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畢業(yè)論文 > 教育類論文 > 心理學類 > 淺議大學生心理學論文

淺議大學生心理學論文

時間: 斯娃805 分享

淺議大學生心理學論文

  大學時期是人生的重要階段 ,是人由不成熟到成熟、由半獨立到獨立的過渡時期 ,這一時期迫于學習、工作、人際關系的影響 ,對大學生的心理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形成了各種復雜的心理誤區(qū)和障礙。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生心理學論文,供大家參考。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范文一:醫(yī)學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論文

  1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投入不足

  受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把心理健康教育僅僅看作智育的附屬品,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是“耍嘴皮,空對空”的觀點還有相當的市場,造成很多醫(yī)學院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經費投入無明確規(guī)定,更缺乏長遠的經費投入規(guī)劃。相當一部分醫(yī)學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只能維持低水平的工作,難以深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建設研究、教材建設研究、制度建設研究、教育教學研究。有些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后,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工作(主要指心理咨詢工作和心理輔導工作)不計入教學工作量,教師得不到相應的報酬,嚴重影響了心理健康教師的工作熱情。

  2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單一

  目前,各醫(yī)學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是針對全體學生的課堂教學和針對少數學生的個別心理咨詢、心理輔導。團體輔導活動、心理行為訓練、書信咨詢、網絡咨詢等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還開展得較少。還沒有形成以課堂教學、課外教育指導為主要渠道和基本環(huán)節(jié),課內與課外教育、教育與指導、咨詢與自助緊密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專題講座、宣傳欄、心理健康宣傳月、宣傳日等有助于營造增進心理健康良好氛圍的活動開展得不多。尤其在信息技術迅速發(fā)展的今天,網絡已經成為大學生獲得信息的重要渠道,如何通過網絡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必須應對的課題。高校在這方面的探索研究還遠遠落后于形勢的需要。

  3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醫(yī)學化傾向

  這種傾向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是以“調試”和“治療”即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排除心理障礙或危機干預為出發(fā)點,甚至主張應用藥物或醫(yī)療技術對學生進行心理治療,把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當成心理醫(yī)生。個別醫(yī)學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在不具備行醫(yī)資格的情況下,擅自給學生進行藥物治療或儀器治療。這種傾向的存在不但混淆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與醫(yī)療單位專門心理醫(yī)生的區(qū)別,而且背離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出發(fā)點。另一方面,把多數大學生中存在的發(fā)展性心理問題當作疾病對待,造成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恐懼。

  4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化的傾向

  醫(yī)學院校中,許多人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質認識不足,尤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方法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時,不去認真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手段的創(chuàng)新,而是寄希望于心理健康教育包打天下,甚至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混為一談。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醫(yī)學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在醫(yī)學院校德育工作體系中是互為補充、相互促進的關系,較高層次的思想觀念、政治覺悟、道德修養(yǎng)往往建立在健康心理的基礎上,而健康心理的形成和發(fā)展亦受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諸品質的引導,但是二者絕不能互相替代。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無論在出發(fā)點、工作立場、實施方法、應用手段上都有著相當大的不同。上述這些問題的存在表明,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遠不能適應形勢發(fā)展,特別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及高等學校要在認真總結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新形勢下開展這項工作的重要意義和積極作用,針對存在問題,尋找應對措施和解決辦法,積極探索新思路,求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發(fā)展,更好地完成幫助大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優(yōu)化心理品質、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和社會生活適應的能力、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的中心任務,促進大學生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fā)展。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范文二:家庭因素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摘要]

  大學生已成為社會重點關注的群體,近年來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是高校工作的重點,而影響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的因素是現(xiàn)階段研究的熱點,本文探討家庭因素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并針對現(xiàn)狀制定更為翔實的對策。

