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初中學習方法 > 初一學習方法 > 七年級語文 > 初一語文說明文閱讀答題技巧

初一語文說明文閱讀答題技巧

時間: 慧良1230 分享

初一語文說明文閱讀答題技巧

  說明文閱讀答題前應快速瀏覽文章,弄清文章的人物、事件、結果。可適當做標記,小編在這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助的您。
 
  說明文閱讀:
 
  一、常見的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常見的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shù)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
 
  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二、常用的答題技巧:
 
  (一)說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題:
 
  答題格式:本句用了 的說明方法,生動形象(具體直觀/深入淺出/科學準確)地說明了(說明內容),使讀者 。
 
  (二)“××”詞好在哪里?
 
  答題格式:用了“××”詞,生動地(準確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夠激發(fā)讀者的興趣(符合實際情況,具有科學性)。(三)“××”詞能不能刪掉?
 
  答題格式:
 
 ?、俨荒?,用了“××”詞,生動地說明了……,能夠激發(fā)讀者的興趣,去掉就沒有這種效果。
 
  ②不能,刪掉“××”詞,句子的意思就變成了……,顯得太絕對化;用了“××”詞,準確地說明了……,符合實際情況,留有余地,具有科學性。
 
  (四)說明文中的主觀題
 
  1、對文中的內容進行簡明、準確的改寫。如:根據(jù)提示給事物下定義、文字圖表式處
 
  理、圖表文字化、簡要概述所舉例子等。
 
  2、對文中內容進行合理的補寫。如:加標題、結合語境補寫句子、對文章說明的對象按要求進行補充說明。
 
  3、聯(lián)系實際舉例說明。(要符合文段的說明中心的要求)
 
  4、對文章說明的現(xiàn)象提出合理化建議與設想。(要有科學性,切忌胡編亂造)
 
  5、對語言的表達特色進行評說。(結合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文語言特色來考慮)。
 
  記敘文閱讀:
 
  一、記敘文基礎知識:
 
  (一)記敘線索的形式:實物;人物;思想感情變化;時間;地點變換;中心事件
 
  (二)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
 
  記敘文的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三)記敘文第一段的作用:
 
  1)環(huán)境描寫:點明故事發(fā)生的地點,環(huán)境,引出下文,為下文情節(jié)發(fā)展作鋪墊
 
  2)其他:開篇點題,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調;總領全文或引起下文,為下文情節(jié)發(fā)展作鋪墊
 
  二、語段閱讀題答題總原則:
 
  1、快速瀏覽全篇文章。
 
  答題前應快速瀏覽文章,弄清文章的人物、事件、結果??蛇m當做標記
 
  2、帶著問題讀文章的相應段落。
 
  注意整體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意思,找出中心句、主旨句。
 
  開頭、結尾、過渡句段、修辭句、抒情議論句畫上角標記號。
 
  注意從題干中找出答題關鍵點,帶著問題讀文中相應段落。
 
  3、答題。
 
  具體題目涉及到相關段落,要對這些段落反復研讀;如涉及全篇,則要再讀全文。
 
  運用下文常見答題技巧回答;如無法判斷,可摘抄文段原文原句。
 
  字跡工整,卷面干凈;可用①②③等序號對答案進行標注。
 
  三、常見題型答題技巧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也就是說一定要結合具體語境來考慮。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敘文、小說),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置懸念(小說),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過渡句);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敘文、小說);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文、小說)
 
  答題格式:這句話運用了 的修辭手法,
 
  表現(xiàn)了 的特點(使語言更加 ),
 
  表達了 的感情(反映了 的形象)。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
 
  可以從2個方面談:
 
  (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
 
  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運用 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的 特點。
 
  2、排比:
 
  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運用排比的手法,強調了 的語氣。
 
  3、設問:
 
  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使用設問,引起讀者對 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 突出了 。
 
  5、反復:強調了 加強了語氣。
 
  (三)根據(jù)閱讀短文的感受談自己的看法或體會:
 
  1、用第一人稱;
 
  2、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話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體會,再用兩三句話談談理由,可以擺事實、也可以講道理,如題目有相關要求,還要注意結合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
 
  答題格式:我認為(覺得) 。因為 。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么?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準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只有等):
 
  不行。因為該詞準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后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么?
 
