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習(xí)啦 > 學(xué)習(xí)方法 > 各學(xué)科學(xué)習(xí)方法 > 語文學(xué)習(xí) >

六國論蘇洵原文及翻譯注釋賞析

時間: 夢熒0 分享

古時候的“六國”,通常是指戰(zhàn)國七雄中除秦國以外的齊、楚、燕、韓、趙、魏六個國家,那么這篇六國論我們該怎么學(xué)習(xí)呢?以下是小編準備的一些六國論蘇洵原文及翻譯注釋賞析,僅供參考。

六國論蘇洵原文及翻譯注釋賞析

六國論蘇洵原文

蘇洵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蛟唬骸傲鶉剩寿T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p>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贝搜缘弥?/p>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贏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贏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六國論蘇洵

【注釋】

1、率:一律,一概。

2、判:確定,斷定。

3、“以地事秦……火不滅”:語見《史記魏世家》和《戰(zhàn)國策魏策》。

4、終:最后。

5、與:親附、親近。

6、既:已經(jīng)。

7、免:幸免。

8、義:形容詞作名詞,堅持正義。

9、速:招致。

10、再:兩次。

11、連卻之:動詞的使動用法。

12、洎:及,等到。

13、讒:小人的壞話。

14、殆:快要。

15、智力:智謀和力量。

16、使:假如。

17、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勝負存亡的命運。數(shù),天數(shù)。理,命運。

18、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用。

19、事:侍奉。

20、禮:禮待。名為動。

21、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名為動。咽:咽喉。

22、勢:形勢。

23、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而,卻。

24、日削月割,以趨于亡:日,每天,名為狀。月,每月,名為狀。以,而。

25、為:治理

26、劫:脅迫,挾制。

27、勢弱于秦。于:比。

28、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梢裕嚎梢詰{借。

29、茍以天下之大茍:如果以:憑著。

30、故事:舊例。

31、遷:改變

32、是故:因此

33、始:才

34、當:如果

六國論蘇洵

【譯文】

六國的滅亡,不是(因為他們的)武器不鋒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來賄賂秦國。拿土地賄賂秦國虧損了自己的力量,(這就)是滅亡的原因。有人問:“六國一個接一個的滅亡,難道全部是因為賄賂秦國嗎?”(回答)說:“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因為有賄賂秦國的國家而滅亡。原因是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失掉了強有力的外援,不能獨自保全。所以說:弊病在于賄賂秦國?!?/p>

秦國除了用戰(zhàn)爭奪取土地以外,(還受到諸侯的賄賂),小的就獲得邑鎮(zhèn),大的就獲得城池。比較秦國賂所得到的土地與戰(zhàn)勝別國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實際多百倍。六國諸侯(賄賂秦國)所喪失的土地與戰(zhàn)敗所喪失的土地相比,實際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國最想要的,與六國諸侯最擔(dān)心的,本來就不在于戰(zhàn)爭。想到他們的祖輩和父輩,冒著寒霜雨露,披荊斬棘,才有了很少的一點土地。子孫對那些土地卻不很愛惜,全都拿來送給別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樣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這才能睡一夜安穩(wěn)覺。明天起床一看四周邊境,秦國的軍隊又來了。既然這樣,那么諸侯的土地有限,強暴的秦國的欲望永遠不會滿足,(諸侯)送給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著戰(zhàn)爭,誰強誰弱,誰勝誰負就已經(jīng)決定了。到了覆滅的地步,道理本來就是這樣子的。古人說:“用土地侍奉秦國,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燒完,火就不會滅。”這話說的很正確。

齊國不曾賄賂秦國,(可是)最終也隨著五國滅亡了,為什么呢?(是因為齊國)跟秦國交好而不幫助其他五國。五國已經(jīng)滅亡了,齊國也就沒法幸免了。燕國和趙國的國君,起初有長遠的謀略,能夠守住他們的國土,堅持正義,不賄賂秦國。因此燕雖然是個小國,卻后來才滅亡,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來燕太子丹用派遣荊軻刺殺秦王作對付秦國的計策,這才招致了(滅亡的)禍患。趙國曾經(jīng)與秦國交戰(zhàn)五次,打了兩次敗仗,三次勝仗。后來秦國兩次攻打趙國。(趙國大將)李牧接連打退秦國的進攻。等到李牧因受誣陷而被殺死,(趙國都城)邯鄲變成(秦國的一個)郡,可惜趙國用武力抗秦而沒能堅持到底。而且燕趙兩國正處在秦國把其他國家快要消滅干凈的時候,可以說是智謀窮竭,國勢孤立危急,戰(zhàn)敗了而亡國,確實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韓、魏、楚三國都愛惜他們的國土,齊國不依附秦國。(燕國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趙國的)良將李牧還活著,那么勝敗的命運,存亡的理數(shù),倘若與秦國相比較,也許還不容易衡量(出高低來)呢。