  [關鍵詞]家庭因素;心理健康;影響;對策

  一、心理健康的闡述

  一個人心理上的健康是能夠確保自身各方面機能與周圍環(huán)境不發(fā)生沖突的前提下,個人心境發(fā)展到最佳的狀態(tài)。主要包括了如下幾點基本條件:(1)智力符合實際年齡。智力是衡量人能否具有正常心理活動的前提條件,能夠確保人們在生活學習中保持較強的求知欲,并日常工作中能夠運用自己的智力積累生活工作經驗,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2)對自我意識有較為客觀的意識,一般來說,心理上的健康是對自身進行客觀評價的基本保證,如果一個人心理上出現(xiàn)了問題,通常會出現(xiàn)自卑、自我否定以及心理上的相對失衡等問題。(3)能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穩(wěn)定的情緒,心理健康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基本的不卑不亢,通常情況下都能夠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滿足自身需求,對于一些突發(fā)性狀況和能力之外的問題也能以較為平穩(wěn)的心態(tài)面對,基本能夠保證積極樂觀。

  二、家庭因素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一)家庭的教養(yǎng)方式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分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采用嚴厲懲罰的教養(yǎng)方式有可能會使孩子變得畏縮、膽怯、慣于逃避現(xiàn)實,甚至產生自卑、抑郁或心理焦慮,也有可能產生愛說謊,對人不信任、有敵意的應對方式。父母長期的嚴厲形象,給孩子造成了情緒暴躁的影響,容易產生攻擊性行為;父母過分保護會使孩子缺乏主見、缺少獨立思考的能力,遇事優(yōu)柔寡斷、缺乏決策力,并在一定程度上禁錮了孩子的自我意識,限制了他們自我教育能力的發(fā)展。

  (二)家庭收入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分析

  從大學教育的角度來看,以學分制為基礎教育管理制度存在著一定的不公平性,部分家庭因為收入偏低導致學生在學分上和其他學生存在差距,因為部分學科的學分不能帶來實際的學習效用,也不能解決貧困生的生活問題,這就使得貧困生在日常的學習中陷入兩難的境地。而大學生作為社會當中知識儲備相對豐富的一個群體,他們自我期望值高,有強烈的成就欲望和自我價值認同感,這就使得貧困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敏感,更容易受到心理上的傷害,甚至使部分學生在人際關系上出現(xiàn)抑郁的危險傾向。當然,這種影響不是全面的,也有部分學生因為出身的貧寒通過自己的加倍努力形成了更加堅韌的性格。

  (三)家庭的戶籍類型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分析

  在以往研究中,沒有研究表明城市戶口的大學生比農村戶口的大學生的心理方面會產生更積極的作用。以廣州為例,部分當地的流動人口和非流動人口對于這一問題保持中立態(tài)度,而流動人口偏向本地的戶籍,而廣州當地人口則認為當地人口的健康狀況更為健康。因為和當地戶籍人口在生活環(huán)境上的差異會影響這部分群體對社會的支持態(tài)度。除此之外,流動人口通常還面臨著來自生活中各個方面的變化,這些變化當中的某些消極變化可能會在不同程度上對流動人口的心理產生影響。但就大學生而言,進入大學可以選擇遷戶與不遷戶,如果遷戶,大家都會處于一個平臺,享受的學校政策基本一致,所以說家庭戶籍類型不是影響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四)特殊家庭結構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分析

  特殊家庭結構主要分為三種:第一種單親家庭結構,主要是父母離異或者其中一方去世的家庭;第二種再婚家庭結構,是指父母離婚,然后其中的一方又重組而成的家庭;第三種是獨生子女家庭。這三種特殊家庭結構都會對大學生心理產生一定的影響。單親家庭的學生,往往會有孤獨感,缺少陪伴,從而形成孤僻的性格。人是一種社會性的動物,人活在社會上必須要有一定的認同,在家里需要家庭的認同。獨生子女往往容易受到家庭的溺愛,做事情就會以自我為中心,獨立性差。這些都會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作用,從而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

