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時節(jié)如何養(yǎng)生
“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到了立秋,梧桐樹必定開始落葉,因此才有“落一葉而知秋”的成語。立秋時節(jié)如何養(yǎng)生呢?下面跟著學習啦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立秋容易出現的疾病
立秋五臟六腑易受損
中醫(yī)曰:五臟指心、肝、脾、肺、腎,六腑指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立秋時節(jié),苦夏帶來的食欲不振、過食冷飲過后,人們的胃口漸開,開始放縱一切進食補品,令每個人五臟六腑的壓力同時激增。KK肝炎秋季高發(fā)
研究發(fā)現,一年中,慢性肝病并發(fā)感染的發(fā)生率有兩個高峰,多發(fā)生在每年的3-4月份和10-12月份,而秋季的這個高峰比春季的高峰持續(xù)時間更長,復發(fā)的病人數量也更多。
立秋脾虛常見
在漫長的酷熱夏季,職場一族整日在辦公室吹空調,而且各種蔬菜、水果、飲料等凡是入口的食物統統扔進冰箱內冰鮮一番,追求從內到外的清涼。外出就餐又時常是冰鎮(zhèn)扎啤就著翻滾的火鍋,一冷一熱的強烈刺激下,脾臟功能早已虛弱不堪。再加上立秋后,免不了出現的氣溫高、濕度大的天氣,引發(fā)脾虛的情況。中醫(yī)認為濕氣通于脾,如濕邪困脾,就會減弱脾的運化功能。
立秋肺燥癥狀多變
據中研名醫(yī)堂專家王肅季教授介紹,“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是中醫(yī)講的自然界的規(guī)律,也是中醫(yī)的養(yǎng)生觀。如果人體違逆了秋季收斂之氣,就要傷害肺氣。秋季傷害了肺氣,到了冬季,就要發(fā)生飧泄的病變,這是因為人在秋季養(yǎng)“收氣”不足,到冬季奉養(yǎng)“藏氣”力量不夠的緣故。
立秋胃病秋寒好犯
隨著夏秋季節(jié)交替,早晚天氣涼爽了不少,許久不見的“老胃病”又來赴約了,北京市各大醫(yī)院接診的胃病患者日趨增多。在“老胃病”病人中,有相當多的人屬于胃潰瘍。胃潰瘍的特點之一就是病程長,反復發(fā)作中上腹疼痛且常呈周期性,持續(xù)數日、數周或數月,可有一段時間緩解后再復發(fā)。同時一年四季均可復發(fā),但多在季節(jié)交替之時。
立秋養(yǎng)生誤區(qū)有哪些
1、拒絕秋膘防肥胖
夏天天氣炎熱,能量消耗較大,人們普遍食欲不振,造成體內熱量供給不足所致。到了秋天,天氣轉涼,人們的味覺增強,食欲大振,飲食會不知不覺地過量,使熱量的攝入大大增加。再加上氣候宜人,使人睡眠充足,汗液減少。另外,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來,人體內還會積極地儲存御寒的脂肪,因此,身體攝取的熱量多于散發(fā)的熱量。在秋季,人們稍不小心,體重就會增加,這對于本身就肥胖的人來說更是一種威脅,所以,肥胖者秋季更應注意減肥。首先,應注意飲食的調節(jié),多吃一些低熱量的減肥食品,如赤小豆、蘿卜、竹筍、薏米、海帶、蘑菇等。其次,在秋季還應注意提高熱量的消耗,有計劃地增加活動。秋高氣爽,正是外出旅游的大好時節(jié),既可游山玩水,使心情舒暢,又能增加活動量,達到減肥的目的。
4、立秋過后慎吃水果多飲雞、魚湯
立秋過后,進入水果豐收的季節(jié),但吃水果并非多多益善,吃多了也會影響健康。比如:蘋果富含糖類和鉀鹽,患有腎炎、糖尿病、冠心病者應少食;吃梨過多會傷脾胃、助陰濕,使胃腸功能失調,胃寒腹瀉者應忌食;葡萄含較多檸檬酸、蘋果酸等,糖尿病患者應少食或不食。
立秋會帶來“秋燥”的有關疾病,應該多吃潤肺的食物,飯前多飲雞、魚湯等。常吃些清熱、生津、養(yǎng)陰的蘿卜、西紅柿、豆腐、藕、蜂蜜等。不吃或少吃辛辣、燥熱、油膩的食物,少飲酒。
5、立秋伊始早防“燥”
盡管秋燥對人體的影響涉及方方面面,但防治之法也頗多。正所謂:“木之為舟,無水不行;治燥之法,以潤為貴。”秋日在飲食上要注意滋養(yǎng)津液,可適量飲開水、淡茶、豆?jié){等飲料,并適當選食能夠潤肺清燥、養(yǎng)陰生津的食物,如秋梨、甘蔗、荸薺、柿子、百合、銀耳等。要少吃辛辣、油炸、烈性酒及干燥的膨化食品,因為此類食品易生燥化熱,多食無益。
立秋時節(jié)如何養(yǎng)生
下一篇:立秋養(yǎng)生祝福短信