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科技論文 > 小學四年級科技論文怎么寫(2)

小學四年級科技論文怎么寫(2)

時間: 家文952 分享

小學四年級科技論文怎么寫

  小學四年級科技論文范文

  開展小學天文特色教育 實現科技育人個性化

  摘 要 中小學天文科普教育對于提高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培育創(chuàng)造性思維具有重要意義。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銀橋鎮(zhèn)中心完小自2012年起成立雙子座天文科普基地,數年來開展多種形式、多維度的天文科普教育。以該校開展天文科普歷程為例,探討建立科普基地,開展小學科學特色教育的重要意義和實施途徑。

  關鍵詞 小學科學;天文科普基地;科學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6)19-0063-02

  大理市銀橋鎮(zhèn)中心完小始建設于1916年,學校占地7.4畝,總建筑面積3012平方米,學?,F有8個教學班,177名學生。教師15人,同時學校擁有圖書室、實驗室、少先隊活動室、天文活動室、多媒體教室、音樂室、美術室、體育室等各種功能室。

  1 學校雙子座天文科普基地創(chuàng)建及發(fā)展歷程

  初創(chuàng)階段(2012年) 2012年3月,為提升學生科學素質,培養(yǎng)科學精神,發(fā)揮銀橋鎮(zhèn)中心完小師資及地理環(huán)境的優(yōu)勢,彌補大理白族自治州天文科普教育的空白,學校參與了廣州博冠公司的“點亮星空”公益計劃,該公司為學校捐贈了天文望遠鏡、牌銘及其他科普器材,幫助學校建立“雙子座天文科普基地”,邀請學校參加將于6月6日發(fā)生的百年一遇的天象“金星凌日”觀測活動。在校企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學校擬訂了實施規(guī)劃,組建起科普基地天文小組,確定了天文小組活動方案,科普基地如期建成。

  2012年6月6日,學校“雙子座天文科普基地”舉辦了成立儀式。這一天也是預期發(fā)生“金星凌日”天文現象的時間,科普基地成立日當天便組織了這次觀測活動。百年一遇的盛大天象“金星凌日”如期來臨,學校利用公司贊助的兩臺80 mm口徑的望遠鏡和一位教師自制的巴德膜蓋進行了觀測,觀測活動引發(fā)了師生強烈關注,學生興趣濃厚,熱情高漲,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效果。據初步估算,當天參加觀測的師生近200人,師生們無不為這百年一遇的天象所震撼。自此,本校成為大理白族自治州中小學中唯一一家有天文教育的學校,學校的天文科普教育和天文科技活動也開始逐步發(fā)展起來。

  探索階段(2013―2014年) 大理白族自治州中小學天文科普教育、天文科技活動的開展沒有先例,我們通過不斷探索,積累總結經驗,在理論和實踐上逐漸形成了比較適合本校開展天文科普教育、天文科技活動的系統(tǒng)模式。

  1)規(guī)章制度建設。一方面借鑒全國各地其他學校開展科技活動的規(guī)章制度,另一方面制定適合學校自身的制度,如年度活動計劃和總結、望遠鏡操作規(guī)范、活動記錄、安全制度等。

  2)天文科技活動開展模式的探索。學校把天文科技活動的開展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常規(guī)活動,另一類是特殊天象觀測活動。每個星期,天文科技小組的成員都要集中一次進行活動,形式有學習天文知識、儀器操作、頭腦風暴、知識競賽、天文演講、天文講座等。將特殊天象這一類活動作為一個獨立單元,每當發(fā)生重大天象,都要圍繞這些重大天象開展一系列活動,如每年12月中旬的雙子座流星雨觀測活動,在觀測前,有雙子座流星雨的知識講座,進行流星雨的知識普及;而后有報名大會,學生以自愿原則報名,同時開展征文活動及手抄報,科幻畫活動;制定報名表、簽到表、安全守則,發(fā)放給學生及家長,每次活動完后進行觀測日記整理;隨后進行集中討論,使活動升華。

  發(fā)展階段(2015年) 在創(chuàng)立初期,天文科普基地沒有資金支持,也沒有專門的活動室,活動開展之后,得到各界關注和支持,鎮(zhèn)中心校、市教育局、市科協(xié)等各級領導對活動給予了肯定和表揚。2015年,學校建立了專門的天文活動室、另投資6000元購置了一套晶華127折射鏡,硬件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在與校外天文機構的聯絡方面也有了新進展,學校積極與云南天文臺、云南天文學會、云南天文愛好者協(xié)會聯系,他們都表示支持此類天文科技活動,并承諾將擇期來學校進行科普宣傳教育。

  2 開展天文科普教育和天文科技活動帶來的變化

  教師知識素養(yǎng)的變化 在語文、數學、科學等學科中都有豐富的天文知識,學校天文科普基地開展各項天文科普活動,本校教師都積極參與,極大地豐富了教師的天文知識,為實現多學科融合,特別是天文學與語文、數學、科學教學的融合打下了堅實的知識基礎。

