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學習方法>高中學習方法>高二學習方法>高二語文>

人教版高二語文《長恨歌》教案(2)

時間: 鳳婷983 分享

  《清平調》之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清平調》之二

  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清平調》之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桿。

  我再問:李白和白居易寫楊貴妃的美貌有沒有共同點?

  總結:李白也好,白居易也好,他們寫楊玉環(huán)的美貌都不是正面實實在在地描寫,楊玉環(huán)到底長得如何,我們是不知道的,只知道她美,國色天香,絕世姿容。兩位詩人都是從虛處落筆,把人比喻成花,達到虛實相生的境界,給人留下了無限的想象和聯想的空間。正如同宋玉描寫東家之子之美一樣,“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我們也不知道東家之子長什么樣,也只知道是美。而這正好是老莊推崇的“大音稀聲,大象無形”的境界,而這就是“大美無形”了。

  第二個問題,詩中那些地方表現了唐玄宗對楊玉環(huán)的寵愛?

  全班同學又是不約而同:“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然后,幾個積極發(fā)言的同學分析到了好幾處。比如,“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遂令天下父母心,不教生男重生女”,想想,為了自己的愛人,李隆基可以無限放縱她的家人,他給了楊玉環(huán)所有的一切,他作為一個皇帝能給的東西都給了,他的江山他的社稷,他所有的一切。愛江山更愛美人,在江山與美人之間的取舍中,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美人。殊不知,愛美人更應該愛江山,江山不保,美人安在?所以,愛美人更應該愛江山。愛情是敵不過政治的。在他們繾綣于溫柔富貴鄉(xiāng)時,卻不知一場劫難迎面而來,猝不及防。中國一個最輝煌最偉大最強盛的王朝就此衰敗,從此一蹶不振。

  2. 分析課文第二.三部分。 。

  這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只問了一個問題。找出詩中描寫唐玄宗在楊玉環(huán)死后的心情的句子,哪些給你的印象最深刻,它們用到了一些什么樣的藝術手法?

  比如,有賞析“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的,見到的,聽到的一切事物 ,都引起了唐玄宗的深深思念;有賞析“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的,一切皆是物是人非,睹物思人,想到以前的卿卿我我,恩恩愛愛,而現在的形影相吊,情何以堪?我插了一句,“郭敬明好像有一句話,物是人非是漢語中最狠毒的詞語,輕輕四個字,就把一切都改變了。”;有賞析“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的,我稍加補充了一下,提醒學生 ,螢火蟲這個意象象征什么,運用我們以前學過的《說木葉》里提到的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問題,螢火蟲,古人認為是腐草里生長的,生長在墳墓荒草旁,這里用到這個意象暗示了什么?唐玄宗此時不僅已經失去了手中的權力,而且失去了人生自由,被變相軟禁起來,他住的地方有螢火蟲說明他的孤獨凄涼。而后面,“孤燈挑盡未成眠”,又暗示了什么呢?唐玄宗在徹骨的思念中整夜無眠,“世界睡著了,他還醒著”“人世間最痛苦的是,夢醒了,卻無路可走”,他只能默默接受命運給他的懲罰,佳人已去,寡人還在,可寡人這條命要來又有何用?在這里,作者反復渲染,層層鋪墊,運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唐玄宗的悲傷落寞,凄涼孤苦,辛酸無奈。

  也有提問的。問:“春風桃李花開夜,秋雨梧桐葉落時”怎么可以聯系在一塊?我先讓學生思考,果然有滿意的答案。我趁機引導學生認識到這是一種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這句詩就是說,春天花開的時候,秋天葉落的時候,唐玄宗都在想念楊貴妃,每一個花之晨,月之夕,唐玄宗也都在想念楊貴妃,總之,他就是無時無刻,時時刻刻都在想她。

