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文學《了不起的蓋茨比》讀書筆記
喜歡《了不起的蓋茨比》的理由有很多:喜歡開頭那句父親的忠告:你在評論他人的時候,要記住并非所有的人都有你這樣優(yōu)越的條件。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后感!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后感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一本在上文學上懷有“美國夢”的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作品,菲茨杰拉德認為他自己與眾不同,與他的父母也不同,甚至不認為自己是父母的兒子,他擁有來自于柏拉圖式的自我觀念。
在這篇文章中,主人公即蓋茨比就是一種自認為與眾不同的人,他同樣擁有柏拉圖式的愛情觀。他把自己看成是上帝之子,他認為自己應為上帝的事業(yè)效勞,他追求一種“博大的,世俗的,虛飾的美”,顯然他把自己想象成為基督一樣的人物。十七歲的他決定改名,由原來的詹姆斯·蓋茨改為杰伊·蓋茨比,據說杰伊·蓋茨比是英語Jesus,God`sboy發(fā)音的變體。但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從他改名那一刻起,他開始追求所謂的美和善,也就開始了他的人生悲劇。他把黛西·布坎南視為他追求的那種美的化身。當他見到她時,他知道她已經把他的理想與他的生命氣息結合在一起了。他知道他的心要與上帝的心一樣,必須專一,絕不可馳心旁騖。當他第一次親吻她時,“她就像一朵鮮花一樣為他綻放,于是這個理想的化身就完成了?!痹邝煳魃砩希w茨比的夢想變得有血有肉。他企求與黛西聯袂來實現自己的夢想。
但是,黛西根本無力擔任這個角色。她不過是一個一項了為人生最高目標的資產階級小姐,沒有思想,沒有情操,淺薄虛假,百無聊賴,無所事事。她絕不可能為實現蓋茨比自己的夢想去犧牲自己的既得利益。而蓋茨比自己當然不可能實現自己的夢想,他的想法太過虛幻。他和黛西的丈夫湯姆·布坎南都擁有財富,兩人的不同之處是他至少用他的財富去追求一種“美”,并竭盡全力去得到它。然而,他沒有贏得它,最后,喬治·威爾遜,也就是湯姆的情婦的丈夫在黛西夫婦的合謀和挑唆下殺死了蓋茨比。他的夢想徹底破滅了。蓋茨比的失敗就其根本原因是他做的那個“美國夢”已過時了,他所處的年代夢想成真的機會已經微乎其微。
我自己為蓋茨比感到惋惜,他如此專一,但最終被自己喜歡的女子所害。當然他有些地方是值得稱贊的。他能夠把愛情看得很美,而沒有像大多數人一樣把愛情和利益聯系起來。不過他確實被自己的理想所誤導,他沒有看清時間與場合,他不該在心儀人已婚后還對過去美好回憶戀戀不舍。而黛西這個人太愛慕虛榮,太過于貪心。從某種程度上講,蓋茨比最終的下場跟她有很大的關系。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后感
南方小城的冬天仍然是陽光明媚的樣子,冬日午后的太陽濃到可以落到杯子里的牛奶燙一燙,歌詞里仍然唱著永不凋零的愛情和夢想,純白的像牛奶,杯子在手里漸漸冷卻,下不去口,怕滿飲一口失望。
燙金色的硬皮封面,故事和封面一樣浮夸,隱隱帶著金錢的味道,就像一場盛大的賭局,賭桌外是千百雙金色銀色的舞鞋踢打著地面揚起的灰塵,賭桌上是各懷鬼胎的賭徒,等待著其中一人的落敗,幸災樂禍的安慰,把失敗者鞭打的遍體凌傷,金色銀色的面具勾勒著完美輪廓,可是輕輕地吹撫就是支離破碎。這場博弈太痛哭,太掙扎,但是不得不賭,賭局的勝利是注定無法得到的盡頭。
當蓋茨比第一次站在海岸邊伸手向對岸的綠燈,那一刻的夢想似乎近在咫尺,伸手就能碰到,可是卻忘了,咫尺,也是天涯。他用盡人生最好的年華奮斗,為了心中那個注定遙不可及的夢想,用最荒誕,最質樸,最丑惡的辦法用盡全力奔向自己的夢想。信仰赤誠敵不過人心自私,高高在上的利益又愚弄了一把夢想。就像一記響亮的耳光,扇死的不是年輕,而是我們曾引以為傲的夢想?;?唐的葬禮將這場愛情草草落幕。我們翹首企盼著最后的舞會,可惜告別的太早,高腳杯破了,香檳撒了一地,樂隊散了,只有留聲機里唱著最后的老歌,是他們曾經最愛的那一首,可惜沒有人舞蹈最后的歌。最后的劇情,注定是時光,悲傷的獨舞。