  教師教學方式的變化 經過多年的探索,我們總結出了開展青少年天文科普活動和其他科技活動需要遵循的“五性”原則,幾年來我們的教師在從事科學實驗教學或其他科目教學時,教學方式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自覺以“五性”為指導。天文科普活動“五性”原則具體如下。

  1)知識性。知識性是科普活動開發(fā)的靈魂所在。科學知識作為科普活動的基礎和核心,可作為線索隱含并貫穿于天文科普活動的始終。因為青少年在心理上處于敏感期,容易且樂于接觸和感知周圍的新鮮事物和知識,也最容易接受、吸收和適應外來事物。青少年在思維上正逐漸由具體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有利于建立起抽象邏輯思維能力,促進智力和思維能力及思維水平產生質的飛躍。

  2)探索性。天文科普活動的開發(fā)要善于把握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及所需,多開展一些貼近生活、感染性強、探究性強的活動,使青少年通過參與活動,激發(fā)起對于科學的興趣,并形成某種科學的意識和觀念,促進智力和思維能力及思維水平產生質的飛躍。

  3)趣味性。趣味性是使科普活動達到預期效果,讓青少年很快接受并融入教育活動中來的一個重要因素。通過表面看來極具趣味的科學現象來揭示出科學的真正內涵,利于接受也容易增強記憶。

  4)體驗性。天文科普活動區(qū)別于其他活動的最大特點就是體驗性。參與大多數天文科普活動都是可以親自體驗的,從體驗中引導觀察、思考,通過動手參與,培養(yǎng)青少年的科學思維。因此,天文科普活動的設計不應是學校傳授式教育,應通過營造學習情境,使青少年在參與、互動的過程中,體驗大自然、宇宙的美妙與神奇,體會人、自然、社會的和諧關系。   5)差異性。不同年齡層次的青少年有不同的生理、心理需求,天文科普教育活動的開展要針對這些不同的青少年群體設計出不同的教育活動,充分滿足不同年齡、性別、知識結構、文化背景的中小學生、青少年對科學的需求。

  學生的變化

  1)促進了學生科技知識的學習,培育了科學精神。通過天文科普教育和天文科技活動,初步形成了一個符合學生個性發(fā)展需求和綜合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學生天文團體。逐步增加了學生天文理論知識儲備,增強了學生天文實踐活動的組織領導能力和科學探索能力,學生開始熱愛科學、放眼宇宙,激發(fā)了學習熱情和興趣,立志成長為21世紀高素質人才。

  2)建立了學生多元評價體系。我們根據天文科普教育的特點,構建起了評價內容、評價主體、評價標準的多元化以及評價方式的多樣化評價體系。著眼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體系,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且注重發(fā)現和發(fā)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fā)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3)學生的學習方式實現了自主化。學校在天文科普教育和天文科技活動中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學習方式的不同,完善天文教育的“搜集信息――集中問題――制訂方案――探索取證――擴展研究”的自主化學習方式,以“導學案”為載體,滿足每一個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獲得更多的學習收獲。在活動中學校開放了電腦室、圖書室等,方便學生查閱資料、搜集信息,拓展自主探究的途徑,為學生自主學習構建良好的軟硬件環(huán)境。

  3 推動了特色學校建設

  雙子座天文科普基地的建設使我校成為以天文教育為特色的學校。學校通過“雙子座天文科普基地”的建設正在一步一步實現“學校有天文特色,學科有天文特性,學生有天文特長”的發(fā)展目標,使不同個性的學生在學習天文知識的同時增強了科學素養(yǎng)、獲得觀測技能、提高了活動組織能力,提升了自身文化內涵和綜合素質。

  促進了學校素質教育的實施,實現了培養(yǎng)模式的多樣化。學校的三生教育(生命、生存、生活)頂層辦學理念,在天文教育中找到了很好的支點。天文教育的創(chuàng)建和發(fā)展基于天文理論學習、天文實踐觀測、天文前沿探討、天文活動組織等內容于一體,提高了學生對生命起源的認識和未知生命的探究,提升了對生存環(huán)境的觀察和生存能力,鍛煉了生活技能,增強了對生活方式選擇的理性認知。在辦學實踐中,學校將進一步思考和確立多層次、多渠道培養(yǎng)人才的辦學模式,把教學質量提升和學生發(fā)展作為學??沙掷m(xù)發(fā)展的生命線,始終把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索的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置于教學改革的核心。

  
看了“小學四年級科技論文怎么寫”的人還看:

1.關于小學四年級科技論文怎么寫(2)

2.小學4年級的科技論文怎么寫(2)

3.小學四年級科學論文怎么寫(2)

4.四年級科學論文怎么寫(2)

5.關于科技創(chuàng)新作文400字范文5篇

260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