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學畢業(yè)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有助于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調節(jié)心理狀態(tài),開發(fā)心理潛能,完善個性發(fā)展,從而實現其人生規(guī)劃。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生心理學畢業(yè)論文,供大家參考。
大學生心理學畢業(yè)論文范文一:護理專業(yè)大學生心理健康研究
摘要: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本文調查了家庭類型、家庭經濟狀況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關鍵詞:護理專業(yè) 大學生心理健康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一直受到家長、教師和心理衛(wèi)生工作者的關注。據有關統(tǒng)計,大學生中“因心理障礙或精神病導致的退休學人數占退休學總人數的30%左右且呈上升趨勢”[1]。北京大學精神衛(wèi)生研究所對北京16所大學的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因心理障礙休、退學的人數在休、退總人數中的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趨勢,部分大學因心理障礙或精神病導致的休、退學人數占休、退學人數的50%左右[2]。研究表明,醫(yī)學生的主要問題以情緒障礙為主,主要表現為抑郁和焦慮[3,4]。盡管政府和專業(yè)人員不斷呼吁給學生減負開展素質教育,但醫(yī)學生由于學科對知識要求嚴謹加之醫(yī)學生數量的增加以及即將面臨的就業(yè)壓力,使得這一群體的心理障礙發(fā)生率有增長的趨勢。尤其是護理專業(yè)大學生作為未來衛(wèi)生護理技術人才隊伍的主體,不僅需要培養(yǎng)精湛的護理技能也需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但由于護理專業(yè)學習枯燥的理論專業(yè)知識加之與其他院校交流較少而大部分都是女生,相對缺少人文氣氛。有些研究指出血清中的BDNF含量降低導致抑郁[5]。有研究證實,抑郁癥的發(fā)病因素不僅與生物因素有關,還與其社會心理因素有關[6]。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很復雜,學業(yè)壓力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家庭結構變化和貧富差距擴大也會影響學生心理健康[7,8]。本文的目的是調查護理專業(yè)大學生的心理問題發(fā)生率以及這些因素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以隨機整群抽取某大學護理專業(yè)學生481人,其中大一年級170人,大二年級162人,大三年級149人,年齡16~24歲,家庭類型:核心家庭309人(64.2%),大家庭38人(8%),單親家庭35人(7.2%),父母離異60人(12.5%),重組28人(5.8%),其他11人(2.3%)。
1.2方法
采用SCL-90量表[9],以班級為單位對入選對象進行心理測評,SCL-90為自評調查量表,此量表由DerogatisIR編制(1975)包含9個因子,90個項目,比較廣泛的精神病癥狀學內容,如思維、情感、行為、人際關系以及生活習慣,通常評定近1周的情況。評定方法:分為5級評分(0~4級),0無、1輕度、2中度、3相當重、4嚴重。在心理測評師的統(tǒng)一指導下由受試者自己評價。
2結果
2.1護理專業(yè)大學生心理問題發(fā)生率
依據常模確定的因子分和嚴重等級標準,統(tǒng)計各類癥狀發(fā)生率和心理問題的發(fā)生率。結果顯示:各種心理癥狀發(fā)生率有較大差異抑郁、焦慮、強迫、人際關系等問題相對較多(26.30%),總的心理問題發(fā)生率相當高(21.65%),其中抑郁為18.48%,焦慮為16.34%,強迫為9.27%,人際關系為7.72%。健康人數為78.35%。
2.2家庭類型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方差分析顯示:在不同家庭類型之間,抑郁癥狀、焦慮癥狀和總分存在組間差異(P<0.01),其他維度的組間差異未達到顯著水平(P>0.05),進一步分析(LSD)發(fā)現:單親家庭、離異家庭或重組家庭子女多數維度得分高于核心家庭、大家庭或其他家庭(P<0.05)。見表2。
2.3家庭經濟情況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在不同經濟狀況家庭之間,軀體化、抑郁、焦慮、敵對、恐懼、偏執(zhí)等因子均具有顯著性(P<0.01),進一步分析(LSD)發(fā)現貧困和一般家庭子女的總分和多因子分均高于較好或富裕家庭(P<0.05)。
3討論
3.1護理專業(yè)大學生心理問題發(fā)生率
國內有關大學生群體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很多,本文中針對護理專業(yè)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采取整群抽樣的方法,運用SCL-90調查量表,對在校的481名護理專業(yè)大學生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心理健康者占78.35%,21.65%的護理專業(yè)大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其中輕度為12.48%,中度為5.82%,重度為3.35%。而其中排名靠前的依次為抑郁、焦慮、強迫、人際關系。結果提示近78.35%的護理專業(yè)大學生的心理是比較健康的,需要專業(yè)咨詢或治療的占8.17%,有10.48%輕度的心理問題的大學生可以經過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改善。其結果與中南大學近幾年對進行心理健康調查,發(fā)現約有20%的大學生存在心理健康問題,其中經常感到抑郁、焦慮的大學生分別占20.7%、11.6%有相似之處[10]。與廣東省某醫(yī)學院校馬澤威研究抑郁檢出率27.8%[11]有一定的差距,這可能跟發(fā)達城市比較相對檢出率稍低。
