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標準理念下的小學音樂教育
時間:
蘇林芳1由 分享
音樂教學已成為促進學生全身心健康發(fā)展、塑造“創(chuàng)造型”人才的一個重要途徑。 為素質教育的音樂教學,必須舍棄一切單調、枯燥、令學生感到厭煩的內容和模式,必須是使受教育者在良好的心態(tài)、輕松的氣氛和愉快的環(huán)境中潛移默化地實施的。
隨著國家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及新課改的實施,傳統(tǒng)的、單一的教學模式正逐漸被淘汰,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的主導地位也正發(fā)生著改變。
新課標本著“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為內涵,更加關注“人”的發(fā)展。其中,《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則以“注重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fā)展、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chuàng)造、提倡學科綜合、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化文化、完善評價機制” 為基本理念。與傳統(tǒng)音樂教育相比,“新課標”無論是從音樂教育的理念,還是教材的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評價體系等方面,均作了全方位的改革。這對于已習慣了傳統(tǒng)音樂課教學的廣大音樂教師來說,無疑是一場“革命”。教師如何適應“新課標”,盡快成為“新課標”的有效執(zhí)行者和積極建設者,將關系到“新課標”實施的成敗。對此,我想談幾點粗淺的認識,與同行們商榷。
1.領會新課標的理念,轉變音樂教學觀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制約著人們的教育行為,影響著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任何教育行為的實施,都必須建立在正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基礎上。人類需要音樂,人類的生活離不開音樂。按理,大多數學生應該是喜愛音樂的,事實也確如此。然而,多年來我們的音樂教育卻屢屢遭到學生的排斥,“學生們喜歡音樂但卻不喜歡上音樂課”的現象屢屢發(fā)生,甚至到了讓學生覺得“音樂課的教室,簡直就是我的刑場”的地步。有學生這樣說:“一提到上音樂課,我就頭痛。因為一上音樂課,就有無數個我根本不認識的音符迎面撲來,令我招架不住。更可怕的是,老師竟然讓我全都記下來。這怎么可能呢?我又不是音樂天才,這么多的‘哆來咪’,看到都害怕,讓我背下來,簡直是謀殺……音樂課的教室,簡直就是我的刑場!”——類似的現象比比皆是,不得不令我們深思!的確,長期以來,我們的音樂課內容單一、落后于時代發(fā)展的需求;教法死板、與音樂藝術的本質背道而馳。我們更多地注重音樂技能、技法的傳授與訓練而忽視了音樂藝術的審美特性;更多地關注教師本人的情感體驗而忽略了學生的興趣愛好及音樂情感……使得我們的音樂課文不文,理不理,在某種意義上等于抹殺了學生作為一個有著相對獨立的、豐富的內心世界及情感體驗、審美觀念的個體的感受和創(chuàng)造欲望。我們應清楚地認識到,音樂教育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它首先是一種基本素質的教育。它通過教授音樂這門聽覺藝術,來反映人們的思想、情感以及社會生活,使學生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愛好,具有對音樂美的感受能力、表現能力和初步的鑒賞、創(chuàng)造能力,教會學生如何認識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義上創(chuàng)造生活,從而促進學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個性的發(fā)展,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的。基于這樣一種認識,我本著一種“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 “讓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獲得充分發(fā)展”的信念,通過教學,不斷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濃厚興趣,并以此為切入口,引導學生以一種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來認識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義上創(chuàng)造生活,培養(yǎng)一種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個性。在新課改之后,我校的音樂教學更加關注學生作為“人”的因素,更加注重對“人”的培養(yǎng),還音樂以其音樂藝術的本來面目,展現給了學生一個較為寬松的、和諧的、動態(tài)的、充滿了美感與濃厚人情味的音樂學習的空間,而學生們則在教師的引領下步入了音樂藝術的美妙殿堂,在藝術殿堂里盡情暢游。“喜歡音樂卻不喜歡上音樂課”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扭轉。
