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17課和氏獻璧課文同步練習
北師大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17課和氏獻璧課文同步練習
《和氏獻璧》是一篇主體課文全文以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為主, 語言較淺顯易懂, 又簡練, 人物的心情和滿腔熱忱盡在其中.學習啦小編在此整理了北師大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17課《和氏獻璧》課文同步練習,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北師大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17課《和氏獻璧》課文-同步練習
一、積累·運用
1、下列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萬仞rn 冀州 j 豫南 y 山北之塞 s
B、魁父ku 渤海 b 叩石ku 孀妻弱子 shuāng
C、匱乏ku 始齔chĭ 箕畚běn 一厝朔東cu
D、隴斷1ŏng 智叟sŏu 荷擔h 出入之迂yū
2、補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2006年安徽省中考題)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曹操《觀滄?!?
(2)萬里赴戎機,_________。(北朝民歌《木蘭詩》)
(3)_______,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4)__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荊門送別》)
(5)沉舟側畔千帆過,________。(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6)但愿人長久,_______。(蘇軾《水調(diào)歌頭》)
(7)_____,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趙翼《論詩》)
(8)子曰:“敏而好學,______,是以謂之‘文’也。”(《論語•公冶長》)
3、按提示默寫詩文名句。
我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能給我們豐厚的精神滋養(yǎng)。請寫出兩句表現(xiàn)奉獻精神的名句:____,_____。
再寫出兩句表現(xiàn)愛國精神的名句:______,_____。(課內(nèi)外均可)
4、填空完成下列成語,然后指出它們各出自哪一篇課文。
一()作氣出自《________》
門()若市出自《________》
()公移山出自《________》
5、下列各組中加點的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A、忌不自信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B、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C、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D、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6、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
滁州西澗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1)結合詩題,展開合理想像,用優(yōu)美流暢的語言,把詩后句所呈現(xiàn)的畫面具體描述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結合詩的意境,分析首句和末句的詩眼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理解
(一)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說明這兩座山有何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這一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原文填空。
①愚公決心移山的原因是;( )
?、谟薰J為山可以移走的原因是;( )
?、塾薰粕降哪繕耸?( )
?、芙鉀Q焉置土石的辦法是;( )
?、?說明了運土的艱苦。( )
?、薇憩F(xiàn)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處典型細節(jié)是;( )
⑦智叟認為愚公不能移山的原因是;( )
?、啾砻饔薰〉棉q論勝利的句子是;( )
4、下列四種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B、“遺男”“跳往助之”,其母居然同意,說明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動了“遺男”的母親。
C、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情節(jié)的出現(xiàn),含義在于愚公移山的事業(yè)受到眾人的擁護。
D、選文第二段敘述的是愚公決心移山,但其妻對他移山的行動表示反對。
5、本文以神話結尾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師大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17課《和氏獻璧》課文-原文
楚國有個名叫卞和的人,在楚山得到了一塊石頭.憑經(jīng)驗,他斷定石頭里面有美玉,便去獻給楚厲王.
厲王見這塊石頭很平常,就命令玉匠去鑒別.玉匠仔細端詳了一番,說:"這只是一塊普普通通的石頭."卞和急切地解釋說:"這塊石頭雖然外表一般,但它的內(nèi)里卻藏著稀世珍寶!玉匠無知,您不能聽信!"厲王見卞和頂撞,大怒,下令砍去了他的左腳.
待到厲王死去,武王登位,卞和又把那塊石頭獻給武王.武王還是讓玉匠鑒別,玉匠不屑地說:"這不過是塊普通的石頭."武王也認為卞和犯了欺君之罪,下令砍去他的右腳.
失去了雙腳的卞和,捧著那塊石頭淚流滿面.他想:這無價之寶難道真的要永遠被埋沒嗎?
武王死后,文王登位.卞和捧著那塊石頭,在楚山腳下一連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雙眼淚盡,血都流了出來.
文王聽到這件事后,派人前去查詢.那人問卞和:"天下被砍去腳的人很多,為什么唯獨你哭得這么悲傷呢?"卞和回答:"寶玉,卻被說成是普通的石頭;堅貞之士,卻被說成是騙子,這才是我悲痛的原因啊!"
文王聽到回報,便叫玉匠整治那塊石頭.經(jīng)過仔細打磨,玉匠把一塊溫潤澄凈的美玉呈獻上來,在場的人都驚呆了.于是,文王下令將這塊價值連城的美玉命名為"和氏璧".
北師大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17課《和氏獻璧》課文-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和氏獻璧》這篇課文,讓學生了解課文告訴我們什么是真正的寶石——忠誠是做人最寶貴的品質(zhì)。
2、結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為失去雙腳悲傷,而是痛心有人把寶玉看成石頭,把堅貞之士當騙子,這才是我悲傷的原因啊”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準備:小黑板。
課型:課文。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直接導入,揭示課題:《和氏獻璧》。(齊讀課題兩遍)
2、理解“獻”、“璧”的意思。
(1)、指名說說:“獻”、“璧”兩個字的意思。
(2)、教師小結。
二、新課:
(一)、質(zhì)疑:
1、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2、指名質(zhì)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并指名說說:讀了課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匯報。
3、指名說說:和氏獻了幾次璧玉?(三次)
(三)、熟讀課文、理解課文。
1、學習第一次獻璧。(第1自然段)
(1)、自愿起立讀第1自然段。
(2)、指名說說:卞和第一次獻璧,結果如何?
(3)、指名回答。(欺君之罪,砍去左腳)
2、學習第二次獻璧。(第2自然段)
(1)、自愿起立讀第2自然段。
(2)、指名說說:卞和第二次獻璧,結果如何?
(3)、指名回答。(欺君之罪,砍去右腳)
3、齊讀第1、2自然段。
4、學習第三次獻璧。(3—5自然段)
(1)、指名接讀3—5自然段。
(2)、第三次與前兩次有什么不同?
(3)、小組討論:
?、?、選擇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②、畫出描寫和氏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句子。
a、互相交流,讀一讀。
b、指名匯報。
c、出示句子,學生齊讀。
*卞和捧著那塊石頭,哭了三天三夜,
直哭得眼淚流盡,血都流了出來。
?、?、理解“捧”在這句話中的含義。
a、將“捧”字換成“抱”字理解。
*卞和捧著那塊石頭,哭了三天三夜,
直哭得眼淚流盡,血都流了出來。
*卞和抱著那塊石頭,哭了三天三夜,
直哭得眼淚流盡,血都流了出來。
b、指名說說:用哪個字好?為什么?
*我并非為失去雙腳悲傷,而是痛心有
人把寶玉看成石頭,把堅貞之士當騙子,這才是我悲傷的原因啊。
?、堋⒗斫獗搴驼f的話“我并非為失去雙腳悲傷,而是痛心有人把寶玉看成石頭,把堅貞之士當騙子,這才是我悲傷的原因啊。”
a、談談你怎樣理解他說的話。
b、指名匯報。
5、齊讀第3—5自然段。
6、討論:“和氏獻璧”他獻出的是什么?
并指名說說。
7、齊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
三、拓展活動:
1、指名交流自己了解、搜集的和氏璧的故事。
2、互相交流自己了解、搜集的和氏璧的故事。
四、作業(yè)布置: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交流自己了解、搜集的和氏璧的故事。
五、板書設計:
6、奇妙的石頭
第一次 砍去左腳
和氏獻璧 第二次 砍去右腳 忠誠
第三次 命名“和氏璧”
做人最寶貴的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