唉!(如果六國諸侯)用賄賂秦國的土地來封給天下的謀臣,用侍奉秦國的心來禮遇天下的奇才,齊心合力地向西(對付秦國),那么,我恐怕秦國人飯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這樣的有利形勢,卻被秦國積久的威勢所脅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滅亡。治理國家的人不要被積久的威勢所脅迫啊!

六國和秦國都是諸侯之國,他們的勢力比秦國弱,卻還有可以不賄賂秦國而戰(zhàn)勝它的優(yōu)勢。如果憑借偌大國家,卻追隨六國滅亡的前例,這就比不上六國了。

六國論蘇洵知識點

一、文言實詞

1.通假字?

(1)暴霜露(暴:通“曝”,曝露)?

(2)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當:通“倘”,倘若)

(3)暴秦之欲無厭(厭:通“饜”,滿足)

2.古今異義?

(1)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

古義:它實際上的數(shù)量?;今義:實際上

(2)思厥先(祖父)

古義:祖輩和父輩;今義:父親的父親

(3)(至于)顛覆,理固宜然

古義:引出結(jié)果。以至于。?今義:連詞,表示到達某種程度

(4)可謂(智力)孤危

古義:智謀和力量。?今義:理解事物的能力

(5)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古義:先例,舊事?。今義:真實的或虛構(gòu)的有關(guān)人物的事情

(6)后秦擊趙者(再)

古義:兩次?。今義:又,又一次

(7)(然后)得一夕安寢

古義:這樣以后?。今義: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著又發(fā)生另一件事情

(8)刺客(不行)

古義:不去行刺。今義: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

(9)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古:咽下咽喉?;今:吞咽

(10)始(速)禍焉

古義:招致。今義:速度?

3.詞類活用

(1)?名詞作狀語。?

日削月割 (日:一天天地;月:一月月地)

至于顛覆,理固宜然 (理:按理來說)

并力西向(西,向西。)

(2)?名詞作動詞。

義不賂秦 (義:堅持正義)?

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 (禮:禮待)

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下:吞下)

以地事秦 (事:侍奉)

(3)?形容詞作動詞。

不能獨完 (完:保全)?

惜其用武而不終也 (終:堅持到最終)

始速禍焉 (速:招致)

(4)動詞的使動用法:?

李牧連卻之?(卻:使…退卻,譯為打退?)

4.一詞多義?

(1)兵

非兵不利 (名詞,兵器、武器)?

而秦兵又至矣 (名詞,軍隊)

斯用兵之效也 (名詞,武力)?

(2)事

以地事秦 (動詞,侍奉)?

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名詞,事情)?

(2)猶

猶抱薪救火 (動詞,像,好象)?

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 (副詞,仍然,還)?

(4)終

終繼五國遷滅 (副詞,終于)?

惜其用武而不終也 (動詞,堅持到最終)?

(5)始?

始有遠略 (名詞,起初)?

始速禍焉 (副詞,才)?

(6)向

向使三國各愛其地 (副詞,假使,如果)?

并力西向 (動詞,朝著,對著)?

(7)得?

較秦之所得 (動詞,獲得)?

此言得之 (動詞,適合,得當)?

(8)勢?

有如此之勢 ?(優(yōu)勢)?

其勢弱于秦 ?(勢力)?

(9)亡

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 (失去土地)?

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 (滅亡)?

二、文言虛詞?

1.而?

(1)?連詞,表承接。

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賂秦而力虧/戰(zhàn)敗而亡

(2)?連詞,表修飾。

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

(3)?連詞,表轉(zhuǎn)折。

而秦兵又至矣/與嬴而不助五國也/惜其用武而不終也/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

(4)?連詞,表并列。

二敗而三勝?

2.之?

(1)?結(jié)構(gòu)助詞,的。?

破滅之道也/較秦之所得/諸侯之所亡

(2)?定語后置的標志。

茍以天下之大

(3)?代詞。?

子孫視之不甚惜(指土地)?

奉之彌繁,侵之愈急(代詞,前一個代“秦”,后一個代“賄賂的諸侯”)?

