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shù)學怎樣讓學生聽課
小學數(shù)學怎樣讓學生聽課?提高學生的課堂聽課效率,是提高學生數(shù)學學習有效性的重要途徑,應該引起老師的重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小學數(shù)學怎樣讓學生聽課,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小學數(shù)學怎樣讓學生聽課
以數(shù)學思維的規(guī)律組織教學
學生的聽課能力決定于該生掌握的知識點、解題方法、對問題的見解、反應能力、思維能力以及良好的聽課習慣。其核心可歸結為思維能力,若思維能力提高了,則反應必然快,見解也必然深刻,對以往尚未掌握的知識能很快地理解接受,知識面也必然逐漸開闊,且聽課時興趣濃,注意力自然就能持續(xù)集中。 例如,在講弧度制一節(jié)時,把等于半徑的圓弧所對的圓心角叫一弧度角。然后再把關于弧度的計算、角度與弧度的互化以及弧度的應用一條條照本宣科地給學生講,學生聽起來當然枯燥無味。若把學生的思維活動作為主線條來介紹“弧度制”,同一內容就成了生動有趣的活教材。比如一開始就講人們在研究角的時候,就想到用一個單位“度”來度量它。
因為圓周代表一個周角,所以首先要考慮,對一個圓周角規(guī)定它為多少度才好呢?若注意到圓周的對稱性,它常常要被分為4等份,8等份,3等份,9等份,有時也還要分為5等份、10等份,所以一個周角數(shù)量要求能被8、9、5等數(shù)整除,同時這個數(shù)字還要盡量簡單些,同學們想想周角規(guī)定多少度才好?大家立即脫口而出:360°,而后就向學生指出:這是為了計算的方便而人為的規(guī)定。周角與360°之間并無內在聯(lián)系.那么怎樣才能找到一個與角本身有內在聯(lián)系的量來度量角呢?為此,我們讓大家來觀察質點在圓周上做圓周運動的規(guī)律,我們是否能從中找到與角有內在聯(lián)系的量?當質點在圓周上運行一周時,它走過的路程是半徑的2π倍,當運行半周時,則路程是半徑的π倍。
調動學生積極性,發(fā)揮其課堂的主體作用
學生的聽課能力決定于學生的興趣、聽課習慣,還有學生掌握數(shù)學知識的水平。要把學生的聽課能力提高到更高層次,就要全面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在課堂上要努力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就必須充分讓學生動腦、動手去發(fā)現(xiàn)與揭示隱含在各種關系中的內在規(guī)律,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創(chuàng)造才能,從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與課堂上的主體作用,改變老師講,學生聽的被動狀態(tài)。這就要求我們用問題解決的方式組織教學,并激發(fā)學生用自己的知識與能力解決問題。例如,在教誘導公式一節(jié)時,我改變了那種老師講,學生聽的授課方式。
首先是帶領學生復習了坐標系中點P(x,y)關于x軸,y軸,原點,以及直線y=x,直線y=-x的對稱點的形式,學生很快回答出它們分別是P1(x,-y),P2(-x,y),P3(-x,-y),P4(y,x),P5(-y,-x),又復習了單位圓上的點的坐標P(cosα,sinα)其中α=∠POx,接著讓學生用兩種方式寫出P(cosα,sinα)關于x軸,y軸,原點等對稱點的形式,其一是改變角度,得到P1(cos(-α),sin(-α)),其二是改變坐標可得P1(cosα,-sinα)。因為這兩種方式表示的是同一點,學生就很快發(fā)現(xiàn)了負角公式:cos(-α)=cosα,sin(-α)=-sinα,從而tan(-α)=-tanα,cot(-α)=-cotα,接著讓大家用同樣的方法找P(cosα,sinα)關于y軸、原點及直線y=x,y=-x的對稱點,并同樣用上述兩種方式表出,這樣僅一節(jié)課,學生就憑自己的知識與運算能力發(fā)現(xiàn)了三角函數(shù)中的8組誘導公式。這就大大提高了學生聽課的積極性與動腦動手的能力。
2提高學生數(shù)學課堂聽課能力的策略
重視幾分鐘的自學指導
新課改后很多教師采用了“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教學模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為主導,學為主體。學生在聽課過程中,往往容易“分心”、“走神”,聽著聽著就不知道自己的思維跑到哪去了,等收回心神時,已不知道老師講到哪了,這樣的聽課狀態(tài)會導致課堂效率低下,對知識點一知半解,慢慢學生間就出現(xiàn)了差異性,所以學生要重視教師設計的課堂自學指導環(huán)節(jié)。自學指導環(huán)節(jié)一般一節(jié)課設計一到二個自學指導,每個5分鐘左右,主要是指導學生進行新知講授前的預學
搞懂基本概念,聽懂新知識。
