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時杜甫的詩所寫的詩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在安史之亂時期所寫的詩句描寫了社會生活的現(xiàn)狀。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安史之亂時杜甫的詩,歡迎閱讀!
安史之亂時杜甫的詩篇1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作者:杜甫
原文: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譯文
劍門關外,喜訊忽傳,官軍收復冀北一帶。高興之余,淚滿衣裳。
回望妻子兒女,也已一掃愁云,隨手卷起書,全家欣喜若狂。
老夫想要縱酒高歌,結伴春光同回故鄉(xiāng)。
我的心魂早已高飛,就從巴峽穿過巫峽,再到襄陽直奔洛陽。
賞析
作者:佚名
杜甫在這首下自注:“余田園在東京。”詩的主題是抒寫忽聞叛亂已平的捷報,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悅。“劍外忽傳收薊北”,起勢迅猛,恰切地表現(xiàn)了捷報的突然。詩人多年飄泊“劍外”,備嘗艱苦,想回故鄉(xiāng)而不可能,就是由于“薊北”未收,安史之亂未平。如今“忽傳收薊北”,驚喜的洪流,一下子沖開了郁積已久的情感閘門,令詩人心中濤翻浪涌。“初聞涕淚滿衣裳”,“初聞”緊承“忽傳”,“忽傳”表現(xiàn)捷報來得太突然,“涕淚滿衣裳”則以形傳神,表現(xiàn)突然傳來的捷報在“初聞”的一剎那所激發(fā)的感情波濤,這是喜極而悲、悲喜交集的真實表現(xiàn)。“薊北”已收,戰(zhàn)亂將息,乾坤瘡痍、黎民疾苦,都將得到療救,詩人顛沛流離、感時恨別的苦日子,總算熬過來了。然而痛定思痛,詩人回想八年來熬過的重重苦難,又不禁悲從中來,無法壓抑??墒?,這一場浩劫,終于像噩夢一般過去了,詩人可以返回故鄉(xiāng)了,人們將開始新的生活,于是又轉悲為喜,喜不自勝。這“初聞”捷報之時的心理變化、復雜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寫法,必需很多筆墨,而詩人只用“涕淚滿衣裳”五個字作形象的描繪,就足以概括這一切。
頷聯(lián)以轉作承,落腳于“喜欲狂”,這是驚喜的更高峰。“卻看妻子”、“漫卷詩書”,這是兩個連續(xù)性的動作,帶有一定的因果關系。當詩人悲喜交集,“涕淚滿衣裳”之時,自然想到多年來同受苦難的妻子兒女。“卻看”就是“回頭看”。“回頭看”這個動作極富意蘊,詩人似乎想向家人說些什么,但又不知從何說起。其實,無需說什么了,多年籠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兒去了,親人們都不再是愁眉苦臉,而是笑逐顏開,喜氣洋洋。親人的喜反轉來增加了詩人的喜,詩人再也無心伏案了,隨手卷起詩書,大家同享勝利的歡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一聯(lián),就“喜欲狂”作進一步抒寫。“白日”,指晴朗的日子,點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難得“放歌”,也不宜“縱酒”;如今既要“放歌”,還須“縱酒”,正是“喜欲狂”的具體表現(xiàn)。這句寫“狂”態(tài),下句則寫“狂”想。“青春”指春天的景物,春天已經來臨,在鳥語花香中與妻子兒女們“作伴”,正好“還鄉(xiāng)”。詩人想到這里,自然就會“喜欲狂”了。