蓋茨比明明如此智慧,卻在黛茜面前一敗涂地,可憐又好笑地應和著這個女人難以捉摸的口味。他以為一切仍如十年前那般,黛茜仍是那個高傲又美麗的富家小姐,他以為她曾愛過他,他以為他能把握這一切,他以為王子和公主能在一起幸福生活。卻忘了,他不是王子,黛西也不是公主。他瘋狂而又貪婪地追逐著自己的夢想,以為努力可以跑贏人心。我想,在最醉紙金迷的年歲里當蓋茨比抬頭看見鏡子里的自己時,他一定發(fā)現,自己竟變成了曾經最不希望變成的那一種人。原來,夢想的代價那么大。可是等我改變了自己,她卻不再愛我了。我擁有了全世界,可是你,依然不是我的。原來最后不管他多么努力,所有這一切不過是他自己的獨角戲,不曾有人與他共話,只有風的對白,凄涼,無奈。原來最終,仍像當初那樣,黛茜還是那個活在金錢里的少女,蓋茨比還是那個只能穿著軍裝的窮小子,原來和那盞綠燈的距離永遠遙不可及,永遠只是念想,可觸不可及的幻境。
在人生的賭桌上,他終于輸得一敗涂地,最后出局。
于是我們不停奔跑,卻如同逆水行舟,注定不停地退回過去。——菲茨杰拉德墓志銘
終于在合上書的那一刻,淚流滿面。
只因我們,都是蓋茨比,我們,都是黛茜。
每個年輕的故事里都有夢想,誰沒有為夢想努力?誰沒有為夢想受傷?如果沒有陷入夢境太深,就不會在夢醒時分,疼的撕心裂肺。在人生的賭桌上,為了夢想和命運博弈,壓上自己所有的青春和資本,卻血本無歸,就像夢中的孤嬰驚醒,坐在原地號啕大哭,卻無人理會。
淚無葬身之地,哀莫過大于心不死。其實,不是我們太愚蠢,而是世界太無奈。
季節(jié)的列車上,黛西早早下車,卻沒有叫醒入夢的蓋茨比,蓋茨比裝作不知道身邊人的離開,一個人坐到終點,一個人回頭用力狂奔,卻再也追不上黛茜。
夢想也許總是像黛西一樣美麗,年輕卻又利欲熏心,也許我們的夢想早在不經意間鍍上了金錢的色彩,卻在內里慢慢腐爛,直到有一天,等待著一個人將夢想打碎一地,將腐朽不堪的內里拿出來公然炫耀。你站在明處悲傷,看不見暗處的目光。在人生的賭局里,我們鋌而走險,卻被人心傷得頭破血流,站在局外,孤獨地等待命運的宣判。我們沒有輸給自己,我們只是輸給了,世事無常。
如果,真的可以,那么最初我就不要那些鍍金的夢想,最初,到最后,我只愿是那個坐在家鄉(xiāng)小溪邊的女孩,聽童話操著鄉(xiāng)音,穿山越嶺,入夢而來,看滿樹桃李,目光如蜜,細數落花。
我只愿是凡塵中的一隅,沒有華麗的開始,亦不會有苦痛的結尾。
也許,璀璨只是一瞬,幻滅才是永恒。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后感
今晚讀完了《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到結尾處的時候,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淚。是什么給了我觸動?我想,是蓋茨比的夢,以及這個夢想幻滅后現實的凄涼、人心的冷漠。蓋茨比生前種.種繁華與他死后的慘淡景況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對比,讓人覺得他生前舉辦的那些數不清的盛大宴會、那些歡聲笑語、歌舞升平、熱鬧喧囂,是多么諷刺的一幕幕幻相,即使在他舉辦那些舞會時,那些參會的、免費地享受了他的慷慨款待的人,對他也多是持有種.種不良的揣測,真正的知音、真正的朋友、真正對他感恩的人,除了文中的“我”勉強稱得上之外,竟再無其他,包括那些無數次享受他盛宴款待的人們(在這所有人中,只有一個參加了他的葬禮);他真心深愛的、為之守望了多年的女子,最后卻間接地成了終結他生命的罪魁禍首,在他離世之后,她銷聲匿跡,甚至冷血地連他的葬禮也沒參加,而就在那之前,她還聲稱自己“愛他”。這些生前生后的情景,因其強烈的對比,更增添了蓋茨比悲劇的性質。初初看來,蓋茨比的人生結局,真的是充滿了無盡的悲哀與傷感!而他生前的種.種,都是虛假的幻相。
但是,在這些內容后面,還有另外一層東西,更深層的東西,讓我忍不住去思索,去細細感悟。我想,蓋茨比故事的意義不僅僅在于以上所寫出來的那一些,如果僅僅是因為他舉辦過無數的宴會、守候過一份深深的感情,那么,蓋茨比的故事和精神就不足以使我為之感傷。潛藏在作者敘述里的,有蓋茨比追尋夢想、堅持夢想的執(zhí)著,作者在文中有幾次隱晦地表達過,蓋茨比就像是一個生活在自己的幻夢中的人,他對自己的形象和人生的描畫、對夢中情人的勾勒,都是自己的意念的產物。