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九年級下冊數(shù)學電子課本
數(shù)學是人類對事物的抽象結構與模式進行嚴格描述、推導的一種通用手段,那么關于九年級下冊數(shù)學怎么學習呢?以下是小編準備的一些北師大版九年級下冊數(shù)學電子課本,僅供參考。
北師大版九年級下冊數(shù)學電子課本
微信搜索關注公眾號:5068教學資料
查看完整版電子課本可微信搜索公眾號【5068教學資料】,關注后對話框回復【9】獲取九年級電子課本資源。
九年級下冊數(shù)學知識點
1.概念: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繞一個定點沿某個方向轉動一個角度,這樣的圖形運動叫做旋轉。
說明:(1)圖形的旋轉是由旋轉中心和旋轉的角度所決定的;(2)旋轉過程中旋轉中心始終保持不動.(3)旋轉過程中旋轉的方向是相同的.(4)旋轉過程靜止時,圖形上一個點的旋轉角度是一樣的.⑤旋轉不改變圖形的大小和形狀.
2.性質:(1)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
(2)對應點與旋轉中心所連線段的夾角等于旋轉角;
(3)旋轉前、后的圖形全等.
3.旋轉作圖的步驟和方法:(1)確定旋轉中心及旋轉方向、旋轉角;(2)找出圖形的關鍵點;(3)將圖形的關鍵點和旋轉中心連接起來,然后按旋轉方向分別將它們旋轉一個旋轉角度數(shù),得到這些關鍵點的對應點;(4)按原圖形順次連接這些對應點,所得到的圖形就是旋轉后的圖形.
說明:在旋轉作圖時,一對對應點與旋轉中心的夾角即為旋轉角.
九年級數(shù)學期末測試題
一、填空
1、5、20平方米2平方分米=( )平方米 2.6小時=( )小時( )分
2、把1.2米的長方體材料,平均鋸成3段,表面積比原來增加2.4平方分米,原來這根木料的體積是( )立方分米。
3、一塊長方體木材,長80厘米、寬20厘米、厚5厘米,若鋸成最大的正方體木塊(要求不能割補,不能浪費),可以鋸成( )塊,每塊體積應是( )立方厘米。
二、選擇
1、方程2.8-1.2=8的解與下面方程( )的解相同。
A.2.5+2=7.5
B. 3-1.5=13.5
C. 0.8-0.2=0.3
3、將若干個相同的小正方體拼成一個大正方體,至少需要( )個這樣的小正方體。
A.4
B.9
C.8
三、解決問題
1、蘇州飛翔實驗中學建一個長方體游泳池,長60米,寬25米,深2米。請你算一算。
(1)游泳池的占地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沿游泳池的.內壁1.5米高處用白漆畫一條水位線,水位線全長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將這個游泳池注滿水,大約能注水多少立方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華和王軍去買賀卡,王軍買的張數(shù)是李華的2.5倍。李華又買了15張后,現(xiàn)在兩人的張數(shù)相等。原來兩人各買了多少張?(用方程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個完全封閉的容器,里面的長是20厘米,寬是16厘米,高是10厘米,平放時里面裝了7厘米深的水。如果把這個容器豎起來放,水的高度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學計劃
一、學情分析
本人今年任九年級(1)、(2)班數(shù)學教學,兩班共計93人,通過對上期末檢測和入學考試分析,發(fā)現(xiàn)本班學生存在很嚴重的兩極分化。一方面是平時成績比較突出的學生基本上把握了學習的數(shù)學的方法和技巧,對學習數(shù)學愛好濃厚。另一方面是部分學生因為各種原因,數(shù)學已經落后很遠,基本喪失了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二、指導思想
以《初中數(shù)學新課程標準》為準繩,以提高學生中考成績?yōu)槌霭l(fā)點,以洋思中學教學模式為學習標準,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解題答題的能力。同時通過本學期的課堂教學,在完成九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任務的同時適當完成九年級下冊新授教學內容。
三、教材分析
一元二次方程:本章主要是掌握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運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本章重點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及詳細方法,本章的難點是解一元二次方程。
證明(三):本章經歷探索、猜想、證明的過程,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推理論證能力。進一步掌握綜合的證明方法,能夠證明與平行四邊形、等腰梯形、矩形、菱形等有關性質及判定,并能證明其他相關結論。
視圖與投影:引導學生對實物進行合理抽象、想象物體的形狀,對生活中的物體進行合理抽象,關注學生的活動過程,關注學生直觀思考的水平,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
反比例函數(shù):函數(shù)是探索具體問題中數(shù)量關系和變化規(guī)律的基礎上抽象出的重要概念。本章要求結合具體情境領會反比例函數(shù)作為數(shù)學模型的意義,通過圖象理解反比例函數(shù)的性質,逐步提高觀察歸納能力。
頻率與概率:通過活動發(fā)展學生合作交流意識和能力,理解事件發(fā)生的頻率與概率之間的關系,初步感受統(tǒng)計推斷的合理性,體會頻率與概率之間的關系。
四、教學措施
1、精心備課,設置好每個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欲望。深入淺出,幫助學生理解各個知識點,突出重點,講透難點。
2、加強對學生課后的輔導,尤其是中等生和后進生的基礎知識的輔導,提高他們的解題作答能力和正確率。
3、精心組織單元測試,認真分析試卷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并對其中大多數(shù)學生存在的問題集中進行分析與講解,力求透徹。
五、進度安排
第一大周: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大周:證明(三)
第三大周:視圖與投影
第四大周:反比例函數(shù)
第五大周:期中考試、頻率與概率
第六大周:九年級下學期課程
第七大周:九年級下學期課程
第八大周:九年級下學期課程
第九大周:單元復習,迎接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