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畢業(yè)論文 > 藝術類論文 > 美術 > 關于美術教育的論文(2)

關于美術教育的論文(2)

時間: 秋梅1032 分享

關于美術教育的論文

  關于美術教育的論文篇2

  淺議民族民間美術對高校美術教育的必要性

  國內美術教育的教學內容,大多借鑒外來美術教育模式,美術理論受舶來文化的影響較大。民族民間的東西在高校美術教育中多有忽視,缺乏本土化和民族性。如果在高校美術教育中,加入民族民間文化的元素,發(fā)揚我們的傳統民族文化,我們的文化產品將更具中華民族特色,更能開拓國內文化市場,更加具有國際競爭力。

  1 高校民族民間美術教育現狀

  高校是培養(yǎng)高層次人才的搖籃,高層次的人才素質包括美術等藝術方面的素質。馮驥才先生最早提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張汀先生不斷探索民族化的現代藝術教學模式,提出重傳統、重民間、重實踐的美術教學方針,推動了中國美術教育走向新階段。自各地開展民族民間美術教育以來,培養(yǎng)了大量從事民族民間藝術的人才。同時,教師通過言傳身教的學習,提高的不僅僅是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是增強了師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保護民族藝術的責任心。

  2 高校美術教育中民族民間美術資源的開發(fā)應用

  高等學校是知識分子集中的地方,也是培養(yǎng)人才的地方,還是傳播文化、知識、思想的陣地。因此,高校應該借助本地優(yōu)勢設置具有本民族文化內涵的藝術專業(yè)。以山東濰坊地區(qū)為例,當地有豐富的年畫、風箏、剪紙、泥塑、草編等民間手工技藝,這些手工民間技藝歷史悠久,充滿民間與民族文化氣息,具有比較廣闊的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空間,同時具有旅游資源開發(fā)的生命力。但是這些民族民間美術資源的現狀是不容樂觀的。就目前從業(yè)人員狀況來說,大多為土生土長的農民,年齡老化,知識層面低,缺乏專業(yè)美術理論指導,加之地方經濟的快速發(fā)展,這種工時高、收效低的手工藝術越來越不受青年一代的青睞,已成為制約民族民間藝術發(fā)展的桎梏。由此可見高校根據本地特色設置相關專業(y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開設民族民間藝術特色課程需要與當地民族文化相結合,要挖掘當地的民族文化資源。比如,年畫、剪紙、泥塑、面塑等在其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中,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具有當地民間所特有的審美觀,因此也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這些傳統的東西如果開發(fā)得當,利用得好,就可以成為當地文化的形象代表和地理標志,這一點在教學中是不容忽視的。因此,要充分發(fā)揮民間文化的特性,突出它的民族民間性、地域文化性,從理論上加以總結提高,克服民族民間藝術在技藝上的盲目性和隨心所欲。讓這些民族民間藝術既保留文化傳統,又能夠在理論上得以總結提高,這是高校教學實踐中所面臨的艱巨任務。

  在開設民族民間藝術特色的課程中,要在對民間民族文化進行專業(yè)的理論探討的基礎上,對民間表現手法進行繼承和發(fā)展。比如在圖案教學中,要結合當地民間藝術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民間圖案、民間造型的滲透,引導學生用本民族、本地文化特點的元素進行學習和創(chuàng)作。如濰坊是有名的風箏之都,充分利用當地文化元素,設計一些傳統而有新意的風箏,則更適應國際文化交流的大環(huán)境和大背景。在木版年畫中,充分利用年畫大紅、大綠、大黃、大紫的色彩對比強烈特征,與時俱進地創(chuàng)作一些時代感強的年畫,對于保留和發(fā)揚傳統文化,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是大有幫助的。引導學生用本民族民間圖案等元素進行設計,在這樣的練習中,不僅提高了美術專業(yè)水平,也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yǎng)了學生保護本民族民間藝術的責任心。

