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古詩詞作為古詩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熱愛中華民族出色文化感情的一個重要紐帶。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砹诵W語文古詩詞的教學方法,供大家參考。
1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方法
1.及時更新教學理念,為教學開展提供前提
素質(zhì)教育與新課改的提出,教學理念發(fā)生了一系列的轉(zhuǎn)變,由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轉(zhuǎn)化為以生為本的理念,旨在烘托小學生在整個教學體系中的主體作用與地位,只有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才能為后續(xù)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前提。
在此項問題上,教師應給予高度關注,不可為了讓學生記住古詩詞而開展教學,應培養(yǎng)與鍛煉學生的文化素質(zhì)與文學素養(yǎng),鍛煉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能力,若想提高教學質(zhì)量,教師應及時對教學理念進行更新,以便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2.多媒體技術教學,以增強教學的趣味性
新時期,信息技術是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力量,被廣泛的應用到各個領域,而多媒體技術則是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應用的重要代表,是提高古詩詞教學的重要教學方法之一。
小學生對現(xiàn)代信息技術認知度較高,對網(wǎng)絡、計算機技術等的興趣高,教師可借助多媒體平臺中的圖片、影像資料等方式來開展教學,能烘托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進而提高古詩詞教學質(zhì)量。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贈汪倫》時,為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對一些關鍵的元素進行解讀,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對古詩詞的情境進行動畫展示,以增強學生對本首古詩意蘊的把握,借助動畫的形式來烘托送友人的情境與氛圍,利用“桃花潭水”來表達作者與汪倫間的深厚友情,讓小學生通過觀看動畫從中了解到作者內(nèi)心的思想情感。
3.創(chuàng)設趣味性情境,以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
相較于白話文而言,古詩詞教學難度在不斷加大,屬于語文教學中的難點與重點,小學生理解起來難度大。為了達到理想的效果,應結合小學生的實際特點,創(chuàng)設趣味性的情境,將古詩詞知識點與情境相互融合,進而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讓小學生從情境之中體會古詩詞的意境美與情感美,便于從中感受古詩詞教學的魅力。
2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方法一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相同的特點即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好奇心強,語文教師可以緊抓學生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進而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渲染古詩美的意境。古詩中的語言簡短且優(yōu)美,教師在朗讀故事時可帶有感情地描繪其中的場景,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情緒,使其全身心投入古詩情境中。
例如,某小學教師在講解《春曉》一課時,就邀請一名學生上臺朗讀,同時運用多媒體播放相應的視頻,一下子就將學生注意力吸引到那個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
此時學生再讀出“天漸漸地黑了,你趴在桌上不知不覺睡著了(讓其他學生趴在課桌上做睡覺狀),朦朦朧朧地聽到外面刮著呼呼的風,一會兒又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你又睡著了,突然被耳邊的鳥叫聲驚醒了,你睜眼一看說:“我怎么睡著了?”看著窗外興奮的小鳥不知不覺地讀出“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再看到樓下花園中樹木上的花被剛才的風雨吹得滿地都是,又想起“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學生在語言情境中既明白了古詩要表達的含義,也體會了詩的意境,提高了古詩教學效率。
二、講解古詩背景,加深學生的理解
理解古詩要與詩人在創(chuàng)作時的當時生活背景和社會經(jīng)歷進行緊密的聯(lián)系,這些詩作大部分是詩人在遭遇不平、仕途不順、喜出望外時有感而發(fā),所以大部分詩詞都反映了詩人的生活經(jīng)驗和思想感情。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古詩時要結合詩人的生平、寫作背景,當學生對作者的人生閱歷和思想感情有所理解和掌握后就能體會到詩詞中作者的性格特點和寫作風格。
由此一來,學生也能更準確、具體、全面地把握詩詞中所涵蓋的人生哲理和文化底蘊,在后續(xù)的鑒賞和學習中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某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課時,這首詩主要講述了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字里行間也透漏著想推行新政、重返政治舞臺的迫切愿望。
如果教師在授課中不花費大篇幅講解作者的寫作背景和人生經(jīng)歷,那么這首詩想要表達的深刻意義學生是無法準確理解的。該語文教師在講解中就為學生介紹王安石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在推行新法中因和其他人意見不一而遭到彈劾,最終被迫辭去官職。