  沒有學生提”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我只好自己提了。君王掩面,你揣摩一下唐玄宗的心理,他為什么掩面?我們馬上會想到李商隱的“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他恨哪,恨自己的無能,堂堂天子竟然救不了自己心愛的女人,恨臣子的無情,要逼死他心愛的貴妃,恨安祿山的無義,自己曾經那么信任他!可是,他能做什么呢?唯有“掩面”而已,而已!“回看血淚相和流”,心中的痛啊,真是洶涌澎湃,“當年七夕笑牽牛”“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當年的山盟海誓,如今隨風而逝,已經變成了一個殘酷的冷笑話,是他自己親手把自己心愛的女人送上黃泉路的!太諷刺了,太戲劇化了,“一開始相信的是偉大的愛情,到最后,無力地看清強悍的是命運。”唉,罷了,罷了。

  所以,后面描寫唐玄宗對貴妃的思念或許更多的是一種痛心,一種內疚吧,正因為這樣,這痛才那樣痛!這苦才那樣苦,唐玄宗的世界不是開始下雪,而是早已冰封。說到這,我說了一句,“你不是楊貴妃,我不是唐玄宗,但我們都走不過宿命的馬嵬坡。”學生連忙做筆記。

  六.分析《長恨歌》的主題

  《長恨歌》的主旨是什么?歷來聚訟紛紜。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種意見:

  (1)諷喻說。就是只把唐玄宗當作皇帝寫。認為此詩是借李、楊之情事,諷刺李隆基貪色誤國,以致引發(fā)“安史之亂”。告誡最高統(tǒng)治者應引以為戒,免蹈覆轍。至于詩歌后半部分對綿綿長恨的描繪,也不是對李、楊表示同情,更不是歌頌,而是通過李隆基晚年失去一切的狼狽景象,隱晦而曲折地諷刺他荒淫誤國而終于苦果自嘗。說明作為一個皇帝,愛美人首先要愛江山,失去江山,美人也會失去。愛美人更要愛江山。

  (2)愛情說。把唐玄宗當作凡人寫。(白居易說過這是人間罕事)認為此詩的前半部分中,對李、楊荒淫無度、廢棄國事誠然有所諷刺和不滿,但這不是主旨。全詩以大部分篇幅描寫了兩人的愛情遭遇,歌頌了他們之間的愛情。論者還認為,詩中所寫的李、楊愛情,實際上已超越了歷史事實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義。作者通過這一愛情悲劇,歌頌了人們對愛情的堅貞和專一,反映出人們對美滿愛情的追求和向往。盡管李、楊身為帝王貴妃,但他們的這種愛情與人民的生活、與人民的感情是一致的。

  (3)雙重主題說。是皇帝也是普通人。認為這首詩一方面對李、楊荒淫無度招致禍亂作了明顯諷刺,另一方面對兩人的愛情悲劇及彼此間的誠焉相思賦予了深切同情,而且更偏重于后者。整首詩,自始至終貫穿著兩重性,貫穿著李、楊身兼愛情悲劇的制造者與承擔者之間的沖突。沖突的體現者主要是兩個人物本身,而沖突的必然結果是人物的長恨。

  三種說法中,你怎么看?為什么?

  提示:分析《長恨歌》的主題思想,首先必須注意:這是一首敘事詩,敘述的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李、楊早先的逸樂和后來的長恨,都是這個故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而且,這兩者之間有著內在的邏輯聯系。早先的逸樂是導致后來貴妃喪生、彼此長恨的顯著原因,而長恨則是李、楊荒淫誤國、終于殃及自身的必然結果。所以,任意突出或忽視其中任何一個方面,都將損害故事的完整性,將割斷前后情節(jié)的內在邏輯和因果聯系而使這一故事失去它本有的特殊意義,其評論當然也就難以符合作品實際和作者原意。

