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學習方法>高中學習方法>高三學習方法>高三語文>

高考語文必修一知識點

時間: 舒雯911 分享

  2017年高考復習正在進行中,高考語文想在原有的基礎上提分,這就要求考生要掌握一定的知識量,能隨機應變,靈活運用已掌握的知識。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高考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的相關資料,供您閱讀。

  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必修一知識點總結1

  1、字音:沁(qǐn)園春百舸(gě)崢(zhēng)嶸寥廓(kuò)揮斥方遒(qíu)漫(màn)江攜(xié)來浪遏(è)飛舟

  2、詞義:

  崢嶸:本義形容山勢高峻突出,引申為不平常。

  揮斥方遒:熱情奔放,勁頭十足。遒,強勁有力。

  激揚:激濁揚清,批評壞的,褒揚好的。

  3、近義詞辨析:

  寥廓:(天空)高原空曠。

  遼闊:(土地海洋等)遼遠廣闊。

  意氣:意志和氣概,志趣和性格。也指因主觀偏激而產(chǎn)生的情緒,如意氣用事。

  義氣:由于私人關系而甘于承擔風險或犧牲自己利益的氣概。如講義氣。

  遏制:制止,控制(一般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的效果)。

  遏止:用力阻止住。如滾滾洪流,不可遏止。

  4、文學常識:

  詩歌:古代文學體裁之一,起源于古代勞動?!对娊?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開創(chuàng)了我國詩歌現(xiàn)實主義的源頭。戰(zhàn)國時期在南方出現(xiàn)的楚辭體代表作《離騷》開創(chuàng)了我國詩歌浪漫主義的先河。以“五四”新文化運動為界,詩歌分為新體詩和舊體詩。“五四”以前的詩歌統(tǒng)稱為舊體詩,其中舊體詩又以唐代為界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唐代以前的詩歌統(tǒng)稱為古體詩,近體詩從唐代才開始興起。古體詩和近體詩的主要區(qū)別在格律方面――即能否押韻、講究平仄、對仗。近體詩又分為律詩、絕句和排律。律詩都是八句的,有七言律詩和五言律詩;絕句都是四句的,有七言絕句和五言絕句。五四以后興起的新體詩也有格律詩和自由詩之分,其中用舊格律填寫新內容的稱為格律詩,像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其它的稱為自由詩,像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戴望舒的《雨巷》和艾青的《大堰荷――我的保姆》等。

  詞:是詩歌的一種。詞的全名為曲子詞,是與曲調相諧和的唱詞。詞起源于隋唐之際,隋代已有聲腔,曲調,但不見曲子詞。到了唐五代開始出現(xiàn)發(fā)間曲子,也就是有了樂譜后而按譜寫詞,名為曲子詞,后簡稱為詞?,F(xiàn)存最早的民間曲子詞是在敦煌莫高窟藏經(jīng)室中發(fā)現(xiàn)的敦煌曲子詞?,F(xiàn)存最早的文人詞是李白的《憶秦娥》和《菩薩蠻》。因而李白被尊為“百代詞曲之祖”。詞發(fā)展于五代,到了宋代發(fā)展到頂峰。根據(jù)風格特點,詞有婉約和豪放之分;按照字數(shù),詞有小令、中調和長調之分。

  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必修一知識點總結2

  1字音:彷(páng)徨寂寥(liáo)惆悵(chàng)凄婉(wǎn)頹圮(pǐ)青荇(xǐng)浮藻(zǎo)長篙(gāo)漫溯(sù)斑斕(lán)笙(shēng)簫

  2、詞義:

  彷徨:(心事重重)地走來走去,猶疑不決。

  頹圮:坍塌,毀壞。

  3、近義詞辨析:

  沉淀:指沉到溶液底層的難以溶解的物質,比喻凝聚,積累。

  積淀:指長時間積累起來的習俗、文化。

  彷徨:猶疑不決的走來走去。

  倘佯:自由自在地走來走去。

  4、文學常識: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縣人,中國現(xiàn)代著名詩人。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學學習法文,開始受到法國象征派的影響。詩集有《我底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和《災難的歲月》。早期詩歌多寫個人的孤寂心境,感傷氣息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響,意象朦朧、含蓄。后期詩歌表現(xiàn)了熱愛祖國、憎恨侵略者的強烈感情和對美好未來的熱烈向往,詩風顯的明朗、沉摯。

  徐志摩(1896-1931),筆名云中鶴、南湖,浙江海寧人。詩人、學者。新月社的主要發(fā)起人和主要成員之一。詩集有《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名篇有《再別康橋》《沙揚娜拉》《在病中》等。

  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必修一知識點總結3

  1、字音:青苔(tāi)荊棘(jí)火缽(bō)忸(niǔ)怩麥糟(zāo)燉(dùn)肉團箕(jī)凌侮(wǔ)叱(chì)罵

  2、詞義:

  典押:把土地和房屋押給別人,換取一筆錢,到期還款,收回原物。

  天倫:指父子、兄弟等關系。

  瓦菲:生長在瓦縫中的野草。

  凌侮:欺凌,侮辱。

  3、文學常識:

  艾青,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著名詩人,有詩集《黎明的通知》,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必修一知識點總結4

  一、通假字

  1、無能為也已(矣)2、共其乏困(供)3、秦伯說,與鄭人盟(悅)

  4、失其所與,不知(智)5、何厭之有(饜)6、若不闕秦(缺)

  二、古今異義(古/今)

  1、貳于楚也(從屬二主、有二心/數(shù)詞二的大寫)2、以為東道主(東方道路上的主人/泛指主人)

  3、行李之往來(出使的人/指外出的人攜帶的隨身物品)