3.2護理專業(yè)大學生心理健康相關影響因素
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本文調查了家庭類型、家庭經濟狀況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分析結果顯示:相對于核心家庭和大家庭,單親、離異、重組家庭的子女心理問題較多Wang[12]等認為這類人群可能和研究中被試的集體主義文化背景有關,這些個體在追求高標準時更多是源于父母或者家庭的要求,而不是個人追求;貧困家庭子女較富裕家庭的子女心理問題多。家庭是個體成長的重要環(huán)境,家庭結構、經濟狀況和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等對子女的心理健康都有重要影響。抑郁在大學生中有較高的發(fā)生率,且社會上人們對抑郁癥的認識不夠,一提到抑郁癥就使人聯想到精神病,因此,有些學生盡管出現了問題也不敢大膽地去精神??漆t(yī)院就診,怕招致輿論和偏見,導致病情逐漸加重[13]。藥物治療只考慮其生物因素,目前抗抑郁藥的有效率只在60%~80%[14,15],因此應引起家庭與學校的重視,不僅要在生活上給予關心,精神上也要給予支持與理解,多組織大學生參加有益于社會的事情和社交活動陶冶自己的情操,這樣遇到一些事情就能正確對待[16]。
參考文獻:
1構建網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沈曉梅中國青年研究2012-01-05
2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現狀與展望姚本先; 陸璐心理科學2007-03-30
3高校網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構建姜巧玲中南大學2012-05-01
4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研究盧愛新華中師范大學2007-04-01
5堅持立德樹人 注重提升質量 扎實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馮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02-20
6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探析蔣濤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2-05-20
7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需求的調查與思考劉海燕;
大學生心理學畢業(yè)論文范文二:音樂鑒賞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關聯性
摘要:采取問卷測量、統(tǒng)計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和深度訪談、文獻查閱等定性研究方法來揭示出音樂鑒賞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顯示:音樂鑒賞主動性行為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程度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音樂鑒賞主動性行為能夠預測心理健康程度。進而提出了完善大學生的音樂鑒賞主動性行為,以促進心理健康的措施。
關鍵詞:音樂鑒賞;心理健康;關系;主動性行為;大學生
一、問題提出
1.問題的緣起
大學生心理健康程度如何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如何有效開展,眾說紛紜。其中,音樂鑒賞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已經被許多人關注。對于音樂鑒賞與大學生心理健康關系,在國內研究中有許多研究者用理論闡述的方式進行研究。周善美(2011)認為,音樂欣賞在大學生健康心理的培養(yǎng)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可提高審美能力和趣味,提升審美標準和情趣,使學生更好地正確認識自己;通過“游戲精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創(chuàng)造性潛能;培養(yǎng)感情,調控情緒,提高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1]詹薇(2004)理論闡述了音樂欣賞對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作用———文化作用、教化作用、審美作用、心理作用,并指出了音樂欣賞培養(yǎng)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途徑———通過對表達各種情感音樂的欣賞,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情感世界,使學生的情感獲到調節(jié),心理得到和諧;通過音樂會的欣賞方式、以電聲為傳媒的欣賞方式等課外輔助式的多種欣賞途徑進行調適。[2]柯錦泉(2002)從音樂欣賞的特點談到其對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指出音樂欣賞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途徑和手段。[3]還有徐威、鄭玉香(2005)、王婷(2007)、符彥虹(2005)等人也進行了理論研究。他們在各自論文中都看到了音樂欣賞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并有一些學者提到了在實踐中運用音樂欣賞的有效方式與方法。但國內學者都是從理論探討的方式來研究的。在國外研究中,JoelW.Krueger(2011)指出一邊聽著音樂一邊做事情,將有助于控制情緒[4];JaakkoErkkil等人(2008)從音樂治療的角度探討了音樂治療對負性情緒的積極作用[5]。但目前國外研究中,并沒有系統(tǒng)地直接研究音樂鑒賞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更沒有研究音樂鑒賞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關系。從以上文獻可以看出,以往研究只是從理論上探討了音樂鑒賞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而沒有采用實證研究(問卷、訪談等)的方式來研究音樂鑒賞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關系。因此,這需要對此進行深入的實證研究。