他在不斷的按照自己創(chuàng)造的形象、規(guī)劃的遠景去夯實自己的生活基礎,從赤貧奮斗到了巨富;他將美好的形象賦予自己初戀的情人,為她苦苦守候經年;他赤誠而充滿活力,慷慨大方而不計回報,他的身上,集中了很多人類的美好品質,在現實中他也獲得了經濟方面巨大成功、甚至一度再次得到了心上人的愛,雖然這愛的品質因其人而不高,最終還造成了他的悲劇。掩卷良久,我真誠地希望蓋茨比能永遠生活在他的幻夢里,繼續(xù)去規(guī)劃和描摹他的人生、守望他的真愛,永遠不要在現實無情地鞭笞下醒來。寫到這里,我忽然想到,作者給蓋茨比安排那樣突然的一個結局,也許是出于一種仁慈,這樣對于蓋茨比來說,就無需去面對夢醒之后的心碎與創(chuàng)痛,蓋茨比,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也還是生活在希望之中的。
作為一個看到了蓋茨比故事的人,我不禁捫心自問,面對蓋茨比悲哀的結局、人生真相的最終上演,知道了生存過程中的種.種幻相,如果把我換作蓋茨比,我還會過他那樣的一生嗎?我會像他那樣去追求去奮斗去付出去守候嗎?思來想去,答案是肯定的。人生的結局是我們無法掌控的,我們不知道我們會在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離開這個世界;他人如何對待自己,往往也是難以預料與把握的。我們能做的,唯有把握自己,把握過程,像蓋茨比那樣,去夢想自己的夢想,去堅持自己的堅持,即使難免一死,即使死的悲涼,卻也不失悲壯。就像文章的標題那樣,是的,“了不起的蓋茨比”!
不知道這是不是作者想表達的思想。在此向《了不起的蓋茨比》的作者——美國作家F.S.菲茨杰拉德致敬。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后感
和很多人一樣,是因為村上知道了菲茨杰拉德,知道了蓋茨比。雖然喜歡村上,然而我并沒有追隨喜愛的作家讀書的習慣,于是雖然暗自確信我將會喜歡這本書,卻遲遲沒有找來看。還有一個原因,便是籠罩在此書頭上的那個陰云般的碩大詞語:“美國夢”。正如翻譯者施咸榮那番令人作嘔的序言導致了我始終沒有看過《麥田里的守望者》,正如電影《美國美人》的海報一映入眼簾大腦里便浮現出“中產階級”一詞,“書寫了美國夢的幻滅”這樣的定性也使得我對《了不起的蓋茨比》產生了由衷的排斥。美國作家向來具有密切關照社會生活的傳統,所以,美國作家的作品是很符合某些評論家的口味的吧。
看過之后,小說的故事本身并沒有引起我很深的感觸,也許,是這樣的感觸已經經歷太多——表現“資產階級的勢利虛偽冷酷”的作品,從巴爾扎克到卡夫卡,已經堆積如山。打動我的,是此書字里行間流露出來的菲茨杰拉德身上那股純真的頹靡味道。美國文學幽默輕快的傳統到了他這里,添加了濃重的抒情和感傷,添加了東方式的悲憫和關懷,從而具有了非同一般的滋味。小說中的對話很多,細節(jié)很多,這樣的小說很難寫得不乏味,到了菲茨杰拉德這里,卻被處理得津津有味。神經質的女人活靈活現,妙趣橫生的比喻層出不窮,辛辣的議論一針見血,然而,那些令小說節(jié)奏停滯下來的長句的感懷,又具有抒情詩一般的氣質。人如其文,寫出這樣文字的作者,究竟有過怎樣的人生經歷?這讓我深感興趣。
于是找來菲茨杰拉德的生平資料,果然符合我的猜測。如果把作家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之間的關系分幾種類型的話,菲茨杰拉德無疑屬于人生經歷和小說一樣精彩的那種。出身貧寒,飛黃騰達,生活糜爛,蒼涼死去,他不僅是一個作家,更是一個現實生活中的理想主義者,一邊迷醉于塵世享樂一邊仰望天空的孩子,他是污泥中綻放的黑色玫瑰。其實他是詩人,或者說,他是那種詩人氣質濃郁的小說家,這決定了他作品的質地。他小說中細節(jié)的出彩來源于詩人那種為人間事物重命名的能力。
我堅信,那些積累在人類文明大廈角落的沉甸甸的作品,其內核都是一樣的。世世代代,大家書寫著同樣的主題,只是用不同的結構和語調。文學的魅力,就在于那種.種美妙的說話方式;文學,保存著人類言說的能力。
“美國夢”這樣一個詞怎么可以概括《了不起的蓋茨比》所具有的全部內涵,沖破現實陰云的籠罩,我看到的是大海彼端那隱約可見的綠色燈光,那是蓋茨比看到的,那是廣告牌里的大眼看到的,那是菲茨杰拉德看到的,那是很多很多人都可以看到的。有的人,隨著時光的消逝漸漸看不到了,有的人能看到卻不再相信自己看到了,有的人一直都看得到,一直都在指著燈光的方向喃喃自語。那是一個恒久的姿勢,那個姿勢是美麗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