當王安石又一次因被皇上重用而離開風景秀麗的江南時,不禁想起當初在變法中的苦苦掙扎,從而產(chǎn)生一種思鄉(xiāng)且迷茫的情感。當學生了解了王安石的生活背景、從政經(jīng)歷后才能更準確地領悟詩歌的思想感情。
三、引入表演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小學生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被感興趣的事情所吸引,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力對其未來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所謂創(chuàng)造力即學生自身擁有被激發(fā)的潛質(zhì),相關研究也指出,表演活動能讓學生獲得更多的自由和獨立自主的權利,更重要的是存在很多讓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機會。
學生在表演活動中遇到阻礙時就會產(chǎn)生全新的要求,進而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尤其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精力旺盛,喜歡通過表現(xiàn)自己獲得教師的贊賞。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就應為學生創(chuàng)造寬松且開放的表演平臺,促使學生盡情發(fā)揮自己的特長。
例如,某語文教師在講解《宿新市徐公店》一課時,有句話為“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這句詩是動態(tài)的活動。教師就借助學生天真活潑的特點讓其扮演村童撲蝶的情境,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體驗詩人作這首詩時的思想感情,也能在學生中找到快樂。
此外,教師也可讓扮演詩中角色的學生大聲朗讀這首詩,仿佛進入這個情境中體會古詩的意境。從課堂活動可發(fā)現(xiàn),這種表演活動能真正實現(xiàn)新課程標準強調(diào)的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即寓教于樂的目的,也能提高古詩教學效率。
總之,古詩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學習能感受到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文化底蘊,也能在和諧的教學氛圍中體驗把握古詩的朦朧美、神秘美、含蓄美,提升語文的綜合素養(yǎng)。
小學階段對于學生成長十分重要,因為學生思維處于發(fā)展初期,教師在古詩教學中應積極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講解古詩背景,加深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必要時可引入表演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進一步提高古詩教學質(zhì)量,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目標。
3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方法二
一、 以讀為本 欣賞背誦
誦讀是我國語文教學的傳統(tǒng)方法之一,對于誦讀的重要性,朱熹《訓學齋規(guī)》中說的很明白:“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誦遍數(shù),自然上口,久遠不忘”。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其思維處于正在發(fā)展的階段,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記憶力也最為活躍。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應要求學生加強誦讀、品讀從而達到對古詩詞的識記。教學中讓學生在朗誦古詩詞的同時注入自己的感情,在古詩詞學習過程中對加強理解,并真正了解古詩詞的文化。
除此之外,我們還應注重學生對于古詩詞的積累,而背誦往往就是學生對于古詩詞積累的最好方法。小學階段的古詩詞,多數(shù)是七言絕句和五言絕句,頭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應怎樣讀,需要教師給予很好的指導。我們所做的示范朗誦對學生理解詩詞具有很大的幫助,重視朗誦是詩詞教學的根本。
古詩詞都有嚴格的韻律,讀起來朗朗上口,行云流水,熟讀不僅達到理解,還可以促進背誦。
二、 多體教學 創(chuàng)設意境
詩歌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結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因此,它需要老師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使古詩教學豐蘊起來。例如我在執(zhí)教《小兒垂釣》一詩時,如果僅僅讓學生停留在對詩意的理解,這樣的教學顯然是不到位的,所以我引導學生與作者展開心靈的對話,體會這首別有情趣的七絕。
讓學生感受到作者在平淡淺易的敘述中透露出的那分純真、無限童趣和一些專注。前兩句敘述、描寫,從外形著筆,是實寫。后兩句詩側重神態(tài)來寫。此詩沒有絢麗的色彩,沒有刻意的雕飾,就似一枝清麗的出水芙蓉。
我在教學時不失時機地出示作者的有關資料,讓學生搞清楚這首詩的寫作背景,無疑于“推波助瀾”,能帶動學生的心靈的律動。這種清新閑逸的感情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是有所體會的。
在教學在教學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一詩中的“飛流直下三千尺”這一句時,我先引導學生根據(jù)詩句的意思,想象瀑布飛瀉而下的畫面,再引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觀,從而更好的理解詩句的意境。
三、走出教材 群組學習
課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教材教”,即所謂要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積極開展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這無異于告訴我們更不能就詩教詩,要和學生一道開發(fā)和生成開放、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尤其是小學高年段的學生,他們有了一定的積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進行組詩的教學。例如在學校群文閱讀本專題研討課中,本人針對六年級制作了一節(jié)復習的形式的群組詩教學,引導學生對已學的古詩進行題材分類的課例——詠物詩、送別詩、思鄉(xiāng)詩、愛國詩。