  其次還應注意:這是一出經作者藝術處理過了的愛情悲劇,作為悲劇中的兩個主人公,李、楊具有特殊的雙重身份:一方面,他倆的荒淫逸樂引發(fā)了安史之亂,從某種角度上說,也是悲劇的制造者;另一方面,安史之亂的發(fā)生使他們死生異處,相見無期,自食其果,因而又是這一悲劇的承受者。評論《長恨歌》的主旨,必須顧及這一點,因為它是我們分析、理解作者對這一悲劇的是非態(tài)度和感情傾向的必要前提。

  再次,也是最為重要的,是必須注意作者對這一悲劇的是非態(tài)度和感情傾向?!堕L恨歌》是一首敘事詩,但具有濃郁的抒情色彩,在敘述李、楊愛情始末的過程中,作者融進了自己的感情,通過感情的媒介,表現了他對這一悲劇的是非評判。對李、楊之娛樂誤國,作者顯然是意在批評而語含譏諷的,然而,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悲劇的發(fā)生,作者對李、楊的態(tài)度也由批評諷刺轉向憐憫同情。誠然,作為悲劇的制造者,作者對李、楊又有所譴責;作為悲劇的承受者,作者對李、楊深抱同情。

  第一單元的說明“以意逆志,知人論世”,我們在分析《長恨歌》的主題時,也應該要知人論世的,我們應該深入探討他們的生平和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環(huán)境和時代。雖然白居易創(chuàng)作《長恨歌》的初衷是對唐明皇的荒淫無度作諷刺和批判,但是,寫著寫著,因為他自己的愛情經歷,因為他也經歷過一段絕望的愛情諷刺和批判(白居易與他青梅竹馬的女孩湘靈感情很好,但湘靈出身于城市貧民,而白居易則是出身官宦世家,而白居易母親的門閥觀念相當強,絕不應允他們的婚事。且不讓他們見面。),所以到后來,就變成了對唐楊愛情的同情,到最后就變成了對唐楊愛情的歌頌。白居易在詩歌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體驗,他把自己的愛情悲劇滲入到詩歌中,因而讓唐、楊脫離了歷史原型,重新加以藝術的加工和改造,賦予了唐楊更廣闊的更美好的內涵。唐不再是那一個荒淫無度的昏君形象,楊也不是傳統(tǒng)的充當禍水的紅顏,他們的愛情被美化了,被拔高了,從而具有了更普遍的價值,成為了人們對世間真愛的執(zhí)著追求的頌歌,也正因為這樣,這首詩歌才獲得了永恒的藝術魅力,成為了愛情永不凋謝的經典。

  高二語文《長恨歌》教案(三)

  一、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祖上遷下陜西渭南。晚年官太子少傅,謚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

  他出身于一個小官僚家庭,世敦儒業(yè),祖、父皆以明經出身。白居易的青年時代是在顛沛流離中度過的。貧困的生活,使白居易接近了人民,這對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差不多一開始就走上現實主義的道路有著重大的作用。

  白居易的思想帶有濃厚的儒、釋、道三家雜糅的色彩,但主導思想則是儒家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他的一生,大體上可分為前后兩期,而以四十四歲貶江州司馬為分界線。

  (一)前期——即從入仕到貶江州司馬以前。這是白居易“志在兼濟”的時期。這一時期,他在仕途上可以說是一帆風順。二十九歲,一舉成進士,三十二歲又以“拔萃”登科為校書郎,三十五歲復應制舉“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科”以第四等入選,由校書郎為周至尉,不久入為翰林學士,又做了三年的左拾遺。 對當時社會存在的問題,寫成《策林》 75 篇,向朝廷提出了改革意見;同時又寫作了一批諷喻詩,這些詩揭露黑暗的現實,刺痛了權貴們的心。 815 年,藩鎮(zhèn)李師道派人刺殺宰相武元衡,白居易首先上書皇帝,要求嚴厲懲治殺人兇手,權貴們則抓住這件事,指責白居易越級奏事,干預朝政,在皇帝面前造謠中傷,最后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白居易自己也很清楚,他得罪的真正原因是那些“為民請命”的意見和諷喻詩,所以他自己說:“始得名于文章,終得罪于文章。”