  不能。因為
 
  (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xiàn)象到本質)規(guī)律不一致;
 
  (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能互換。
 
  (六)提煉中心、主題:
 
  注意體會本文的主要內容和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蘊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
 
  注意一些常用詞語,如概括主要內容一般用:本文記敘了……,描寫了……,介紹了……,通過……,等等;如概括寫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達……、抒發(fā)……、贊美……、歌頌……、揭露……、鞭撻……、諷刺……、說明……、揭示……、反映……等
 
  學好語文的八把金鑰匙
 
  經(jīng)常查閱工具書
 
  讀書學習要養(yǎng)成勤查字典、詞典等工具書的習慣。工具書的種類很多,除了字典、辭典外,還包括文獻資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用的圖書。最常用的工具書如《新華字典》、《現(xiàn)代漢語詞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唐詩鑒賞辭典》、《宋詞鑒賞辭典》等。工具書不僅是最好的老師,可以隨時查閱碰到的疑難問題,而且也可以作一般閱讀材料來讀。高中生最好要有《現(xiàn)代漢語詞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兩本工具書。
 
  認真學好課本
 
  所謂“課本”,即一課之本。許多同學,尤其是高三學生,認為現(xiàn)在高考的閱讀分析材料都是課外的,課本不聞不問,置之腦后,整天沉溺于題海之中,結果是耗時費力,廣種薄收,效果甚微。比如文言文的學習,課內篇目還沒有讀懂過關,詞法、句法沒有學懂弄透,就急于到題海里去“暢游”,顯然是枉費心機,本末倒置。課內文言文這只“麻雀”,仔細解剖透徹了,才能在課外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該背誦的一定要背得滾瓜爛熟;該熟讀的一定要爛熟于心。一般來說,考試的材料取自課外,但考點和答案卻在課內。
 
  學會獨立思考
 
  思考是掌握知識的中心環(huán)節(jié)。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首先要善于提出問題,思考是從問題開始的。因此,引起思考的最好辦法就是多問幾個為什么。比如許多高一、高二的同學問:現(xiàn)代文閱讀材料好像看得懂,但每次做題時總與老師的答案相差甚遠,這是為什么?我認為原因很簡單,就是你根本沒有把文章讀懂,看起來那些字你確實認識,而字詞里面的“內核”你卻沒有能力發(fā)現(xiàn)。建議大家現(xiàn)代文要“多讀、多思、少做題”,每讀完一篇文章后,留出2~3分鐘的時間給自己提出幾個問題,看自己是否能回答。能回答,說明你讀懂了;否則就沒有效果。比如問,這篇文章的中心是什么?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些什么?是怎樣寫的?為什么要這么寫?
 
  勤讀課外書籍
 
  語文學習最重要的內容是讀書。要學好語文,光讀幾本教材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大量地閱讀課外書籍,從書中獲取豐富的精神養(yǎng)料。許多同學說每天的作業(yè)都來不及做,哪來時間讀書?我看關鍵不是沒有時間,關鍵是你想不想讀書,想讀書就有時間,不妨你試試!我建議大家每天要保證有一個小時的讀書時間,時間可以是整塊的,也可以是分散的,每天睡覺前問一問自己,今天讀書有一個小時嗎?歐陽修利用“馬上、枕上、廁上”讀書,鄭板橋利用“舟中、馬上、被底”背誦,應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同時讀書除了報刊雜志的“淺閱讀”材料外,一定要有計劃地多讀一些古今中外的“經(jīng)典名著”。一周讀一本,一學期就是十幾本,一年就是30本,高中三年就是百來本了。這些書,不僅可以讓你自信走入高考考場立于不敗之地,而且將受用一輩子。
 
  善于整理讀書筆記
 
  語文知識零零碎碎,要經(jīng)常把學過的知識整理一下;讀書必須學會圈點勾畫,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寫讀書筆記有助于培養(yǎng)勤于思考的習慣,提高思維的條理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加深對讀物的理解、記憶。做讀書筆記有以下幾種方法:摘抄、摘錄法,做卡片法,提要鉤玄法,寫讀后感法等。
 
  堅持寫日記練隨筆
 
  日記和隨筆就是把自己一天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有選擇、有重點地記錄下來。不但形式靈活,可長可短,可敘可議;而且內容也非常廣泛,可以海闊天空,無所不談。堅持練筆,一練語言文字的熟練程度,二練自己的思維能力和認識能力,要注意培養(yǎng)自己的觀察能力、感受能力、思考能力。常言道“曲不離口、拳不離手”,語文的作文能力就需要“筆不離手”。
 

107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