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學習方法>各學科學習方法>語文學習>

文言文實詞小故事

時間: 芷瓊1026 分享

  文言文是高中語文教學的一大難點,而文言詞匯是讀懂文言文的基礎。接下來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了文言文實詞小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文言文實詞小故事(一)

  1.愛

  楚人愛(寵愛)其子,雖愛(吝惜)錢財,于其子之求而無不應。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風獨愛(喜愛)菊,眾人愛(愛慕)其高潔,稱之。約其茶亭見之,愛(隱藏)而不見。

  2.安

  戰(zhàn)國間,諸侯欲覓安(安全)閑之地,得旦夕安(安逸)寢,常與鄰國相安(安撫),以為無患。時有寇盜相侵,而能安(安穩(wěn))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養(yǎng)),于是去險要之遠地安(安置)軍,敗矣。逝者如斯,而今安(哪里)在哉?

  3.被

  屈原忠而被(表被動)謗,既黜,其思憂且幽。被(披散)發(fā)被(通“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氅行吟澤畔。雖大雪被(覆蓋)衣,身被(遭受)十余創(chuàng),尤不為苦也。

  4.倍

  蘇武陷匈奴,不倍(通“背”,背離)節(jié)義。鄉(xiāng)情于游子過百倍(原數(shù)基礎上增加的相等數(shù))。十年間,每逢佳節(jié),猶倍(更加)思親。

  5.本

  柳宗元本(本來)求宦達,而謫柳州;近自然,植木本(草木的根),反其本(根本)也;多有所得。后人將其所述輯成多本(量詞,書冊的計量單位),即今日所見本(版本),以本(推究)其當日心境。

  6.鄙

  晉之鄙(邊疆)有二人,臨秦地則曰:“鄙賤之人,當其求諒。”居久,則鄙(輕視)秦人曰:“秦人亦不過如此,皆如蠻夷之鄙〔淺陋無知)人。

  7.兵

  陳涉初起之時,用兵(兵法)之道不及秦國之謀士,而能削木為兵(兵器),以疲憊之兵(軍隊),遂滅秦。得天下后,其幼時之友觸其顏面,左右欲兵(傷害)其友,勿勸。

  8.病

  桓公身有疾.左右病(擔心)之,求扁鵲治,而不治,病(疾病)入內(nèi)臟,遂死。后人以為此事非大臣之過也,乃桓公之病〔缺點)。今人常以此相詬病(責備)。

  9.察

  郡守察〔觀察)李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以為不能察(明察),然帝以為李密品之察察(潔凈的樣子),乃眾人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推舉)孝廉,足見帝之察(明智)。

  10.朝

  鄒忌旦日朝(早晨)服衣冠,于朝(朝廷)諫齊王。齊王納其諫。其后,齊國日盛,弱國來朝(朝見),經(jīng)數(shù)年之久。鄒忌聞名天下,為歷朝(朝代)謀臣所景仰。

  11.曾

  愚公自曾(指自己相隔現(xiàn)代的親屬)祖起居于太行、王屋山下。因太行、王屋二山阻隔,出入不便,愚公全家曾(曾經(jīng))齊議移山.于是率妻子移山,幾度春秋,山不加少。愚公之鄰人智叟望山上曾(通“層”)云,笑之。愚公笑曰:“何曾(竟)不若孩兒?世代移山,終有竟日。”

  12.乘

  陶淵明手握《左傳》,乘(登)彼桅垣,閱至“公與之乘(乘坐)",感慨古代帝王雖善因利乘(憑借)便,終而亡,頓生歸家之心,一路冒風乘(冒著)雪,至家,心乃定,居家乘(順應)化以歸盡。

  13.誠

  藺相如攜和氏璧至秦,足見趙國之誠(誠意),而秦王佯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相如度秦王誠(確實)無意,乃遣從者懷璧于趙,后秦誠(果真)如此。

  14.除

  荊軻以義聞天下,燕太子使人召之。荊軻始不愿,太子以誠待,三顧其舍,親除(除掉)其東屋之除〔臺階)塵,引荊軻之車,荊軻感之應允,與太子歸。太子除(授予官職)其官職,令其刺秦王。荊軻曰:“除(除非)吾死,不然事定成!”

  15.辭

  屈原德高,作《楚辭(古代的一種文體)》,其辭(文辭)美,子蘭欲以叛國之辭(借口)除之。屈原曰:“死且不辭(推辭),何懼之有?”后為楚王所逐,辭(辭別)親戚,見放楚之汨羅。

  文言文實詞小故事(二)

  16.從

  樊噲從(參加)軍,從(跟隨)劉邦征伐。后項羽設宴于鴻門,欲殺劉邦,張良見勢急,至軍門見樊噲,樊噲從(聽從)良計,斥項王。項王不識此人,問所從(由,自)來,欲殺之,樊噲不顧。項王感其勇猛,命其從(挨著)良坐。

  17.殆

  歸有光家遭火,勢急殆(危險),物件殆(接近)盡,唯余項脊軒。歸有光以為殆(大概)有神助,后重修之。

  18.當

  李斯為秦相,當(掌握)政。當(在)是時,敵虎視秦,李斯令將當(把守)關(guān)隘,敵臨,守將退之,按律當(判決)死。李斯念其功,以功當(相抵)澤,于其當(將)死之際活之,后令其當(任)出使之職,守將涕落曰:“此事,名我固當(恰當)。吾定效力,不負君望!”

