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上冊燭之武退秦師課堂實錄
高一語文上冊燭之武退秦師課堂實錄
課堂實錄是一種鮮活的教學資源,通過課堂實錄情景再現(xiàn),教師們可以對教學案例進行分析研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咭徽Z文上冊燭之武退秦師課堂實錄,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一語文燭之武退秦師課堂實錄
一.初讀課文,理解文意。
1《左傳》簡介
師:本文選自《左傳》,哪個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你了解的《左傳》?
生:《左傳》又叫《春秋左氏傳》是我們第一部敘事完備的編年體著作。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左丘明這個人有說他姓左名丘明,也有說“左”是尊稱. 《春秋左氏傳》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27(前468年)年共300多年的歷史.這部書比較系統(tǒng)詳細的記述了春秋時代列國的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的活動情況,真實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的面貌.
師:看出來該同學歷史姿勢很豐富,大家要記住注釋① 中這些文學常識。另外還要知道《左傳》擅長描寫戰(zhàn)爭和行人辭令,(板書:戰(zhàn)爭、行人辭令)關于戰(zhàn)爭的描寫我們初中學過《曹劌論戰(zhàn)》,什么叫“行人辭令”呢?課文中有個詞叫“行李”, “行李”這個詞什么意思呢?就是使者(大家一起說),這里的“行人”也是使者,“行人辭令”就是說話的藝術.今天我們學習這篇文章,重點欣賞行人辭令,也就是古人說話的藝術。(板書:說話的藝術)
2.初讀課文,理解文意.
師:先找同學讀一下課文。
一生讀課文.
師:這位同學讀得非常流暢,但有一點小小的瑕疵,大家發(fā)現(xiàn)沒有有幾個字的讀音不準確?
生: “失其所與,不知”中的“知”是通假字,應該讀四聲.
師:對,課文中有注釋,通“智”,還有沒有其他的地方讀錯?
生: “共其乏困”中“共”也是通假字,通“供”,應該讀一聲.
生:”若不闕秦”中的“闕”應該讀一聲
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中“夫”應該讀二聲.
師:對,在這里是個助詞,做助詞的讀音應該是二聲.
師:剛才出錯的大部分是通假字, 預習的時候大家要先看注釋,尤其是通假字一定要讀準字音.
還有要注意斷句,比如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軍”在這里是動詞,駐扎的意思.
下面大家一起讀一下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分清句讀.
同學們齊讀課文。
師:通過大家的朗讀,我又聽出了一些問題.”鄰之厚,君之薄也”中“薄”,應該讀bó, “薄弱”的“薄”.還有文中秦國的大將的名字杞(qí)子逢(páng)孫,一定要讀準,大家再來讀一遍.
生齊讀課文.
師:這一遍讀得非常好,通過早晨的預習和剛才的朗讀,我們應該了解了這個故事.請一個同學按照故事的起因發(fā)展高潮結局來復述一下這篇文章的內(nèi)容。
生:本文先是交代晉文公在流亡的時候,鄭國沒有以禮相待,因此秦國和晉國聯(lián)軍來攻打鄭國.在危急時刻,佚之狐推薦燭之武去說服秦國退兵.燭之武以秦軍和晉軍的利弊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從而打動了秦伯,秦國退兵.晉國的子犯一看秦國退兵,就想趁機攻打秦國.晉侯就以不仁、不知、不武三種理由拒絕了子犯的提議,也跟著退兵,鄭國的危機解除了.
師:非常好,敘述的非常詳細,說明大家對文章的理解非常好了.
師:燭之武為什么僅憑幾句話就能說動秦伯?這些話體現(xiàn)了那些說話的技巧? 包含怎樣的說話藝術?大家先找到燭之武見秦伯說的那些話,我們先來看看這段話包含了哪些內(nèi)容?
生:先說攻下鄭國后對秦國沒有什么益處,反而會削弱自己的實力,而且還會使晉國的實力增強。在歷史上,晉國曾經(jīng)對不起秦國。
師:抓住關鍵詞,一個一個的來,好嗎?
生:亡鄭無益于秦,“鄰之厚君之薄也”對晉國有利,是晉國勢力增強。“夫晉,何厭之有?”(教師板書:亡鄭 無益)
師:“厭”在這里什么意思?
生:(學生看注釋)“滿足”的意思。(教師板書:晉 無厭)
師:其他同學有沒有補充?
生:燭之武說了亡鄭對秦無益對晉有利之后,還說了“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也就是放棄攻打鄭國,對秦國沒有壞處。(教師板書:舍鄭 無害)
他還提到:“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就是說在秦晉交往的歷史上,晉國曾經(jīng)言而無信過,(教師板書:無信)以后也很難保證。
師:看看除了這些地方之外,還有沒有需要補充的?
生:在說亡鄭無益于秦之前,他作為一個說客去見的秦伯,他首先要消除秦伯對他的戒備。
師:原文中怎么說的?
生:“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
師:他見秦伯的第一句話是說的什么?
生:“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教師板書:鄭既知亡矣)
師:這是直接點明鄭國知道要滅亡的事實,毫不隱瞞。這是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師總結,剛才大家談到燭之武說話的內(nèi)容時,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沒有按照課文的順序。我們現(xiàn)在再把這段文字完整的讀一遍。讀書的時候大家思考,為什么這幾句話就能夠打動秦伯,讓他輕易地就退兵了呢?這些話語中包含怎樣藝術技巧?
學生齊讀。
師:哪個同學先來談一談?
生:燭之武對秦穆公說的話就表達了一個意思就是晉國的貪婪,秦晉攻下鄭國后,受益的是晉國,讓秦伯意識到他的盟友的缺點。
師:這還是從內(nèi)容上說的,老師問的是這些話里面包含怎樣的說話技巧。
生:燭之武權秦伯的時候是站在秦國的立場上,處處為秦國考慮。(教師板書:站在對方的立場)
師: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容易引起對方的好感。
生:他還利用秦晉之間的不愉快來挑撥秦晉之間的關系。(教師板書:離間)
師:以歷史事實為依據(jù),離間秦晉同盟。
生:燭之武的話有理有據(jù),擺事實,講道理,非常有條理,(教師板書:擺事實)
師:事實勝于雄辯,事實是最有說服力。層層推進 邏輯非常嚴密。(教師板書:邏輯嚴密)
生:“焉用亡鄭以陪鄰?”何必要滅掉鄭國而增加鄰邦晉國的土地呢?燭之武用反問的語氣來提醒秦伯這樣的做法是不太明智的。(師板書:語氣)
師:這個同學讀書非常細心,他注意到了說話的語氣所帶來的表達效果。反問的語氣可以引起人的注意,喚醒人的警覺。這段文字除了這個地方之外,還有哪些地方也用到了語氣詞?
生:“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是一種祈使語氣。
師:祈使語氣是一種命令,讓別人做某事,要求別人做某事,看看注釋,這里“唯”是什么意思?
生:(看注釋)“唯”是一種希望的語氣。
點擊下一頁分享更多高一語文上冊燭之武退秦師課堂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