聽課就是要聽懂,把知識的概念或結論弄明白,把新、舊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弄明白。掌握舊知識是學習新知識的基礎,搞清概念的由來,是概念學習之本;掌握概念表述的科學性,是概念學習的關鍵。聽好課就先弄懂三個: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和知識點之間的基本關系。學習基本概念從“為什么”“是什么”“干什么”三個方面來思考?!盀槭裁础敝敢鲞@個概念的必要性和目的性,課本是如何引進的;“是什么”指搞清楚概念的組成部分、公式、性質等;“干什么”指弄懂概念的用途,如何應用。
聽和思并用。
一邊聽課一邊思考,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聽課方法。邊聽邊思要求較高,但學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把“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逐步加深對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只聽不思考,談不上真正學到知識,更談不上思維能力得以提高。學生可根據預學時自己質疑的方面去思考:老師講的重點、難點在什么地方,老師是怎么處理教材的,老師講的自己是否聽懂了,老師講的方法思路和自己的有什么不同,這些方法的優(yōu)點在哪等,思考過才能對未聽懂的問題及時舉手提問。對老師的講解、對同學的不同看法解法提出質疑,是聽好課能力的提升。
3數(shù)學課堂的高效聽課策略
一、認真預習,提前入戲
數(shù)學課的預習非常重要,通常放在前一天晚上進行,針對老師布置的預習題或自主預習,要求達到以下兩個目標:一是熟悉一下老師明天的教學內容,搞清要學習的知識點,看懂例題,嘗試做好課內練習題。二是對預習中碰到的問題,先劃下來,明天課堂上認真聽老師講解,有的放矢的聽課。預習時間在15分鐘左右。預習有兩大好處:一是能清楚老師的重點教學內容,提前入戲,輕松的駕馭課堂,二是能培養(yǎng)我們的自學能力,有助我們養(yǎng)成勤于思考的良好習慣。
二、認真聽課,適當筆記
有人說,預習了,就不要認真聽課了,聽聽重點就行了。這話看似有理,其實不然。因為同學們對數(shù)學的認識還比較浮淺,與老師的理解、與書本的要求、與整個數(shù)學知識體系的建構仍是有一定距離的,所以我們要認真聽課。聽課時要聽清這一節(jié)課知識的形成過程;聽清本課知識與其他知識的橫向聯(lián)系;聽清本課老師補充的知識點及例題和習題;聽清老師對知識點的拓展和總結歸納。對老師補充的知識點、例題、習題及知識歸納應該適當做做筆記以便加深理解和記憶。反之,如果上課走神、開小差甚至“夢游”,就會錯過許多精彩和巧妙,這是十分有害的。
三、大膽質疑,積極互動
對老師設計的課內提問,要認真思考,積極配合,努力爭取發(fā)言的機會,認真作答,不要害怕出錯。形成師生積極互動的良好氛圍,有助于培養(yǎng)我們的思維的邏輯性和嚴密性,還可以錘煉我們的口才。對聽課出現(xiàn)的問題和不明白的地方,要大膽質疑,及時提問,與老師同學形成新的互動,汲取老師和同學對你所提問題的的理解和補充。對課后產生的新的問題應及時與同學或老師研究,直到解決為止。這樣既能培養(yǎng)我們研究問題的習慣,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品質,還能培養(yǎng)我們知難而上、堅韌不拔的探索精神。
4提高學生的聽課素養(yǎng)
1.教學生學會聽課。
提高學生聽課的有效性,首先要讓學生學會聽,如果學生聽而不聞,那么就等于沒有聽課。這里所說的“聽”,不僅僅是指學生的耳朵要能聽到老師在講什么,更重要的是能夠做到邊聽邊想,邊想邊記,有效把握課堂教學的重點,既要認真聽老師講,又要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認真思考,既能發(fā)現(xiàn)他人提出問題的價值,又能找出存在的問題。
2.教學生學會看。
這里所說的看主要是指學生的“觀察能力”。要想有效培養(yǎng)學生“看”的能力,就必須賦予學生一定的觀察權,老師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耐心講解是應該的,但是不要以“講”代“看”。學生通過老師的講解所掌握的知識遠遠不如學生自己通過觀察更加深刻,因此,對于學生通過自己努力能夠掌握的知識點,老師要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看”的能力,首先是要教會學生提高課堂聽講的注意力,老師要提供豐富多彩的材料提高學生看的積極性。同時,老師還要注重板書的藝術,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觀察的積極性。
3.引導學生進行有效思考,學會“想”。
教會學生“想”,首先要提高學生思考的積極性。老師不僅要啟發(fā)學生進行有效的思考,還要提高學生思考的動力。老師在課堂教學中一旦提出問題,學生就要積極思考,并踴躍回答,即使學生不能有效作答,也應該將自己的思路說出來,找出思維障礙,以便老師幫助學生解決困難。
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怎樣讓學生聽課
上一篇:小學生怎樣學小學數(shù)學
下一篇:怎樣準備小學數(shù)學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