  19.道

  蘇洵欲往京城,道(取道)泰山間行.遇隱士行于道(道路),憩于茶亭,論秦國與六國之事,隱士舉兵家之道(主張),以為六國用兵之道(策略)不及秦國,蘇洵不以為然。二者言辭激烈,未能休也。人道(談論)此事:孰聞道(道理)多也?

  20.得

  臨川人張奇游學得(獲得)一書,乃安石所著。曰:“吾得(應該)珍寶事之”,后讀之,快然自足,多有所得(心得),以為安石所言得(得當)之。

  21.度

  宋妻往市買鞋,途遇小澗,一躍度(越過)之,至市方憶忘度(尺碼),徘徊幾度(次)欲反.度(考慮)之再三,則度(估計)其夫腳之大小,未成,反家,其夫見妻空反,以為玩樂無度(限度),責其不知以腳度(衡量)鞋之大小。后人度(創(chuàng)作)曲詞諷之,以為其家如國,無法度(法度),豈不謬哉?

  22.非

  唐有二人,一老一少,席間論陳涉滅秦,老者曰:陳涉非(沒)有兵家之能而滅秦。少者非(反對)之,曰:此言非(錯誤)也,陳涉勝于民心也。

  23.復

  天啟年間,皇上好蟋蟀。江南成名找之,至一大觀園,其中亭臺樓閣。池水逶迤,水復(重疊,繁復)蕩漾,成名擲一石子,波浪頓生,頃之,又復(恢復)如初。前行,一老人見之,問其話,成名不敢出言以復(答復),后老人自言因找蟋蟀至此,成名乃與之言,偕往求蟋蟀。得一,成名以其小,劣之。試令之與雞斗,無不勝者。兩人喜,相約明日復(再)往。

  24.負

  趙國得和氏璧,秦王聞之,負(倚仗)強以城十五求之。趙國之臣紛議,藺相如以為必許之.以負(使承擔)秦曲。趙王召相如負〔背著)和氏璧往之。相如臨行曰:“必不負(辜負)趙。”至秦,秦王不睬,相如知秦王負(背棄)約,令從懷璧歸趙。后人評曰:秦王有婦人之仁,若執(zhí)意求之,則勝負(失敗)不易量。

  25.蓋

  姚鼐游泰山,路有樹,枝枝相覆蓋(遮蓋),其葉如蓋(傘)。登之愈難,憶項羽氣蓋(超過)世,又登之。見一古物,其文如新無損,蓋(大概)古人遺之。

  26.故

  項伯與張良有故(交情),遇項王欲殺劉邦,故(所以)前往告良。良初見,問之:“公何故(原因)至此?”伯具言所聞。良聽之,急以告。邦故(仍舊)嫌良告之遲,良細述原委,劉邦顏色少解。

  27.顧

  劉備欲振漢室,招賢才,三顧(拜訪)孔明之廬。初始,其見遠地有一草廬,以為孔明之廬,叩門問之,僮仆曰非也。劉備疑孔明之計,臨行顧(回頭看)之,后顧(還)反,再求之。如此再三,乃見。孔明因顧(關(guān)心)其家人,則曰:“顧(不過)吾念之,家人無以為托。”劉備令從安之,孔明方許。

  28.固

  齊據(jù)險地之固(堅固),敵攻,將欲戰(zhàn)。齊將田忌固(堅決)止之。以敵將屢有建樹,有自滿之心,日益驕固(固執(zhí))。田忌故固(堅守)壁不戰(zhàn),方勝之。史論:齊固(本來)有勝之勢,且田忌有謀略,豈不勝哉?

  29.歸

  曹操進犯孫吳,而此時大小喬來歸(女子出嫁),周瑜雄姿英,且呂蒙既歸(回來),使江東之屬歸(歸附)之,孫權(quán)兵強馬壯,曰:“吾納賢進士,必勝之。”

  文言文實詞小故事(三)

  30.國

  蘇軾左遷于杭州,去國(國都)懷鄉(xiāng),然其生性豁達,未幾,自謂此為樂國(地方)。筑堤浚池,于國(國家)于民有大利,其之于國(國事),亦足盡心耳也矣。

  31.過

  信陵君過(經(jīng)過)侯生門,聞侯生有才,欲過(拜訪)之。令仆從訪之,未果,信陵君督過(責備),仆從以為過(過分)矣。又令訪之,仆從再訪,乃聞侯生外出,不過(超過)幾日便歸。信陵君見侯生曰:“吾未能先聞之,是吾之過(過錯)也。”

  32.何

  鄒忌身高八尺有余,左右以為美,鄒忌自以為不及徐公之美,則曰:“吾何(怎么)能及徐公也。”鄒忌上朝,齊王問曰:“卿上朝何(什么)事?' ’忌具答,且謂齊王蔽深。齊王聞之,嘆道:“何(為什么)者?寡人之蔽,何(多么)其甚也!"