  (五)父母學歷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分析

  研究表明,通過對軍醫(yī)大學生的調查可以看出學歷高的父母對學生的成長非常重要。一般來說,從事教師、公務員等穩(wěn)定工作的職業(yè)的工作者通常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中,這就使得這部分學生具有較好的心理素質。雖然很多大學都開設了心理健康教學課程,而學校的教育則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對之前的心理偏差進行部分修正和改進,目前受到父母職業(yè)和父母學歷影響而心理健康水平較低的大學生還是少數。

  三、家庭因素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對策探討

  (一)家庭層面

  家庭是兒童生命的搖籃,即人生的第一個課堂。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父母通常以談話的方式對子女進行教育。而這種教育的效果通常和談話的方法關系緊密。這種交談并不是父母以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對孩子進行說教,而是在一個較為平等的環(huán)境中,和孩子進行和諧的交流。在交流時要把握好時機,確保孩子是處于一個情緒比較平穩(wěn)的情況再進行交流,在交流之前要對談話內容進行引導和鋪墊,然后選取一個孩子比較感興趣且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的話題作為談話主要內容,在交流的過程中,要讓孩子先闡述自己的觀點,無論對錯都不要給予直接反駁,而是在他闡述完畢后自己以更為合理的角度提供一個相對更為成熟的觀點,讓孩子自己去判斷。通過這種交流方式進行交流能夠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受到教育,避免在交談中對孩子以往犯過的錯誤加以訓斥,使孩子產生反感心理,甚至會使孩子抵觸這種交流教育方法。在交流的過程中適當鼓勵孩子能夠讓孩子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讓孩子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有助于將來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更好交流。

  (二)學校層面

  學校應以“營造美的環(huán)境,塑造美的教師,構建美的課堂,開展美的活動,培育美的花朵,收獲美的成果”為教育特色的建設思路,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以“全面發(fā)展、以美育人、培養(yǎng)特長”為理念,統(tǒng)一思想,凝聚共識,重視藝術教育,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實踐,及時調整學校教改的定位和方向。“全面發(fā)展”是指讓每個學生在德、智、體、美諸方面受到良好教育;“培養(yǎng)特長”是指因材施教,培養(yǎng)學生興趣愛好和特長。兩者要全中有長,長中有全,以全促長,以長帶全。要清醒地認識到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影響,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該科目教師的教學義務和責任,而是全員教學工作者的職責。

  (三)社會層面

  社會環(huán)境相對于家庭環(huán)境來說雖然對學生的影響層面相對較窄,但不同文化背景的社會環(huán)境會對學生的心理形成十分明顯的影響。社會的風氣、經濟發(fā)展水平以及傳媒等都會對學生的心理構成影響,影響形式主要表現(xiàn)為各種形式的媒體如電視、網絡、圖書等方面形式。在社會管理層面上,社會各界領導要以社會環(huán)境為基礎重視社會環(huán)境對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重要性。其次,文化管理部門要加大力度對文化市場的綜合整治和管理,對文化產品市場中的不健康和反應社會負面因素的產品進行積極的剔除,避免這部分產品對學生的認知能力造成影響。讓學生能認識到社會文化的主流,在大學心理“轉折期”過程中不至于發(fā)生偏差,使身心獲得全面健康發(fā)展。

  小結

  大學生作為國家的未來,對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價值觀教育勢在必行。在這一過程中學校要大力推進心理素質教育,促進大學生形成能夠適應社會的健全人格。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型時期,社會上不同群體以及不同時代的價值觀并存。在教育工作者要清楚地認識到這點,要認真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對全體學生的教育、管理、服務中以身作則,教育引導好學生,使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觀念,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全面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樊富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110.

  [2]史小平.淺析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成因及對策[J].新聞天地,2010(9).

  [3]席偉光,安敏.父母教養(yǎng)方式和大學生情緒智力的關系研究[J].長沙民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2).

  [4]張立常,丁海奎.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J].教書育人,2011(24).

  [5]盧勤.家庭因素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29(1):107-110.

淺議大學生心理學論文相關文章:

1.大學生心理學論文范文

2.大學生心理學論文范文參考

3.大學生心理咨詢論文

4.大學生學習心理論文

1195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