尾聯(lián)寫詩人“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的狂想,身在梓州,而彈指之間,心已回到故鄉(xiāng)。詩人的驚喜達到高潮,全詩也至此結束。這一聯(lián),包涵四個地名。“巴峽”與“巫峽”,“襄陽”與“洛陽”,既各自對偶(句內對),又前后對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對;而用“即從”、“便下”綰合,兩句緊連,一氣貫注,又是活潑流走的流水對。再加上“穿”、“向”的動態(tài)與兩“峽”兩“陽”的重復,文勢、音調,迅急有如閃電,準確地表現(xiàn)了詩人想象的飛馳。“巴峽”、“巫峽”、“襄陽”、“洛陽”,這四個地方之間都有很漫長的距離,而一用“即從”、“穿”、“便下”、“向”貫串起來,就出現(xiàn)了“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的疾速飛馳的畫面,一個接一個地從讀者眼前一閃而過。這里需要指出的是:詩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繪實境。從“巴峽”到“巫峽”,峽險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峽”到“襄陽”,順流急駛,所以用“下”;從“襄陽”到“洛陽”,已換陸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準確。
全詩感情奔放,痛快淋漓地抒發(fā)了作者無比喜悅的心情。后代詩論家都極為推崇此詩,浦起龍贊其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也”(《讀杜心解》)。
此詩除第一句敘事點題外,其余各句,都是抒發(fā)詩人忽聞勝利消息之后的驚喜之情。詩人的思想感情出自胸臆,奔涌直瀉。仇兆鰲在《杜少陵集詳注》中引王嗣奭的話說:“此詩句句有喜躍意,一氣流注,而曲折盡情,絕無妝點,愈樸愈真,他人決不能道。
安史之亂時杜甫的詩篇2
《潼關吏⑴》
作者:唐·杜甫
士卒何草草⑵,筑城潼關道。
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余⑶。
借問潼關吏:“修關還備胡⑷?”
要我下馬行⑸,為我指山隅:
“連云列戰(zhàn)格⑹,飛鳥不能逾。
胡來但自守,豈復憂西都⑺。
丈人視要處⑻,窄狹容單車。
艱難奮長戟⑼,萬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戰(zhàn),百萬化為魚⑽。
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⑾!”
【譯文】
士卒勞役是多么勞苦艱辛,在潼關要道筑城。
大城比鐵還要堅固,小城依山而筑,高達萬丈。
請問潼關吏:你們重新修筑潼關是為了防御叛軍嗎?
潼關吏邀請我下馬步行,為我指著山隅為我介紹情況:
“那些防御工事高聳入云端,即使飛鳥也不能越逾。
胡賊來犯只要據(jù)守即可,又何必擔心西都長安呢。
您看這個要害的地方,狹窄到只能一輛車子通過。
在戰(zhàn)事緊急時揮動兵器拒守,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呀。”
“令人哀痛的是桃林塞那一敗仗,唐軍死傷極多,慘死黃河。
請囑咐守關諸將領,千萬別蹈哥舒翰倉促應戰(zhàn)的覆轍。”
【賞析】
公元759年(乾元二年)春,唐軍在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陽)大敗,安史叛軍乘勢進逼洛陽。如果洛陽再次失陷,叛軍必將西攻長安,那么作為長安和關中地區(qū)屏障的潼關勢必有一場惡戰(zhàn)。杜甫經過這里時,剛好看到了緊張的備戰(zhàn)氣氛。開頭四句可以說是對筑城的士兵和潼關關防的總寫。漫漫潼關道上,無數(shù)的士卒在辛勤地修筑工事。“草草”,勞苦的樣子。前面加一“何”字,更流露出詩人無限贊嘆的心情。放眼四望,沿著起伏的山勢而筑的大小城墻,既高峻又牢固,顯示出一種威武的雄姿。這里大城小城應作互文來理解。一開篇杜甫就用簡括的詩筆寫出唐軍加緊修筑潼關所給予他的總印象。