2.教學實踐中,教師角色的定位觀念的轉變需附著于具體的教學設計和操作之上。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角色的定位是否準確,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成敗。
2.1 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變“指揮棒”為“引導者”音樂藝術有著其豐富的內涵與外延,是一種綜合性較強的藝術形式。由于年齡特征、個性差異、知識層次等因素的制約,學生們對音樂的喜好千差萬別。在教學中,教師不應將音樂教育只局限于在“知識”、“學科”等狹窄的范疇內來理解,而應把“讓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獲得充分發(fā)展”的價值觀視為根本,充分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素質教育的思想。丟掉傳統(tǒng)教育中教師的絕對權威,洞悉學生的興趣愛好,了解他們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并針對他們的興趣愛好找準教學的切入口,因勢利導,將手中的“指揮棒” 變成引領學生去探索美妙的音樂世界的“引路石”。
在這里,教師不再是喋喋不休的說教者,學生不再是教師思想、情感的復制品;課程也不再是純粹意義上的單一的教材內容,相反,教師能夠從學生出發(fā)、從學生學習音樂的角度出發(fā),研究解決學生要學什么、怎樣學等一系列問題;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也能積極地參與進來,愉快地學習。這樣,教師和學生就都成了課程的創(chuàng)造者與開發(fā)者,成了最終實現教學目標的有機結合體。
2.2 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變“居高臨下”為“平等相交”音樂教育的本質是美育,音樂教育的魅力在于以情動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它的最大特點是通過藝術活動來調動人的興趣,打動人的情感,讓人愉快地受到教育。在教學中,我們往往容易忽略學生的情感體驗,而把教師自身的思想情感強加給學生,結果呢?學生們在那種久而久之的固定思維模式和學習方式的演練下,漸漸喪失了人類與生俱來的那種源于心靈深處的音樂感受本能,歡快的,還是深沉的音樂,不論你在課堂上給他欣賞都會有不少同學無動于衷,毫無感覺。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對于學生來講,最好的教師是在教學活動中忘記自己是教師而把自己的學生視為朋友、志同道合的那種教師”。的確,真摯的情感是不應有什么貴賤之分的,學生與老師一樣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和情感體驗。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鑒于這種平等,鑒于音樂藝術情感表達本身所具有的模糊性,對音樂藝術的感受與理解就不應該是絕對的,不應該只是一種簡單意義上的相加。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樂于走下講臺,關注學生的每一分情感,傾聽他們的心靈,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指責;多一些交流,少一些“命令”;多一些探討,少一些灌輸。惟有這樣,學生才會變被動為主動,變接受為參與,我們的音樂課堂也才會成為一個充滿情趣的、平等和諧的課堂。
2.3 培養(yǎng)學生對美的感受力,變“技巧性傳授”為“藝術性指導” 審美是完美人性的閃光,審美活動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愛人類、愛自然、愛自己、愛生活的過程。人在審美中,往往把自己最善良最美好的情感,尤其是愛的情感賦予給了審美對象。審美意義上的“愛”不同于其他的道德意義上的愛,它更豐富,更具有廣泛性和深刻性。一個具有豐富愛心的人必然是審美感受最豐富的人,反過來,一個審美感受越是豐富的人,他越是具有豐富的愛心;一個充滿愛心的人必然是美的人,一個充滿愛的社會必然是美的社會。從這個意義上說,培養(yǎng)學生具有豐富的愛心,比培養(yǎng)學生技術上的才能更重要。“技術”教學是短暫的,是容易生疏甚而遺忘的;而“藝術”教學給予學生的則是永恒的,是能讓學生終生受益的。
音樂教育首先并不完全是為了培養(yǎng)音樂家,而首先是為了培養(yǎng)人。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盡量避免那種生硬的、繁難的技巧技能性訓練,而應從學生出發(fā),多為他們營造一些發(fā)現美、創(chuàng)造美的自由空間,以激發(fā)起他們熱愛美、傳播美的熱情,從而使美能在學生的心靈中生根、發(fā)芽、成長、壯大??傊?,在教學中我們要以“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為指導思想,關注“人”的發(fā)展,關注學生健全人格的養(yǎng)成,從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師生關系等各方面逐步轉變教師角色,盡快適應“新課標”,成為“新課標”的有效執(zhí)行者和積極建設者。惟有這樣,我們才能適應飛速發(fā)展的社會需求,我們的音樂教育也才能夠真正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肩負起培養(yǎng)人、塑造人的神圣使命。
