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后兒童謹防哪些疾病
秋分之后,天氣逐漸轉涼,早晚溫差較大,家長應該注意隨氣溫給孩子增減衣物,注意飲食衛(wèi)生,防止生病。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秋分后兒童謹防哪些疾病_秋分后兒童如何預防疾病,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
更多秋分相關內容推薦↓↓↓
秋分后兒童謹防哪些疾病
一、秋分后兒童謹防傷風
秋風時常襲來,孩子體質較弱,抵抗力差,早晚最容易著涼,所以預防之道就是要注意氣候變化,冷熱當心,特別是夜涼之時,要注意為孩子加衣蓋被。白天風大時要加衣服,孩子在外面玩得滿頭大汗時要注意幫他擦拭,不要讓他把衣服脫掉,讓風直吹,那樣容易感冒。
二、秋分后兒童謹防肺炎
肺炎是一種很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除了呼吸困難外,并伴有劇烈的咳嗽和高熱。預防本病就是初期不要忽略,及時控制病情,有病早治。
三、秋分后兒童謹防扁桃體炎
此病在十歲以下孩子身上的發(fā)生率較高,對于扁桃體炎的預防,應盡量避免孩子傷風感冒,增加孩子的營養(yǎng),增強抵抗力。
四、秋分后兒童謹防支氣管炎
很多孩子在傷風感冒以后,跟著來的就是支氣管發(fā)炎,常??鹊么贿^氣。因此父母在孩子傷風時就要注意預防支氣管炎的發(fā)生,不吹風、不吃生冷的東西,在家休息,少在外面亂跑,防止病情進展。
五、秋分后兒童謹防腹瀉
秋季寶寶容易涼著肚子,或者仍然和夏季一樣貪吃“涼”的食物,都容易引起腹瀉。因此,在秋季應特別注意食品衛(wèi)生,尤其在體弱、感冒、發(fā)燒和人體免疫功能降低時,堅決不吃半生不熟的食品。
秋分后兒童如何預防疾病
1、減少出入公共場所。
在疾病流行的高峰期,盡可能減少帶寶寶出入公共場所,尤其是人員密集、通風不暢的地方,以減少接觸感染源的機會。
2、及時為寶寶增減衣物。
3、多飲水。
若能飲涼白開水更好。
4、培養(yǎng)寶寶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包括保持寶寶鼻腔、口腔以及全身皮膚的清潔,尤其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洗手習慣,保持寶寶手的清潔。
5、保持室內環(huán)境和空氣的清潔。
在做室內衛(wèi)生時一定要注意做濕式清掃,即用濕抹布擦灰、濕拖把拖地等。每天要定期開窗通風,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鐘。
6、保證生活規(guī)律和充足的睡眠。
寶寶每天的主要生活內容包括飲食、游戲、排便和睡眠,若能安排得井然有序,可有效增強寶寶的抵抗力。
7、合理膳食。
在為寶寶提供膳食時,應盡可能做到品種多樣、比例適當、定時定量、調配得當。包括保證寶寶每天有足夠的蛋白質、適量的脂肪、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資料表明,在反復發(fā)生呼吸道感染的人群中,體內缺乏維生素A者占84.4%。缺乏維生素C可降低人體白細胞殺滅病原體的能力,而維生素B1和B2在體內含量的多少也與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的強弱有關。
秋分養(yǎng)生方法
1、調飲食防秋燥
秋分已至,陰氣漸盛,陽氣漸收,要注意預防秋燥,因此,在飲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空氣中缺少水分,人體也缺少水分,故需要補充水分,但喝白開水并不能抵御秋燥帶來缺水效應。古人對付秋燥早有良方即“朝朝鹽水,晚晚蜜湯?!?/p>
也就是白天喝點淡鹽水,晚上喝點蜂蜜水,這樣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yǎng)生良方。并宜多食梨,梨既能潤肺,又能化痰止咳,為秋季養(yǎng)生佳果,值得提醒的是,秋分后寒涼氣氛日漸濃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經常腹瀉的人,水果吃多了還容易誘發(fā)或加重疾病。
2、適當“秋凍”防感冒
俗語云:春捂秋凍,為什么要秋凍,我們中醫(yī)講人與天地統一,人與天地的變化協調一致,秋分以后天氣轉涼,草木逐漸枯萎,天地之氣逐漸收斂,人氣亦宜收斂,秋季適當少穿些,實際上有助于幫助秋季的收斂。
從現代醫(yī)學角度,秋季早晚溫差大,應根據天氣變化和每個人的體質情況,及時增減衣物,能夠預防感冒。
秋季養(yǎng)生,應以“收”為主。運動宜選擇輕松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還可適當進行一些耐寒鍛煉和有氧運動,比如:步行、打太極拳、騎自行車、跳舞等,總之既達到鍛煉身體目的,又不宜大量出汗。平時可適當用冷水洗臉對預防傷風感冒有一定效果。
秋分后兒童謹防哪些疾病相關文章:
★ 秋分后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