  4、今有急而求子(您,多指男子/兒子)5、越國以鄙遠(邊遠的地方/粗鄙、低下)

  6、以煩執(zhí)事(婉指秦穆公/掌管某事的人)7、亦去之(離開、距離/到達)

  8、微夫人之力(那個人/尊稱人的妻子)

  三、詞類活用

  (一)名詞作動詞

  1、晉軍函陵,秦軍氾南(駐軍,駐扎)2、越國以鄙遠(意動,以……為邊邑)

  3、與鄭人盟(訂了盟約;建立同盟)4、唯君圖之(計劃,考慮)

  5、既東封鄭(使…成為疆界)6、闕秦以利晉(使…得利)

  (二)名詞作狀語

  1、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在東邊)2、夜縋而出(在晚上,當晚)

  3、朝濟而夕設版焉(在早上;到黃昏)

  (三)動詞作名詞

  1、君亦無所害(害處)2、且君嘗為晉君賜矣(恩惠,好處)

  (四)形容詞作名詞

  1、越國以鄙遠(遠方,邊遠的地方)2、共其乏困(缺少的東西)

  (五)形容詞作動詞

  1、因人之利而敝之(損害)2、肆其西封(擴張、延伸)

  (六)一般動詞的使動

  1、燭之武退秦師(使….退卻)2、若不闕秦,將焉取之?(使…虧損)

  3、若亡鄭而有益于君(使…滅亡)

  四、文言句式

  (一)省略句

  1、(燭之武)許之(主語)2、(燭之武)辭曰:“臣之壯也……”(主語)

  3、(晉惠公)許君焦、瑕(主語)4、夜縋(燭之武)而出(賓語)

  5、敢以(之)煩執(zhí)事(賓語)6、晉軍(于)函陵,秦軍(于)氾南(介詞)

  (二)倒裝句

  1、以其無禮于晉(于晉無禮──介賓短語后置或狀語后置)

  2、且貳于楚也(于楚從屬──同上)3、佚之狐言于鄭伯(于鄭伯言──同上)

  4、若亡鄭而有益于君(于君——同上)5、何厭之有(有何厭──賓語前置)

  (三)判斷句

  1、鄰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斷)2、以亂易整,不武。(否定判斷句)

  (四)固定句

  1、焉用亡鄭以陪鄰(為什么要…,何必…)

  2、夫晉,何厭之有?(….怎么….)

  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必修一知識點總結5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說見臣(說,通“悅”,yuè,高興)

  2、使工以藥淬火(淬,通“焠”,cuì,淬火,燒刃使紅,漬于水中)

  3、日以盡矣(以,通“已”,已經(jīng))

  4、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陵,通“凌”,凌辱)

  5、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6、請辭決矣(決,通“訣”,訣別)

  7、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懾)

  8、圖窮而匕首見(見,通“現(xiàn)”)

  9、秦王還柱而走(還,通“環(huán)”,繞)

  10、荊軻奉樊於期頭函(奉,通“捧”)

  11、卒起不意(卒,通“猝”,cù,倉促,突然)

  二、古今異義

  1、仰天太息流涕古義:眼淚。今義:鼻涕。

  2、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古義:走投無路,陷于困境。今義:生活貧困,經(jīng)濟困難。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古義: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將軍。今義:年長之人。

  4、將軍豈有意乎古義:有心意,此引申為同意、愿意。今義還有“故意”之意。

  5、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遇:古義:對待。今義:遇到,碰以

  深:古義:刻毒今義:有深度,與“淺”相對。

  6、于是太子預求天下之利匕首古義:在這時。今義;表順承關系或另提一事。

  7、終已不顧古義:不回頭。今義:不照顧,不考慮不顧忌。

  8、左右乃曰古義:皇帝周圍的侍衛(wèi)人員。今義:表兩種方向;或表大體范圍;有時亦有控制之義。

  9、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古義:可以用它來,為“可以之”的省略。今義:表可能、能夠、許可。

  10、秦王購之金千斤古義:古代指金屬總稱,用于流通貨幣時,先秦指黃金,后來指銀,文中指銅。今義:特指黃金。

  三、詞類活用現(xiàn)象:

  1、進兵北略地方位名詞作狀語,向北

  2、函封之名詞作動詞,用盒子裝

  3、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詞作動詞,上前

  4、其人居遠形容詞作名詞,遠方

  5、使使以聞大王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聞(使…知道)

  6、太子遲之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遲

  7、發(fā)盡上指冠名詞作狀語,向上

  8、群臣怪之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怪

  9、箕踞以罵曰名詞作狀語,像箕一樣

  四、文言特殊句式:

  ①判斷句

  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

 ?、谑÷跃?/p>

  秦王購之(以)金千斤

  欲與(之)俱(往)

 ?、郾粍泳?/p>

  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艿寡b句

  常痛于骨髓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

  5、文言固定句式:

  臣乃得有以報太子(“有以”,意為:有用來……的辦法)

  而卒惶急無以擊軻(“無以”,意為:沒有用來……的辦法)

  將奈何(表疑問,怎么……。下文“為之奈何”“既已無可奈何”意同)

  荊軻有所待(意為:有……的人、東西。“所”后常跟動詞組成“所”字結構,作“有”的賓語。)

  將軍豈有意乎(表揣度,是否……呢。)

  荊卿豈無意哉(表反問,難道……嗎。)

  仆所以留者(復音虛詞“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譯為:……的原因。)

高考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相關文章:

1.高中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2.高中必修一語文重點知識點

3.高中必修一語文知識點

4.高中語文必修一復習資料

5.高中語文文言文必修1-4知識點匯總

6.2017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匯總

187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