隨著國家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及新課改的實施,傳統(tǒng)的、單一的教學模式正逐漸被淘汰,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的主導地位也正發(fā)生著改變。
新課標本著“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為內涵,更加關注“人”的發(fā)展。其中,《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則以“注重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fā)展、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chuàng)造、提倡學科綜合、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化文化、完善評價機制” 為基本理念。與傳統(tǒng)音樂教育相比,“新課標”無論是從音樂教育的理念,還是教材的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評價體系等方面,均作了全方位的改革。這對于已習慣了傳統(tǒng)音樂課教學的廣大音樂教師來說,無疑是一場“革命”。教師如何適應“新課標”,盡快成為“新課標”的有效執(zhí)行者和積極建設者,將關系到“新課標”實施的成敗。對此,我想談幾點粗淺的認識,與同行們商榷。
1.領會新課標的理念,轉變音樂教學觀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制約著人們的教育行為,影響著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任何教育行為的實施,都必須建立在正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基礎上。人類需要音樂,人類的生活離不開音樂。按理,大多數學生應該是喜愛音樂的,事實也確如此。然而,多年來我們的音樂教育卻屢屢遭到學生的排斥,“學生們喜歡音樂但卻不喜歡上音樂課”的現象屢屢發(fā)生,甚至到了讓學生覺得“音樂課的教室,簡直就是我的刑場”的地步。有學生這樣說:“一提到上音樂課,我就頭痛。因為一上音樂課,就有無數個我根本不認識的音符迎面撲來,令我招架不住。更可怕的是,老師竟然讓我全都記下來。這怎么可能呢?我又不是音樂天才,這么多的‘哆來咪’,看到都害怕,讓我背下來,簡直是謀殺……音樂課的教室,簡直就是我的刑場!”——類似的現象比比皆是,不得不令我們深思!的確,長期以來,我們的音樂課內容單一、落后于時代發(fā)展的需求;教法死板、與音樂藝術的本質背道而馳。我們更多地注重音樂技能、技法的傳授與訓練而忽視了音樂藝術的審美特性;更多地關注教師本人的情感體驗而忽略了學生的興趣愛好及音樂情感……使得我們的音樂課文不文,理不理,在某種意義上等于抹殺了學生作為一個有著相對獨立的、豐富的內心世界及情感體驗、審美觀念的個體的感受和創(chuàng)造欲望。我們應清楚地認識到,音樂教育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它首先是一種基本素質的教育。它通過教授音樂這門聽覺藝術,來反映人們的思想、情感以及社會生活,使學生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愛好,具有對音樂美的感受能力、表現能力和初步的鑒賞、創(chuàng)造能力,教會學生如何認識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義上創(chuàng)造生活,從而促進學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個性的發(fā)展,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的。基于這樣一種認識,我本著一種“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 “讓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獲得充分發(fā)展”的信念,通過教學,不斷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濃厚興趣,并以此為切入口,引導學生以一種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來認識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義上創(chuàng)造生活,培養(yǎng)一種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個性。在新課改之后,我校的音樂教學更加關注學生作為“人”的因素,更加注重對“人”的培養(yǎng),還音樂以其音樂藝術的本來面目,展現給了學生一個較為寬松的、和諧的、動態(tài)的、充滿了美感與濃厚人情味的音樂學習的空間,而學生們則在教師的引領下步入了音樂藝術的美妙殿堂,在藝術殿堂里盡情暢游。“喜歡音樂卻不喜歡上音樂課”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扭轉。
