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政工論文 > 馬克思主義論文模板(2)

馬克思主義論文模板(2)

時間: 家文952 分享

馬克思主義論文模板

  馬克思主義論文模板篇二

  淺析馬克思的人道主義

  一、傳統(tǒng)的人道主義

  人道主義起源于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它最初是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tài),即民主主義的理論基礎。啟蒙運動的思想家們用人道主義來反對封建統(tǒng)治和論證民主主義。這是因為,他們認為民主主義才是符合人性的,即人道主義的,而封建專制是違反人性、人道主義的。所以,當時的人道主義是反對封建主義的思想武器。但有人認為現在人道主義卻扮演著資本主義偽善的面具的角色。在我看來這點認識是不正確的。我們應該從更廣泛的角度理解人道主義,人道主義應該是超越一切時代,一切階級,具有永恒價值和意義的概念。具體而言,就是以人為一切目的和出發(fā)點,肯定人的價值,追求人性解放,維護人的尊嚴和權利。

  馬克思主義中蘊含著人道主義思想的。但是有很多人把馬克思主義與人道主義完全對立起來,我認為他們首先看人道主義太狹隘了,他們將之定位于資本主義性質的,而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性質的,所以在馬克思主義與人道主義之間劃了一道鴻溝。其次他們把馬克思主義思想割裂為前期和后期,以簡單繼承費爾巴哈人本主義思想為由否定前期思想中的人道主義精神,以共產主義的無產階級性為由否定后期思想中的人道主義精神。所以他們認為馬克思主義與人道主義就是無法共存的。如果我們用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馬克思主義思想確實有前后期之分,但是后期是從前期發(fā)展而來,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將前后期割裂,從人本主義的殘余越到共產主義是不可思議的。其次我認為人道主義思想是貫穿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在前期和后期都有體現。他自己曾說“這種共產主義作為完成了的自然主義等于人道主義”又說共產主義就是“以揚棄私有財產作為自己中介的人道主義”所以馬克思主義中有人道主義的思想使顯而易見的。

  二、青年時期馬克思的人道主義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問世后在西方思想界引起了軒然大波,青年時期的馬克思的思想也被眾多學者抨擊與批評,尤其是對人道主義以及異化進行了抨擊,認為青年馬克思并沒有擺脫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思想的影響,因而還停留在資產階級意識形態(tài)的范圍內。然而,青年馬克思具有強烈的政治參與意識,他痛恨普魯士專制政府,向往自由和民主。青年馬克思一開始就保持著對政治的敏感性及參與政治事務的巨大熱情。馬克思曾經寫道:“既然我們已經淪落到政治動物世界的水平,那末更進一步的反動也就不可能了。至于要前進,那么只有丟下這個世界的基礎,過渡到民主的人類世界。”[1]他在《手稿》中提出的“異化勞動”的問題,雖然仍然跟黑格爾有關,尤其是費爾巴哈著作中大量出現的“異化”這個詞,但他的思想已經遠遠超出了費爾巴哈所關注的“宗教異化”的領域。所有這些都表明,僅僅從青年馬克思所使用的術語上來判斷他的思想實質是不夠的。因而馬克思在《手稿》中把共產主義表述為“以揚棄私有財產作為自己的中介的人道主義”[2]。但青年馬克思的著述中所包含著傳統(tǒng)的人道主義這件狹窄的外套所無法容納的革命性的內涵都是馬克思對傳統(tǒng)人道主義的繼承與發(fā)展。所以說青年馬克思主義發(fā)揮了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的倫理原則然而揚棄了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的歷史觀。[3]

  三、成熟時期的馬克思的人道主義

  (一)從從馬克思主義社會革命的目的與手段看人道主義

  討論成熟時期的馬克思的人道主義就免不了討論馬克思主義社會革命的目的與手段之間的關系。弄明白這些我們就可以完整的,準確的,全面的理解馬克思主義的人道主義的內涵。我們要明白馬克思主義革命的目的跟手段是什么還要直到他們之間的關系。一旦二者倒置,就會加深馬克思主義與人道主義的裂痕:

  第一,馬克思主義社會革命的目的。人們知道馬克思主義社會革命的目的是實現共產主義,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lián)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4]馬克思和恩格斯在這里談到了“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和“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所以共產主義的特征就明了了。

  第二,馬克思主義社會革命運用的手段。馬克思強調,發(fā)現現代社會的階級存在和階級斗爭并不是自己的功勞,無產階級專政不過是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和進入無階級社會的過渡。[6]顯然,馬克思這里所說的“無階級社會”就是共產主義社會,也就是說,階級斗爭和無產階級專政乃是馬克思主義在社會革命的進程中所運用的基本手段。

  (二)從革命建設時期的馬克思主義看人道主義

  在革命建設時期,人們所接受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占主導地位的始終是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的學說。其實,人們了解的馬克思主義的人道主義還有革命隊伍的團結、友誼、愛情和親情;軍民之間的魚水情、對犯錯誤同志的幫助、救死扶傷、不虐待俘虜等等。然而這樣的理解方式已經體現出觀念上的巨大變化,但它畢竟還帶著種種歷史因素的限制,在殘酷的革命斗爭的歷史條件下,人們只能憑借可以讀到的少量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作品來理解馬克思主義的人道主義,而不可能全面地把握它的豐富內涵。當然,當人們的主要視線集中在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的革命斗爭中的時候時可以理解的,當時的革命的主力軍對西方知識分子在啟蒙時期就已提出來的人權、自由、民主、平等、博愛等新觀念還缺乏了解,更不要說對馬克思主義的人道主義學說的了解了。

  歷史和實踐告訴我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一旦人民內部矛盾成了主導性的矛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成了主導性的政治口號,就必須嚴格限制關于階級斗爭的提法,而把馬克思主義的人道主義的學說提到主導性的地位上。如果說,在革命時期,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學說是主導性理念的話,那么,在建設時期,馬克思主義的人道主義學說則理應上升為主導性的理念。

  (三)馬克思主義的人道主義與傳統(tǒng)人道主義的本質區(qū)別

  馬克思初步確立起歷史唯物主義的新理論以后也始終體現著人道主義的偉大情懷。在晚年人類學筆記中,馬克思譴責殖民主義者寫道:“一切人反對一切人的戰(zhàn)爭開始了。”[7]所以在成熟時期的馬克思的著作中,也處處體現著對受壓迫人民的人文關懷。

  事實上,馬克思通過對傳統(tǒng)人道主義學說的反思,已經遠遠地超越了它:首先,傳統(tǒng)人道主義的出發(fā)點是抽象的人,而馬克思主義的出發(fā)點則是從事實際活動的人。傳統(tǒng)人道主義認為人的本質就是人自身,而馬克思主義則強調,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其次,傳統(tǒng)人道主義把歷史理解為偉大人物及其思想的演化史,而馬克思主義則把歷史理解為普通個人的生活史。所以,馬克思主義人道主義跟傳統(tǒng)人道主義有及其大的差別。馬克思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礎上揚棄了傳統(tǒng)人道主義,也把人道主義提升到一個嶄新的高度。

  四、總結

  總體來說,馬克思的一生始終是西方人道主義傳統(tǒng)的偉大繼承者和超越者。人們也不該把成熟時期的馬克思的思想與人道主義尖銳地對立起來。誠然,我們并不否認,馬克思批判過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的觀點,但這并不表明他拒斥人道主義,恰恰相反,他是為了把人道主義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傊?,馬克思主義批判地繼承了傳統(tǒng)人道主義的精神遺產,并把它改造、提升到一個嶄新的水平上。(作者單位:廣西師范大學政行學院)

  參考文獻

  [1][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74頁

  [3]劉書林.人道主義在馬克思思想地位中的變遷.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06年第4期

  [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看了“馬克思主義論文模板”的人還看:

1.馬克思主義論文2000字格式范文

2.馬克思主義論文3000字格式范文

3.馬克思主義論文

4.大學馬克思主義論文格式范文

5.大學馬克思主義論文格式范文(2)

2775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