2.研究思路與內容
本研究主要通過定量研究(問卷測量、統(tǒng)計分析等)的方式結合深度訪談、文獻查閱等定性研究的方法來揭示出音樂鑒賞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關系,并通過問卷、訪談、文獻查閱、理論總結等方法研究出如何改善大學生的音樂鑒賞行為,以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從而將理論最有效地運用于實踐。
3.研究意義
本研究將音樂鑒賞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關系作為研究目標,是以往研究所未有的,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豐富了音樂的作用、心理健康塑造的途徑等相關理論知識以及優(yōu)化了該研究領域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結合)。同時,本研究也具有很強的實踐意義,可以更好地為改善高校通識課程設置、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綜合素質以及踐行教育目的———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奠定理論基礎,并提出具體良策。
二、研究方法
1.研究目的
通過研究來揭示出音樂鑒賞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關系,并在此基礎上揭示出如何改善大學生的音樂鑒賞行為,從而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2.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有量表SCL-90(測量心理健康水平)和自編的《大學生音樂鑒賞行為的問卷》(測量音樂鑒賞行為)。SCL-90是國內外廣泛采用的成熟問卷,它的分值越高則心理健康程度越差?!洞髮W生音樂鑒賞行為的問卷》共11題,其中測謊題為2題,經過專家評定,是有效問卷;整個問卷的Alpha系數為.743,分半信度為.769。因此,本問卷是基本符合要求的。
3.施測與數據處理
研究取樣對象為130名大學生,取樣時兼顧性別、年齡、專業(yè)等因素,均為隨機取樣。施測主要采用問卷法,由主試清晰地宣讀指導語,并提醒注意事項。問卷做答完畢由主試收回。研究者將無效答卷剔除,再依據研究的具體問題,通過統(tǒng)計軟件Spss17.0,采取合適的統(tǒng)計方法對有效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
4.研究對象
實驗組研究對象隨機抽取了130名大學生(注:由于問卷是在3月份發(fā)放的,大四年級學生已經不集中上課了,故在被試樣本中缺失大四年級學生)。由樣本的基本人口資料統(tǒng)計表(見表1)可以看出,此次測量所取樣本是比較合理的。
三、結果
1.心理健康程度與音樂鑒賞行為的相關性
如表2,通過心理健康程度與音樂鑒賞行為的相關分析,a7(音樂鑒賞主動性行為)與心理健康程度的相關系數p值等于.015,p<.05,可得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程度與音樂鑒賞主動性行為正相關的關系具有顯著性。如表3,進一步研究得出,抑郁、敵對、恐懼與音樂鑒賞主動性行為的相關系數p值分別等于.038、.033、.041,p<.05,相關關系均呈顯著性。
2.音樂鑒賞行為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程度的預測情況
通過音樂鑒賞各種行為對心理健康程度的多元回歸分析(采用Stepwise法),從表4中可知a7(音樂鑒賞主動性行為)對心理健康程度的回歸系數t檢驗所對應的p值為.015,p<.05。因此,音樂鑒賞主動性行為可以預測心理健康程度。從表5可知,決定系數R2=.045,亦即a7(音樂鑒賞主動性行為)能預測心理健康程度4.5%的變異量。
四、分析與討論
1.音樂鑒賞與大學生心理健康關系
前文得知,音樂鑒賞主動性行為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程度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進一步研究揭示,音樂鑒賞主動性行為能夠預測心理健康程度。鑒賞音樂可以使人的情感強度、情感產生發(fā)展的時間延續(xù)得到調節(jié)平衡,使之身心愉快、精神協調、心境良好。優(yōu)美的音樂、動人的旋律、輕松的節(jié)奏、悅耳的和聲、豐富的音色可以使人興奮與抑制得到調節(jié),情感強度適中,時間延續(xù)適度,精神能量消耗減少,疲倦的身心恢復精力,不平衡的心理趨于平衡。[6]同時,個體通過對思想、精神境界較好的音樂作品的鑒賞,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思想情操。另外,音樂作品會表達出作者的自我意識,個體通過音樂鑒賞促進了對“自我”的探索,從而強化了自己的自我意識,并對自己的心理及行為進行調整,從而減少了心理問題產生的概率。故一個主動進行音樂鑒賞的人,心情抑郁時能更及時地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緒,高興時能更適時地表達自己,能更好地理解音樂中的美,豐富自己的情感,有利于提高自我意識,凈化自己的心靈,調控自己的行為,必然有助于促進自己的心理健康。