  33.恨

  劉蘭芝與焦仲卿相愛,為焦母所拆,別時真乃“生人作死別,恨(憤恨)恨那可論”,此恨(遺憾)綿綿亦無所釋.世人惜之也。

  34.胡

  漢時,李陵受詔抗胡(泛指北方邊地與西域的民族)人,后困降于胡?;噬险D其族。司馬遷為之辯,謂上胡(為什么)不法先王之道,皇上斥曰:“一派胡言。”大臣皆不敢言。如此,國胡(什么)以富強?

  35.患

  古時有師徒二人,師授其徒捕虎之法。其徒學之,不幾日便以為得法,自詡于人前。其師患(擔心)其未得要領(lǐng)。一日,以其徒上山捕虎,令其以法試之,未得。歸之,訓曰:“人之患(毛病)在自詡,此或終為患(災難)也。”1.過

  信陵君過(經(jīng)過)侯生門,聞侯生有才,欲過(拜訪)之。令仆從訪之,未果,信陵君督過(責備),仆從以為過(過分)矣。又令訪之,仆從再訪,乃聞侯生外出,不過(超過)幾日便歸。信陵君見侯生曰:“吾未能先聞之,是吾之過(過錯)也。”

  32.何

  鄒忌身高八尺有余,左右以為美,鄒忌自以為不及徐公之美,則曰:“吾何(怎么)能及徐公也。”鄒忌上朝,齊王問曰:“卿上朝何(什么)事?' ’忌具答,且謂齊王蔽深。齊王聞之,嘆道:“何(為什么)者?寡人之蔽,何(多么)其甚也!"

  33.恨

  劉蘭芝與焦仲卿相愛,為焦母所拆,別時真乃“生人作死別,恨(憤恨)恨那可論”,此恨(遺憾)綿綿亦無所釋.世人惜之也。

  34.胡

  漢時,李陵受詔抗胡(泛指北方邊地與西域的民族)人,后困降于胡。皇上誅其族。司馬遷為之辯,謂上胡(為什么)不法先王之道,皇上斥曰:“一派胡言。”大臣皆不敢言。如此,國胡(什么)以富強?

  35.患

  古時有師徒二人,師授其徒捕虎之法。其徒學之,不幾日便以為得法,自詡于人前。其師患(擔心)其未得要領(lǐng)。一日,以其徒上山捕虎,令其以法試之,未得。歸之,訓曰:“人之患(毛病)在自詡,此或終為患(災難)也。”

  36.或

  李蟠求學于韓愈,始或(迷惑) 于嬉,嗜玩,或(有時)逃。愈懲其曰:“ 為學,貴在恒也。為學或(倘若)匪恒,則或(有的)師焉,或否焉,小學而大遺。”李蟠聞后,方心定,乃有所成。眾人以為愈之功。后或(有人)責愈,以為童為學,當順自然,后功或(或者)未易量。

  37.疾

  蔡人有足疾(疾病),不能疾(快)走。家人尋醫(yī)。鎮(zhèn)上有醫(yī),術(shù)高,常解民之疾(痛苦)苦。后蔡人愈,家人謝醫(yī)曰:“鄉(xiāng)間有庸醫(yī),嘗疾(嫉妒)爾術(shù),所幸未聽之也。”醫(yī)曰:“吾疾(痛恨)天下如此者也。”

  38.及

  陳留為人善,才能非及(比得上)友人。一日,與友山中狩獵,見一兔,猛追之。殆及(趕上)之,忽見一蛇,兔脫,而為蛇所傷而不知所措,及(等到)友至,而毒已入心矣。陳留將死之時,曰:“此事及(牽連到)友,及(到)家不宜揚。愿及(趁)吾未去之時托孩于爾。清明及(與)中元,于吾墓焚紙而已。”言畢遂死。

  39.即

  莊公初即(登上)位,即(就)令人擊鄰國,眾人以為不妥。公曰:“不然,即(就)患鄰之兵至。”固出兵。兵既出,莊公悔,使人阻。大敗,卒三萬葬于南山。國人指其址,曰:“此即(就是)萬人墓也。

  40.既

  蘇軾于七月既望,與友乘舟游赤壁。既(不久)而,浪生船搖,友欲歸之,軾曰:“既(既然)來之,則安之。”待波既(已經(jīng))平,友方安。


猜你感興趣的:

1.2017年高三語文文言文實詞詳解匯總

2.文言文實詞中使的用法

3.高二語文常見文言文實詞歸類整理

4.2017高考文言文實詞總結(jié)

5.高考文言文常用實詞

3289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