

  (四)、表示對人的態(tài)度

  普通名詞作狀語和一般主謂結(jié)構(gòu)形式完全一致,但意思完全不同。

  判斷一個名詞是做狀語還是主語,一般來說要看這個名詞前是否還另有主語,若另有主語那么這個名詞就做狀語,否則就是主語。

  形容詞做動詞

  形容詞可做謂語,但是不能帶賓語。當(dāng)形容詞后面帶賓語時,它活用為動詞。

  1、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xí)之。(《師說》)

  好,喜歡。

  2、方是時也,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游褒禪山記》)

  明,照明。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齊桓晉文之事》)

  老,尊敬;幼,愛護。

  4、嚴(yán)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藺相如傳》)

  嚴(yán),尊重。

  5、使上官大夫短屈平于頃襄王?!肚袀鳌?/p>

  短,揭短。

  形容詞做名詞

  1、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供其乏困。(《燭之武退師》)

  乏困,缺少的東西。

  2、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齊桓晉文之事》)

  明,視力。

  3、為甘肥不足于口與?輕暖不足于體與?(《齊桓晉文之事》)

  甘肥,甘美的食物;輕,輕快的衣服。

  4、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師說》)

  惑,困惑。

216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