因此,音樂鑒賞主動性行為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程度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音樂鑒賞主動性行為能夠預測心理健康程度。前文進一步研究得出,抑郁、敵對、恐懼與音樂鑒賞主動性行為的相關系數p值分別等于.038、.033、.041,p<.05,相關關系均呈顯著性。這其實是因為如果一個人越主動地鑒賞音樂,那么他就可以一定程度上有效消除或緩解抑郁、敵對、恐懼等負面心理。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研究中,音樂鑒賞主動性行為能預測個體心理健康4.5%的變異量,但畢竟是有限的。心理健康變量還受到其它因素的影響。因此,這要求大學生應該通過多個方面途徑來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
2.對策
既然音樂鑒賞主動性行為能夠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產生促進作用,那么大學生如何提高或完善自己的音樂鑒賞主動性行為,以促進心理健康?根據問卷調查,特對大學生提出以下建議:(1)樹立對音樂鑒賞正確的認識音樂鑒賞不僅可以娛樂消遣、打發(fā)時間、排解寂寞、孤獨、悲傷等情緒,還可以滿足自己的興趣愛好,培養(yǎng)情趣,陶冶情操,促進心理健康。因此,大學生只有對此樹立正確的認識,才能主動將音樂鑒賞行為落實在長期實踐中,以有效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2)主動、合理地進行音樂鑒賞,促進自己的心理健康第一,主動拓寬音樂基礎知識和學習音樂欣賞的方法,努力提高音樂修養(yǎng)。我們音樂鑒賞時若不懂音樂基礎知識,那么鑒賞音樂的效果會大打折扣。因此,我們在聽音樂的同時要學習一些有關的音樂基礎知識,并把理性的知識融匯于感性的體驗之中,這樣才能使我們逐漸具備一雙能聽懂音樂的耳朵。[7]大學生可通過上課、上網、書本學習等渠道深入了解有關音樂基礎知識。只有對音樂基礎知識有充分的理解,才能更好地感受音樂的內涵,陶醉在其中。同時只有學習音樂鑒賞的方法,才能更有效地改善對音樂的理解,陶冶人身心??梢?,這些有助于大學生心理素養(yǎng)的提高。第二,多聽音樂、專心地聽。多看音樂鑒賞節(jié)目或視頻,多聽經典曲目;試著去欣賞不同類型的音樂;認真用心欣賞音樂,尤其是多聽一些有文化背景的音樂,感受其內涵。這些均有助于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注意力和意志力。第三,與他人一起欣賞、交流,深化對作品的認識,培養(yǎng)自己寬容、豁達的心理。每個人對音樂作品的認識會有所不同,通過交流知己不足,知人之長,長期以往,可培養(yǎng)自己寬容、豁達的心理。第四,積極主動利用音樂的力量來改變自己。首先,多聽一些有內涵的音樂、積極向上類型的音樂,塑造自己積極向上、不斷進取的胸懷;其次,加強對音樂的了解,結合自身的感情、經歷,升華自己,提高自己的人文和心理素養(yǎng);最后,善于通過音樂來調節(jié)情緒。例如,當自己情緒低落時,可以通過一些情調歡樂、節(jié)奏明快、風格悠揚的音樂來提升情緒。這時,自己可欣賞熱情奔放的《西班牙斗牛曲》、旋律呈螺旋式上升的莫扎特的《土耳其進行曲》、表現鴿子自由飛翔的手風琴曲《白蘭鴿》。[8]第五,要長期堅持良好的音樂鑒賞行為。這種長期的良好音樂鑒賞行為可以使心理不斷優(yōu)化。提高自己的音樂鑒賞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通過音樂鑒賞行為來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大學生要長期堅持良好的音樂鑒賞行為,要將之變成一種習慣。
五、結論
音樂鑒賞主動性行為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程度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音樂鑒賞主動性行為能夠預測心理健康程度。
參考文獻:
[1]周善美.音樂欣賞在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2(3):192-193.
[2]詹薇.音樂欣賞與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培養(yǎng)[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9):401-402.
[3]柯錦泉.淺談音樂欣賞與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培養(yǎng)[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2,(9):63-65.
[4]Krueger,W.Doingthingswithmusic[J].PhenomCognSci,2011,(10):1–22.
[5]Erkkil,J.Gold,C.etal.Theeffectofimprovisationalmusictherapyonthetreatmentofdepression:protocolforaran-domisedcontrolledtrial[J].BMCPsychiatry,2008,(8):50.
[6]李華東.欣賞音樂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和個性塑造的正面影響[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7,(8):88-91.
[7]齊易,張文川.音樂藝術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81.
[8]梁艷,覃賢珊.音樂鑒賞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J].牡丹江大學學報,2001,20(8):138-140.
大學生心理學畢業(yè)論文相關文章:
4.大學生心理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