“借問潼關吏:‘修關還備胡?’”這兩句引出了“潼關吏”。胡,即指安史叛軍。“修關”何為,其實杜甫是不須問而自明的。這里故意發(fā)問。而且又有一個“還”字,暗暗帶出了三年前潼關曾經失守一事,從而引起人們對這次潼關防衛(wèi)效能的關心與懸念。這對于開拓下文,是帶關鍵性的一筆。
接下來,應該是潼關吏的回答了??墒撬坪醪⒉患庇谧鞔?,卻“要(邀)我下馬行,為我指山隅”。從結構上看,這是在兩段對話中插入一段敘述,筆姿無呆滯之感。然而,更主要的是這兩句暗承了“修關還備胡”。杜甫憂心忡忡,而那位潼關吏看來對所筑工事充滿了信心。他可能以為這個問題不必靠解釋,口說不足為信,還是請下馬來細細看一下吧。下面八句,都是潼關吏的話,他首先指看高聳的山巒說:“瞧,那層層戰(zhàn)柵,高接云天,連鳥也難以飛越。敵兵來了,只要堅決自守,何須再擔心長安的安危呢!”語調輕松而自豪,可以想象,關吏說話時因富有信心而表現(xiàn)出的神采。他又興致勃勃地邀請杜甫察看最險要處:老丈,您看那山口要沖,狹窄得只能容單車通過。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八句,“神情聲口俱活”(浦起龍《讀杜心解》),不只是關吏簡單的介紹,更主要的是表現(xiàn)了一種“胡來但自守”的決心和“艱難奮長戟”的氣概。而這雖然是通過官吏之口講出來的,卻反映了守關將士昂揚的斗志。
緊接關吏的話頭,詩人卻沒有贊語,而是一番深深的感慨。因為詩人并沒有忘記“前車之覆”。桃林,即桃林塞,指河南靈寶縣以西至潼關一帶地方。三年前,占據(jù)了洛陽的安祿山派兵攻打潼關,當時守將哥舒翰本擬堅守,但為楊國忠所疑忌。在楊國忠的慫恿下,唐玄宗派宦官至潼關督戰(zhàn)。哥舒翰不得已領兵出戰(zhàn),結果全軍覆沒,許多將士被淹死在黃河里。睹今思昔,杜甫余哀未盡,深深覺得要特別注意吸取上次失敗的教訓,避免重蹈覆轍。“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慎”字意味深長,它并非簡單地指責哥舒翰的無能或失策,而是深刻地觸及了多方面的歷史教訓,表現(xiàn)了詩人久久難以消磨的沉痛悲憤之感。
與“三別”通篇作人物獨白不同,“三吏”是夾帶問答的。而此篇的對話又具有自己的特點。首先是在對話的安排上,緩急有致,表現(xiàn)了不同人物的心理和神態(tài)。“修關還備胡”,是詩人的問話,然而關吏卻不急答,這一“緩”,使人可以感覺到關吏胸有成竹。關吏的話一結束,詩人馬上表示了心中的憂慮,這一“急”,更顯示出對歷史教訓的痛心。其次,對話中神情畢現(xiàn),形象鮮明。關吏的答話并無刻意造奇之感,而守關的唐軍卻給讀者留下一種堅韌不拔、英勇沉著的印象。其中“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兩句又格外精警突出,塑造出猶如戰(zhàn)神式的英雄形象,具有精神鼓舞的力量。
安史之亂時杜甫的詩篇3
《新婚別》
作者:唐·杜甫
兔絲附蓬麻⑴,引蔓故不長。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
結發(fā)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⑵。
君行雖不遠,守邊赴河陽⑶。妾身未分明⑷,何以拜姑嫜⑸?
父母養(yǎng)我時,日夜令我藏⑹。生女有所歸⑺,雞狗亦得將⑻。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腸⑼。誓欲隨君去,形勢反蒼黃⑽。
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⑾。婦人在軍中,兵氣恐不揚。
自嗟貧家女,久致羅襦裳⑿。羅襦不復施⒀,對君洗紅妝⒁。
仰視百鳥飛,大小必雙翔⒂。人事多錯迕⒃,與君永相望⒄。
翻譯:
菟絲把低矮的蓬草和大麻纏繞,它的蔓兒怎么能爬得遠!把女兒嫁給就要從軍的人哪,倒不如早先就丟在大路旁邊!
我和你做了結發(fā)夫妻,連床席一次也沒能睡暖;昨天晚上草草成親,今天早晨便匆匆告別,這婚期豈不是太短,太短!