然后整合對比學習,同中求異,在比較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各類故事的情趣。這樣的整合對比學習,節(jié)省了教學中無效的環(huán)節(jié),對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一次較深入的探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方法三
一、用“美”的語言,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1.范讀詩歌,用優(yōu)美的語音感染學生。我用優(yōu)美的語音把詩意表達出來,盡量在語言上給學生以美感。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卑言娭小肮隆?、“獨”二字讀的深遠幽邃,既給人一種清冷的感覺,又跟“絕”、“滅”的情景形成強烈對比,把學生帶入了雪野空曠、寒冷和凄清的環(huán)境中,使他們能更好地理解詩歌內(nèi)容。
2.創(chuàng)設情景,感受詩美。欣賞是詩歌理解的進一步深化。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教師要精心指導學生注意節(jié)奏、聲調(diào)、停頓、強弱、長短的錯綜變化與節(jié)拍音樂的美感;要讀出字詞句與詩人的情懷。如朗讀《初春》,要滿懷喜悅,讀出詩人對萬物復蘇,生機盎然的春天的熱愛之情。
這首詩通過植物生長、動物活動、人的活動來展現(xiàn)春天的美麗,讀時要把握這些情景變化和欣喜情懷的不變。朗讀要形式多樣,如范讀、齊讀、分角色讀、開火車讀等;要靈活運用錄音、幻燈片等多媒體教學手段加深學生印象,讓學生樂于讀,善于讀。
讀,不應該是簡單的重復,每一次讀都應該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要通過教師的點撥、啟發(fā)達到由讀通順到讀懂、讀出感情的目的。)多媒體的感性刺激以及情景的創(chuàng)設,使學生感受、并體驗詩歌的內(nèi)涵。
3.古詩很講究語言文字的推敲。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加強對詩的語言文字的探討,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啟發(fā)學生對“綠”字進行探討。因為探討的過程,本身也是一個尋求最佳最美境界的過程,即用最美的語言文字表達最美好的思想感情。
讓學生在品析字詞中,潛移默化地感知語言美,這樣在教學中,不僅幫助學生發(fā)掘了詩句中的語言美,引起他們學習古詩的興趣;還能培養(yǎng)學生在寫作時遣詞造句的能力,在語言表達上仔細推敲,選用最恰當?shù)淖謥肀磉_自己的情感,發(fā)展了他們的語言能力。
二、用“美”的畫面,幫助學生想象
教學古詩,還應該圖文結合,馳騁想象,加深對詩意的理解。“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惫旁姳旧砭褪菚嫿Y合的藝術品。如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倍潭虄删湓娭校包S”、“翠”、“白”、“青”四種鮮明的色彩,織成了一幅瑰麗的圖景。
教學時,我經(jīng)常運用畫簡筆畫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詩意,體會詩中有畫的形象美,想象詩的畫面。小學生是憑借形象而引發(fā)想象的,讓學生通過視覺去感受圖畫中的美,與詩相互印證,以此獲得美感的愉悅,進而欣賞畫面美。
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能力,課外,我讓學生根據(jù)詩的意境,通過想象繪成彩色圖畫,只有對審美客體進行聯(lián)想和想象,才能產(chǎn)生強烈的美感。這樣不僅使學生對學習古詩的興趣增濃,而且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他們對色彩的喜愛。
有時也會根據(jù)詩歌的需要做成動畫、或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感受詩歌的圖畫美,加深對詩歌的理解。
三、用優(yōu)美的“意境”,喚起學生的美感
意境,是指詩里所描繪的生活圖景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引導學生揣摩意境,就是既要把握詩人抒發(fā)的感情,又要理解這種感情是通過什么事物來表現(xiàn)的。詩歌是通過形象反映生活,表達感情。形象是詩的本質(zhì)。
而詩歌的形象不同于造型藝術和表演藝術中的形象,直接作用于欣賞者(學生們)的感官,而只能借助于語言作媒介,由學生自己運用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去感受和再現(xiàn)詩歌中所描繪的形象。同時由于它具有間接造型的特點,能從更多的側面來揭示形象的豐富內(nèi)涵,給學生提供想象和再創(chuàng)造的廣闊天地。
如教學王之渙的《涼州詞》,就要讓學生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體會在悠悠黃河、萬仞孤城的廣闊背景下戍關將士吹奏思念家鄉(xiāng)笛子的畫面,領會詩人抒發(fā)對朝廷不關心戍關將士生活的無限感慨之情。又如教學《獨坐敬亭山》,要通過學生探討明白:“眾鳥高飛盡”說明只留下李白孤獨一人;“孤云獨去閑”說明云也飄走了,只剩下詩人和敬亭山了,“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說明詩人孤寂到只有把山當朋友來傾訴心中的孤獨。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避免教師盲目灌輸,學生被動接受。有的詩歌學生可能不能完全懂,只能領略大意,教師也不要過于苛求。因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只要學生能夠“理解主要內(nèi)容,體會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就行。
古詩中的“美”隨處可見,俯拾即是。教學中從語言美到情感美,從悅目到悅耳再到悅心,從而達到了情感共鳴的意境。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得到美的感受和熏陶。
相關文章:
1.古詩詞的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上一篇:語文實用類文本閱讀答題技巧有哪些
下一篇: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