  (二)后期一一即自貶江州到死。這是他“獨善其身”的時期。在江州司馬期間 , 他還有某些激情 , 寫出《琵琶行》和《與元九書》,但已轉向消極。隨著政治環(huán)境的日益險惡 , 在前期還只是偶一浮現的佛、道思想 , 這時也就逐漸滋長。他糅合儒家的“樂天安命”、道家的“知足不辱”和佛家的“四大皆空”來作為明哲保身的法寶。白居易的詩歌也喪失了它的戰(zhàn)斗性和光芒。白居易以后又歷任忠州、杭州、蘇州等地刺史,做了許多有益于當地人民的好事。會昌六年八月 , 詩人病死在洛陽 , 葬洛陽龍門山。

  白居易曾將自己的詩分為四類:諷喻詩、閑適詩、感傷詩和雜律。他本人最重視的是諷喻詩。他的諷喻詩主要包括了兩方面的內容:一類詩廣泛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難。這里既有同情農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嘆婦女悲慘命運作品,如《上陽白發(fā)人》、《后宮詞》等;另一類詩深刻地揭露了統(tǒng)治者的罪惡,如《賣炭翁》、《紅絨毯》等。白居易出生時,李白已逝世

  二、《長恨歌》寫作背景:(提示:要讓學生在史實和課文描寫的差異以及情節(jié)設計中感受作者的創(chuàng)作傾向。)

  歷史回顧

  唐玄宗李隆基與貴妃楊玉環(huán)之間的愛情悲劇,因與“安史之亂”緊相聯系,有著相當嚴肅的政治色彩,而其情事本身之離奇、曲折,又極富傳奇色彩,因而倍受歷代文士的關注。自唐至清,出現了不少以此為題材的文學作品,著名者如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三首》、李商隱《馬嵬》、蘇軾《荔枝嘆》、白樸《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洪昇《長生殿》等。自居易的《長恨歌》則是其中翹楚。

  本詩取材于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唐玄宗曾經是開創(chuàng) 開元盛世 的一代明君,但是,他與楊貴妃沉迷愛河不僅葬送了自己甜蜜的生活,而且也給大唐帝國帶來空前的政治危機。楊玉環(huán)是蜀州司戶楊玄瑛的女兒,隨叔父楊玄琰入長安,及笄,嫁與玄宗第十四個兒子壽王李瑁為妃。后為李隆基看中。李欲將楊占為已有,又礙于名分,于是,讓她出宮做女道士,而后再迎歸宮中,掩耳盜鈴。李隆基早先勵精圖治,晚年逐漸松弛。得楊玉環(huán)后,更是沉湎酒色,荒廢朝政。楊玉環(huán)則不僅自己得寵專房,身封貴妃,“聲焰震天下”,而且滿門親族也跟著沾光,堂兄楊國忠位居宰相,楊銛官鴻臚卿,楊镕官侍御史,大姐封韓國夫人,三姐封虢國夫人,八姐封秦國夫人。如《長恨歌》所說是“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天寶后期,朝廷內部本已矛盾重重,李隆基對楊家的偏幸,更促進了矛盾的激化。天寶十四載(755),手握重兵的范陽節(jié)度使安祿山打著討伐楊氏、以清君側的幌子,發(fā)動了叛亂,兵臨長安。李隆基偕楊玉環(huán)等倉皇出奔,西行四川。至陜西馬嵬驛,扈從禁軍發(fā)難,求誅楊氏兄妹以謝天下。迫于情勢,李隆基只得如請,“命高力士縊貴妃于佛堂前梨樹下”。(李肇《國史補》)

