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寫春天的古詩有哪些
杜甫寫春天的古詩有哪些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那么杜甫寫春天的古詩有哪些呢?讓小編來告訴你吧。
杜甫寫春天的古詩有哪些
《麗春》
唐代:杜甫
百草競春華,麗春應(yīng)最勝。
少須好顏色,多漫枝條剩。
紛紛桃李枝,處處總能移。
如何貴此重,卻怕有人知。
翻譯:春天來了,花草盛開,麗春花在春天里開得是最好的?;▌傞_的時候顏色是最好看的,盛開時非常的燦爛。那么多的桃花的枝條,不管移到哪里都是可以成活的。那么為何麗春花如此貴重呢?說出來害怕被你們知道了。
賞析:《麗春》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寫的一首詩詞,全詩詩人寫的是在春日里美好的景象,而在春日景象中詩人是獨愛麗春花的。全詩洋溢著詩人的喜悅之情,也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熱愛之情。
《春望》
唐代: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翻譯:國都已經(jīng)被攻破了,只有山河還在,春天里的長安是一片凄涼,到處都是荒蕪的景象。我的心情是非常感傷的,對著花兒流淚,聽著鳥鳴叫時心情繁重。戰(zhàn)火還在燃燒著,此時一封家書是非常的珍貴??粗@樣的情景,愁白的頭發(fā)越來越稀少了,甚至連簪子都已經(jīng)是插不上了。
賞析:《春望》是唐代詩人杜甫寫的一首經(jīng)典古詩。這首詩的前四句,詩人寫的是春天時候長安一片落敗的景象,詩人的心情是非常沉重的。這首詩后面四句寫的詩人記掛親人,心系國家的情懷。這首詩的感情是非常深沉,而又言簡意賅,表達了詩人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懷。
《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翻譯:多好的春雨,好像已經(jīng)是知道了季節(jié)的變換,春天來了,春雨也就自然而然下了。伴隨著春風(fēng)在夜里悄悄的下落了,靜靜的滋潤著萬物。野外的小路上一片又一片漆黑的烏云,只有江面上的小船還獨自亮著一盞燈。清晨的時候觀賞在春雨滋潤下的春花,一朵又一朵已經(jīng)開遍在了美麗的成都里。
賞析:《春夜喜雨》是唐代詩人在成都草堂時所作的一篇名作之一。這首詩詩人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描繪了春雨的特點以及在春雨的滋潤下成都的美麗景象,全詩熱情的謳歌了滋潤萬物的春雨,全詩畫境與意境渾然一體!
《絕句》第一首
唐代: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翻譯:春天來了,翠綠的柳樹在河岸邊舒展開自己的枝條,吸引來兩只可愛的黃鸝鳥在柳樹上不停的鳴叫著。而白鷺排著整齊的隊伍向著天空中飛去。從小小的窗戶望出去,西邊的山嶺依舊被白雪所覆蓋著,而那遠遠的湖泊里,是那將要遠征的東吳戰(zhàn)船。
賞析:“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兩只黃鸝鳥在鳴叫,一行白鷺排著整齊的隊伍飛上了天空,這句話一個行為,以及一個動作,在我們的面前就展開了一幅明媚的春光景色。而“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這一句話表達出了詩人思念故鄉(xiāng)的心情,由物來生情。
《絕句》第二首
唐代: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翻譯:春天來了,江山沐浴在春光之中是多么的美麗啊,一陣又一陣的春風(fēng)送來了百花的香氣。飛翔的燕子正忙著銜泥土來筑巢,而鴛鴦?wù)谏碁┥蠒裰髅牡年柟狻?/p>
賞析:《絕句》第二首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之一,春天在詩人的筆下是一派生機勃勃的美好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春遠》
唐代:杜甫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
日長唯鳥雀,春遠獨柴荊。
數(shù)有關(guān)中亂,何曾劍外清。
故鄉(xiāng)歸不得,地入亞夫營。
翻譯:春天來了,花兒盛開了,桃樹柳樹的枝條輕輕的飄蕩著。春日白天是比較長的,只見鳥兒在鳴叫,在遠處看獨獨只見到柴扉。關(guān)中數(shù)幾年都是亂的,只有吐蕃近在西山。故鄉(xiāng)啊,是回不了的,只能在軍營中思念親人。
賞析:《春遠》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一首描寫春天的古詩,這首詩的前四句詩人描寫的是暮春時的景象,后四句詩人表達的是對于春日的感懷之情。
在詩人杜甫的筆下,我們感受到的春天是怎樣的呢?詩人通過描寫春天,不僅僅是贊美春天,詩人還在詩中寄托了自己的情感,情景相融合,渾然一體!
杜甫的簡介和主要成就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chuàng)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zhàn)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xiàn)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xué)和日本文學(xué)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在杜甫中年因其詩風(fēng)沉郁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他的詩清代三十六詩仙圖卷之杜甫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fēng)格多樣,以“沉郁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fēng)格,而以沉郁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并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guān)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杜甫流傳下來的詩篇是唐詩里最多最廣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詩人之一,對后世影響深遠。杜甫作品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是現(xiàn)實主義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