2.教學實踐中,教師角色的定位觀念的轉變需附著于具體的教學設計和操作之上。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角色的定位是否準確,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成敗。
2.1 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變“指揮棒”為“引導者”音樂藝術有著其豐富的內涵與外延,是一種綜合性較強的藝術形式。由于年齡特征、個性差異、知識層次等因素的制約,學生們對音樂的喜好千差萬別。在教學中,教師不應將音樂教育只局限于在“知識”、“學科”等狹窄的范疇內來理解,而應把“讓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獲得充分發(fā)展”的價值觀視為根本,充分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素質教育的思想。丟掉傳統(tǒng)教育中教師的絕對權威,洞悉學生的興趣愛好,了解他們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并針對他們的興趣愛好找準教學的切入口,因勢利導,將手中的“指揮棒” 變成引領學生去探索美妙的音樂世界的“引路石”。
在這里,教師不再是喋喋不休的說教者,學生不再是教師思想、情感的復制品;課程也不再是純粹意義上的單一的教材內容,相反,教師能夠從學生出發(fā)、從學生學習音樂的角度出發(fā),研究解決學生要學什么、怎樣學等一系列問題;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也能積極地參與進來,愉快地學習。這樣,教師和學生就都成了課程的創(chuàng)造者與開發(fā)者,成了最終實現教學目標的有機結合體。
2.2 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變“居高臨下”為“平等相交”音樂教育的本質是美育,音樂教育的魅力在于以情動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它的最大特點是通過藝術活動來調動人的興趣,打動人的情感,讓人愉快地受到教育。在教學中,我們往往容易忽略學生的情感體驗,而把教師自身的思想情感強加給學生,結果呢?學生們在那種久而久之的固定思維模式和學習方式的演練下,漸漸喪失了人類與生俱來的那種源于心靈深處的音樂感受本能,歡快的,還是深沉的音樂,不論你在課堂上給他欣賞都會有不少同學無動于衷,毫無感覺。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對于學生來講,最好的教師是在教學活動中忘記自己是教師而把自己的學生視為朋友、志同道合的那種教師”。的確,真摯的情感是不應有什么貴賤之分的,學生與老師一樣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和情感體驗。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鑒于這種平等,鑒于音樂藝術情感表達本身所具有的模糊性,對音樂藝術的感受與理解就不應該是絕對的,不應該只是一種簡單意義上的相加。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樂于走下講臺,關注學生的每一分情感,傾聽他們的心靈,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指責;多一些交流,少一些“命令”;多一些探討,少一些灌輸。惟有這樣,學生才會變被動為主動,變接受為參與,我們的音樂課堂也才會成為一個充滿情趣的、平等和諧的課堂。
2.3 培養(yǎng)學生對美的感受力,變“技巧性傳授”為“藝術性指導” 審美是完美人性的閃光,審美活動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愛人類、愛自然、愛自己、愛生活的過程。人在審美中,往往把自己最善良最美好的情感,尤其是愛的情感賦予給了審美對象。審美意義上的“愛”不同于其他的道德意義上的愛,它更豐富,更具有廣泛性和深刻性。一個具有豐富愛心的人必然是審美感受最豐富的人,反過來,一個審美感受越是豐富的人,他越是具有豐富的愛心;一個充滿愛心的人必然是美的人,一個充滿愛的社會必然是美的社會。從這個意義上說,培養(yǎng)學生具有豐富的愛心,比培養(yǎng)學生技術上的才能更重要。“技術”教學是短暫的,是容易生疏甚而遺忘的;而“藝術”教學給予學生的則是永恒的,是能讓學生終生受益的。
音樂教育首先并不完全是為了培養(yǎng)音樂家,而首先是為了培養(yǎng)人。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盡量避免那種生硬的、繁難的技巧技能性訓練,而應從學生出發(fā),多為他們營造一些發(fā)現美、創(chuàng)造美的自由空間,以激發(fā)起他們熱愛美、傳播美的熱情,從而使美能在學生的心靈中生根、發(fā)芽、成長、壯大??傊?,在教學中我們要以“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為指導思想,關注“人”的發(fā)展,關注學生健全人格的養(yǎng)成,從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師生關系等各方面逐步轉變教師角色,盡快適應“新課標”,成為“新課標”的有效執(zhí)行者和積極建設者。惟有這樣,我們才能適應飛速發(fā)展的社會需求,我們的音樂教育也才能夠真正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肩負起培養(yǎng)人、塑造人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