  創(chuàng)作緣起:唐憲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應考“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科,取入第四等,被任為位于長安西南的周至縣縣尉。這年冬天,他與友人陳鴻、王質夫一起到馬嵬驛附近的游仙寺暇游,談及李、楊之事。王質夫認為,像這樣離奇特出之事,如沒有大手筆為它加工潤色,就會隨著時間的遷移而消沒失傳。于是他鼓勵白居易,“樂天深于詩,多于情者也。試為歌之如何?”在王的提議下,白居易寫下了此詩,而陳鴻則寫了一篇傳奇《長恨歌傳》。

  陳鴻也在《長恨傳》中言及此詩的 緣起 :“‘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潤色之,則與時消沒,不聞于世。樂天深于詩,多于情者也,試為歌之。如何?’樂天因為《 長恨歌 》。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懲尤物,窒亂階,垂于將來也。”

  這首詩是他和友人陳鴻、王質夫同白居易到底想通過《長恨歌》來表達一種什么樣的思想,學界仍在苦苦地探索著。當然,這個問題不必得出答案,也沒有唯一的答案。這種探索的過程正是《長恨歌》得以長存的生命力。

  五、詩歌分析:

  1、長恨歌,就是歌長恨,恨是什么意思?恨什么?為什么恨?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至“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皇之重色、求色,楊女之美貌、嬌媚,皇楊之間纏綿悱惻的宮闈之歡,楊之得寵,不僅自己“夜專夜” 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恨之內因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至“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楊女之死。——恨之直因(悲劇的制造者成了悲劇的主人公)

  “黃埃散漫風蕭索,云??M紆登劍閣。”至“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詩人抓住了人物——皇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用酸惻動人的語調,宛轉形容和描述了楊貴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傷,還都路上的追懷憶舊,回宮以后睹物思人,觸景生情,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種種感觸。——皇之長恨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至“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道士幫助皇找到楊女。——過渡,浪漫主義手法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至“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讓楊女以“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現,殷勤迎接漢家的使者,含情脈脈,托物寄詞,重申前誓,照應唐玄宗對她的思念,進一步深化、渲染“長恨”的主題。——楊女之長恨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點明題旨,回應開頭

  2、詩人是如何表現長恨的?

  皇之長恨:

  “黃埃散漫風蕭索,云??M紆登劍閣。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處是黃塵、棧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無光,秋景凄涼,這是以悲涼的景色來烘托人物的悲思。秋風蕭瑟,黃土彌漫,曲折婉轉的棧道穿行山間,如行云間,如漢皇心中纏綿悱惻、揪心裂肺的“恨”。寂靜的山路暗淡的日色,使行程和內心更顯凄涼與落寞。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斷腸聲。”

  在蜀地,面對著青山綠水,還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但是在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傷心.大自然的美應該有恬靜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卻沒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內心的痛苦。這是透過美景來寫哀情,景色愈麗,心情愈哀,使感情又深入一層。行宮中的月色,雨夜里的鈴聲,本來就很撩人意緒,詩人抓住這些尋常但是富有特征性的事物,把人帶進傷心、斷腸的境界,再加上那一見一聞,一色一聲,互相交錯,在語言上、聲調上也表現出人物內心的愁苦凄清,這又是一層。行宮見月,想那曾一同望月的人,如今何在呢?月圓了,月缺了,似乎都不再是往昔的月,“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啊。夜雨聞鈴,定然有風,有風而鈴聲聞,可見夜之空寂,人之心情更加悲涼。風聲,雨聲,鈴聲,清晰入耳,聲聲擾人心緒,撩人愁思。——借景抒情

