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寒露節(jié)氣養(yǎng)生禁忌大全
寒露,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十七個節(jié)氣,屬于秋季的第五個節(jié)氣,表示秋季時節(jié)的正式結束,那我們該如何注意養(yǎng)生呢,下面給大家分享關于2022寒露養(yǎng)生禁忌大全,歡迎閱讀!
寒露養(yǎng)生養(yǎng)生禁忌
1、預防秋燥
秋天氣候干燥,因而皮膚水分蒸發(fā)快,故易造成皮膚干裂、皺紋增多、咽喉燥痛、大便秘結等,因此秋天預防秋燥是重要的保健原則。
2、多飲湯水
秋季空氣干燥,把進補的物品制成湯水服用比較適宜。一般人宜用食補,即選擇新鮮的白菜、蘿卜、蓮藕等加入魚、肉等做成湯,如花生雞爪湯、蓮藕牛肉湯、菠菜豬肝湯、蘿卜排骨湯等。
3、增強體力
秋天氣候漸冷,衣服不可一下增加過多,有意讓機體凍一凍,經受一些寒涼之氣的鍛煉,這也是增強機體對冬季寒冷氣候的適應能力的重要方法。
4、預防疾病
秋末氣候轉涼,這個時期是中風和心肌梗死發(fā)病的高峰期,極容易導致猝死?;加新灾夤苎住⒎螝饽[和肺心病的人,對氣候的變化也很敏感,很容易導致復發(fā)、病情惡化。
5、早起早睡
早睡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以舒達陽氣。近代研究表明,秋天適當早起,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起床前適當多躺幾分鐘,舒展活動一下全身,對預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義。
6、慎食瓜果
夏令大量食瓜果雖然不至于造成脾胃疫患,卻已使腸胃抗病力有所下降,入秋后再大量食瓜果,勢必更助濕邪損傷脾陽,脾陽不振不能運化水濕,腹瀉、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就隨之發(fā)生。因此,入秋之后應少食瓜果,脾胃虛寒者尤應禁忌。
7、調理飲食
秋季膳食要以滋陰潤肺為基本原則。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
8、適時進補
常言道:“秋季進補,冬令打虎”,但進補時要注意不要無病進補和虛實不分濫補。中醫(y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證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病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癥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
寒露飲食禁忌
1、忌無病亂補
我們有些人會認為吃一些補身體的東西就對身體一定有好處,但其實這句話是片面的。我們在沒有病的情況下,還是不要亂補為好,既浪費錢,又對身體沒有好處,甚至對身體還會造成損害。所以切忌無病亂補。
2、忌虛實不分
中醫(y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癥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癥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癥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會傷害身體。保健養(yǎng)生雖然不像治病那樣嚴格區(qū)別,但起碼用膳應對象分為偏寒偏熱兩大類。偏寒者畏寒喜熱,手足不溫,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長,舌質淡脈沉細。偏熱者,則手足心熱,lZl干,口苦,口臭,大便于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脈數。若不辨寒熱妄投藥膳,容易導致“火上加油”。
3、忌多多益善
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認為“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如過量服用參茸類補品,可引起腹脹,不思飲食;過服維生素C,可致惡心、嘔吐和腹瀉。
4、忌以藥代食
雖然藥物作用快,但是,藥補是不如食補的。是藥三分毒,藥物雖然能夠快速對人的身體有好處,但是它還是隱藏著一些輕微的毒素,雖然對人體的影響不是很大,但長期如此,其影響便會加劇。而很多食物都是由治療作用的,比如芹菜可以治療高血壓,所以我們在生活中應該注重食補才對。
寒露節(jié)氣6大習俗
1、吃花糕
由于天氣漸冷,樹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們謂此為“辭青”。九九登高,還要吃花糕,因“高”與“糕”諧音,故應節(jié)糕點謂之“重陽花糕”,寓意“步步高升”?;ǜ庵饕小安诨ǜ狻?、“細花糕”和“金錢花糕”。粘些香菜葉以為標志,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干果:細花糕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干果,如蘋果脯、桃脯、杏脯、烏棗之類;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
2、觀紅葉
寒露時節(jié)到香山賞紅葉早已成為北京市民的傳統習慣與秋季出游的重頭戲。秋風颯颯,黃護葉紅。寒露過后的連續(xù)降溫催紅了京城的楓葉。金秋的香山層林盡染,漫山紅葉如霞似錦、如詩如畫。
3、飲菊花酒
寒露與重陽節(jié)接近,此時菊花盛開,為除秋燥,某些地區(qū)有飲“菊花酒”的習俗,這一習俗與登高一起,漸漸移至重陽節(jié)。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釀制而成,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yǎng)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
4、登高
眾所周知,重陽節(jié)登高的習俗由來已久。由于重陽節(jié)在寒露節(jié)氣前后,寒露節(jié)氣宜人的氣候又十分適合登山,慢慢的重陽節(jié)登高的習俗也成了寒露節(jié)氣的習俗。登高寓意“步步高升”、“高壽”。古時登高源于“避禍”。
5、吃芝麻
寒露到,天氣由涼爽轉向寒冷。根據中醫(yī)“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的四時養(yǎng)生理論。這時人們應養(yǎng)陰防燥、潤肺益胃。于是,民間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習俗。在北京,與芝麻有關的食品都成了寒露前后的熱門貨,如芝麻酥、芝麻綠豆糕、芝麻燒餅等。
6、北京流行斗蟋蟀
白露、秋分和寒露,是老北京人斗蟋蟀兒的高潮期。蟋蟀兒也叫促織,一般聽見蟋蟀兒叫就意味著入秋了,天氣漸涼,提醒人們該準備過冬的衣服了,故有“促織鳴,懶婦驚”之說。據記載,斗蟋蟀兒始于唐朝天寶年間,南宋權相賈似道,“少時游博無行”,掌權后尤喜促織之戲,還專門寫了一本書《促織經》。明朝宣德皇帝也愛斗蟋蟀兒,致使一只好蟋蟀兒價至數十金,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北京人玩蟋蟀兒,大概也始于明朝吧。
寒露有什么特殊的意義
寒露特殊的意義:冬季開始
白露、寒露、霜降三個節(jié)氣,都表示水汽凝結現象,而寒露是氣候從涼爽到寒冷的過渡。夜晚,仰望星空,你會發(fā)現星空換季,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天蝎座的心宿二星)已西沉。我們可以隱約聽到冬天的腳步聲了。
這一時節(jié),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qū)各地氣溫繼續(xù)下降。華南日平均氣溫多不到20℃,即使在長江沿岸地區(qū),水銀柱也很難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氣溫卻可降至10℃以下。西北高原除了少數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氣溫普遍低于10℃,用氣候學劃分四季的標準衡量,已是冬季了。
我國古代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此節(jié)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并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黃華”是說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
1、指將欲凝結的寒涼露氣?!端貑枴ちo大論》:“五之氣,慘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p>
2、中國的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锻ň暋ば⒔浽衿酢罚骸扒锓趾笫迦?,斗指辛,為寒露。言露冷寒而將欲凝結也?!贝藭r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天氣涼爽。
3、寒露氣溫更低,空氣已結露水,漸有寒意。
4、寒露是干支歷酉月的結束以及戌月的起始。
5、寒露在農歷上的日期并不固定,每年不同;此因農歷是一種陰陽歷。
2022寒露節(jié)氣養(yǎng)生禁忌大全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