  為了豐富民族民間藝術教學實踐,要組織學生進行實地調查研究,走訪一些民族民間藝術傳統地和一些老藝人,了解民族民間藝術的歷史與發(fā)展現狀,梳理民族民間藝術的發(fā)展脈絡,從民族民間藝術中吸取營養(yǎng),向老民間藝人請教,先當他們的學生,從中得到民間技藝的創(chuàng)作源泉,保持民族民間藝術的純真與純樸。在此基礎上,獲得藝術創(chuàng)作的靈感與素材,在創(chuàng)作理念上有所深化,讓民族民間藝術之花開得更艷,讓學生掌握創(chuàng)作的一手材料。

  高校要加強民族民間藝術的課題研究。高校是出研究成果的地方,散落于各地的民族民間藝術,由于它的分散性、隨意性、不系統性,很難上升到理論高度去指導創(chuàng)作,這就需要院校師生去歸納、總結,讓不系統的民族民間藝術系統化,總結出適合當地特點的藝術理論。以藝術理論指導民族民間藝術創(chuàng)作與實踐。

  由于長期以來,大部分民間藝人的文化層次偏低,會做不會說,做了也說不出名堂。例如,木版年畫藝人經常說:“年畫沒正經,好看就中。”細觀察一下木版年畫,有好多東西是不合情理的。如木版年畫只注重人物衣著和衣紋等外形變化,很少注重人體結構,有的衣紋長在肉里;身體各部不成比例,嬰兒癱式的造型比比皆是;再就是不注重透視;等等。這一切民間藝人并不知道,只憑想當然去刻去畫。他們的這些藝術誤解,必須經過專業(yè)美術工作者為之總結和提高,美術教育的責任也是責無旁貸的。為了民間藝術的開發(fā)利用,為了民間文化的大繁榮大發(fā)展,美術教育工作者就要進行深入的課題研究,多出研究成果,讓這些成果得以推廣應用,推動民族民間藝術更好更快地發(fā)展。

  傳承是民族民間藝術發(fā)展的根本。民間藝術工作者大多年齡偏大,藝術的傳播大多通過父子式或師徒式的口傳身教,很少通過課堂的廣泛傳播,很多民族民間藝術正面臨失傳的危險。國家現在提出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非常切合實際也是非常必要的。開展民族民間美術教育,正是對民族民間藝術的最好的傳承。通過民族民間藝術教育,讓民族民間藝術得以傳承,讓活化石變成活文化。要讓民族民間藝術在傳承中做到繼承與創(chuàng)新相結合,傳統與提高相結合,在保持民族民間文化特色的基礎上設計出適應時代要求,民族民間意味濃厚,代表地方特色的文化產品,讓它民眾化、商品化、國際化。有人說: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做到這一點并不難。對地方高校而言,就是要扎根當地、立足于全省,面向國人和世界,開發(fā)當地美術資源,推動當地文化產業(yè)的有力發(fā)展。

  高校大學生是文化藝術傳承者。高校是各類人才的“生產基地”,開展民族民間美術教育,高校學生是最大的受益者,不僅學到民族民間藝術的理論和技藝,更重要的是民族民間文化后繼有人,通過大學生的學習這一載體,將民族民間文化在年輕一代發(fā)揚光大。通過美術理論的正確指導,讓傳統民間美術更加完美地得以傳承。大學生通過系統理論、系統制作工藝的學習,在他們完成學業(yè)之后,將引領民族民間美術的實踐與創(chuàng)作,開發(fā)利用民族民間美術資源和旅游資源,發(fā)展壯大文化產業(yè),推動文化事業(yè)的大繁榮、大發(fā)展。

  3 結束語

  經過幾千年的文化積淀,我國各民族匯成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藝術,這些藝術是承載著一個民族地域文化的審美特征,具有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和組織架構的歷史形態(tài)。其中的年畫、剪紙、風箏、泥塑等組成了我國龐大的美術系統,是我國民族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美術教育為民族民間美術的傳播構架了一個良好的平臺,民族民間美術的發(fā)展離不開高校美術教育。

猜你喜歡:

3416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