  “天旋地轉回龍馭,至此躊躇不能去。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還都路上,“天旋地轉”,本來是高興的事,但舊地重過,玉顏不見,不由傷心淚下。敘事中,又增加了一層痛苦的回憶。于快樂中寫悲情,愈見情悲。躊躇,信馬,不忍離去,不想離去又不能不去,只好信馬由韁緩緩去,心無著落之凄涼可見。風景依稀似去年,同來望月人何在? ——敘事見情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梨園弟子白發(fā)新,椒房阿監(jiān)青娥老。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回長安后,白日里,由于環(huán)境和景物的觸發(fā),從景物聯想到人,景物依舊,人卻不在了,禁不住就潸然淚下,從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宮的垂柳仿佛看到了楊貴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極其復雜微妙的內心活動。“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從黃昏寫到黎明,集中地表現了夜間被情思縈繞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這種苦苦的思戀,“春風桃李花開日”是這樣,“秋雨梧桐葉落時”也是這樣。及至看到當年的“梨園弟子”、“阿監(jiān)青娥”都已白發(fā)衰顏,更勾引起對往日歡娛的思念,自是黯然神傷。

  一景一物皆能勾起往日的回憶。一草一木,一花一樹,風來了,雨過了,花開了,雨落了,點點滴滴,絲絲縷縷,都是麗人的影子。桃花依舊笑春風,人面不知何處去。梨園弟子,阿監(jiān)青娥,如果楊女尚在,又是如何面貌呢?——觸景生情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直接描摹漢皇的輾轉反側,徹夜不眠。想要入眠做夢夢見故人竟不能入眠,好不容易入眠,竟也看不見麗人的影子。——敘事見情

  從黃埃散漫到蜀山青青,從行宮夜雨到凱旋回歸,從白日到黑夜,從春天到秋天,處處觸物傷情,時時睹物思人,從各個方面反復渲染詩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尋覓?,F實生活中找不到,到夢中去找,夢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跌宕回環(huán),層層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達到了高潮。詩人正是通過這樣的層層渲染,反復抒情,回環(huán)往復,讓人物的思想感情蘊蓄得更深邃豐富,使詩歌“肌理細膩”,更富有藝術的感染力。

  楊女之長恨: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以“攬衣推枕起徘徊”三個連貫而為的動作,描摹她得悉李隆基派來使者后的震驚、激動和惶惑。

  “夢魂”,使者是什么時候來的,何以在夢,是相思不可見,渴望夢中見吧?

  “云髻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顯示出她的焦急與迫切——以行寫情,敘事見情

  “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傳導出她內心的悲哀、凄傷、酸楚、痛苦、委屈、感激等等的百般感觸。 比較比喻的運用,充分描寫楊的外在形態(tài),借以展現其內心情感。——以形寫情,描寫見情

  作者以形寫神,通過人物的外在行動揭示其內心世界,深入腠理,宛轉動人。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但令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把“鈿盒金釵寄將去”,以表心跡,并表示“但令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又恐怕皇懷疑不信, “殷勤重寄詞”,以兩人在七夕之夜于長生殿立下的密誓作證。這段描寫,把楊貴妃不忘舊情,感恩報德,忠于愛情,矢志不渝的心情刻劃得淋漓盡致,使這一形象平添光彩。——敘事見情

  3、詩歌塑造了怎樣的人物形象?透過這兩個人物形象,你認為《長恨歌》的主題是什么?

  漢皇:荒淫誤國的昏君?深愛楊女的癡心男?

  楊女:禍國殃民的紅顏?忠貞愛情的癡心女?

  主題:一、諷喻說。認為此詩是借李、楊之情事,暴露統(tǒng)治階級荒淫無恥,諷刺李隆基貪色誤國,以致引發(fā)“安史之亂”。告誡最高統(tǒng)治者應引以為戒,免蹈覆轍。至于詩歌后半部分對綿綿長恨的描繪,也不是對李、楊表示同情,更不是歌頌,而是通過李隆基晚年失去一切的狼狽景象,隱晦而曲折地諷刺他荒淫誤國而終于苦果自嘗。

  二、愛情說。認為此詩的前半部分中,對李、楊荒淫無度、廢棄國事誠然有所諷刺和不滿,但這不是主旨。全詩以大部分篇幅描寫了兩人的愛情遭遇,歌頌了他們之間的愛情。論者還認為,詩中所寫的李、楊愛情,實際上已超越了歷史事實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義。作者通過這一愛情悲劇,歌頌了人們對愛情的堅貞和專一,反映出人們對美滿愛情的追求和向往。盡管李、楊身為帝王貴妃但他們的這種愛情與人民的生活、與人民的感情是一致的。