你到河陽去作戰(zhàn),離家雖然不遠,可已經是邊防前線;我們還沒有舉行拜祭祖先的大禮呀,叫人怎么好去把公婆拜見?
我做女兒的時光,不論黑夜還是白天,爹媽從不讓我拋頭露面;有道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如今我嫁到你家,爹媽盼的是平平安安!
你今天就要上戰(zhàn)場,我只得把痛苦埋藏在心間;多想跟你一塊兒去呀,只怕是形勢緊急,軍情多變。你不用為新婚離別難過啊,要在戰(zhàn)爭中為國家多多出力;婦女跟著軍隊,恐怕會影響士氣。
唉!我本是窮人家女兒,好不容易才制辦了這套絲綢的嫁衣;可從現(xiàn)在起我就把它脫掉,再當面洗掉脂粉,一心一意等著你!
你看,天上的鳥兒都自由自在地飛翔,不論大的小的,全是成對成雙;可人世間不如意的事兒本來就多啊,但愿你和我兩地同心,永不相忘!
鑒賞:
這首詩采用獨白的形式,全篇先后用了七個“君”字,都是新娘對新郎傾吐的肺腑之言,讀來深切感人。這首詩大致可分為三段,也可以說是三層,但是這三層并不是平列的,而是一層比一層深,一層比一層高,而且每一層當中又都有曲折。這是因為詩中人物的心情本來就是很復雜的。
第一段,從“兔絲附蓬麻”到“何以拜姑嫜”,主要是寫新娘子訴說自己的不幸命運。她是剛過門的新嫁娘,過去和丈夫沒見過面,沒講過話。所以語氣顯得有些羞澀,有些吞吞吐吐。這表現(xiàn)在開頭兩句:“菟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新嫁娘這番話不是單刀直入,而是用比喻來引起的。這很符合她的特定身份和她這時的心理狀態(tài)。“菟絲”是一種蔓生的草,常寄生在別的植物身上。“蓬”和“麻”也都是小植物,所以,寄生在蓬麻上的菟絲,它的蔓兒也就不能延長。在封建社會里,女子得依靠丈夫才能生活,可是現(xiàn)在她嫁的是一個“征夫”,很難指望白頭偕老,用“菟絲附蓬麻”的比喻非常貼切。“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這是一種加重的說法,這位新娘子之所以會傷心到這步田地,“結發(fā)為君妻”以下的八句,正是申明了這個問題的原因。“結發(fā)”二字,讀者不要輕易讀過,它說明這個新娘子對丈夫的好歹看得很重,因為這關系到她今后一生的命運。然而,這洞房花燭之夜,卻就是生離死別之時,頭一天晚上剛結婚,第二天一早就得走,連床席都沒有睡暖,這根本不像是結發(fā)夫妻過的生活。“無乃太匆忙”的“無乃”,是反問對方的口氣,意即“豈不是”。如果是為了別的什么事,匆忙相別,也還罷了,因為將來還可以團圓,偏偏丈夫又是到河陽去作戰(zhàn),將來的事且不說,眼面前,媳婦的身份都沒有明確,妻子也就無法去拜見公婆、侍候公婆。古代婚禮,新嫁娘過門三天以后,要先告家廟、上祖墳,然后拜見公婆,正名定分,才算成婚。“君行雖不遠,守邊赴河陽”兩句,點明了造成新婚別的根由是戰(zhàn)爭;同時說明了當時進行的戰(zhàn)爭是一次“守邊”戰(zhàn)爭。從詩的結構上看,這兩句為下文“君今往死地”和“努力事戎行”張本。當時正值安史之亂,廣大地區(qū)淪陷,邊防不得不往內地一再遷移,而現(xiàn)在,邊境是在洛陽附近的河陽,守邊居然守到唐王朝自己家門口來了,這令作者感到十分可嘆。所以,這兩句也是對統(tǒng)治階級昏庸誤國的譏諷,詩人在這里用的是一種“婉而多諷”的寫法。
看了安史之亂時杜甫的詩還看:
1.愛國思想論文范文
4.杜甫的勵志詩句
5.杜甫的經典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