此言得之(指上文說的道理)?

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前一個代指“秦”;后一個助詞,的)

其實亦百倍(指獲得的土地)?

惜其用武而不終也(指趙國)?

其勢弱于秦(指六國)

6.則?

(1)?連詞,就。???小則獲邑,大則得城

(2)?連詞,那么。???則秦國之所大欲

7.與?

(1)?動詞。親附、親近? 與贏而不助五國也?

(2)?介詞,跟,同,表比較的對象?!∨c戰(zhàn)勝而得者?

(3)?連詞,和,同,表并列。 六國與秦皆諸侯?

三、文言句式

1.判斷句?

(1)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用“也”表判斷)

(2)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用“也”表判斷)

2.省略句?

(1)舉(之)以(之)予人(省賓語“之”和介詞賓語“之”)

(2)(子孫)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省主語“子孫”)

(3)洎牧以讒誅,邯鄲為(秦)郡(省定語“秦”,秦國的)

3.變式句?

(1)其勢弱于秦(于秦弱,介賓后置)

(2)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于秦五戰(zhàn),介賓后置)

(3)茍以天下之大(大天下,定語后置)

4.被動句?

(1)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為…所,表被動)

(2)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為…所,表被動)?

四、成語?

如棄草芥:芥,小草。就像扔掉一根小草那樣。形容毫不在意。?

抱薪救火:薪:柴草。抱著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錯的方法去消除災(zāi)禍,結(jié)果使災(zāi)禍反而擴大。

六國論賞析

此文的開頭,欲擒故縱,引出論題。六國“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的絕對優(yōu)勢,卻相繼為秦所滅,乃是決策者目光短淺,“不知天下之勢”之故。隨之,從當時的“天下之勢”展開論述。

文中反復(fù)論證秦與六國爭天下,關(guān)鍵就在韓、魏之郊野。因為對秦來說,韓、魏首當其沖,若韓、魏不附,乃是其腹心之疾;對山東之各諸侯國來說,韓、魏是他們理想的屏障。所以在七雄相斗的形勢下,韓、魏的地位就顯得特別重要。這就是當時起決定作用的“天下之勢”。

形勢擺出之后,接著從正反兩方面引例作證。以秦來說,范雎受秦重用,立即助秦昭王收韓;商鞅受秦重用,則助秦孝公收魏。當韓、魏未附秦之時,昭王出兵攻齊,范堆憂之。由此證明秦欲爭得天下,必先收韓、魏而后可。當秦軍越韓過魏而攻燕趙,這本身是件冒險之舉,若燕趙正面迎戰(zhàn),韓、魏再乘機擊之于后,那就有全軍覆滅的危險。然而事實并非如此,秦人遠攻燕趙,卻毫無韓、魏之憂,那是因為韓、魏屈于秦之淫威而已歸附它的原故。文章寫到這里,再作收束,歸結(jié)到“天下之勢”。如此說來,韓、魏附秦是不識天下之勢了;進而又為其開脫:韓、魏本身勢孤力弱,面對虎狼之秦,又怎能自保而不歸附于秦呢?其中自含山東各諸侯國“不知天下之勢”而不助韓、魏杭秦之意。正由于六國都不能正視天下之勢,以致秦人得以東指而“天下追受其禍”。

末段再從各諸侯國著筆,闡明作者為其構(gòu)想的“自安之計”。當時的天下之勢,一方面韓、魏不能單獨杭拒強秦,另一方面,山東各諸侯國又要借助韓、魏以巴秦。那最好的辦法就是山東諸國應(yīng)不惜代價去“厚韓親魏以摒秦”。這樣,就會出現(xiàn)另一種局面:秦人不敢越過韓、魏的土地遠攻齊、楚、燕、趙;而齊、楚、燕、趙也就能安居后方。一旦齊、楚、燕、趙能與韓、魏通力合作,相互支援,那秦國就不能有所作為。這確是當時拯救六國危亡的良方。末尾筆鋒一轉(zhuǎn),回到冷酷的歷史現(xiàn)實:即六國決策者目光短淺,不識“天下之勢”,彼此“背盟致約,以自相屠滅”,以致“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突”,從而自食惡果,相繼滅亡。文章截然而止,含不盡感慨。

全文緊扣“天下之勢”,縱論六國與秦爭天下中的成致得失,層層解剖,鞭辟入里,說透“自安之計”。而筆又一氣流注,曲折盡意。


2135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