  三、雙重主題說。認為這首詩一方面對李、楊荒淫無度、招致禍亂作了明顯諷刺,另方面對兩人的愛情悲劇及彼此間的誠焉相思賦予了深切同情,而且更偏重于后者。整首詩,自始至終貫穿著兩重性,貫穿著李、楊身兼愛情悲劇的制造者與承擔者之間的沖突。沖突的體現者主要是兩個人物本身,而沖突的必然結果是人物的長恨。

  四、丁毅、方超在《(長恨歌)評價管窺》一文中認為,此詩是白居易借對歷史人物的詠嘆,寄托自己的心情之作。文章說,詩人年輕時與出身普通人家的姑娘湘靈相愛,但由于門第觀念和風尚阻礙,沒能正式結婚。分手時,詩人寫了“不得哭,潛別離;不得語,暗相思;兩心之外無人知……彼此甘心無后期”的沉痛詩句。文章指出,《長恨歌》作于作者婚前幾個月,詩人為失去與湘靈相會之可能而痛苦。為此,丁、方二人認為,《長恨歌》并不是對歷史的記錄與評價。“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正是詩人借前代帝妃的悲劇,抒發(fā)自己的痛苦與深情。

  ??從“詩言志”,“詩傳情”上說,丁、方二人之說不無道理。但就作品所反映的歷史真實和社會意義以及千百年來的影響而言,不能不說它是歷史的記錄和對歷史事件的評價。至于白氏自身有愛情悲劇的經歷,無疑有助于他對李楊愛情悲劇的體察和分析,才使其詩寫得肌理細膩,情真意切,賦予無窮的藝術魅力。

  分析《長恨歌》的主題思想,首先必須注意:這是一首敘事詩,敘述的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李、楊早先的逸樂和后來的長恨,都是這個故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而且,這兩者之間有著內在的邏輯聯系。早先的逸樂是導致后來貴妃喪生、彼此長根的顯著原因,而長恨則是李、楊荒淫誤國、終于殃及自身的必然結果。所以,任意突出或忽視其中任何一個方面,都將損害故事的完整性,將割斷前后情節(jié)的內在邏輯和因果聯系而使這一故事失去它本有的特殊意義,其評論當然也就難以符合作品實際和作者原意。

  其次還應注意:這是一出經作者藝術處理過了的愛情悲劇,作為悲劇中的兩個主人公,李、楊具有特殊的雙重身份:一方面,他倆的荒淫逸樂引發(fā)了安史之亂,從某種角度上說,也是悲劇的制造者;另方面,安史之亂的發(fā)生使他們死生異處,相見無期,自食其果,因而又是這一悲劇的承受者。評論《長恨歌》的主旨,必須顧及這一點,因為它是我們分析、理解作者對這一悲劇的是非態(tài)度和感情傾向的必要前提。

  再次,也是最為重要的,是必須注意作者對這一悲劇的是非態(tài)度和感情傾向?!堕L恨歌》是一首敘事詩,但具有濃郁的抒情色彩,在敘述李、楊愛情始末的過程中,作者融進了自己的感情,通過感情的媒介,表現了他對這一悲劇的是非評判。對李、楊之娛樂誤國,作者顯然是意在批評而語含譏諷的,這從“漢皇重色思傾國”、“從此君王不早朝”、“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等語句中可明顯看出。然而,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悲劇的發(fā)生,作者對李、楊的態(tài)度也由批評諷刺轉向憐憫同情。這從“君王掩面救不得”、“宛轉蛾眉馬前死”、“蜀江水碧蜀山清,圣主朝朝暮暮情”?“到此躊躇不能去”、“不見玉顏空死處”、“英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等等等等大量飽含感情的描述中,可以獲得非常明顯而強烈的感受。誠然,作為悲劇的承受者,作者對李、楊深抱同情;作為悲劇的制造者,作者對李、楊又有所譴責。但是,作者的譴責自有其立足點,那就是李、楊的任意縱情,不僅貽誤國事、危害社稷,也給他們自身帶來了巨大的不幸,自食苦果,并非為了揭露批判統(tǒng)治者的荒淫腐朽(盡管詩歌在客觀上有此認識作用)。否則,作者何必化費那么多的筆墨著意鋪寫渲染李、楊兩人的綿綿長恨?

