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與胡適思想差異_胡適簡介
魯迅與胡適兩人本是沒有比較性的,但是他們的思想?yún)s有差異,那么他們兩人到底有什么思想差異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搜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魯迅與胡適思想差異
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他畢業(yè)于仙臺醫(yī)學專門學校,后因為看到日本人殘殺國人,覺得必須從文化上來醫(yī)治民族的病,于是棄醫(yī)從文,堅決的走上了從文道路。參與了五四新文化運動,成為其主將的一員。享年56歲。
胡適,現(xiàn)代著名詩人、學者、文學家、歷史家。胡適興趣廣泛,他還涉及很多知識領域,如教育學、考據(jù)學等多種領域都進行了深入研究。因為積極倡導文學改革,后在新文化運動中成為核心人物之一。
魯迅與胡適之間存在著不同的思想差異以及文化追求。從學術理論上看,魯迅能從實際出發(fā),不斷的改善自己,讓自己能夠清楚認識到文化改革比社會改革更重要。但胡適還是堅信自己,他認為事物的變化都是一點點積累的,只要思想改變了,社會面貌就自然會改變。而魯迅注重啟蒙思想,但同時也不輕視社會改革,他認為適者生存、劣者淘汰,事情的發(fā)展在不斷的改進,人也要隨事情的變化不斷進步。而胡適只注重啟蒙思想,丟了社會改革,胡適往往從理論上出發(fā),堅持啟蒙主義。雖然兩個人的思想不一樣,但不可否認的是在五四運動時期,魯迅和胡適在新文化運動中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胡適簡介
胡適,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歷史家、哲學家、詩人、學者。他是安徽績溪人,原名叫做嗣穈,字希疆,后來改名胡適,字適之。他畢業(yè)于哥倫比亞大學,是自由主義者,實用主義者。他是我國文學成就的代表人,代表作品有《胡適文選》、《文學改良芻議》等,在1939年胡適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這是一個對于文學者的肯定。后來他領導了新文化運動,倡導文學改革。
胡適的父親叫胡傳,是臺東直隸州知州,崇尚文學,著有《臺灣紀事兩種》,胡適有現(xiàn)在的成就也是受到他父親的影響,胡適跟隨父親從小學習。所以在胡適5歲時便在安徽績溪的私塾上學,后在其他學堂求學。在胡適接受早期的西方教育時,就有了很大的興趣,后來又受到梁啟超、嚴復等人的影響,開始接受新思想。1915年,胡適到哥倫比亞大學進修,并且接受了實用主義哲學思想,這是杜威的哲學?;貒?,先后任職了北京大學的教授兼校長,加入《新青年》編輯部,胡適是白話文和文學改良的倡導者,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重要人物。
胡適的一生功成名就,受到了很多人的贊賞和愛戴。胡適逝世后,他的墓志銘由著名學者毛子水提筆,金石家王壯也為胡適書寫。2010年,我國文化部部長蔡武抵達臺灣后,第一件事就是去胡適的故居參觀,還去胡適墓園哀悼和前去觀看胡適銅像。從這些可以看出胡適在我國當今社會的影響力還是十分顯著的,大家對于胡適是非常尊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