  即使按“諷喻說”論者的說法,這是“通過李隆基晚年失去一切的狼狽景象,隱曲地諷刺”,那么,至少第四部分的整段描寫就大可不必;而作者亦無須在字里行間傾注如此明顯而又深切的同情了!

  此詩敘事詳略適宜,舒卷自如。如“安史之亂”爆發(fā),因不是重點所在,作者只以兩句詩作扼要的敘述交待,而對李、楊二人的綿綿長恨,則不惜筆墨,大肆鋪敘。在宛轉敘述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同時,作者傾注了自己的豐富感情,使這首敘事詩含帶了濃郁的抒情成份。如“圣主朝朝暮暮情”、“此恨綿綿無絕期”這樣直接抒情的語句自不消舉說,使詩中的一些景物描寫,也滲透著沉甸甸的情感。如“黃埃散漫風蕭索”以下四句詩,描繪的是李隆基入川途中的景色,也融和著唐玄宗慘淡灰暗、寂寞凄傷的心情。又如“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兩句,是敘事,是寫景,也是抒情。

  全詩始終貫穿著敘事、抒情、寫景熔于一爐的特色,又富有變化,時而敘事、時而寫景、時而抒情,或者以敘事與抒情結合,或者以抒情與寫景結合,或者以寫景與敘事結合,三者變換靈活自由,轉接自然和諧。如以第三部分為例:首兩句含情敘事,由“信馬歸”引“歸來池苑皆依舊”的感嘆;又由“池苑皆依舊”自然轉人對“太液芙蓉未央柳”的描寫,再由景物聯想到人——“芙蓉如面柳如眉”,由景而及情,引發(fā)出“對此如何不淚垂”的傷嘆哀悼。…總之,作者根據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和人物情感變化的需要,充分發(fā)揮敘事、抒情、寫景三者的長處,使它們既各盡其責,又互相配合協(xié)調,共同為表現主旨、刻劃人物而服務。
看了<人教版高二語文《長恨歌》教案>的人還看了:

1.高三語文《邊城》教案

2.白居易《長恨歌》教案設計

3.高二語文必修3琵琶行教案

4.高二語文必修3守財奴教案

5.高二語文《蜀道難》教案

6.高二語文《咬文嚼字》的教案原文

人教版高二語文《長恨歌》教案(2)

《清平調》之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清平調》之二 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精選文章

  • 高二語文上冊《登岳陽樓》導學案
    高二語文上冊《登岳陽樓》導學案

    《登岳陽樓》為杜甫五律名篇,是高二語文課本中的內容,那么該課文的導學案怎么寫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叨Z文上冊《登岳陽樓》導學案

  • 高二語文《祝福》教學設計
    高二語文《祝?!方虒W設計

    《祝?!肥囚斞傅拇碜鳎叨Z文教師該怎么寫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叨Z文《祝?!方虒W設計,希望對你有幫助。

  • 高二語文《小狗包弟》教學設計
    高二語文《小狗包弟》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反映了高二語文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策略,在教學過程中非常有用,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叨Z文《小狗包弟》教學設計,希望對你

  • 高中語文必修4《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學設計
    高中語文必修4《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學設計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語文必修4課本內容,高中教師如何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淼?,希望對你有幫助?高中語文必修4《奧斯維

2989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